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冬日用柴草或者煤炭燒火取暖做飯的場景,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大槐樹鎮的南營村可能將不復存在了。自12月以來,南營村開始對村民家中的爐臺統一封禁,用水泥堵住爐膛、沒收村民家中的煤炭以杜絕燃煤爐灶的使用。記者了解到,南營村處在今年洪洞縣劃定的禁煤區內,於3年前開始用天然氣替代燒煤、燒炭,以減少汙染。但村民表示,天然氣成本高,相比燒煤價錢貴了至少一倍。3年來,村民燒煤炭的情況一直存在。對於此次強制性封爐的工作,鎮政府及村委會覺得是環保目標下的無奈之舉。
被堵上的爐臺。受訪者供圖
灶臺被強制封禁
家住洪洞縣大槐樹鎮南營村的村民李雲告訴記者,大約一周前,村委會的人來到自己家中,用水泥、沙子將爐子的爐膛全部堵死,「不讓燒火做飯了」。
但據李雲描述,自家的爐子其實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過,做飯主要靠電。雖然爐臺被堵對自己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在李雲看來,這種統一的強制性措施並不能理解,「有的甚至翻牆進到村民家裡,強制給爐子堵上」。
發現灶臺使用,檢查人員告知村民滅火。視頻截圖
南營村村委會負責會計工作的蘇文平對記者表示,「封爐」工作是從12月初陸續開始的,對村內所有村民的爐臺將採取統一的封閉措施,並沒收村民家中存有的炭、煤,放到村委會辦公室的倉庫中,如何處理還尚未有方案。
而如此的做法,主要是為了杜絕村民對煤炭的使用。
目前,這項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對於村民所反映的「家裡沒人,翻牆進院」行為,蘇文平表示確有此事,但針對的是不配合工作的村民,「如果不在家,我們就下次再來,但是有些村民不開門配合工作,我們會採取強制方式。」
對此,南營村村主任滑雲輝稱,有不少村民是主動將自家的爐臺進行了封堵。他表示,村內獨自在家的老人以及五保戶可以不封爐,但依然不允許使用煤炭、柴火等。
記者了解到,南營村於2017年開始了天然氣管道「入村」的工作,到今年,天然氣的使用已經是第三年。無論是取暖、做飯,均由燒煤炭改成了天然氣。蘇文平表示,剛開始天然氣「進村」時並未採用類似封閉爐臺的強制方式,以宣傳、勸說為主,但還是出現了很多燒炭、燒煤的現象。
「主要是為了環保,從縣到鎮都很重視這塊工作,但之前幾次檢查還是發現有燒柴草、燒煤炭的現象,就採取了這個方法。」
沒收村民存有的煤炭。視頻截圖
記者了解到,洪洞縣人民政府曾於今年9月30日發布通知,對今年縣內的「禁煤區」、「高汙染燃料禁燃區」進行了劃定,其中就包含大槐樹鎮。根據通知內容,對于禁燃區、禁煤區要求各級政府對居民用戶的存煤進行「清零」以及依法處置高汙染燃料。
煤改氣後成本高了一倍
同樣家住南營村的村民董躍民覺得,許多村民偷偷燒煤,主要原因是天然氣使用的成本較高。由於當地村民普遍以種糧、打工為主要收入來源,天然氣的使用造成了不小的開銷壓力。
「現在做飯用天然氣,取暖用壁掛爐,也是靠天然氣,我覺得這個確實更衛生了,只不過用起來花的錢也更多了。」董躍民告訴記者,當地天然氣的收費標準為,「每個氣2.7元,一個冬天按四個月計算,花費在4000到5000元。」
「和每家的面積、溫度都有關,像我們家就是把壁掛爐穩定在40℃,這樣整個屋子就不冷也不熱,有些家裡有老人、小孩的,會把溫度開得更高一點,這樣一個冬天能到6000塊。」
董躍民記得,去年一個冬天,他一共花了4600元,除去當地有關部門發放的天然氣補貼900元,自己一共支付了3700元。據他透露,若一個冬天天然氣花費在3000元以下,則根據具體燃氣的使用量進行補貼,超過3000元的,則是統一按照9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過去燒煤,一個冬天的花銷大約在1500元左右,最高不超過2000元,相比之下,天然氣還是貴很多。」
據李雲透露,自己在南營村的房子大約140平方米,去年用了一年的天然氣,感覺用不起,今年便沒再使用,而是用空調取暖。「去年是天然氣和空調一起用,沒敢開特別高溫度,還交了將近4000塊的天然氣錢,要是全程開天然氣取暖,估計更貴。」
在李雲看來,雖然通過天然氣減少汙染是好事,但價格確實比較高,而且強制堵爐子的方式也有些不能接受。
針對此事,記者致電大槐樹鎮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和南營村一樣屬于禁煤區的村子約有30餘個,佔大槐樹鎮轄區村的60%。各村對於煤炭的禁止燃放屬於勸說、鼓勵為主,具體如何做到禁煤目標,並未對各村進行規定。「村民可以主動將家中的煤炭處理,但有些村民不配合,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不然我們一直在做的環保工作也就白費了。」
對於鎮內其他村是否存在類似強制「封爐」工作,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云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