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多年?八路軍軍裝是黃綠色的?硫磺島美軍也沒穿迷彩

2021-01-09 騰訊網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如今,以抗戰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可謂數不勝數,但無論是嚴謹的抗戰歷史影片,還是三流的抗日神劇,八路軍的軍裝無一例外都是我們熟知的青灰色。這一顏色甚至成為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象徵,讓我們感到無比親切。

不過,如果有人告訴你,當年八路軍軍裝不是灰色而是草綠色的,你會相信嗎?相信看了這麼多年抗戰影視作品的你,一定會感到難以接受。

當然不是這樣的,但軍裝的顏色

確實接近於草綠色

我們都知道,當年紅軍被改編後,我軍換上了與國民革命軍一樣的軍裝。事實上,八路軍的軍裝和當時中國其它軍隊的軍服樣式相差並不太大,最直觀的區別可能就在於顏色。但與我們印象中不同的是,歷史上的八路軍軍裝多為黃綠色。

八路軍軍裝的標準顏色與樣式

(圖片源自《中國百年軍服》)

那麼,當今的影視作品為何喜歡將八路軍的軍裝顏色定義為青灰呢?莫非我們被導演欺騙了幾十年?其實不然,歷史上八路軍軍裝的顏色其實非常雜亂,主力部隊為繼承自中央紅軍的草木灰色,少量得到了國民黨政府後勤供給的部隊為仿德國灰。

網友製作的中國近代軍服視頻

八路軍穿著黃色軍服

不過,到了抗戰中後期,我軍軍裝多為根據地土法生產。在艱苦的抗戰歲月裡,八路軍的軍裝都是用一些最常見的染料來染色的,因此染出來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

同樣是灰色,有些地方染出來的色調可能偏深,有些地方染出來的顏色偏淺。有時同一支部隊中的軍裝顏色也會存在較大的色差。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染料主要有草木灰、槐花和青草等植物。用不同原料染出來的軍裝顏色各不相同。例如,用草木灰染出來的軍裝顏色偏青灰,以槐花和青草染出來的軍裝顏色則略偏黃綠色。

旅長的帽子和上衣顏色並不統一

細節讓影視作品顯得更加真實

由於八路軍的軍裝基本靠就地取材,往往是當地哪種原料多就採用哪種染料,這就導致最後生產出來的軍裝顏色從灰白到黃綠色都有,不盡相同。

在很多地方,八路軍的軍裝都交由當地農戶來製作,由鄉親們一針一線地縫製而成。由於沒有顏料,鄉親們就想出土辦法,用草木灰和紅土給軍裝染色。

根據地就地取材使八路軍軍裝的

顏色各不相同

當時,部隊通常會把白布分到根據地的各村中,由村長組織村裡的老百姓為軍裝染色,再按照裁剪好的衣服樣式給縫製出來。

當然,八路軍軍裝顏色不統一,除了和染料自身有關外,軍裝自身也在不斷地「變換」顏色。由於染料的質量參差不齊,導致部隊多數軍裝褪色嚴重。

例如,在山東、河北等地,軍裝製成時往往呈黃綠色,經長期穿著後逐漸褪成了灰白色。陝北等地製成時多為青灰色,經穿著後逐漸褪成了草綠色。

電視劇《亮劍》對當年八路軍軍裝

色差的還原還是十分到位的

(青白色與藍灰色混雜)

相較而言,位於江淮一帶的新四軍在軍裝顏色上要相對統一一些,由於當地生產條件相對較好,軍裝一般為比較一致的藍灰色。由此看來,當今影視作品將青灰色作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軍裝的標準顏色倒也無妨,當然,對細節的處理依然能夠看出導演水平的高低。

除了當年八路軍軍裝的顏色與我們印象中不同外,二戰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著裝也與我們想像中的不同。熟悉二戰的朋友們都知道,迷彩服是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重要象徵。

但事實上,包括硫磺島戰役在內,陸戰隊在實戰中並沒有廣泛採用迷彩,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迷彩圖案早在一戰前就已出現,在一戰期間更是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包括軍艦、要塞、火炮甚至是鋼盔都塗上過迷彩圖案),但迷彩服的應用,卻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早。

二戰德軍的迷彩服一般為全身配發

(圖為國防軍破片迷彩)

二戰期間,很多國家的精銳部隊都開始採用迷彩服,包括德國黨衛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英國傘兵等等。但當時大多數部隊的軍裝採用的還是土黃、橄欖綠等基礎色。

獵鴨迷彩非常適合南太平洋的叢林環境

但在戰爭後期的幾場戰役中很少使用

(電影中陸戰隊員全身著獵鴨迷彩)

作為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急先鋒,美國海軍陸戰隊就採用了迷彩服。不過與《風語者》等電影中所表現的情況不同,即便在前線,卡其色軍服也是士兵們的常規著裝。

早在1942年,麥克阿瑟將軍就命令軍方趕製出適合叢林地帶使用的迷彩服,以供太平洋戰場使用。這種迷彩服的誕生說來也十分有趣,其圖案並非是由軍方根據戰場要求所設計,而是由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園藝家諾維爾·吉萊斯皮設計而成。

我們在影片中見到的獵鴨迷彩

其圖案包括綠色和棕色斑點,採用兩面設計,適合深秋和初春穿著。在隨後的實驗中發現,獵人身著這種圖案去獵鴨子時,能夠靠目標很近都不被鴨子察覺,因此這種圖案也就取名為「獵鴨」迷彩。

由於這套迷彩服主要由斑點構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池塘裡的青(ha)蛙(ma),因此「獵鴨」迷彩也被人們非正式地戲稱為「青蛙皮」。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的真實畫面

美軍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獵鴨」迷彩服是在索羅門群島戰役期間(真正的太平洋戰場轉折點),特別是在1943年11月的布幹維爾島戰役中,迷彩服體現出了巨大的價值。

國外影視作品中表現的硫磺島戰役登陸場景

(注意士兵們所穿的並非是獵鴨迷彩服)

實戰顯示,這款迷彩服特別適合在南太平洋的茂密叢林中穿著,從戰場上得到的反饋來看,迷彩服似乎即將迎來自己的春天。

然而,在幾周後的塔拉瓦島戰役中,由於島上植被稀疏(中太平洋上的很多島礁幾乎已經沒有了植被),迷彩服立刻失去了原本的作用。由於地表環境對迷彩服的使用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直至二戰結束,迷彩服也未能成為士兵們的標配。

戰爭後期一般只有盔罩和雨衣等裝具

採用獵鴨迷彩圖案

在歐洲戰場上,美軍使用迷彩服的情況就更少了。由於當時德軍自身就配發了不少迷彩,美軍擔心己方士兵若再著迷彩服可能會難以分辨敵我甚至導致誤傷,因此「獵鴨」迷彩在歐洲戰場上十分少見。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迷彩服的重要性還是得到了人們的肯定。例如,二戰中常見的迷彩盔罩一直到越戰時期都是美軍的標配。

當今,迷彩服已經成為各國軍隊中的必備品,即便在當今的現代化戰爭中,迷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軍的軍裝也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如今的人民軍隊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迷彩樣式,今天的人民軍隊雖然已不再需要鄉親們用草木灰和紅土為我們的軍裝染色,但伴隨我軍的光榮傳統卻永遠不會褪色。

相關焦點

  • 穿迷彩就像民工?沒見識!而虎斑迷彩早已是時尚圈的扛把子
    已經9012年了,如果還有人說:「穿迷彩就像民工?」我們只能說他:「沒見識」來自戰場,虎斑迷彩,隱蔽好,更加出色美軍越戰時期,海軍陸戰隊是最早投入並使用虎斑迷彩的非特戰部隊。相對於M43迷彩作戰服,叢林虎斑迷彩的帶紋狀色塊較寬較長,綠基色配合黑色,棕色帶紋狀色塊不規則排列。這種圖案可以有效地分解穿著者的輪廓,具有較強的自然適應環境的功能,隱蔽效果出色,使之在不久就在當時的駐越美軍不同軍種的特種作戰單位裡使用。
  • 「硫磺島之魔」:慄林忠道,自帶小鏟子絕望衝鋒!害怕美軍得屍
    作者:二戰靚妞 太平洋戰場上,一向「惜命」的美軍,在一系列奪島戰役中傷亡都是大大低於日軍的。而這一切卻在著名的硫磺島戰役中被改變:雖然美軍是硫磺島戰役的勝利者,但可以說他們是慘勝!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硫磺島戰役)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那麼,明明美軍當時擁有巨大的人數優勢,為何不對硫磺島實行圍而不攻,讓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呢?這樣一來,不是可以減輕傷亡嗎?
  • 「硫磺島之魔」:慄林忠道,自帶小鏟子絕命衝鋒!死後就地掩埋
    太平洋戰場上,一向「惜命」的美軍,在一系列奪島戰役中傷亡都是大大低於日軍的。而這一切卻在著名的硫磺島戰役中被改變:雖然美軍是硫磺島戰役的勝利者,但可以說他們是慘勝!但慄林忠道強就強在這裡,他利用手中的僅有資源,硬是在硫磺島搞出了「大動靜」。畢竟他有研究美軍的基礎功底,也深知美軍在奪島戰鬥中的優勢和劣勢。於是,他結合之前美軍在奪島戰鬥中的經驗和教訓,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放棄在灘頭陣地和美軍進行交火。
  • 日軍航母不塗迷彩,甲板還刷旭日旗!美軍飛行員興奮,這就是靶子
    這麼大的一個靶子不就是給美軍俯衝轟炸機瞄準用的嗎?另外,為什麼看到二戰中很多國家的軍艦和航母都有迷彩塗裝,但日本航母好像卻沒有這方面的迷彩塗裝,這是為什麼?其實,二戰初期,日本海軍確實沒給軍艦弄過什麼迷彩。此前,日本國內的解釋是因為日本海軍一直蔑視艦艇偽裝,認為這種行為褻瀆了武士的尊嚴,用偽裝來擾亂敵人視線是一種消極的方法,違背了武士精神,所以日本海軍不給軍艦上偽裝。其實,這並非事實。
  • 歐陽娜娜穿軍綠色夾克,配一條迷彩褲,被這身打扮帥到了!
    歐陽娜最近一直是話題人物,回家都能上熱搜,歐陽娜娜越長大,越看著是好看,之前,歐陽娜娜穿著軍裝綠色夾克,搭配迷彩褲子,這身打扮很帥,請來看。歐陽娜娜的臉很可愛,水靈靈的眼睛,皮膚也白,標準美女的五官和臉,這次歐陽娜娜開始走上了帥氣的路線。
  • 2萬日軍為了死守硫磺島,沒有水、喝汽油、沒有食物、啃樹皮
    1945年2月,這時候美軍已經打到日軍的硫磺島,這座島在日本算是不大的島,不過離日本的首都就近的很了,日軍不敢鬆懈,拼死死守,美軍同時對東京的重工業的城市不斷地惡轟炸,可是日軍這時候根本顧不上這些,因為他們一定不能失去這個不算大的硫磺島,如果失去這座島等於是去了「救命的稻草」。
  • 2萬日軍為了死守硫磺島,沒有水、喝汽油、沒有食物、啃樹皮,垂死...
    1945年2月,這時候美軍已經打到日軍的硫磺島,這座島在日本算是不大的島,不過離日本的首都就近的很了,日軍不敢鬆懈,拼死死守,美軍同時對東京的重工業的城市不斷地惡轟炸,可是日軍這時候根本顧不上這些,因為他們一定不能失去這個不算大的硫磺島,如果失去這座島等於是去了「救命的稻草」。
  • 面積20平方公裡小島,美軍瘋狂傾瀉2.4萬噸彈藥
    1945年2月16日至3月26日,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和美軍爆發了硫磺島戰役,雙方均死傷慘重。該戰役也被稱為「太平洋的絞肉機」。在此之前美軍就對硫磺島的日軍進行了空海陸同擊,由於日軍堅固的防禦工事,並未對日軍造成影響。那空海陸同擊是怎麼回事呢? 一、美軍對日軍進行空中轟炸 1944年8月10日,美軍就對小笠原群島進行空襲,重點是硫磺島的機場和為硫磺島進行物資補給的中轉地父島的港口設施。
  • 虎斑紋、林地、ERDL,軍用迷彩如何成為時尚界的寵兒
    ERDL也有兩種版本,但和獵鴨迷彩、霧形迷彩不同,ERDL不是以季節和顏色來劃分的,而是根據作戰區域的不同,分為高地和低地兩種版本。低地的ERDL圖樣以綠色比例最大,在東南亞叢林戰區使用。高地的ERDL則以棕啡比例最多,適合在巖石較多的山區戰線。由於能有效阻止狙擊手的攻擊和夜視鏡的偵測,被美軍重用了20年之久。
  • 雪中的隱藏殺機,山地部隊為啥都喜歡另類而帥氣的雪地迷彩?
    如美軍的墨綠色軍服,法軍在北非的土黃色軍服,可以說也能起到一定的偽裝作用。二戰結束後,雪地迷彩不再是純色以及表層罩袍,現代的精銳特種部隊都用上了優化塗裝的雪地迷彩。和很多讀者一樣,小編也是狂熱的軍事文化愛好者,平時也喜歡穿迷彩,咱軍武推出的德斑、大五葉等迷彩是第一時間就入手了,不過大部分迷彩都是綠色的。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有機會了,一定要淘一件雪地迷彩。對雪地迷彩的嚮往第一次出現在《使命召喚6》裡,我永遠忘不了「攀巖運動」關卡。141特遣隊的小強,和麥克塔維什兩位悍將為了奪回被俄羅斯獲取的ACS模塊。
  • 兩萬日軍喝汽油吃蛆蟲只為守住硫磺島,只可惜作孽太深,一萬多人...
    在1945年的2月,美軍開始對硫磺島進行攻堅戰,在這個不足20平方千米的小島距離日本的首都東京不過僅有1080千米,而美軍這樣做的計劃也是非常明確,就是想要以這個島作為跳板來提升對日本的各個城市的轟炸效果,而日本當局將硫磺島視為自己的最後防線,一定要守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日本方面先後向這個島增派兵力一共有2萬餘人,由日本的陸軍大將慄林忠道擔任最高的指揮官。
  • 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州鮮國(硫磺島)
    (《說文》)硫磺列島的成長性也是確定無疑的,根據日本的研究,硫磺島近500多年來每年增長達到一二十釐米,而更具成長性的是硫磺島偏北的西之島,1973年火山噴發形成了西之新島,以及多個火山口,火山渣堆,「各疇其土而生之」,第二年便與西之島自然合併,幾十年來不斷噴發使其面積已經增長了十幾倍。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有什麼意義?
    現在看八路軍的這兩粒扣子,再看看國軍統一的琺瑯彩帽徽,一個小小的細節,突然覺得當年我軍當年真的實屬不易。這也從側面反應出當年國民黨擁有足夠優良的條件,最後卻一敗塗地。這不是一兩場戰役的輸贏決定的,而是國民黨腐朽貪汙等種種問題失了民心敗退臺灣。
  • 二戰日軍最後掙扎一戰,2萬日軍欲消滅20萬美軍,不惜喝油吃蛆
    1945年初,美軍開始計劃攻打日本本土南部門戶硫磺島,硫磺島距東京約1080千米,若失則日本危矣,而美軍則亟需佔領硫磺島,建立空軍基地,進而對日本本土,尤其是對東京的軍事壓迫,迫使日本投降。因此,這座小島成為了兩軍角逐的戰略要點,日本陸續增兵至2萬餘人,由慄林忠道將軍統帥,自慄林忠道到達硫磺島起,就知道想守住是不可能的,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支持,面對美軍強大的陸海空立體作戰,這2萬日軍只能是螳臂當車,因此,慄林忠道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的消耗美軍,拖延美軍進攻,為日本本土創造更多戰爭動員準備時間。
  • 二戰時期,日本為了守住硫磺島,吃人肉,喝汽油,結局還是一樣慘
    1941年年12月7日,在美軍的太平洋珍珠港基地上方,被日軍偷襲轟炸,給美軍的基地炸的是零碎八散。可是這個時候日軍為什麼藥先轟炸美軍的基地呢,這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當初珍珠港事件讓日軍耿耿於懷,這也就是為什麼日軍為什麼先對美軍開戰的原因。當時的美軍總統罵人本人無恥。
  • 伊萬卡曬女兒萌照,8歲女兒穿美國軍裝,手抱「警犬」敬禮超可愛
    照片中,8歲女兒阿拉貝拉(Arabella Rose Kushner)身穿美國陸軍作戰服,頭戴迷彩軍帽,左手抱著寵物狗狗溫特,右手作出敬禮的姿勢,笑容燦爛的阿拉貝拉十分可愛。伊萬卡上傳了女兒的軍裝照,並寫道「阿拉貝拉和K9(警犬或和軍犬)。」美國第一外孫女阿拉貝拉身穿陸軍作戰服,這是在對外公總統川普表示支持的意思嗎?
  • 蘇提達為討好泰王抱狗出公務,穿軍裝颯爽利落,可滿臉皺紋更顯眼
    在參加母校活動的時候,詩妮娜穿著一襲軍裝,暴瘦之後的她穿著軍裝顯得稍有些單薄,但這樣卻更能夠凸顯出她的纖細以及柔美。從側面看還可以發現她的五官柔和了不少,而且由於瘦了之後線條突出,更是顯得精緻。高高束起的髮髻讓她看起來很是端莊,而立挺的軍裝上面點綴著各種榮譽勳章,展現她的輝煌。在參加公務活動的詩妮娜因為這樣的造型顯得格外颯爽利落。
  • 為什麼軍裝大都是用紐扣而不是用拉鏈?
    李三萬摘要:軍裝就是軍人的服裝,而且軍裝對於現代社會的服裝設計也有很多影響。為什麼軍裝大都是用紐扣而不是用拉鏈?軍裝就是軍人的服裝,而且軍裝對於現代社會的服裝設計也有很多影響。為什麼軍裝大都是用紐扣而不是用拉鏈?
  • 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現在是和平時代,軍人雖然依舊刻苦訓練,但是和從前的軍人比起來好了太多。現在的軍人吃得飽穿得暖,還不會輕易就失去生命,戰爭時期的光是餓死在戰場上的軍人就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