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二手房倒掛、萬人哄搶,只能說明一件事,調控思路該改了

2020-12-03 左輪已騎虎難下

深圳千萬級豪宅被「秒殺」的故事,今年也不是頭一回了。不過這次深圳的華潤城4期開盤,該小區周邊二手房單價18萬元/平米,此次開盤價均價13萬元/平米,倒掛5萬元一平米。也就是說,買到一套房,單平「白賺」5萬一平米。

均價超過10萬一平不算什麼,最有意思的是,這個樓盤的最小面積是100平米計算,上面還有許多大戶型,最高有200平米的房子。按照一平米5萬來算,每套房到手後,帳面浮盈在500萬元-1000萬之間。

也就是說,只要捨得出這1300萬到2600萬,毛利潤大約在500萬到1000萬左右,單平5萬的利潤率用小學數學就能算出來——5除以13等於38%。這還是全款的情況,如果考慮到大部分人還會貸款,如果考慮到槓桿的話,利潤率超過50%並不困難。

利潤率超過50%!傻子才不幹呢!

而且正是因為利潤豐厚,已經遠遠超過一個人獨享的必要了,哪怕是門檻高也有人自然而然地去想辦法。僱人排隊、僱人搖號、派律師全程參與這都是小意思,場內場外的完美配合再加上天價「喝茶費」也不算稀奇,以至於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懷疑最終購房者裡不乏「代持」和「合股」——前者是指沒有購房資格的人,通過有購房資格的人來賣房,繞過限購政策;後者是指一個人資金不足,多個人合夥起來買房。

這也難怪深圳這一年來都是房地產市場的焦點,從年初房價暴漲,到均價超越北京到全國第一,到嚴查經營貸,再到深八條,再到豪宅秒殺。深圳的樓市一直在演繹一場造富「神話」,一邊在樓市裡「撒錢」,一邊抬高進入樓市的門檻,然後繼續爆出「撒錢」的消息。

相比於福利彩票那低得可憐的概率,十分之一搖中即賺幾百萬,實在是太誘人了。開出這樣的條件,哪怕是真剛需,也有上去搏一把的必要。

哦,對了,現在已經不要再提剛需這個詞了。買這些千萬元起價的房子的人,都說自己是剛需。當然,別人的剛需是房子,他們的剛需是賺錢。這也沒錯,在賺錢面前每個人都是剛需。

官媒點名批評之後,深圳住建局回應是,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嗯,非常熟悉的配方,非常熟悉的味道,上半年嚴查小微經營貸流入樓市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的。但是上一次的結果是啥?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沒查出有問題的人吧?

當然,合理預計這一次的結果也是一樣。來搖號或者繞過政策的人之前沒考慮過這點?明面上這些人哪個不是用自己的真實資料,名下確實沒有房產,至於社保和個稅當然也符合標準。如果逐利的資本連入場券在形式上都做不好的話,那麼是不是太瞧不起監管了?

何況站在這些人背後的真正買房的人,不乏上市公司高管、富一代、富二代和鐵了心要搞一票大的人,要麼有專業團隊幫助,要麼對現有規則吃得通透,否則根本就不會出手,資金來源肯定也是經得起檢驗的。

那麼問題來了,人家就是遵守規則在玩得,明明白白地要吃這個紅利,就算查能查出什麼呢?再次證明人家都是合規的、合法的、合理的?還是證明深圳就是有錢人多?(當然,深圳有錢人是真多。)

客觀地說,過去5年的調控,一直到走在全國最前列的「深八條」,開啟了認戶口又認社保的全國先河,取消了增值稅優惠政策,加大保障住房力度,深圳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履行「房住不炒」的職責,義不容辭地為保護剛需貢獻了全部,甚至喊出了「學習新加坡模式」的口號。但實際情況是吃力不討好,還被全國人民看了笑話。

所以,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萬人哄搶,沒有什麼可迴避的,也不能說老百姓、炒房客貪得無厭,畢竟前面說了,賺錢才是每個人的剛需。因此,我們固然要指責炒房客,但在這之前,是不是要先承認,調控是有漏洞的,調控的思路要改一改了。

首先,一二手房倒掛已經出現不止一回了。新房限價的政策在深圳到底合理不合理,應該拿到檯面上來討論一下了。過去,新房價格不能突破周邊二手房平均價格,在市場總體穩定的情況下是合理的。但是房價飛漲的時候,備案過的限制價格由於存在審批的時間差,明顯低於周邊價格,這絕對是對市場的一種扭曲。結果就是豪宅被哄搶,成為富人的狂歡。

其次,深圳新房的戶型為何如此之大,至今得不到合理的解釋。北京上海的新房特別是限競房,大部分以兩居室為主,政府鼓勵9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大量戶型集中於89平米,大三居比較少見。北京均價10萬的房子裡不乏40-50平的老房子,總價也不高。然而,深圳被秒殺的豪宅新房子動不動就是100平以上,甚至是200平。不是說深圳住宅用地有限、土地供應優先給了商業和工業嗎?那怎麼新房子都這麼大?雖然說不要學香港蓋「鴿子籠」,那也沒有必要往這麼大來建吧?

第三,深圳包容的環境,除了給人才包容,對炒房客和資本也很包容。人家長沙為什麼夠「狠」?因為長沙有的房子是需要按照落戶年限來排隊的。雖然長沙這一點別人說成排外,但是人家把炒房客排出去了,給炒房客的代理人增加了難度。這一點深圳恐怕要自行取捨,作為人口流入最多的一線城市應該如何自處。

最後,歸根到底還是深圳的供應不足,特別是中小戶型供應不足。調查數據顯示,深圳租房人數達1600萬(數據來源於鏈家2017年報告,北京租房人數估計值為700萬人,不到深圳的一半),人均租房面積卻低於北京、上海,貝殼找房的數據顯示,深圳合租房平均面積低於北上廣,只有11.6平方米。而租房群體裡剛需置業的需求非常旺盛,顯然供應100平米的大房子並不適合他們。

至於限購、首付比率、利率上浮這些措施,深圳也該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走在「全國前列」了。

相關焦點

  • 香港調控放鬆!街鋪快撐不下去了!
    香港的房地產調控跟我們內地通過行政手段各種限不一樣,他們一般都是通過印花稅的高低來調控。非住宅,主要是指商鋪、寫字樓、工廠大廈、車位這些物業,香港的非住宅印花稅在1.5%-8.5%之間,比住宅要低很多。為什麼會降低非住宅稅率,主要跟疫情對香港今年經濟造成重大壓力有關,今年前三季度香港GDP下降了5.9%。
  • 成都、深圳,該出殺招了!
    成交量方面,不看其他數據,就看萬人搶房場面,杭州就不得了。2020年以來,杭州已經上演了4輪萬人搶房,2018年以來,上演了28輪。特別是上個月遠洋西溪公館,引來了約6萬人圍獵。火熱的土地市場和成交市場,最終推動杭州房價上漲了3%(相比年初)。東莞、寧波雖然看起來沒有杭州火熱,但在房價方面表現得更為激進。
  • 誰在買深圳二手房?新手媽媽看房5分鐘,定下一套學區房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從過戶數據來看,11月深圳二手住宅過戶套數連跌三個月後止跌回升,達到5812套,環比回升15.1%。新房熱之下,誰在買二手房?新手媽媽5分鐘定下名校學區房小孩才4個月大,章敏已經果斷定下羅湖一套名校學區房,32㎡,300多萬。「我們當時大概看了5分鐘,覺得還不錯,直接就敲定了。」
  • 馬光遠:深圳二手房市場明顯反彈,這是一個什麼信號?
    最近,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房價仍然處於調整的情況下,深圳又是率先告別調整,開始上漲。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深圳發布「豪宅」新標以來,深圳二手房市場量價漲勢兇猛。▲ 圖片源自攝圖網「豪宅線」調整第一周,深圳二手房總計成交1885套,環比上周增長4.81%,成交均價為55135元每平米,環比上漲5.1%;「豪宅線」調整第二周,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加劇攀升,達2094套,環比上周增長11.09%。深圳調整「豪宅線」,成為深圳二手房市場強勢反彈的一個轉折點。所謂「豪宅線」調整,是指深圳調整了非普通住宅的標準。
  • 深圳新房打新怪相:購房者「什麼都不挑」
    「最近我加了四五個深圳樓市打新群,看著裡面聊的買房之事,雖說不能保證真實性,但從群友聊天內容來看,先不說動輒過千萬的新房還是萬人搶,我幾乎沒有看到有人討論新房朝向、樓層、戶型實用性等問題。」已經連續打了5個新盤的李熙(化名)終於成功打中一個新盤,「如今在深圳買房,怎麼會變成這樣?」
  • 北上廣深念嚴字經 一線城市樓市調控料加碼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也表示,今年將繼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保持現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延續性,保持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則針對閒置土地作出表態。他表示,政府將依據新出臺的配套政策,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推進閒置用地清理和處置力度,該處罰的處罰,限期開發,該收回的堅決收回,保障每一宗土地發揮最大效益。
  • 35城房價一年間:深圳漲幅最大,8個省會低於一年前
    根據中國城市房價平臺數據,2020年12月,深圳二手房平均單價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87957元,大幅領先於京滬,是北京的1.36倍,是上海的1.5倍,是廣州的2.2倍。 深圳房價高企,一方面是旺盛的需求。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
  • 深圳房價全國第一 深圳最繁華地區房價多少錢一平?
    深圳房價全國第一 深圳最繁華地區房價多少錢一平。深圳房價實現大逆襲,超越北京重回全國第一,杭州從第七降至第八,一起來看看吧。值得一提的是,不算港澳臺,深圳房價實現大逆襲,超越北京重回全國第一,均價比後者貴近2500元,比上海高多20%,近兩倍於廣州。而房價最便宜的鶴崗,均價僅2285元。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去年一年深圳房價在2、3月份小陽春之後持續上漲,在政策持續調控的形勢下,8月份出現了小幅度微跌;而在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磅政策正式發布後,房價又開始出現大幅度上漲。
  • 惠州漲價預期排名第三 全國二手房交易額創五年峰值
    據該機構測算,2020年全國二手房的交易金額將達到7.3萬億元,同比將增長8.1%,創2015年以來最大值。報告中還排出了2020年業主漲價預期最強的十大城市,惠州排名第三,僅次於相鄰的莞深兩城。   惠州與深莞兩城有很強的聯動性,今年7月以來,與惠州相鄰的深莞兩城陸續收緊購房政策,加碼樓市調控。
  • 萬人搖號?千人排隊?上海一手房市場其實有熱有冷
    近日,上證報記者對上海的一手房市場進行了一番實地調研後發現,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愈加強烈,雖然新盤熱銷現象確實存在,但佔比僅約20%,且主要集中於市中心的價格倒掛項目:一手房、二手房的價格倒掛,令購房者篤信「買到即賺到」。市中心一手房項目緊俏初冬的上海,時陰時雨,寒風中,一些樓盤的購房者熱情卻很高漲。
  • 帶看和網籤量下降 新政後深圳樓市明顯降溫
    今年7月對於深圳樓市來說,絕對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月份。「7·15」樓市調控新政推出之前,調控傳聞導致二手房過戶量急速增加,但新政出臺後深圳樓市溫度應聲而落,二手房帶看量和網籤量隨之下滑。
  • 深圳有樓盤單月漲幅35.36%!附深圳6月二手房最新價格
    從數據上來看,深圳二手房走勢平穩正常,並因區而定,漲幅不一。具體漲跌情況,可見下表:從表中數據來看,深圳兩級分化趨勢依舊明顯,西部區域大熱,東部區域稍有遇冷。光明、寶安、福田、南山單月漲幅均大於3%,其中深圳後起之秀光明區位列漲幅榜首,平均月漲幅達4.15%,堪稱深圳「郊區」中的一匹黑馬。寶安、福田、南山緊隨其後,月度漲幅熱度不減。
  • 2020天津二手房市場,有人哭,有人笑,還有人面無表情……
    2020年的二手房市場,除了小陽夏行情外,沒有什麼值得讓人興奮的。「趴窩」、「掛倒擋」……年底翹尾,也失約了。算不上哀鴻遍野,但也舉步維艱。不管是賣房還是買房,就透著一個字「難」,買賣雙方的價格博弈已經「刺刀見紅」了。賣房人,先別提賣價虧不虧,能不能賣出去還是回事。
  • 深圳賣出了近5年最多的房子 宅地供應量超過往三年總和
    深圳樓市從疫情復甦之初的千萬豪宅秒光開始,也揭開了奔忙、陡轉和屢創新高的一年。從時間上看,分化的另一個節點是7月15日調控新政(下稱715調控)。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715調控前,深圳二手成交創新高,達21317套,但調控政策頒布後的8月,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滑,深圳樓市新房供應爆發,衍生出了打新、代持等樓市熱相。
  • 上海二手房躁動
    最近一線城市不少新開項目出現一二手倒掛現象,因此有「打新」熱,市場預期後續房價還會上漲,急於趕在年前入市,推升價格上行。 4個一線城市中,廣州漲幅第一,為0.7%,深圳在政策持續作用下,房價出現下跌,不過幅度不大為0.1%。出現環比下跌的城市基本都是3、4線城市。可見房企回歸一二線拿地的決策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 解構「深圳萬人搶房」:「限房價」與「假作為」
    作 者 | 劉勝軍0 1譴責「炒房者」沒有意義「深圳萬人搶房」再度刷屏。其實不是「搶房」,而是「搶差價」,即新樓盤「開盤價」與「市場價」的差距。萬人排隊,並不是真心看好深圳樓市,而是為了「賺一票就走」的投機行為——中一籤賺 500 萬。
  • 價格跳漲 2020年杭州二手房上一套賣掉一套!
    新房倒掛之下連續的萬人搖引爆市場,熱點樓盤政策、人才房限售一系列新政將二手房也點燃。2020年,樓市創造的歷史之中,二手房同樣摘得多項,比如有7個月成交量過萬,為歷史最多;再比如多個區域次新房單價猛漲,令人咋舌……012020杭州二手房成交總覽據透明售房網好找房數據顯示,2020年杭州市(除臨安)二手房一共成交了近10.3萬套房源,這是2013年以來,杭州二手房成交史上第三次破10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