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林區迎來今年第一批冬候鳥
經過一夏酷熱的洗禮,剛剛入秋的三明迎來了第一批南遷候鳥,它們的到來為生態資源豐富的三明森林旅遊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9月3日和6日,明溪又陸續出現了灰鶺鴒、白腰草鷸、黑枕黃鸝等眾多冬候鳥。據明溪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郭利良工程師分析,這是今年三明境內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2日相比,提前了8天。據介紹,目前明溪附近還監測到家燕、金腰燕在大量集結。
-
「秋天的第一批大天鵝」來了!5隻天鵝仙子現身榮成天鵝湖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了之後,很多人在國慶假期開啟了「秋天的第一場旅行」,突遇大降溫,紛紛想念「秋天的第一條秋褲」,就在你糾結到底要不要來一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取暖時,「秋天的第一批大天鵝」已經悄然來到了山東榮成的天鵝湖裡。
-
盛世黃河行:秋天的第一批大天鵝來了!你有拍到嗎?
已至深秋初冬未到,氣溫持續下降,黃河母親迎來了秋天的第一批大天鵝,位於山西省南部的平陸黃河溼地,成為了這批野生白天鵝的落腳地,這些「小傢伙」們比往年提前來了一周左右,在接下來的四個多月這裡都是它們的家!
-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了 杭州進入最冷的冬天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西湖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國慶長假期間,就有網友在「快抱」App上給我們爆料,曬出自己在西湖邊拍到的10多隻鸕鷀。
-
5國「國鳥」訪南湖[組圖]
(本報記者閆軍攝影報導) 1月2日,南湖。一位南湖保潔工人告訴記者,這是他頭一次看到這麼漂亮的野鴨。 據了解,沙秋鴨這種美麗的候鳥對生態環境非常挑剔,它們首次來南湖越冬,不僅證明了這裡生態環境的優良,還成為第100種做客南湖的野生鳥類。百種鳥兒戲南湖 據有關部門統計,南湖開園以前,有記錄的野生鳥類不到60種。而在南湖開園後,記者在8個月的跟蹤拍攝中發現,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目前南湖野生鳥類物種已達100種。
-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西湖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都市快報訊 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 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 國慶長假期間,就有網友在「快抱」APP上給我們爆料,曬出自己在西湖邊拍到的十多隻鸕鷀。
-
候鳥翩飛
11月29日,杭州餘杭南湖,數以千計的綠頭鴨、斑嘴鴨、鸕鷀、蒼鷺等水鳥在此遊弋覓食、飛舞嬉戲南湖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西部,是候鳥遷徙途經浙江的重要「驛站」。每年10月到12月,大批鳥兒都會飛到這裡棲息越冬,讓這片水域成了候鳥的天堂。
-
西湖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杭州最佳觀鳥季節來了
在他的《西湖水鳥種類調查報告》中,西湖現有水鳥42種,其中冬候鳥23種,夏候鳥8種,留鳥8種,旅鳥(過境鳥)3種。 「今天開始的一個來月,是夏候鳥和冬候鳥的交班期。」朱碧穎說,打個比方,平常這些鳥兒都是在西湖里跑跑短途、找找吃的,現在都開啟長途模式了。
-
海口迎來一批在東亞-澳大利西亞線路上遷徙的候鳥
9月3日,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下塘溼地迎來了一批南遷的中杓鷸。據了解,目前飛來該保護區越冬的鳥群是在東亞-澳大利西亞線路上遷徙的候鳥,種類有白鷺、中杓鷸、蒙古沙鴴、澤鷸、紅腳鷸等。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原標題:候鳥歸來
-
「秋天信號」候鳥「鶲」來了,它們竟然還能為城市除害
原標題: 「秋天信號「候鳥「鶲「來了,它們竟然還能為城市除害感覺到秋意濃濃了嗎?每年這個時節,往南方遷徙的林鳥先頭部隊開始陸續到達上海市區,為找個城市帶來「秋天信號」。最先到達的是鶲與柳鶯。它們是上海地區出現在園林綠地的「秋天信號鳥」。鶲和柳鶯其實都屬於雀形目、鶲科鳥類。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經過了一夏酷熱的洗禮,剛剛入秋的三明就迎來了第一批到達的南遷越冬的候鳥這是三明境內今年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10日相比,今年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提前了7天。 冬候鳥是指冬天在本地區越冬,春夏則遷往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繁殖的鳥類。據資料統計,每年遷徙來到三明的冬候鳥有130多種,是旅鳥的2倍,是夏候鳥的4倍多。據悉,這與三明市所處的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有關。
-
秋天來了,大雁成群往南飛~
秋天來了,大雁成群往南飛~ 2020-09-0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長春市南湖公園通過開展生態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等工作
-
提前20天,西湖邊第一隻冬候鳥來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文 章江平 朱碧穎/攝「第一株桂花開放時,第一隻鸕鷀也就來了。」西湖船工老章拍攝了鸕鷀圖,寫好了優美的圖說,發給錢江晚報記者。浙江野鳥會專家錢斌感嘆,今年夏天可算長夜清涼,冬候鳥知道呀,所以來早了20天,對天氣的敏感度,它們可真是厲害啊!
-
東方白鸛「做客」南湖
東方白鸛「做客」南湖,給商丘人留下這個冬天最美的記憶。盧瑤攝宛如閒庭信步。盧瑤攝1月8日,商丘市睢陽區南湖,上百隻東方白鸛齊聚在結冰的湖面上,有的正悠閒漫步,步履輕盈矯健,邊走邊啄食;有的正在休息,單腿或雙腿站立,頸部縮成S形;有的則用力扇動兩翅,在空中飛翔盤旋,姿態輕快而優美,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圍觀、拍照。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態優美,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
-
慄樹鴨成群現身南寧南湖公園 引眾人圍觀
據資料顯示,慄樹鴨在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地區部分為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常棲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變換棲息地,甚至不作長距離的遷徙。慄樹鴨極為機警,常幾隻到數十隻的群體活動和覓食,也有多到數百隻的大群。其飛行力弱,飛行速度也不及其他鴨類快,飛行時邊飛邊發出輕而尖的嘯聲。但它們的潛水能力很強,一次潛水可達十幾分鐘。
-
25組「洪孩子」親子家庭參加志願者故事匯 集體感受秋天的大自然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張倩)秋天來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飄落下來,千姿百態,像什麼呢? 11月14日下午,洪山區圖書館在南湖幸福灣水上公園舉辦 「洪孩子」志願者故事匯(秋冬遊園專場)活動,25組「洪孩子」親子家庭現場參與活動。
-
冬候鳥為何變留鳥?夏天來了,綠頭鴨、斑嘴鴨留在德陽旌湖不走了
據德陽愛鳥協會提供觀測的數據,近期,志願者在旌湖觀測到有300多隻冬候鳥,有綠頭鴨、斑嘴鴨、黑水雞、小鸊鷉等。「去年夏天的統計數據是200多隻。」德陽愛鳥協會副會長李濤說介紹,第一批在旌湖孵化的斑嘴鴨、綠頭鴨、黑水雞的亞成鳥一部分都已經具備了飛行能力。每年3月初就該飛往北方的冬候鳥,如今已到了6月,怎麼還有一些沒有飛走,居然變成了「留鳥」,留在旌湖繁衍後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10多種越冬候鳥來杭 你遇見了嗎?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 入冬以來,杭州迎來了一批又一批「老朋友」——千裡迢迢從北方飛來杭州越冬的候鳥。除了大雁,還有像白骨頂、綠翅鴨、斑嘴鴨等平時難得一見的鳥兒,現在在杭州都可以看到。很多鳥兒飛往南方,只是在杭州過境,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可能在杭州只停留半個月左右,再來一股冷空氣的話,它們就飛走了。這個周末天氣晴好,想要親歷野趣的市民朋友抓緊時間去看看它們哦。 據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觀察,目前已有10多種越冬候鳥來杭,這些「客人」中,有普通鸕鷀、織女銀鷗、鴛鴦、普通秋沙鴨、白骨頂、綠翅鴨、斑嘴鴨、燕雀、鴝姬鶲和紅脅藍尾鴝。
-
白骨頂 、鷸鳥 、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
本周,在姜堰區溱湖溼地公園、興化市千垛鎮劉莊村萬畝荷塘景區等地,已有觀測者觀察到一批白骨頂、鷸鳥、鴨類在水面上棲息、捕食,給平靜的水面增添了不少生機。 白骨頂和鴨類在溱湖暢遊 深秋的溱湖,有一種別樣的美,一陣微風拂過,片片落葉在空中起舞。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