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研究地質歷史的時候,劃分了5個地質時代,我們現在就處於新生代。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生活在古生代。古生代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植物多種多樣,陸地動物和海洋動物也出現了。不過論生命的精彩程度還是要以中生代為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出現了諸多有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就是其中之一。
恐龍主要活躍在陸地上,天上飛的翼龍和海洋裡的魚龍,嚴格意義上都不能叫恐龍。古生物學家看它們和恐龍活在同一時代,這才在起名時,給它們的名字中帶了一個「龍」字。恐龍是陸地上的霸主,那中生代時期的海洋猛獸有哪些?
魚龍是三疊紀時期的海洋霸主,魚龍家族有幾十種,小型魚龍的體長不過50釐米,大型魚龍體長接近16米,一隻眼睛的寬度就能有30釐米。三疊紀早期的恐龍還不夠強大,魚龍在體型和戰鬥力上都超過了它們。
泰曼魚龍是魚龍家族中的佼佼者,出土化石顯示,它的體長約為12米。外形酷似現代的海豚,就是腦袋尖了點。泰曼魚龍擁有一口能比肩巨齒鯊的牙齒,是它捕獵的利器。它的性格就兩個字:兇猛,捕獵時喜歡搖擺尾巴和扭動身體,時速能達到30公裡。別的魚龍還在捕殺魷魚和海龜,泰曼魚龍已經盯上了大型海洋動物。
飢餓狀態下的泰曼魚龍,甚至會攻擊同類,在它們的戰場上,從來沒有別的魚類敢闖進去,以免被當成獵物攻擊。
這位也是個橫行霸道的主兒,和泰曼魚龍一樣是海洋裡的頂級掠食者。滑齒龍聽名字和蛇頸龍沒關係,其實不然,滑齒龍就是蛇頸龍的一種。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對滑齒龍進行了充足的研究,整理出來了資料,幫助BBC出了一部紀錄片。
在這部紀錄片裡,BBC復原了滑齒龍,它成了體長25米的龐然大物,這個體型放在恐龍裡都是拔尖的一層。滑齒龍經常和魚龍幹架,勝率還高。別不信,滑齒龍的牙齒和它強健的體魄,讓它成為海中霸主不是問題。
滑齒龍的捕獵方式和魚龍不一樣,反而和現代的虎鯨類似,都喜歡從暗處偷襲,撞擊獵物的腹部,這樣就可以輕鬆拿下了。
滄龍的知名度比前兩位高多了,有人認為滄龍才是當之無愧的海洋第一霸主,什麼魚龍蛇頸龍都得靠邊站。我們先來從體型上看看滄龍有沒有能力,坐穩中生代第一海洋霸主的位置。滄龍也分幾十種,其中的霍夫曼滄龍被公認為是體型最大的滄龍,約為18米,滄龍的體長普遍超過10米,這是魚龍比不了的。
滑齒龍體長25米其實是存疑的,不少古生物學家都認為滑齒龍只有10米長。那從體型上來看,滄龍確實能穩坐海洋第一霸主的位置。滄龍這種生物很有意思,它原本不是海洋生物,而是陸地生物。大約在侏羅紀晚期,有種叫達拉斯蜥蜴的動物下海生活了。
它便是滄龍的祖先,經歷了800萬年的演化,達拉斯蜥蜴進化成了滄龍。滄龍的頭部確實像蜥蜴,可以參考科莫多巨蜥,有幾分神似。滄龍主要活躍在白堊紀,白堊紀時的魚龍都快要滅絕了,蛇頸龍也因為滄龍的出現,走向了衰落。一對一單挑的話,蛇頸龍不是滄龍的對手。
能和滄龍有一戰之力的,也就只有陸地上的霸王龍了。兩者都擁有強健的體魄,咬合力也是動物中拔尖的,孰勝孰負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