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漳浦縣有一個龍崗村,村長叫殷福已經有六十多歲了,為人仗義深受村民的愛戴,年齡關係他已經有退休的打算,村民都很不捨得他離開,可由於年紀太大很多事殷福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殷福承諾新村長上任後,他還會堅持一段時間,等新村長完全熟悉,自己才會離開,這樣村民才同意選舉新村長。
由於殷福做的太好,導致後繼之人很難選,參選之人都各有各的缺點。
有人提議,既然都有瑕疵,那不如就選老村長的兒子殷貴吧,希望他能繼承父親的衣缽,做一個好村長。
殷貴自幼在縣裡讀書,讀了十多年只是個秀才,大家覺得殷貴自小接受殷福的教育,又飽讀詩書肯定能做好村長的工作。
殷福好久沒見到兒子了,見村民這麼相信自己他很感動,馬上修書一封到縣裡讓兒子回來接替村長之位。
殷貴收到父親的信,即日便啟程回到了龍崗村。
殷貴順利地接替了父親的位置,起初確實為村裡做了很多事,修橋鋪路,贏得了村民一片叫好,都說殷福虎父無犬子,殷福對兒子也非常滿意,他覺得兒子比自己做的更好。
殷貴還斥巨資幫村裡修了一條去後山的路。
龍崗村的後面是一座大山,屬於龍崗村的財產,自古龍崗村吃喝就都來源於山上,所以龍崗村有祖訓,凡是打獵都要適可而止,砍伐一棵樹木至少要種兩棵,不管是誰都不能私自在山上開田種地挪為私用。
違反任何一條都要受到嚴厲的處罰,嚴重的還會被逐出村子。
上山的路都是泥路,村民每次上山都很不方便,殷貴修路的舉動感動了村裡每一個人,就連殷福也為兒子感到自豪。
他終於可以放下身上的擔子,好好享福了。
重要的是修路的錢都是殷貴找縣裡的朋友資助的,村裡沒有花一兩銀子。
有銀子好辦事,很快通往山上的路就修好了,村民上山再也不用走泥路,大家都稱讚殷貴比殷福更適合做村長,只恨早沒有發現殷貴這個人才。
半年過後,殷貴時常會帶著縣裡的富戶來看修好的路,偶爾也帶他們去山上轉一轉,時常會帶他們來村裡吃吃喝喝。
大家想到這些人出了錢幫村裡修路,招待他們也很合理,重要的是這些富家子弟也讓山野之人大開眼界,大家都很愛聽這些富家子弟講「他們的世界」。
沒過多久,村民發現上山的主路上修了一條支路。
又過了幾天,支路盡頭附近的一大片樹林都被人連夜砍伐了,還被圈了起來。
次日一早就有村民找到殷貴,告訴他山上樹林被伐的事,殷貴告訴村民說他早就知道這件事,這是縣裡的李公子幹的,而且他也按規定在山上種了相應的樹苗。
還告訴村民,李公子能來這裡居住,一定會帶動村子的發展,讓龍崗村成為縣裡最有錢的村子,讓村民一定不要打擾到李公子,只要李公子說好,以後王公子、陳公子可能都會來,到時候村裡就發財了。
村民被殷貴的話哄得很滿意,只有一個叫黃源的村民無法理解,他想不出這些縣裡的公子哥為什麼要來山上居住,他們明明佔了村裡的地方,為什麼還能使村子富裕。
他帶著疑惑找到了前任村長殷福,殷福聽說了此事,覺得這樣做違背了祖訓。他和黃源一起上山去看了因砍伐而新種下的樹苗,二人上山後驚呆了。
李公子種的樹遠遠不夠被砍伐樹木的兩倍,至多只有砍伐樹木的一半。而且這些樹苗太小了,根本就種不活。
殷福非常氣憤,親自找到兒子殷貴詢問,殷貴告訴父親,這塊地是自己賣給李公子的,之前修路的時候就說好了,要不這些公子哥怎麼會願意出錢給村裡修路,殷貴還告訴父親自己賺了不少,這麼大的山放著不利用太可惜了。
殷福大怒,沒想到兒子一直在做這樣的打算,他警告兒子路可以不修,但山一定不能賣,讓殷貴把錢還給李公子,還要按規定把該種的樹按規格補種,不然就要將他和李公子的勾當公之於眾。
殷貴笑了笑看著怒不可遏的殷福道:父親,你覺得現在村民還會聽你的麼。我告訴你,現在我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沒有人還記得你的好,你早就被村子遺忘了。
殷福看著兒子冥頑不靈,決定大義滅親揭發兒子的陰謀。
殷福召集了村裡所有的村民,告訴他們殷貴和縣裡那些公子哥的勾當,令他意外的事,半年前還把他奉若神明的村民,現在沒有一個人相信他,他們對殷貴的話深信不疑。
黃源站出來幫殷福解釋,可招來了其他村民的鄙夷,有人甚至說他在詆毀村長,想出手教訓他。
殷福很失望,近古稀之年的他決定誓死阻止兒子對大山的破壞。黃源是唯一一個追隨殷福的人。
李公子開始在山上建房子,殷福和黃源上前阻止,可根本無法阻止李家家丁。
殷福在推搡中倒地,黃源扶著殷福坐在地上給他順氣。
不久,一個李家家丁在建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狐狸窩,抓了一窩狐狸,準備晚上拿狐狸下酒。
殷福掙紮起來,去搶他們手裡的狐狸,警告對方:狐狸是有靈性的動物,不能殘害他們,可換來的卻是對方的嘲笑。
殷福想動手去搶對方手裡的狐狸,卻被推倒在地,黃源趁機一把奪過了其中一人手裡的狐狸,黃源的舉動惹怒了李家家丁,他們幾一起對黃源拳打腳踢,黃源則把狐狸藏在身下,不讓他們搶走。
黃源將小狐狸放生告訴她:你快跑吧,再不要被他們抓住了,我救不了你的家人了,對不起。
說完黃源便背著受傷的殷福下山去了。
到了夜裡,黃源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他打開門看見門外有一位素未謀面的女子,女子告訴他自己叫青兒,讓黃源趕緊收拾東西跟自己走,殷福剛剛傷重不治去世,明天一早就會有官差來捉他。自己就是白天放生的狐狸,黃源很固執,堅決不離開。
女子沒有辦法,只好自行離開。次日清晨,果然有官差來到黃源家,將他帶走。說他是殺害殷福的兇手。
黃源被抓到縣衙,發現指控他殺人的竟然是現任村長殷貴,他明明看到是自己把殷福背回去的,既然指控自己殺害老村長,就因為自己曾反對過殷貴。
令人痛心的是,村民們全部都相信殷貴的話,指責他是殺人兇手。
「人證物證」俱在,黃源被判處秋後問斬。
青兒在遠處看到這一切,輕聲說:人類就是這樣麻木,當盲目崇拜一個人的時候,連如何思考都忘記了。
青兒轉身離開,她到處打聽救黃源的辦法,終於讓她找到了一個機會,當朝吏部侍郎文大人是漳浦縣人氏,不久將要回鄉省親,青兒每日在文大人回鄉的必經之路上等待。
一等就是八日,終於等到文大人回鄉的隊伍,青兒攔轎伸冤,將黃源的冤情告訴了文大人。沒想到殷福和文大人還有一些淵源,年輕時殷福曾教過文大人,算是文大人的啟蒙恩師,他同樣也知道龍崗村的祖訓。
文大人聽完青兒所述,暗派心腹之人調查案件的始末,果然如青兒所說,殷福是被李公子的家丁所傷,回到家裡兒子殷貴也沒有請郎中及時救治,導致殷福不治身亡,跟黃源一點關係也沒有。
文大人了解了案件的始末,決定重審此案,他來到縣衙重新提審了黃源等人,殷貴和李公子也被請到了現場,龍崗村的村民聽說重審黃源,紛紛趕到縣裡聽審,來為村長殷貴助威。
文大人念出青兒的訟書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縣官額頭上的冷汗直冒,後悔當初沒有詳加審理,聽信了龍崗村民的一面之詞。
判罰結果是縣老爺被停職等候發落。
李公子縱容家丁打人鬧事,加上在龍崗村後山私自砍伐,共罰銀600兩,100兩賠給黃源做醫藥費,500兩賠給龍崗村,具體分配由下一任村長執行。
殷貴不守孝道,見老父將死而不救,又違背祖訓,被罰50大板,另將賣山得來的銀子還於龍崗村。
黃源無罪釋放。
龍崗村的村民聽了文大人所述,才知道殷貴為村子做這些事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村子,一心為村子的是殷福,可是他再也回不來了。
村民們如夢初醒,邀請文大人去龍崗村一敘,也算是故地重遊。
文大人也想去給昔日的恩師上柱香,便相約去龍崗村一遊。
殷福去世了,殷貴也沒臉再回龍崗村了,可是村子卻沒了村長,村民提議請文大人作主,替他們選出一村之長。
文大人提議,讓黃源來做村長。沒有黃源龍崗村可能會失去所有的土地,也正是黃源的堅持才能揭穿殷貴的陰謀。
村民們日夢初醒,當初所有人都信奉殷貴,只有他看出了問題。
可是黃源拒絕了村民的好意,這次事件讓他寒了心,他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
文大人覺得很可惜,他邀請黃源單獨聊了一陣,講訴了老村長年輕時的事跡。老村長何嘗沒有寒過心,但是直到他離開的時候,他都在為村子釋放著自己的能量。
黃源很感動,他向所有人表態,讓他做村長不是不行,但有一個條件。
他說:我能活下來,是文大人明辨是非,但最重要的是青兒不顧生死攔轎伸冤,自從自己被放出來後,青兒就一直下落不明,如果能找到青兒,我就答應做這個村長。
話剛說完,只見青兒從人群中走出來對黃源說:你又何苦找我呢,我救你只是為了報恩。
文大人見狀趕緊支開了所有村民,只留下青兒和黃源兩人。
黃源對青兒說:多謝青兒的救命之恩。
青兒回了一禮道:我出現了,你就安心在村裡做村長吧,我要回山上了。
黃源拉住青兒道:你救我是為了報恩,我找你是因為愛慕。
青兒轉過頭紅著臉說:我們在一起對你沒有好結果的,會折損你的陽壽。
黃源堅定地說:能和你在一起,哪怕折損陽壽又如何,求青兒姑娘成全。
說完黃源單膝跪了下去,青兒扶起黃源表示默許,看見二人抱在一起,遠處的村民歡呼雀躍,一是因為他們見證了一份良緣,二是因為他們為自己爭取了一位好村長。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