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眼中,阿拉斯加的冬季萬物蕭條、白雪茫茫,棕熊尚在冬眠、遊輪早已歇業,除了賞極光泡溫泉和坐雪橇, 便再也無事可做。然而,當你真正踏上這片廣袤的土地,你才會發現它的千姿百態。
阿拉斯加的「兩極」:阿留申和北冰洋
迪納利國家公園和阿拉斯加山脈
窗外,綿延著白令海與太平洋間的串串珍珠——阿留申群島。飛機開始降落,一條盤山公路蜿蜒在懸崖邊,那便是荷蘭港(烏納拉斯卡)了。
烏納拉斯卡,一聽就是俄羅斯的名字。大約在9000 年前, 就有阿留申人在島上生活。18 世紀中期, 俄羅斯人探險並發現了阿拉斯加,隨後在1759 年來到如今的荷蘭港並起名Ounalashka,開始在那從事毛皮交易。烏納拉斯卡又被稱為「荷蘭港」,據說一艘荷蘭船隻最早在這個港口下錨,荷蘭港也因此得名。不過,當地人還是喜歡把烏納拉斯卡掛在嘴邊。
烏納拉斯卡市景
雖然俄羅斯在1867 年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但是他們在島上的影響仍可以從19 世紀初建造的東正教堂(如今位於市中心的升天大教堂)中看出, 這也是美國最古老的一座俄羅斯十字東正教堂。從教堂背後靠海的馬路往東一直走,就到了紀念公園,公園的建設是為了紀念那些在二戰中戰鬥過甚至犧牲了的戰士或飽受戰亂痛苦的人民。天氣雖然陰沉,但街景卻也非常漂亮。
日本是另外一個給這片土地留下深遠影響的國家。1942 年6 月,日本人發動了阿留申群島戰役並首先空襲了荷蘭港,不過由於當地天氣惡劣並沒有很大戰果,隨後日本軍隊佔領了更西端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島上隨處可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修建的小碉堡, 在南水道大橋附近還能看到當年美國海軍的151 潛艇基地。
烏納拉斯卡海邊的一隻白頭海雕
島上還有一個阿留申二戰國家歷史區,位於機場北面,由於該片土地屬於Ounalashka 公司所有,所以要去的話,還得先到大阿留申飯店後面的Ounalashka 公司購買一個人每天6 美金的土地使用許可證。
從紀念公園往回走,忽然前方如雪片紛飛,仔細一看,哪是雪呀,分明是鳥的羽毛。抬起頭才發現,屋頂上一隻白頭海雕在享用自己的美食。弱肉強食, 適者生存,雖然殘忍卻也是千古不變的定律。這兒的白頭海雕多得出奇,幾乎每一座路燈上都停著一兩隻,在屋頂和湖邊也時常可見。冬天雖然陰冷雨雪多, 但卻是觀白頭海雕和候鳥的好季節。
北冰洋畔世界之巔的鯨骨
步行來到南水道大橋上,西面的金字塔山今天終於露出了峰頂,不過有著壯美火山湖的馬庫申火山依然不見真容。沿著橋的北岸往裡走到不需要許可證的盡頭,一隻白頭海雕在海邊嬉戲。「撲稜稜……」幾隻野鴨子展翅而飛,烏納拉斯卡也是阿拉斯加野鴨的熱門地。岸邊,堆滿了捕帝王蟹的籠子,似乎在提醒人們,這兒就是美國最大的漁港。
離開荷蘭港,搭乘Ravn 航空公司的飛機在費爾班克斯經停後轉乘阿拉斯加航空班機,前往北冰洋畔的巴羅。
巴羅,瀕臨北冰洋波弗特和楚科奇海,是阿拉斯加也是美國最北端的城市,小城北面的巴羅角算是美國最北端了。這兒大部分的居民為因紐特人,所以保持著捕鯨的習俗。每年春秋兩季, 多達幾十支的捕鯨隊伍出海捕殺弓頭鯨,6 月份還會舉行捕鯨節。每當鯨肉等切割分配完畢,當地人會把鯨骨拉至遠離城市的北冰洋上,以防北極熊光臨居民區造成意外。
珍娜溫泉度假村極光冰博物館
睡了個懶覺,來到北冰洋畔時,恰好趕上日出。巴羅的地標之一,就是北冰洋畔的鯨骨拱門,這個拱門離世界之巔飯店並不遠。初升的太陽照在冰面上,金燦燦的。
天亮了,吃完早飯打算去美國極北之地:巴羅點。由於暴風雪阻斷了通往巴羅點的公路,在Ilisagvik 學院附近開始就只能徒步踏雪前往美國極北之點。下榻的機場旅館主人安德魯夫婦告訴我,昨天有人在學院附近看見北冰洋上的一頭北極熊,勸我如果計劃去巴羅點一定要請個當地嚮導。可是哪找因紐特人啊?
理查森公路邊的極光閃耀在天邊
想了想,還是冒個險自己徒步前往。從積雪阻斷的路面到波弗特海邊的巴羅點差不多有10 公裡的距離,在零下30℃左右的氣溫下行走,算是不小的考驗和挑戰。在北冰洋畔,經常可以看到捕鯨季過後遺棄的鯨骨。來到巴羅點, 站在這極北之地出神地望著浩瀚的北冰洋,可惜沒有看到任何北極熊的蹤跡。
珍娜的幸福時光
1905 年8 月5 日,金礦工人羅伯特和託馬斯兄弟在費爾班克斯以東約90公裡的上珍娜河谷發現了溫泉泉眼, 僅僅過了幾年,珍娜溫泉便成為費爾班克斯居民休閒的勝地。如今,佔地近1.8 平方公裡的珍娜溫泉度假村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尤其是中日遊客來此泡溫泉、賞極光。
基奈河畔,雪山連綿
冬季的費爾班克斯是世界上最好的觀賞極光的城市之一,只要你連續住3 晚,就有八成以上的機會可以看到極光。能否看到極光,除了強度以外, 還和天氣晴朗與否,是否暗夜等有關。費爾班克斯北面的Ski Land 滑雪場山頂由於無遮擋,是觀賞極光比較理想的場所;其實只要是地理位置開闊,避開強光源的地方都可以。
離開機場附近的美國長住酒店驅車一個多小時穿越珍娜河州立娛樂區後,順利抵達溫泉度假村。非度假村住店客人只要購買一張15 美金通票,就可以全天使用溫泉池。四周白雪皚皚, 在池中放鬆身心,運氣好的話晚上可以邊泡溫泉,邊賞極光。
冬季的荷馬岬冷冷清清
既然到了珍娜溫泉度假村,就參觀一下這兒的極光冰博物館吧。據說這座冰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年開放的冰建築,總共使用超過1000 噸的冰雪來打造。進入大廳,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冰雕,包括騎士、豹子、北極熊、冰琴鍵、內有冰床的冰屋,當然還有冰吧。
遊覽之餘,來杯用冰杯盛裝的蘋果馬提尼,喝完後可以把杯子咬碎吞進肚裡或者狠狠摔在地上,聽起來不錯吧。
泡完溫泉,卻遲遲不見極光降臨。在活動中心等了一會,正準備駕車離開,忽見幾個日本人跑進了觀賞極光的小房間。極光的強度雖小,肉眼卻足以看見。一道淡淡的綠色,夾雜著一抹紅, 在森林的上空慢慢舞動起來。
第二天,沿理查森公路驅車90 公裡,經過艾爾森空軍基地,來到樺樹湖州立娛樂區,這裡是冬季冰釣和觀賞極光的好地方。停車等了半小時,似乎極光還不願露臉,只得折返費爾班克斯。就在離北極村幾英裡的地方,窗外忽然現出一道綠光。
在路邊泊好車,走出車外一抬頭, 就見一條狹長的極光在公路右前方舞動起來。雖然路燈發出耀眼的光芒, 卻絲毫不影響我觀賞它的「舞姿」。相比昨夜,雖然今晚極光預報強度只有3 級,卻更為明亮。綠光飄逸地向右延展,漸漸和南側森林上空冉升的極光交匯在了一起。
一首動聽的歌,奏響在珍娜和理查森的上空。
阿拉斯加的一號公路:斯特林,去看金色火山
在蘇厄德高速路邊的燕鷗湖畔往西拐,就轉上了227 公裡長、阿拉斯加一號公路西南段的斯特林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