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畫大師齊白石,相信有不少人最先想到的是他筆下那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蝦。
看著那一隻只可愛的蝦,吃貨們禁不住要想了,齊大師筆下的蝦是什麼品種?是哪裡產的?吃起來味道鮮美不鮮美?
有一天,我就這麼好奇地想了。
首先不會是海蝦。這一點我敢確定。因為有一段時間,我對照著齊白石的畫集學習畫蝦,在盆裡養了幾隻活的海蝦,養了幾天,每天仔仔細細地觀察,觀察蝦的外形,觀察蝦的運動狀態,觀察蝦們會不會打架……同時把齊白石大師畫的蝦和我養的蝦進行對照,發現,海蝦並沒有那兩隻外形誇張的螯足。
海蝦的品種有基圍蝦、海麻蝦、竹節蝦、琵琶蝦等。這裡只說說我吃過的幾種美味海蝦。
基圍蝦,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味美可口,營養豐富。新鮮的基圍蝦,最適合做白灼蝦,其次是淡鹽水煮蝦,做成油燜蝦就有些暴殄天物了,蝦的本真味道就喪失了許多。
明蝦又稱中國明對蝦、東方對蝦、明蝦,與墨西哥棕蝦、圭業那白蝦並稱為「世界三大名蝦」。明蝦肉質肥厚,鮮香味美。
除了我最青睞的白灼蝦和淡鹽水煮蝦,蝦的做法更是花樣繁多,舉不勝舉,像椒鹽蒜蓉蝦、油爆蝦、紅燒蝦、糖醋開背蝦、茄汁蝦、蒜蓉粉絲蒸蝦、乾鍋蝦、蒜蓉蒸蝦、鹽焗蝦等等。
那麼大師筆下的是小龍蝦?印象中,小龍蝦是有那麼長長的一對螯足。可是小龍蝦身材矮胖,頭部尤其偏大,和身子相比簡直是巨無霸,對比畫面上的水墨蝦形象相差得有點遠,關鍵是蝦身顏色深紅,和水墨蝦接近透明的淡色也大相逕庭。
不是也沒關係,小龍蝦可是很多吃貨們的最愛,尤其是做成的麻辣小龍蝦,單看那火紅的顏色就相當誘人,新鮮小龍蝦蝦身飽滿,肉質肥嫩,蝦黃油亮,鮮香麻辣,吃起來那叫個過癮!
大師筆下活潑潑的蝦會不會是長臂蝦呢?
說起這長臂蝦,特別有名的是太湖白蝦,太湖白蝦俗稱「水晶蝦」,生長在太湖開闊的水域中。據《太湖備考》記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白蝦通體透明,晶瑩如玉,略顯綜色斑紋,頭有須,胸有爪,兩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長在水草繁茂、風平浪靜的開闊淺灘。太湖白蝦營養價值極其豐富,肉嫩味美,殼薄新鮮,做成的菜餚,色、香、味、形俱佳。
不過,仔細對照,大師筆下的蝦好像不全是。
查詢了有關白石大師畫蝦的資料得知,原來,白石老人是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結合起來,創造了「白石蝦」,其實這種水墨蝦在自然界並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蝦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將他的「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的理念演繹的巧妙致極。
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的蝦,成了宣紙上的招牌蝦,這也是藝術的神奇魅力所在,更是大師對於藝術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