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兒歌童謠:小燕子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幼兒兒歌童謠:小燕子2014-09-17 10:32: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燕子》是廣為傳頌的一首兒童歌曲,同時也是故事影片《護士日記》的插曲。歌曲抒發了劇中人對新生活的熱愛和歌頌。這部電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但這首歌卻被單獨傳唱開來。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那時候不管學校搞什麼活動,《讓我們蕩起雙槳》都是必唱的歌曲,這首歌的歌詞也早已滾瓜爛熟,倒著都能默寫出來。」52歲的陳建學認為,兒歌也許更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徵。上學或者放學的路上,一邊哼著兒歌,一邊與同學嬉戲打鬧,是許多60後美好的回憶。70後:《小燕子》《葫蘆娃》《藍精靈》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上世紀80年代吹滿祖國大地,那時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
-
兒歌唱過的年代
《一分錢》《小鴨子》都是著名兒歌創作者潘振聲的作品,他曾說過:「《一分錢》超過《賣報歌》。」確實,這兩首兒歌在當時的傳唱程度比之今日流行歌曲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當年的孩子就是這樣快樂地學會了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那時候不管學校搞什麼活動,《讓我們蕩起雙槳》都是必唱的歌曲。 「70後」:《小燕子》《葫蘆娃》《藍精靈》。
-
寶寶兒歌你選對了嗎?
父母們可以經常給孩子放一些兒歌,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而且兒歌的內容也有助於啟迪寶寶心智,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可是你們會給寶寶挑兒歌嗎?1.經典的兒歌可以給孩子聽一些經典的兒歌,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小燕子,春天在哪裡等,雖然有些老土了但是經典的魅力不可阻擋哦!相信孩子長大了,也會清晰的記得裡面的每一句歌詞,留下美好的回憶的。
-
兒歌怎麼沒聲了
曾幾何時,《賣報歌》、《讓我們蕩起雙槳》、《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春天在哪裡》、《小燕子》等深受少年兒童喜歡的歌曲,令幾代人念念不忘,其中的情趣、意境和道德取向深深影響了許多人的一生。唱歌是一種很好的文娛活動,尤其是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多唱一些優秀的歌曲,能夠陶冶他們的性情,充實他們的思想,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學唱那些表現情愛的歌曲,卻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汙染」。現在,電影、電視、廣播中充斥著愛情歌曲,少年兒童免不了要受到影響。問題是有些家長和教師非但不給以正確引導,反而自覺或不自覺地教他們唱這類歌曲,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
連雲港幼兒園很少教經典兒歌 孩子們更愛流行歌曲
志願者教唱 讓孩子感受兒歌魅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簡單優美的曲調、溢滿童趣的生活場景,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打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閘門。 昨日,市機關實驗幼兒園大一班的孩子們,像往常上學時一樣,排著整齊的隊伍,井然有序地走進機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安靜地坐下來。
-
歌太老了孩子不喜歡 老師感慨兒歌花樣多流行少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你還記得兒時的歌嗎?記者3月20日在南京市區幾家幼兒園和小學周邊,對學生、家長、教師及路人隨機採訪發現,中青年人回憶起兒歌總能產生共鳴,哼唱起同一首兒歌;而現在的孩子們哼唱的兒歌花樣很多,不僅有卡通片主題曲,還有流行歌曲,但是老師和家長普遍慨嘆適合現代孩子的好兒歌太少了。 記者先後去了鼓樓幼兒園和南京市實驗幼兒園,孩子們正跟著老師,唱著歡快的兒歌。
-
昨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經典童謠,你還記得嗎?
志願者教唱 讓孩子感受兒歌魅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簡單優美的曲調、溢滿童趣的生活場景,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打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閘門。 這是新浦街道機關社區聯合市機關實驗幼兒園開展經典兒歌傳唱活動的現場。由老、中、少三代人一起傳唱經典兒歌,如《小燕子》《春天在哪裡》《賣報歌》《兩隻老虎》等,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唱兒歌、做遊戲,在歡聲笑語中迎接「世界兒歌日」。 起初,很多孩子對這些歌謠還不是太熟悉,唱著唱著就跑調了,但是在志願者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們認真地學起來。
-
四代重慶人記憶中的經典兒歌
原標題:四代重慶人記憶中的經典兒歌 本報記者 蘭世秋 見習記者 申曉佳 兒歌和童年密不可分,它是迴響在童年記憶裡的歡樂韻律。日前,記者隨機採訪了四代重慶市民,聆聽他們的兒歌記憶。他們的訴說,能否喚起你的回憶?
-
[世界兒歌日]武漢百年間的兒歌記憶
有人說兒歌中有歷史,有人說兒歌是時代變遷的記錄。100年來,武漢人都曾唱過那些兒歌?是否還曾有人記起?3月21日世界兒歌日,請和荊楚網記者一起,見證武漢普通市民的「百年兒歌記憶」。說起兒歌,他印象最深的,是媽媽在耳畔哼教的《上學郎》,包含了父母對他最深切的期盼。 「當時穿的衣服是哥哥穿剩下的,背的書包也是打滿補丁的,但是依然快樂。」侯立新的童年時值文化大革命,他說那個年代的歌曲並不多,孩童時常聽的是京劇曲調。《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紅燈記》選段)中歌詞,「提籃小賣拾煤渣,擔水劈柴也靠她。 裡裡外外一把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現在都能哼上一小段。
-
100年的兒歌你聽過幾首?
兒童歌曲是每個孩子成長歲月中最難忘的旋律,也是每個人在長大後最難抹去的童年記憶。每個時代都會產生一批具有該時代特徵的兒童歌曲,在傳唱過程中,有些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隱去,而流傳下來的則為經典。從「清末」至今,細數中國兒童歌曲百年曆程,《小老鼠上燈臺》、《男兒第一志氣高》、《送別》、《賣報歌》、《讀書郎》、《丟手絹》、《拔蘿蔔》、《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一分錢》、《小司機》、《小螺號》、《數鴨子》、《愛我你就抱抱我》等一批經典兒歌,已成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最寶貴的一筆文化財富,它們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在歌聲中健康成長。
-
迎接春天,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迎接春天,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 新華社記者 曾經唱著兒歌長大的「70後」「80後」,卻很少能聽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兒歌。偶爾聽到的,或許是街頭流行的成人歌曲,或者是給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傳統兒歌。
-
50年代十首經典兒歌童謠 第八首 第九首一直被孩子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兒歌童謠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反映著這個時代兒童生活的兒歌童謠,有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歌頌解放軍,歌頌土地改革,歌頌中蘇友誼,也有反映著那個時代的兒童日常生活的。兒歌中的「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自豪,要用一支最新的畫筆,畫上一朵最美的紅花,獻給敬愛的領袖毛主席。領袖人物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二、《小燕子》作者/王路 王雲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小燕子,告訴你:「今年這裡更美麗!我們蓋起了大工廠,裝上了新機器。歡迎你,長期住在這裡。」
-
兒歌飄在春風裡
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兒歌童曲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嬰兒在搖籃裡,媽媽就唱起了兒歌,10歲以前兒童們都喜歡傳唱兒歌。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近日,「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難聽難唱 八成90後厭惡兒歌(圖)
多數孩子將一些時下流行的歌曲掛在嘴邊,一些幼兒園為了排練六一兒童節的節目,居然找不到合適的兒歌配舞。有那麼多兒歌以及關於兒歌方面的教材,真的就找不到適合兒童唱的兒歌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之一 「90後」孩子無兒歌可唱 說起兒童歌曲,大人們很快就會想到《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丟手絹》、《春天在哪裡》……這些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優秀兒童歌曲曾陪伴幾代青少年成長,而如今「90後」孩子在音樂課本裡卻找不到他們喜歡的新兒歌。
-
童年回憶殺,這20首經典兒歌代代相傳,你還記得幾首?
下面來盤點一下我們耳熟能詳的兒歌,用歌聲來回憶美好的童年時光,這些兒歌你還記得幾首?(排名不分先後)1、讓我們蕩起雙槳《讓我們蕩起雙槳》是喬羽先生作詞,劉熾先生作曲,劉惠芳演唱的歌曲。該曲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祖國的花朵》的主題曲。
-
每一首兒歌都記錄著美好的童年 市民講述與兒歌的故事
核心提示: 兒歌童謠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記錄著我們兒時的笑聲和心跳。連日來,三秦都市報持續關注兒歌遇冷現狀,探究如何讓優秀兒歌重回孩子的童年。不少熱心讀者參與其中,來電與我們分享自己和兒歌的故事。
-
7首簡單易學的兒歌,讓寶寶早開口,更會說!
父母可以用音樂,因為孩子這個時候對音樂很是敏感,比如經常給孩子放一些兒歌,畢竟小孩子還是喜歡小孩子,這樣就可以去慢慢引導孩子語言,或者寶媽也可以給孩子唱一些兒歌。幫媽找了一下對孩子語言鍛鍊的兒歌,雖然語言少,但是很實用。1. 睡覺歌小寶寶快快睡,夢中會有媽媽陪;2.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孩子認知提高後,性情喜好也會表達的比較明顯,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情和需求去選擇兒歌了。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他們多聽一些歡快明朗的兒歌,比如小鴨嘎嘎、粉刷匠、歌聲與微笑等。性格外向活潑的孩子,可以給他們聽一些舒緩輕柔的歌曲,如小青蛙找家和可愛的小鴨子。當然,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要考慮進去,如果父母一味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選擇兒歌,時間長了孩子也就會對兒歌失去興趣。
-
一起來給小燕子「上戶口」 讓家燕在武漢安家落戶
金腰燕家燕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這首伴隨著一代代人長大的兒歌中的小燕子去哪了?30日,武漢市觀鳥協會委託本報請市民為家燕「上戶口」,讓家燕在武漢安家落戶。為燕子「上戶口」是武漢觀鳥協會發起「武漢燕子繁殖調查」的第二年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