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8歲小夥小強是個程式設計師生活習慣很不健康經常熬夜加班,從不運動日常還靠奶茶可樂續命
這節奏怎麼看都是要長胖可小強卻三個月暴瘦了20多斤。
且他精神狀態越來越差,身體感到極度疲乏無力。在家人的催促下,小強去到醫院就診,而檢查結果,驚呆了小強一家人!
抽的血裡竟有一半是「油」
小強告訴醫生,近三個月以來,自己不僅突然消瘦,還感覺口乾、多飲、多尿,容易飢餓,經常加餐,但一直沒當回事,直到近期開始看不清東西了,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生病了。
入院檢查發現,小強早已多病纏身,不僅早有三年痛風,還得了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脂肪肝等,屬於有多個代謝問題的代謝症候群。最讓小強和家人驚訝不已的是,從他身體抽出來的一管血裡,有一半都是「油脂」一樣的液體。
廣醫三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瑩表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消瘦」是明顯的高糖毒性和酮症酸中毒的表現。
張瑩進一步解釋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於胰島素嚴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適當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代謝嚴重紊亂症候群,臨床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謝性酸中毒為主要表現,這也是小強目前最迫切需處理的病情。
2型糖尿病多是老年人?
醫生:「正在年輕化」
小強入院後,醫生馬上對其進行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並予積極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同時予連續動態血糖監測。
經過一輪積極治療之後,小強的血糖逐漸穩定,血酮體轉陰,酸中毒糾正,血脂較前降低。住院期間完善相關檢查後,醫生表示,小強得了2型糖尿病。
小強動態血糖監測報告
聽到這一結論時,小強及其家人無法理解,因為傳統觀念裡2型糖尿病屬於中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而他為何30歲不到就發生2型糖尿病?
張瑩主任表示,近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高達12.8%。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糖尿病的發病人群也可以明顯觀察到肥胖化、年輕化的趨勢。這都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係。
「暴瘦」需警惕!
可能酮酸症中毒
張瑩主任告訴記者,小強就診初期的「暴瘦」,不是所謂的」減肥成功「,而是在高糖毒性狀態下,胰島素分泌功能不足,不能促進組織細胞利用葡萄糖,因葡萄糖利用受阻,引起脂肪大量分解供能,導致體重過快下降,同時代謝產物堆積,引發酮症酸中毒和明顯的代謝失衡。
住院期間,經過積極治療,小強已經血糖達標,並逐漸拆除了胰島素泵,改為口服降糖藥繼續治療。但對於他這種集合了「2型糖尿病、肥胖、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風、代謝性肝病」等多個代謝病的典型代謝症候群患者,生活方式幹預應該貫穿治療全程。
也就是說,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才能促進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全面緩解。
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後
身體發生大變化
在內分泌代謝病醫護團隊的幫助指導下,拆掉胰島素泵後的小強,開始踏上了他的院外康復之路。
小強戒掉了夜宵、高糖飲料;
從晝夜顛倒變成了早睡早起;以前從來不吃早餐、夜宵續命,現在「早餐吃好、三餐有序,晚餐簡約」;以前吃飯穩準狠、暴飲暴食,現在學會了「慢慢吃」,開始懂得如何進行 「糖尿病飲食」了;就連最討厭的運動也堅持下來了,開始每天跑步………
改變生活方式後,小強的身體也變了,從糖化血紅蛋白 15.6%變成了4個月後的5.8%,他的高血脂、高尿酸變正常了,脂肪肝變沒了。體重指數(BMI)逐漸從入院時的28.1 kg/m2變成了23.5kg/m2.,胰島β細胞功能有了十分明顯的改善。
在內分泌代謝醫生指導下,小強的藥物治療由最初的強化胰島素治療聯合口服降糖藥,簡化到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再簡化到單藥治療直至完全停藥。最後,他實現了糖尿病及各代謝疾病全面達標及緩解。
張瑩主任提到,糖尿病發病的流行狀況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大力普及糖尿病防治的科普知識,推進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的生活方式幹預,維持健康體重,積極促進T2DM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超重/肥胖者)預防T2DM發生,並促進T2DM患者實現全面達標、有效緩解,促進全民健康水平。
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