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進城,見一孩童大聲叫賣,急忙下令:抓走,否則會有亡國之危

2021-01-11 騰訊網

老一輩的人常說,一個瓜甜不甜好不好,只要看看它的形狀和色澤就知道了;一匹馬跑不跑得快,要看看它的神態、毛色和氣息如何。其實人也是如此,要看這個人的命運和發展如何,也得從他的相貌、體態、氣色來看,我們中國古人就特別信「面相」。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一位「面相」極好之人,當年一位宰相在看過他的臉、聽過他的聲音之後,就直接下定論:「這個小孩必須快點抓起來,否則定有亡國的危險!」他是誰?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麼?

石勒,出生於公元274年,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從小身體就長得倍兒結實,騎馬射箭爬樹樣樣難不倒他,性子也特別直爽,父老鄉親都特別喜歡他。

一天,一個看相的人路過他們村,石勒正好在和其他孩子玩,看相人一眼就發現了石勒,驚嘆道:「這個小兒相貌奇異,氣度非凡,他的前途不可估量!」旁邊的人都笑了,並不理會看相人說的話,但郭敬和甯驅卻聽了進去,此後經常資助石勒。

14歲那年,父親周曷朱帶著石勒和其他鄉裡人一起去洛陽賣東西,石勒第一次去大都市,興奮得不得了,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竟然自己一個人先進城了,他這是去幹啥?——佔個好地方!別看石勒人小,腦瓜子可聰明,他知道擺地攤賣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找個好地段。

他左看右看,最後選中了最熱鬧的上東門,等到父親帶著貨物來時,石勒便清清嗓子,站在上東門處大聲叫賣,吆喝聲簡直響徹雲霄,很多路人都被這個小孩子吸引了,他家生意是最好的。

此時成為宰相的王衍恰好路過此地,被不遠處的人群吸引了,連忙走上前去察看,只見石勒在那裡吆喝得滿臉通紅,聲音無比洪亮,他沉思片刻,立刻對左右的手下說:「我觀察那個胡人小孩說話時的聲音和神態,十分特別,此人日後恐怕會成為天下大患!」遂命人去抓他。(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

也不知道是不是碰巧,等到王衍的部下叫開百姓們,石勒已經沒影了,於是逃過一劫。王衍雖預言了石勒的未來,卻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小兒日後會親手殺了他。

等到石勒20多歲的時候,山西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整個社會動蕩不安,東嬴公司馬騰等人竟然抓了胡人賣掉,以換來軍餉,石勒便被他們抓住了,多次遭到將軍張隆的毆打和侮辱,幸虧另一位將軍郭陽(當初資助石勒的郭敬的哥哥)出面解決,石勒才有幸躲過劫難。

後來石勒被賣到有錢人師歡家,師歡一看這石勒相貌奇特,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免除了石勒的奴隸身份。

被免除奴隸身份的石勒終於有機會大展拳腳了,公元304年,石勒跟著汲桑的起義軍,到處行軍打仗,屢建奇功,為人又剛正不阿,所以在眾人心中極有威望,許多胡人和諸侯都紛紛投靠於他。

西晉見石勒風頭愈盛,於是派東海王司馬越帶著20萬兵馬討伐石勒,結果司馬越在路上就病死了,眾人推舉王衍成為新的主帥,也不知道是不是冤家路窄,石勒帶著隊伍分兵包圍晉軍,20萬大軍竟然被對方輕鬆擊破,屍體堆積如山,石勒活捉王衍。

王衍看著眼前之人,感嘆道要是當年殺了石勒,恐怕就不會有今天了,當晚,石勒下令推倒土牆將其活埋,5年後西晉滅亡,石勒成為後趙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

參考資料:《晉書·石勒載記》

相關焦點

  • 武則天下令:給祖先建七廟,宰相卻說不可,皇帝才能有七廟,被殺
    但是按照禮制規定,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建立「七廟」,如今武則天竟然要給自己的祖先建立「七廟」,身為宰相同時又是顧命大臣的裴炎不得不站出來反對了。裴炎上奏曰:「太后母臨天下,當示至公,……,獨不見呂氏之敗乎?」武則天冷笑一聲,盯著這個一向為自己打前陣的宰相,大聲說道:「呂后把權力交給外戚, 所以敗亡,而今我只是追尊自己已故的祖先,有什麼不可以!」
  • 大聲造句和解釋_大聲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瞿秋白《新英雄》:「戲臺上的武生會翻跟鬥,也可以使看戲的人大聲喝採。」] 大聲在教材中的例句: 1、什麼時候要大聲說話,什麼時候要小聲說話,快來試一試吧!
  • 龍的唾液變成一怪物,宮女見後生下一個女孩兒,世人後:亡國禍水
    這段話描述的就是被稱為「亡國禍水」的褒姒。褒國實行禮制女性的名字由國和姓氏組成,褒姒是褒國人,姓姒,故有了此名。她出生年月不詳,但有個關於她出生的傳說,說來很神奇。夏朝末年,一天兩條神龍突然停在朝堂上,對夏帝說它們是褒國兩個先王的化身。夏帝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反應過來後立即去佔卜。佔卜師告訴夏帝殺掉神龍或者趕走它們都不吉利,只有得到龍的唾液將其儲藏起來才吉利。
  • 亡國之君君士坦丁十一世:天要亡我,非戰之罪!
    很多人都以為亡國是因為君主昏聵無能,但馬克思告訴我們個人英雄是無法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所以在實際上大多數的亡國不是因為君主的無能,而是天下的「勢」已經變了,歷史註定要前進。當面臨亡國之災時,大多數的君王其實都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奮勇向前用盡一切辦法來挽救自己的王國,無奈王朝氣數已盡,僅憑他們的力量是難以扭轉乾坤,而最終的結局往往都是身死國滅殉國而終。縱觀歷史,拜佔庭帝國的末代之君君士坦丁十一世算是這類人中最好的代表了。君士坦丁十一世出生於君士坦丁堡,他的父親曼努埃爾二世有十個孩子,他排行老八。
  • 「韓愈造詞」之大聲疾呼
    大聲疾呼,急切地大聲呼喊,以引人注意,形容因過於激動或害怕而發出的聲音。  這個成語,出自韓愈寫給當朝宰相的求職信《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原文是「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形容自己處境艱難,形勢危急,只能大聲疾呼,以求被重視。  這是韓愈寫給宰相的第二封求職信。
  • 明朝為何會滅亡?崇禎為何上吊前說:朕非亡國之君,大臣皆亡國之臣
    明末天下大亂,崇禎皇帝該如何收拾爛攤子——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當時內有李自成的闖軍殺氣騰騰,外有皇太極與多爾袞的八旗勁旅磨刀霍霍。崇禎皇帝在沒有做皇帝之前是信王。崇禎年輕的時候,血氣方剛,他曾經粉碎了閹黨,在他登基以後第一時間撲滅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澄清寰宇。
  • 心情低落的時候適合讀的五句話,出自宰相親筆,句句暖心
    宰相親筆寫了五句話,句句暖心。一: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本以為從此可以飛黃騰達,不料紂王聽信妲己之言,反而認為姜子牙是妖言惑眾之徒,下令逮捕他。無奈之下,姜子牙只好背井離鄉,前去西周,垂釣於渭水。接下來姜子牙的命運大家都知道了,姜太公垂釣遇文王,從此名傳後世,流芳千古。
  • 黃景昉:竭力保護忠良的明末宰相
    這位宰相全然不計個人得失,他鍥而不捨的努力最終多次挽回冤獄,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他就是晉江東石人、宰相黃景昉。檗谷黃氏 儒宦之家晉江東石鎮的東部有一古村落,名喚檗谷村。該村地處東石港灣東部,東據銅缽寺,南俯鰲江水,西鄰安平鎮,北倚南天寺,形勢天然。古時這裡臨溪通海、舟船可泊,故地曰「唐家崖」。
  • 宰相之官——肺
    人體宰相——肺之養護 肺,支配呼吸和皮膚的排洩,被稱為人體的宰相。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 辛入肺: 中醫認為辛入肺,有發散、理氣、活血之功效。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君權和相權之爭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政治主流。維持相權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是宰執大臣的使命。明末思想家黃宗羲一針見血的指出:「用一人焉,則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興一事焉,則慮其可欺,而又設一事以防其欺。」在這種猜疑鏈下,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決定了君臣之間的緊張關係。難怪「丞相終結者」朱元璋也曾有過「明良相逢,古今為難」的思考。
  • 問文藝範兒的亡國之君
    寂寞清秋裡,「羅衾不耐五更寒」,非但「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還要眼睜睜地看著愛妻小周后屢屢被大肥佬趙光義擄走強暴。李煜是個重情有義的男人,皇后周娥皇當年病重時,他「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一生中最長的文章即是為大周后而寫的《昭惠周后誄》,輓歌總計一千多字,唱了14個「嗚呼哀哉」,極盡為人夫者的哀痛。
  • 唐朝宰相,為啥會因為「青鵝」2字被殺?武則天:把字拆開
    有一句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加罪,根本就不愁找不到藉口,在歷史上就有曾經有一個罪名叫做腹誹罪,一個人什麼都沒有說,但是覺得他心裡說了,就把他判罪處罰,可以說連藉口都省了,當然這是比較「狠」的,大多數還是會找點毛病,就比如說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因為兩個字得罪了武則天,就被武則天殺了,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故事:老黃頭進城奇遇記
    五八年農村吃不上飯時,老厥頭雪中送炭,步行三十多裡,給老黃家送來一麻袋紅芋乾子,讓黃家渡過了難關,大人小孩才得以活命。幾乎困難時期,都是老厥頭伸出援手,老表之情,雖然不能感天地,但總讓人沒齒難忘。老黃頭是位知恩就報的人,老表哥撒手人寰,見老表最後一面,也了卻了一份心願。於是,他騎上電動車進城弔唁去了。
  • 貓咪突然大聲慘叫,鏟屎官急忙上前查看,入眼一幕讓人笑噴
    貓咪突然大聲慘叫,鏟屎官急忙上前查看,入眼一幕讓人笑噴主人養了一隻可愛的小貓咪,可能是大家都比較喜愛喵星人吧,鄰居家也養了兩隻貓咪,這樣也好,他們可以經常跑到一起玩,這不,鄰居家的兩隻大喵又跑來串門啦大家都彼此當家人啦,一起睡很有愛吶。可是過了一會兒,這原本溫馨溫暖的事情卻變成了一隻喵的悲傷,哈哈原來是由於鄰居家的兩隻喵喵體型過於肥胖然後睡著睡著就把小貓給擠了出來,這可真是沒誰了,小貓咪被擠在了自己窩的上面,最後涼涼的小貓咪委屈的在一旁叫著主人,主人聽到了喵喵可憐的叫聲,隨即就到了呢。
  • 中國古代經典燈謎有哪些?元宵節經典燈謎故事名人
    一日冬天去御花園賞梅,遇一宮女欲投井。朔搭救後問明原委,原來宮女名叫元宵,因進宮後長久不能見到親人而思念,遂起輕生念頭。東方朔同情並答應幫忙。東方朔擺攤佔卜,所有人問卦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長安城大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請教,朔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解釋說:正月十五晚家家掛燈吃元宵,城外百姓進城看燈,好似滿城大火,以瞞玉帝。是日晚,元宵雙親進城觀燈。
  • 雲南有村民當街叫賣國家保護動物豹貓,警方稱人已到案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吳榮奎)今日(1月6日)下午,針對「雲南文山州廣南縣有村民當街叫賣野生動物」一事,新京報記者從廣南縣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已立案偵查,人已到案,查獲豹貓、環雉雞和果子狸等野生動物,均已被送往野保部門,救治處理。
  • 唐朝宰相盧鈞德義兼備
    唐朝中晚期時的名臣盧鈞(778年—864年),唐憲宗時中進士,唐文宗時任左補闕,以審理宰相宋申錫之冤獄而成名。此後,在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先後拜尚書郎、常州刺史、給事中、鎮國軍使、廣州刺史、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昭義節度使、宣武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尚書左僕射(宰相)、太保等職,政績顯著,史稱其「踐歷中外,事功益茂」。神明暗中相助盧鈞早年就有神奇的經歷。他剛進士及第時,不擅應酬,而且手頭拮据。一天,有一人自薦做他的僕人,該人服飾鮮亮整潔,其幹練亦與尋常人等不同。
  • 雲南有村民當街叫賣國家保護動物豹貓,警方稱人已到案 - 國內...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吳榮奎)今日(1月6日)下午,針對「雲南文山州廣南縣有村民當街叫賣野生動物」一事
  • 【七嘴八舌】深夜叫賣雞仔胎 是鄉音還是噪音?
    深夜叫賣雞仔胎 是鄉音還是噪音  有人說叫賣聲很親切,有人說太刺耳;部門稱沒有固定營業場所,執法難度大  閩南網10月30日訊 「雞仔胎,鴨仔胎……」這是漳州人最熟悉的聲音。「雞仔胎」是閩南語的一種叫法。是經過孵化,但又未能孵出小雞的雞蛋,是漳州名小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