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對於所有養龜玩家來說,擁有一個漂亮、舒適的龜池是所有玩家畢生的追求。在龜池布置過程中,有一句話相信很多龜友都聽說過:「大陰大曬養好龜」。「大陰」是指藏身的地方要夠陰涼、黑暗,而且有足夠的「房間」給各個「家庭配偶」棲息;「大曬」是指水面要光照充足,水質過關!在這兩個問題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到運動、冬眠、交配、產蛋、地盤、防鼠、一池多用等等,今天就把平時搜刮過來的龜池建設常見問題跟大家互動一下,有問題馬上炮轟留言!
1、龜池水面多大合適?
理論來說,龜池越大越好,但是最關鍵是養殖密度。1平米養5隻,不等於10平米養50隻。走訪得出的結論是池子越大,密度越小,產量越高。
2、設計水深多少?
從交配方式來參考,斑點池、石金錢等龜池的水深以兩龜相疊的高度為宜,金錢龜、黑頸、安南等的水深以公龜直立的高度為宜。 總體來說,龜池一般高度為20-30cm比較合適。
3、沙池有什麼要求?
寧大莫小,寧深莫淺。沙池口要夠開闊,因為多數龜喜歡在門口產蛋。相對沙而言,龜更喜歡在泥土裡產蛋,新龜池可以考慮用泥土代替沙。 據觀察顯示,假如水、陸都可以給龜安全感,龜會首選沙池作為冬眠場所。所以,沙池的大小以容得下所有龜只為宜。卵生動物都有「吃沙」幫助消化的習慣,建議泥沙要篩過,去除尖銳的沙石、瓷片、牙籤、焊枝等,避免卡死。
4、龜池的材料有講究嗎?
有講究!龜的殼色、膚色也會隨環境變化,形成「保護色」,加上從安全感、隱蔽方面考慮,龜池顏色我選黑色、深灰、墨綠色等。材料的粗糙度也有講究,太滑不利於爬遊鍛鍊,太粗糙又造成指甲磨損。
5、池頂需要搭棚嗎?
搭棚的作用有三個:遮陰防暑、擋雨防寒、防盜。如果可以解決這三個問題,可以不搭棚。如果需要搭棚擋雨,頂部採用最透明的材料,切忌採用有色材料(藍、綠卡布龍),否則會導致龜的顏色發生改變!苗子的體色也會改變!四周圍蔽要保證空氣對流,避免悶熱、溫差大,尤其是冬眠期。
6、龜池水需要安裝過濾嗎?
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由於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氣,需要經過「曬水」才能投入使用,操作較為繁雜。此外,經常換水會對龜造成應激反應,不利於龜的健康成長。在走訪中發現,安裝過濾可以保持池水的活性,維持水體生態平衡,減少換水的次數。養龜最講究「穩定」二字,減少換水能夠有效增加環境的穩定性。
7、龜池種植什麼植物?
龜池植物的作用,美化環境為次要,吸收水中氨氮肥料微乎其微,最重要是降溫。植物通常種在遮陰板之上,不會讓多餘的植物遮擋陽光曬水。盆底最好有「儲水盆」,一來避免泥水肥料流入龜池,二來減少澆水。如果要種在水面上,則讓盆底觸水,不用澆水之餘還可以給龜多一個棲息的地方。耐旱、四季長青、葉厚的植物比較合適,有藥用價值、有花有果有觀賞價值的當然更好。
8、龜池可以養魚嗎?
可以!龜池養魚的意義有三:一是吃蚊蟲,二是龜會追逐而增加運動量,三是增加觀賞性。但是選擇魚的種類,也要注意幾個方面:一要沒有攻擊性,避免影響交配、咬傷生殖器;二要沒有太大的硬骨刺,避免給龜吃了卡傷消化道。
9、AB池是什麼意思?
相鄰的兩個池子做成統一格式,兩池中間找一個位置,用活動的不鏽鋼欄柵代替實牆,方便兩池龜彼此熟悉,有必要進行對調、互換的時候,最大限度減少「應激」。 例如:交配期的時候,可以通過對調公龜、拆裝欄柵,增加新鮮感、提高受精率;公龜不夠可以一公兩用,達到效益最大化;覺得池子太細,可以移走欄柵,就把兩個小池合拼成大池。
10、水面與陸地的比例是多少?
根據養殖龜品種的水性和需要。無論水棲、陸棲,野生龜四肢都特別粗壯,可以推斷其成長過程陸地攀爬多,可以多一些陸地活動場所;地方有限可以複式結構,路橋上面做好草皮、綠化,作為龜的活動區。龜的活動路線,必須經過陸地才可以到達沙池、龜窩。食在水池、睡在龜窩,經常往返於水池與龜窩之間,運動多,自然更健康!
11、有必要設泥池嗎?
泥池有幾個好處,一是減少皮膚問題,二是增加安全的區域,特別是新增龜只的自然過渡,三是挖泥可以讓爪子保持尖銳,四是作為亞健康龜的療養區。泥池的缺點是要解決汙染「轉化」問題。
12、如何充分利用陽臺有限的空間?
針對龜喜歡「向上爬」的特點,把龜池建成3-4層,每層都有水池,以斜坡、樓道相連,稱為「龜別墅」。我們可以把龜別墅理解為有山有水的、多層次仿生環境,上、中、下水池提供多個私隱地盤,攀爬可以鍛鍊爪力、增加運動量。
13、有必要設「食池」嗎?
設食池的好處是水質汙染少,弊端是個體進食不勻,強壯的每餐都吃得過飽,弱小的每餐都吃不到多少。從龜的整體健康考慮,建議不設食池,分散設幾個「食臺」為宜。
14、為什麼說視頻監控是必不可少的?
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殊的才能,只是保持了持續不斷的好奇心」。無論是觀察、研究還是防盜,視頻監控都是最基礎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