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大萌跟各位老鐵講述了強晉的源頭建國的那段歷史,今天咱們就來繼續往下說說接下來晉國的故事,唐叔被封到唐之後,過了些年頭,他的兒子唐侯燮(xiè)將原本的唐國這個國號,以當地的河流晉水之名,改為了晉國,唐侯燮要這麼改也無可厚非,要知道昔日唐國為什麼被大周給滅了?那是因為跟隨滅亡的前朝商朝的太子武庚叛亂周朝,所以才被周公姬旦給滅掉的,唐侯燮他爹,那可是周武王的親生兒子,周成王的弟弟,乃是根正苗紅的大周宗室,唐侯燮自然不想跟這昔日的唐國有半點牽扯,所以就將國號改成了晉。
後來周康王繼承了大周的王位,當時受到周康王重用的四大諸侯,乃是齊丁公、衛康伯、魯公伯禽和晉侯燮。他們與大周王室,皆是沾親帶故,屬於大周宗室,所以在周康王之時,他們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壯大,而他們也為大周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個諸侯因為大力支持周康王的緣故,所以被分別賜予了寶鼎,以彰顯其功勞。他們本身就是周康王的至親,所以才可得到賞賜。而偏居楚蠻之地的楚國,雖說君主熊繹也曾為周康王立下汗馬功勞,但並未受到周康王的封賞,楚君為此憤慨不已!
唐國因為最初乃是叛亂被滅之國,所以國內貧弱,晉侯燮為了大力發展壯大晉國,與周王室之間頻繁交往,為晉國的發展贏得周王室的極大支持,更是為他的兒子晉武侯留了豐厚的遺產。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晉侯燮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幸運的晉武侯繼承了晉君之位。為什麼說晉武侯幸運呢?那是因為他的一生太過順風順水了。晉武侯所在位的時間,大約在周康王的末期,這個時期,是個什麼時期呢?可以這麼說,這個時期正是大周臣民享受勝利果實,體驗安寧生活的時期。
在蕩平了前朝商朝那些遺臣叛賊,平定了「三監之亂」後,大周的天下總算是稍微坐穩了,威勢也基本建立了起來,此時經過商滅周興之後,大亂之後的大治階段開始了,經過周成王、周康王半個世紀,整整50年左右的休養生息的執政後,安定祥和的局面已經出現,各位老鐵也知道,不管是什麼政策,都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的,就像英雄聯盟一樣,你嘚有艱辛的對線期,以及努力的團戰期,如此才能享受到最後的勝利,而晉武侯所在的這個時期,正是大周享受勝利紅利的時期。
而也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之下,晉武侯的二代生活開始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因為與周天子的關係好,所以晉武侯經常伴隨著周天子巡遊天下,在以前的周文王與周武王還有周成王時期,巡遊天下的目的都是為了體察萬民,好更妥善的治理天下,可如今天下安寧,民眾安居,這種情況之下,很顯然巡遊的意義,在大萌看來,更多的乃是遊玩罷了,而晉武侯因為隨行的緣故,也多次被周天子所賞賜,據《竹書紀年》記載,在當時,晉武侯沒有地方操心之下,果斷的大興土木了起來,據說在晉國建造了極其漂亮美麗的宮殿。
如同晉武侯這樣的大周親族外戚,竟多次無功被賞,這可就惹惱了一個人,這人就是身處南方的楚國之君,昔日晉武侯之父晉侯燮,受賞之時,楚君就因為周天子沒有封賞同樣有功的自己,所以惱怒不已,而今,讓楚君更加憤怒的卻是,晉武侯這次受封竟然連功都不用立,越想越生氣的楚君,當即開始造反起來,而最終這位楚君自立為王,徹底跟周天子決裂,這個楚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春秋第一王楚武王。
中原列國的奢靡之風,大行其道,以及楚國的造反稱王,都給大周的衰敗,埋下了伏筆,不過在大萌看來,公平的說晉武侯其實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當時的晉國還是個弱國,並沒有以後那麼強大,這時候晉國的周圍,可是生活著無數的北狄的各個部落,晉武侯的晉國要想真正的站穩腳跟,只能緊跟周天子的步伐,如此一來,沒有自主權,極易被大周影響的晉武侯,想要有所作為,真的是太難了。不過,不管怎麼說,晉武侯這個二代生活,還是非常讓人羨慕的,各位老鐵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