蜥蜴斷尾不止是為了求生,吃掉自己的尾巴,還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2020-12-02 野生動物自然君

當動物在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總是會做些什麼將自己從危險中解救出來,比如反抗、裝死等手段。在眾多逃脫危機的手段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蜥蜴的斷尾求生手段。

為什麼說蜥蜴的逃生手段能讓人印象深刻呢?那可就不得不提蜥蜴神奇的尾巴了,畢竟它的尾巴可是能夠沒了又再生的。

我們都知道多數動物的身體一旦受了嚴重的傷,那麼對於它們來說就一定會留有痕跡,而且這些痕跡還有可能要伴隨它們的一生。

但是蜥蜴卻與一般的動物不太一樣,如果它們是尾巴受傷了,或者是尾巴直接沒掉了,也是不會有很大影響的,因為它們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又長出一條完好的尾巴來。

當然了,蜥蜴也僅僅是尾巴具有再生能力的,如果它是尾巴外的其他身體部位受到傷害,它跟多數動物是有著同樣遭遇的,並不會與其尾巴一樣重新再長出完好無缺的身體部位。

因為蜥蜴斷尾求生的技能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記憶,因此我們便會認為蜥蜴出現自行斷尾的情況一定是為了求生才做出來的。

可這並非是事實,蜥蜴除了在遇到危機是會自行斷尾以求安全之外,它還可能為了補充營養物質而斷掉自己的尾巴,再將尾巴吃進肚子的。

無論蜥蜴是因為什麼原因,它的斷尾行為都是存在的,而且在它斷尾之後還能再次擁有一條健康無恙的尾巴。雖然我們知道蜥蜴會斷尾,但我們卻不知道它是如何斷尾的,又是如何再生尾巴的。

蜥蜴斷尾是怎麼樣的呢?

一般情況下,蜥蜴是不會輕易將自己的尾巴斷掉的,只有當它們遭遇到了敵害或者受到了嚴重的幹擾時,蜥蜴才會出現斷尾的情況,而且它們斷掉的尾巴還能夠不停跳動,然後就把敵害的注意力給吸引住,而它自己就可以逃之夭夭了。

蜥蜴為了逃生而斷尾的現象其實叫做自截,而且這種現象被認為是蜥蜴的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適應反應。

雖然蜥蜴自截現象可以在它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其斷尾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是發生在蜥蜴尾巴上同一椎體中間部分的特殊軟骨橫隔處。

蜥蜴尾巴上的這種特殊橫隔構造是在其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的,這是其它有尾動物很難擁有的特殊結構。

當蜥蜴遇到危險的時候,它的尾部肌肉會進行強烈的收縮,尾部肌肉的強烈收縮會導致尾部的橫隔斷裂,最終引起蜥蜴的自截現象出現。

由於蜥蜴尾部軟骨橫隔處的細胞具有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也就是說它這部分的細胞具有終生分化的功能,所以在蜥蜴的尾巴斷開之後,又可以在斷尾的部位再生出一條新的尾巴。

儘管蜥蜴能夠再生出一條全新的尾巴,但是這條再生的尾巴中並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是只有一根連續的骨稜在其中,蜥蜴再生尾鱗片的排列與構造與其原生的尾巴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蜥蜴斷尾後再生的尾巴只是看起來與原生尾巴一樣的,但是它的內裡與原來的尾巴是有著很大區別的,並不能算是再生了一條與之前一模一樣的尾巴。

在蜥蜴進行斷尾的時候,也是存在意外情況的,也就是它的尾巴並沒有完全斷掉,還殘留有原始尾巴的某些部分。

沒有斷乾淨的蜥蜴尾巴同樣會在其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然後產生一條甚至是兩條再生的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

所說正常情況下,蜥蜴斷尾的現象是因為它遇到了危險,而它想要從危機中逃脫出來而造成的,但是還有一種情況發生也會令蜥蜴有斷尾的情況。

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是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來補充身體因生長發育而消耗的能力,但是攝取營養物質並沒有那麼容易。因此一旦出現了營養不足的情況,動物便要另想辦法補充上來。

蜥蜴的尾巴是它的營養倉庫,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它會將多餘的營養物質都儲存在尾巴中,可是它一旦出現了營養缺乏的情況,它便會斷掉自己的尾巴將其吃掉來補充鈣元素。

你沒有看錯,蜥蜴斷尾除了是自救行為外,其實還可能是為了給自己補鈣才斷掉尾巴的,當然了這種情況也是不常發生的,畢竟斷一次尾再恢復原狀也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如果蜥蜴是為了求生而斷尾的話,只要它的尾巴沒被敵害給吃掉,它都是會再返回原處吃掉自己的尾巴,這應該可以算是蜥蜴的勤儉節約精神了。

秉承著勤儉節約準則的蜥蜴在逃生後再次返回,然後將自己有著營養庫之稱的尾巴吃進肚子,不僅給自己補了鈣,還讓自己有力氣更快地長出新的尾巴。

在自然界中,也有類似於蜥蜴吃自己尾巴的現象發生,比如剛生了小狼的母狼在幼崽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它會選擇自己吃掉小狼。雖然這種情況看起來極為殘忍,可這就是動物在野外生存的法則。

想要好好活下去,動物們便要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許在保命的時候需要做出一些殘忍的事情,但這都是我們人類不能過於去幹擾的。

蜥蜴為了逃生不惜斷裂自己的尾巴,雖說它的尾巴還能再生,但是其中的痛苦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這就好像我們人遇到了挫折,在被挫折打敗後還能夠重新站起,最後戰勝挫折,可是一次次倒下所感受的痛苦卻是別人體驗不到的。

每一次在失敗中站起,我們都會背負上上一次失敗而受的傷痕,可是這些傷痕卻是外人難以看透的,他們只會看到我們成功後的美好。

蜥蜴再生的尾巴不也是這樣,雖然它與原生尾巴內裡已經不同了,但是我們看著外表卻依舊認為再生的尾巴跟原生尾巴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蜥蜴被白鷺啄住,就被白鷺一口吞食,蜥蜴只能斷尾求生!
    例如這次攝影師拍攝到:一條蜥蜴被一隻白鷺啄住,一般小動物都幾乎難於逃走,卻被蜥蜴斷尾求生,這是很多蜥蜴的本能。在動物世界中,白鷺的體羽皆是全白,是一種很美麗的涉禽,在近水地方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蜥蜴自然也在白鷺的食譜上。
  • 蜥蜴斷尾求生?其實存活機率下降30%
    其中,蜥蜴類「斷尾求生」的能力被很多人所熟知。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斷尾同樣對蜥蜴存在生命威脅。臺灣師範大學林思民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蜥蜴斷尾後的存活機率會下降30%,它們的生命會在新的尾巴長出來之前一直遭受威脅。研究團隊發現,斷尾的蜥蜴,它們下個月的存活率會比尾巴完整的個體低了一大截。
  • 一副小青龍的模樣,這種草蜥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可惜?
    在蜥蜴動物世界中,很多種類的蜥蜴都有一種求生技能——斷尾求生,最為出名的就是壁虎的斷尾求生,這是犧牲局部,保全整體的求生方式。只是有一種蜥蜴,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有些可惜,這草蜥就是——梭德氏草蜥。
  • 活了這麼久,第一次見到有蜥蜴吃掉了自己的尾巴...
    第二天…..他拍到了這麼一幕…….這貨生生扯下了它的斷尾… 自己啃了起來…..斷尾之後剩下那部分尾巴的斷面….Bubble_BlueBlue:我來科普🙋吃尾巴是因為尾巴已經受傷無法使用因而必須毀掉🏻而自然界的很多生物們由於食物匱乏絕不會浪費任何營養因而會選擇吃掉🙃剛生小狼的母狼在幼崽生命受威脅時會選擇吃掉小狼就是這個原因,因為自己身體虛弱無法保護孩子,與其讓別人吃掉不去自己吃了還能補充體力🙂摩羯最酷:我餓起來連我自己都敢吃
  • 日本發現會「斷尾求生」的蝸牛
    新華網東京10月4日電(記者藍建中)蜥蜴、壁虎會丟掉尾巴逃難,螃蟹、蚯蚓等也會捨棄部分身體來保護自己。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在日本衝繩縣八重山列島的一種蝸牛為躲避被蛇捕食,也會丟掉身體上相當於尾巴的部分,藏到殼中。
  • 什麼這隻蜥蜴竟然吃掉了自己的尾巴!
    壁虎在受到驚嚇或者當你去捕捉它的時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會立即折斷,壁虎也就乘機逃跑了,這種現象,在動物學上叫做「自割」,也稱為「自切」、「自殘」和「自截」。因為折斷的一段尾巴裡有許多神經,它離開身體以後,神經並沒有馬上失去作用,所以還會擺動,起了嚇唬作用,有時能夠達到自衛的目的。但你知道嗎?有種蜥蜴也會自殘!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現在給大家介紹介紹。
  •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而除了變色的特性之外,蜥蜴還都有斷尾再生的能力,在遇到危險時,它們會強行切斷自己的尾巴,然後藉機逃生
  • 它們咬斷尾巴,吃掉自己的腦子和爪子
    筆者:三體-小遙自然界中危機四伏,動物們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得不進化出獨特的技能。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斷尾求生是壁虎的重要逃生技巧,其實這是它們「偷師」的結果。大約在2.89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界出現了最早的斷尾求生技能,開闢這條全新求生之路的是大鼻龍——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數億年後,它們的近親進化成了蜥蜴、壁虎,同樣將這項技術傳承下來,爭取了巨大的生存機會。實際上,斷尾求生的最高境界並不在此,蚯蚓和渦蟲才是其中的佼佼者。
  • 浙江首次發現中國特有物種崇安地蜥 斷尾求生是絕活
    科考隊員拍到的斷尾崇安地蜥  10月4日上午,44歲的高級工程師雷祖培陪同浙江省植物學會、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省亞林所等單位專家對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例行野生動植物考察,他們自帶乾糧,正在尋覓看看有什麼珍稀動植物。
  • 動物學家稱壁虎斷尾擁有獨立生命 能存活30分鐘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尾巴生命的結束。它斷後的尾巴能存活半個小時,甚至還能對周圍的事件做出反應。  據介紹,動物拋棄身體的某個部位來逃離捕食者,聽起來有點極端,但是自斷肢體來求生事實上是十分常見的。很多蜥蜴和蛇都會這樣做,章魚、蜘蛛甚至某些哺乳動物也一樣:受到威脅的有時就會自斷它們的尾巴。海參更恐怖,當受到捕食者攻擊的時候,它們會洩出自己的內臟。
  • 斷尾重生不再是壁虎的專屬!鱷魚也可以,美國短吻鱷這次火了
    對於一些小型爬行動物來說,如果遇到危險,很多都會選擇「斷尾求生」,比方說壁虎,而且斷尾後,尾巴竟然也會神奇地重新生長出來。這種能力一直讓科學家們驚訝不已。不過,最近,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的科學報告指出,通過研究,更讓人驚訝的是,竟然鱷魚也懂斷尾求生,比方說來自美國短吻鱷,竟然也可以在斷尾後生長出新的尾巴來。
  • 金融危機引發IT巨頭紛紛裁員 能否像壁虎斷尾求生? - CNET科技資訊網
    金融危機引發IT巨頭紛紛裁員 能否像壁虎斷尾求生?壁虎在受到強烈幹擾、驚嚇時,會自行「截斷」自己的尾巴,斷掉的尾巴居然「不死」,「敵人」往往被這段尾巴所「震懾」或「吸引」,從而壁虎得以時機迅速逃生。9月份雷曼哥們倒閉,貌似是一個導火索時間,致使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首當其衝的是全球IT老大惠普公司,宣布在三年內裁員兩萬多人。
  • 貪官像壁虎一樣「斷尾求生」行不通
    此案最吸引眼球的是他的「斷尾求生」,即:得知系統內有人被檢察機關查處,對他來說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我會不會也像他們一樣被抓?」心虛的他輾轉反側,倍感壓力。經過一番權衡,他決定自首,但因心存僥倖,他只向檢察機關交代了6萬元受賄事實,其他受賄情況則瞞了下來,以為這樣能夠逃避更大的懲罰,像壁虎一樣「斷尾求生」。
  • 「斷尾求生」靠市場
    在適者生存的自然界,小小的壁虎擁有一項強大的本領——斷尾求生。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壁虎自斷其尾,以求生存。幾天後,壁虎會神奇地長出一條再生尾,重新充滿活力。    斷尾求生,靠的是自然界神奇力量和生存法則,也給了產能過剩的河北以深刻啟示: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甩掉產能過剩的「尾巴」,也必須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遵循市場的規律。
  • 絕境下,不僅僅只有壁虎會「斷尾」求生,動物們都會捨棄些什麼?
    我們最熟悉的壁虎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小時候很多小夥伴們都發現壁虎會切斷自己的尾巴,從而保全自己不受傷害。即使掠食者將石龍子的尾巴吃掉,也只夠它塞牙縫,而石龍子的尾巴以後還會再長出來的。許多蜥蜴,即使是那些沒有鮮豔尾巴的蜥蜴也使用這種斷尾技巧。除了庇護之外,還包括變色蜥、美洲鬣蜥都可以使自己的尾巴斷裂。許多無腿蜥蜴也使用這種手段。這些無腿蜥蜴被叫做&34;,因為它們的尾巴斷裂後會變得粉碎。這並不是掠食者所為,而是無腿蜥蜴自己造成的。它們尾部肌肉的運動會使尾骨斷裂。
  • 【動物絕活】史前動物上演「斷尾求生」絕技
    它的尾巴像壁虎一樣,一旦遭到捕食者踩抓就會脫落,以換得逃生。供圖:DANIELLE DUFAULT, A. R. H. LEBLANC, M. J. MACDOUGALL, Y. HARIDY, D. SCOTT & R. R.
  • 柯基為什麼沒尾巴腿又短?主人要給狗狗斷尾?其實不斷尾也很可愛
    柯基牧羊的方式一般是通過輕咬牛的後腳跟,以達到驅趕的效果。即便牛生氣起來想要踩狗狗,柯基也能靈活跳走。因此柯基主要的工作是驅趕牛,而不是像邊牧那樣控制羊群走動的方向,它們白天會將牛群趕到牧場,晚上則會負責看守牛群。即便是現代,也有少數農家會養柯基來牧牛,而在現代社會,柯基憑藉著持久的體力與敏捷性在工作犬等崗位或表演比賽中大放光彩。
  • 鱷魚尾巴竟然也可以像蜥蜴一樣再生?擁有部分再生能力的能力者!
    我們都聽說過,蜥蜴遇到天敵的時候,會自斷尾巴,然後逃跑。那斷掉的尾巴還會不停扭動,仿佛還在痛苦掙扎一般。而逃過一劫的蜥蜴卻像沒事一樣,扭著光溜溜的屁股過日子,一段時間不見,又長出一條好端端的新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