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功夫了得,小心走火入魔

2021-01-10 澎湃新聞

「徐浩峰(又名徐皓峰),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現就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導師。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武俠小說家。

「1997年開始文學創作,其《逝去的武林》開創了中國武俠紀實文學的風氣之先,武俠小說《道士下山》引起巨大反響,並被陳凱歌導演改編為同名電影。另著有影評集《刀與星辰》。

「在電影領域,2011年其首執導演的古裝武俠電影《倭寇的蹤跡》,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2014年,憑藉影片《一代宗師》榮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7月 ,首次涉足商業電影,執導拍攝《師父》。」

了解電影前,必須先簡介一下導演徐浩峰。有的導演是影片先於人,比如庫布裡克行蹤低調,部部經典。有的導演是人先於影片,比如韓寒、郭敬明。徐浩峰導演屬於後者。因為二姥爺是形意拳大師李仲軒,徐浩峰幼年曾習武,後通過記錄祖輩口述的武林史追思先人、弘揚武學,成了以筆墨成名的武林中人。

而作為北電老師、獨立影評人,徐浩峰也憑藉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引發了不少文藝青年的膜拜。他在北電授課,分析《教父》、劍戟片「座頭市」系列等聲名遠播。學生如傳銷學徒般聽得如痴如醉,每一堂課都要提前半天才能佔到座位。而坊間流傳他青年時期練功走火入魔從五樓躍下毫髮無傷等等軼事,更使其在眾多擁躉眼中如有光環罩身,形若半神。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師父》這部拍攝初期無甚動靜的作品,會請到若干優秀演員加盟,同時引發眾多影評人的叫好之聲。如果影視圈也有江湖,那麼徐浩峰以不爭之勢即有門徒眾多的江湖地位,比《師父》中的主角道行高出不少。

徐浩峰導演確是有絕技的。面對《師父》這樣一部影片,即使不甚了了,普通觀眾也能覺察到導演必是一位異人。

異在何處?從專業角度來看,徐導早年專攻美術,又深諳經典電影,《師父》裡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造型感」。

什麼是「造型」?簡單說就是電影中的人一動一臥都要擺個pose,絕不能如生活中那麼隨意鬆散。

比如有如下構圖↓↓↓

高手「想打架了」,但不會去正面看敵,因為輕視這些毛賊。同時因為是高手,還能隨便談個情,但又必須含蓄,所以低頭含情。而面向鏡頭的婦人,面對來敵神色緊張,既是營造氛圍,又是對高手有託付之意。兩人光位也是根據情緒一明一暗,不可調換。

又比如這一擊,兩人動作都是極致的動。還要有極致的靜,也是身後安排若干觀眾像站樁式的「看」。而高手一揮刀,瞧也不瞧,就必定精準擊中。隨後可以俯視之姿輕吐一句絕世驚人的臺詞:「我留給你這一道疤,是你一生的榮耀。」

而細到絕處,不僅是人,連小宋佳帶著的那條狗也有造型。在她坐進小茶座等待師父的那場戲中,狗隨著小宋佳以相同頻率入畫,踩著演員步點窩在小茶座下面。隨後又瞬間跟著演員的視線朝畫左看,翹首以盼師父平安歸來。

這一鏡中的場面調度,有心影迷可以在影院中細細品味。這條狗走位和動作之準確甚至超過很多群眾演員。而如此精準的調度,絕對不是湊巧,必是導演精心安排,執行導演、訓狗師等人數次辛勞訓練的結果。

造型還不單單是為了看上去很酷,一招一式也有文化歷史溯源。比如以上坐在板凳上打架,徐浩峰在自己所寫的《坐看重圍》書中透露,「坐在窄凳上打,是棍法必經訓練」。高手不僅是為了拍照好看,其實是為了溫習武藝。

比如一頓能吃五十隻螃蟹,不僅因為便宜,而是史書記載明清兩代津門肥蟹確是有名土產。至於吃那麼多會不會寒?徐浩峰又考證說「當年的天津海螃蟹順著海進了天津城裡的河,是吃高粱長肥的,所以那時候還有吃百隻之說」。

而平民窟後有白塔,黑幫大佬是女人這種貌似文盲的設定,也都是徐浩峰從歷史資料裡真實讀到的,有出處和依據。同樣看似荒誕不經的戲中戲《火燒紅蓮寺》,其實更是當年連拍18集的熱門大片。可惜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徐浩峰重拍都是按照舊劇照的模式復刻。

最高潮的自然是小巷連環戰鬥那場。有陳觀泰、戴立忍兩位會武的演員助陣,一招一式都來源於徐浩峰導演自身的研究設計,更是展現了好多把眼花繚亂讓人叫不上名字的兵刃(有興趣的可參考閱讀《師父》兵器全解析一文)。武俠片確實好多年沒有這麼集中展示中華武學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如果您是一位匆匆瀏覽而非字句細讀的讀者,那麼讀至此處可能會得出:這篇影評無非是給《師父》做宣傳的軟廣——這樣的錯誤印象。畢竟作者是還沒收到片方宣傳費的,所以要在此特意說明一下:

有造型,是指影片構圖畫面調度有超出尋常的追求和表達。可美還是不美?殺馬特是一種極致誇張的造型,然而高中以上學歷的人都不會這麼打扮。截圖在上,美不美任君自評。

有絕技,則是指影片確有超出一般導演的研究和追求,體現出了文化內涵。但這種內涵合不合尋常情理,卻要另算。

影片散場之時,我聽到某觀眾兩字直白的評價:

「矯情」。

矯情和拗造型其實是必需的藝術創作態度,藝術家幹的都是矯情的事。有的矯情得好,比如王家衛,觀眾大部分能懂,所以他專注描寫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愛欲二十年。即使近些年新作故事支離破碎,面對《一代宗師》,觀眾也不得不承認那畫面都美得像畫一樣。

觀眾懂了。

《師父》的問題恰恰是故事條理清楚,人物立場清晰,但感覺上卻很擰巴。劇中人的處事方式說不出哪裡有怪異之感。

其實《師父》也不少《一代宗師》那樣的凝練金句,徐老師也是《一代宗師》的編劇之一。比如上文所提「一道疤夠你榮耀一生」,或是「我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或是小宋佳表達自己立場「男人對女人不重要,女人過的是自己的生死」。

這都是些強調自身價值的絕決臺詞啊……相比《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或是「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裡子」,所差別的在於前者有勁而無情,後者情意皆存。

觀眾懂不了《師父》裡的人物。

所有的武林宗師都是陰謀算計、爾虞我詐,觀眾發現之前從沒有導演把爭名奪利的故事演繹得那麼超凡脫俗,還能口口聲聲都是為了門派和武林大業。也許在徐浩峰導演的歷史研究中,民國武林確實已經集體墮落到了欺世盜名、搖搖欲墜的境地,但他褒貶不定的曖昧立場卻仍妨礙了觀眾去真正理解劇中描述的武術界真相,去同情任何一個武師。

傳統武俠片中「俠」的意境和追求在《師父》中蕩然無存,精神內核的萎靡是拗著造型說的那些金句也無法提振的。《師父》是一部精緻的武打片、武術片,有招有板,卻缺乏拿得住的大氣韻。《繡春刀》在價值取向上除奸臣報社稷的倫理觀即使傳統,也要比《師父》更易獲得觀眾的理解和認同。

所以徐浩峰註定是一位怪才,一位江湖中的異人。若是片面追求武學招式,而忘記了學武之心,缺乏對人倫常情的觀照,那最後無非是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走火入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廈門引進阿拉斯加棕熊 「捕魚」功夫了得
    廈門引進阿拉斯加棕熊 「捕魚」功夫了得) "← →"翻頁 8月24日,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引進的5隻阿拉斯加棕熊對外展現其「捕魚」神功,功夫了得
  • 同為韋小寶師父,陳近南和九難,誰的武功更高?
    但是,雖然韋小寶武功基本不會,可他的師父卻不少,海大富、康熙、洪安通、蘇荃都教過他功夫。他正式磕頭拜了的師父就有兩位,一位是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再一位就是九難。「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這不僅僅是對他為人的尊敬,也是對他武功的認可。
  • 《功夫戰警》官宣定檔 硬核特警功夫了得
    網易娛樂11月30日報導 今日,由嵇道青任製作總監、天毅執導,徐佳、牟星、徐洪浩、何彥霓領銜主演的大型動作罪案劇《功夫戰警強節奏敘事驚險刺激養成視角揭開動作特警神秘面紗《功夫戰警》故事源於真實的公安特招案例,講述了某市特警隊「獵弓突擊隊」隊長張藍(徐洪浩 飾)從當地武術學校徵召了擅長搏擊的辛小晶(徐佳 飾)、頭腦機敏的程唐(任柯諾 飾)、愛好跑酷的白大慶(楊山 飾)等,共同組建起一支城市快速反應特警小組「獵鷹小組」,他們與心理學專家陳橙(牟星 飾)、武術學校校長之女林婷(何彥霓
  • 妹子 挺可愛的,想不到腿上功夫如此了得……
    妹子 挺可愛的,想不到腿上功夫如此了得....有這帽子,再以不擔心被曬黑了...
  • 師父不與徒弟對抗訓練,功夫永遠不能用
    能有真實的對抗訓練,特別是與師父對打訓練,這對徒弟來說才是最有效果的。但是,徒弟不能打師父,即便打的贏師父也不能真打,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叫「尊師重道」。那麼,過去的傳統武術真沒有師徒之間的「真打」對抗訓練嗎?答案是肯定的,否則有些拳術的實戰技擊不可能傳承至今。
  • 李立群講述真實的中國內功,他的氣功師父斷氣後,不準任何人碰他
    這是對功夫造詣頗深的修道之人的最真切闡述。 而李立群講述中國真實的內功,與武俠片裡展示給觀眾的那些所謂的絕世武功大相逕庭,李立群直言真正練得一身氣功的人,是他磕頭拜過的師父,他師父的氣功了得,高深莫測,令他心生敬佩,畢竟能夠真正把氣功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人,是極其少見的。
  • 10年堅持,貓咪吃小魚乾「精準去頭」,網友:功夫了得
    網友:功夫了得很多網友看了也非常配合貓咪的技術,還誇這貓真的是功夫了得,它這樣堅持了10年,真的很厲害了。
  • 調皮可愛的柴犬拆家功夫了得,日常訓練的時候這些功夫可不能少
    飼養調皮可愛的柴犬拆家功夫了得,日常訓練的時候這些功夫可不能少!
  • 《功夫熊貓》講述大熊貓與激情五人一起表演驚人的功夫
    通過一系列的鬧劇巧合,波河從天而降到明智的老烏龜奧格威的路徑,發明功夫的古代大師。功夫熊貓經常提醒我們沒有任何意外,寶被選為鎮上的救世主,非常感謝師父,憤怒的五人和村民們的懊惱,他們不能接受這種超重,未受過訓練的熊貓作為拯救他們免受威脅的人大龍 一旦進入翡翠宮,師父大師的任務就是消耗和羞辱寶的戒菸,但這個善良的熊貓在他的偶像中生活得太過深刻,以至於認為他是不受歡迎的。
  •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走火入魔怎麼辦 走火入魔內傷治療攻略
    導 讀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走火入魔是非常嚴重的內傷,只能靠服用丹藥或功法來治療,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方法吧!
  • 《寶可夢劍盾》師父鼬怎麼樣 師父鼬技能屬性圖鑑
    導 讀 師父鼬是《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中登場的寶可夢之一,師父鼬會使出連續的攻擊壓制對手,下面小編就將帶來《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師父鼬圖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電影《師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成名前的心頭醉
    至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將功夫這主題拍得如此絕妙,這也成為華人電影的一個特色。世界各國曾有多次模仿中國拍攝功夫劇,但特效跟武打是有了,但卻始終缺種感覺。這是一種只有東方世界才懂得,關於功夫的精髓所在。這次電影《師父》一樣是圍繞在詠春上頭,但不同於以往拳腳相向的詠春電影,這次《師父》的詠春動刀動槍,要動真格了。
  • 《精靈寶可夢》圖鑑620:也不知道為何被叫作白居易——師父鼬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功夫鼬的進化型,也就是師父鼬了,關於師父鼬有個稱號廣為流傳,那就是很多玩家都將其稱為白居易,關於這個稱號的來源已經不可考,大概是師父鼬兩袖清風的模樣像極了古代詩人白居易的灑脫豪邁,但是實際上這樣的詩人還有很多,像李白也是,,它的常用民間翻譯有武速居士,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師父鼬到底是怎樣一隻寶可夢吧
  • 功夫駝鹿輕功了得,上演輕功水上漂
    網上一段短片顯示,一艘船在河道上行駛,有一隻駝鹿從其前方飛奔而過,仿佛它輕功了得,能夠在水面上奔跑。在這段於美國阿拉斯加州拍攝的短片中,至少有兩個人坐在類似遊艇的船上向前行進,他們右側有一隻駝鹿在奔跑,看起來就像踩在水面上,如同傳說中的「水上漂」。這隻駝鹿跑得很快,過沒多久,它就從拍攝者的右側橫越到左側,繼續向前奔馳。看起來它似乎是要渡過這條河。
  • 中國「輕功第一人」,武功了得,飛簷走壁來去自如
    中國「輕功第一人」,武功了得,飛簷走壁來去自如中華五千年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武俠文明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也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然電視劇中對於武俠人物的描述過於誇大,但是武功了得的人物還是真實存在的。就比如中國「輕功第一人」,武功了得,飛簷走壁來去自如。
  • 痴迷功夫的大熊貓,必須在麵館幫工,那麼它如何成就自己的功夫夢
    導語: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那隻功夫熊貓阿寶,那麼他如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武林高手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慢慢的探索這個奧秘吧!阿寶本來是一隻笨手笨腳的熊貓,但是他也是那個時候最熱血的功夫迷,他特別想去學功夫,只可惜他每天得在老爸開的麵館裡面幫忙打工。
  • 萌僧三寶和他師父釋延澱:苦練七十二藝,笑對八十一難
    延澱師父告訴記者,「給他講一些大道理或拳腳功夫,他體會的比較模糊,更多是給他立一些規矩,像生活當中的禮節禮貌、上課不允許亂動等,要堅持像這樣去引導他。」偷懶也是有的。每天的練功很枯燥,如果哪一天能出去玩一玩,三寶會感覺特別高興。
  • 看懂電影《師父》,你就看懂了中國人的「規矩」
    電影《師父》是一部非常特別的武俠片,不管是從它的鏡頭語言還是表現形式來看,影片都顯得非同尋常。他沒有武俠片一貫的飛簷走壁,沒有非黑即白的價值觀,沒有特效,甚至沒有慢鏡頭,他給我們重現了一種「舊武俠」電影的感官,卻又拍出了新意。《師父》講了一個南拳北上的故事。
  • 養花走火入魔,是種怎樣的體驗?
    朋友問我,養花走火入魔,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說實話,不養花的人,真的很難理解。自從養了花,整個人就像年輕了十歲,小清新少女心愛意通通泛濫了,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看著自家的花花草草,生活也好像燦爛了起來!
  • 一代傳武宗師死後九獅拜別,看不起成龍打壓李連杰,依然是師父
    儘管這樣也不能抹殺他武術天賦,以及後天除了練習國家比賽項目,還得到當年很多傳統武術大家的指點,儼然也是一部功夫字典,但是要是真正的功夫大家,並且還運用在拍電影上發揚光大的第一人,其實是劉家良。劉家良,一個給我感覺從來沒有年輕過的老頭,但是他被叫一聲師父,其實一點不為過。他傳統、老派,既有固執的一面,也有江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