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娃哈哈」,除了那支耳熟能詳的童年歌謠,就是AD鈣奶了。如今,娃哈哈又進軍奶茶界了,7月22日,娃哈哈奶茶首家直營店在廣州開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還專門從杭州飛抵廣州打call。
奶茶好喝,奶茶店也遍地開花,但隨著市場自然淘汰法則,一家家奶茶店開起來,又一家家奶茶店關上門。按說,奶茶利潤高,相對來說投資少,是一個不錯的輕投資創業項目,但市場上對品牌的認可度,往往超過奶茶本身的口味對消費者的吸引,因此,開奶茶店選對品牌加盟是一個技術活兒。
不同的品牌主打消費市場其實有所不同。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針對高端市場,定價更高,自然也花得起更多的營銷費用和物料成本;一點點、COCO等品牌針對中端市場,產品類目多、價格適中,儘管營銷相對較弱,但仍然能夠產生高頻次消費;蜜雪冰城則主打下沉市場,成本在6、7毛左右,但去年底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也算在這一市場一家獨大。
而從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賽道巨頭的發展策略中不難看出,線下門店的設計固然重要,但在微博、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的營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打造時尚、潮流的標籤不斷擴寬消費人群和場景。畢竟,奶茶消費的主要群體,是年輕人,出門逛街、辦公休閒、居家網購,年輕人都很容易接受這些品牌構建的營銷環境和一呼百應的群體效應。
因此,要想在這樣一個年輕新型的茶飲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娃哈哈靠的是什麼?
靠情懷。
網上搜索「娃哈哈奶茶」,已經有不少娃哈哈奶茶加盟的信息,文案大同小異,多是先打出娃哈哈的情懷牌——「這樣的老品牌進軍奶茶,這個絕對可以!滿滿的童年都在裡面。」緊接著,再附上@娃哈哈奶茶加盟官方微博,索取加盟費用、條件的相關資料。
娃哈哈33歲了,確實承載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相信不少人還記得AD鈣奶酸酸甜甜的滋味,娃哈哈所附加的品牌價值可以算是老牌中國飲料市場獨一份的老大。但是,光靠情懷和一個老品牌影響力能行嗎?
一些已經打卡娃哈哈奶茶店的消費者在微博上吐槽:「誠摯建議娃哈哈放棄進軍奶茶業,16塊錢買杯AD鈣奶真的太不划算了。」
據悉,門店大部分飲品的原料來自娃哈哈的自有產品AD鈣奶、乳酸鈣奶等,在此基礎上添加水果、抹茶、芝士等食材製作而成,主打飲品包括AD芒芒波波冰、草莓乳酸鈣奶等。更有一些品種雖然打著鈣奶的名義,卻和普通奶茶店的茶飲品種差不多,如鈣奶妃子笑、鈣奶脆珠葡萄的組合方式就與葡萄芝士水果茶相似。
娃哈哈奶茶的定價在8元至22元之間,據其項目經理介紹,娃哈哈奶茶的毛利率可以達到62%。
60%的毛利率,聽起來很高,但在奶茶市場並不算高。
據行業人士透露,「奶茶本身是成本非常低的商品,毛利率通常可以達到70%以上,高的甚至還能達到90%。」這應該就是奶茶加盟格外火熱的原因吧。即便是這樣,最近幾年,奶茶加盟市場日漸冷淡,一段時間,人們談奶茶加盟「色變」。很多業內人士表示奶茶店加盟就是巨坑,90%都會倒閉。
加盟市場魚龍混雜,很多人前期缺乏市場考察,也無法辨識不良加盟商,輕易地進去,並無市場經驗,卻無法獲得加盟商的扶持及後續的服務,最終只能狼狽退出。
可能這反而是娃哈哈的優勢,畢竟品牌可靠,自然能在最初獲得人們的信任與肯定。不過,加盟娃哈哈奶茶需要投入50至60萬。其中25萬元是運營服務、技術培訓和運營培訓,10萬元是店內機器設別和收銀系統及供應鏈,2萬元是合作保證金。加盟商還需自行承擔2萬元的年度管理費,約8萬元的裝修費用,5萬元的首批原材料採購費用以及10萬元的店鋪租金、轉讓費、日常運作備用金等。不說50萬至60萬的投入值不值得,加盟娃哈哈奶茶還有條件,如對資金要求較高,不允許貸款,還要求合伙人全職投入等,然而,因為人手緊張,因為加盟火爆,娃哈哈奶茶目前接待能力有限,項目經理直言,「即便目前加盟,也至少需要等到十月以後才有人接待。」
剖析娃哈哈62%的毛利潤,最終剩下的利潤其實相當少。加盟商使用的所有物料都需要從娃哈哈集團統一購買,包含原材料、杯子、吸管、打包袋在內的單杯物料成本在4-5元,加上人工費、門店租金、水電費等,按一杯奶茶8元計算,利潤能有多少?即便一杯奶茶22元,但能支撐如此高價格的消費群體,會是娃哈哈的忠實粉絲嗎?
從瑞幸咖啡獨立出來的小鹿茶,還是因著流量明星肖戰一戰成名。2019年推出的小鹿茶還是作為瑞幸咖啡的周邊產品,披著「肖戰紅」首批上架3萬個,竟不到3分鐘就銷售一空。今年618年中大促活動,依然是肖戰帶貨,獨立的小鹿茶取得了漂亮的業績。零點開始搶購,幾乎是眨眼都沒了。有的粉絲,竟然恍惚中以為小鹿茶根本就沒有上架。
價格中等,成本偏高,服務欠缺,也沒有流量明星站臺,如此一看,娃哈哈殺進奶茶市場真的只是靠著情懷了。但市場是講情懷的嗎?
如果我是消費者,我也許會因情懷嘗試一杯娃哈哈奶茶,獨特好喝,可能我會再次光臨,因為希望反而失望,我會遠離。如果我是投資者,面對娃哈哈的加盟招商,我真得好好考慮,超過大多數奶茶店的加盟費,是否能回報超過大多數奶茶店的利潤,而娃哈哈,能帶給我們的亮點似乎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