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繁殖時的注意事項,了解了這些特徵,新手也能輕鬆應對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觀賞魚,養魚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活潑的魚兒也為室內增添了很多生機。魚的種類非常多,其中孔雀魚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們的顏色鮮豔,觀賞價值高,而且繁殖能力超強。養魚新手們可能不太了解孔雀魚的繁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孔雀魚的繁殖方法。
孔雀魚的繁殖不分季節,即使是冬季也能正常的生產,孔雀魚的繁殖周期,在環境允許的條件下,約一個月就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因此也有「百萬魚」的稱號。小魚在養殖3~4個月之後就具備了生殖能力,可以在繁殖下一代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ph值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以保證小魚的生存。
值幼魚出生前後PHzh的起伏,最好不超過0.5,產子以後要立即將母魚撈出,否則母魚就可能吃掉魚仔。小魚出生的第13~14天便須被撈起,到大缸養魚,親魚產完撈出繁殖缸後需要單獨靜養1~2天才能放回主缸。繁殖時應該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
以上就是孔雀魚的繁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希望小編的整理對您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都能養出健康且高品質的孔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