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批冬候鳥來了 杭州進入最冷的冬天

2021-01-09 杭州網

昨天白天陽光在線,氣溫也稍有回升,最低3.3℃,最高8.8℃,尤其是午後的陽光下,已經能找到一些冬日的溫暖。

然而,隨著新一波冷空氣的到貨,昨天傍晚開始淳安西南部、臨安北部地區率先飄起了小雨,拉開了杭州新一輪陰雨天氣的序幕。今天杭州陰有小雨,3-6℃,太陽公公又要休假幾天,杭州人熟悉的溼冷「魔法攻擊」又將重新上線。

記者 孫蒨 餘夕雯 攝影 東斯

主城區看到雪花機率不大 下周一周二最低0℃左右

連晴對於杭州的冬天來說,是件奢侈的事情。這不,才剛剛享受完3個晴天,昨天夜裡開始杭州又轉為陰雨天氣。這次的雨水主要集中在昨天傍晚到明天,而且由於這兩天夜裡溫度較低,所以平原局部地區有可能會有雨夾雪,而山區基本是以雨夾雪為主,局部高山區就是純雪了。

在經歷了上一次「朋友圈看雪」之後,這次主城區有機會看到雪花嗎?

冬季南下的強冷空氣與合理配置的高空暖溼氣流是產生降雪天氣的兩大主要天氣系統,產生降雪的條件:一是近地面氣溫必須低於2℃;二是高空必須存在充足的水汽。

未來幾天氣溫變化不大,受冷空氣和降雨的共同影響,今天到周日最高溫可能只有6-8℃,最低3℃左右,雖然溼冷,但主城區想看到雪花的機率不大,這次的雪花依舊青睞氣溫更低的高山區。

周日,雨雪止轉為多雲到陰的天氣。等到陰雨過後,受到輻射降溫的影響,下周一、二早晨最低氣溫接近0℃甚至以下,有薄冰,山區零下1℃到零下4℃有冰凍或嚴重冰凍。

下周有望回暖

「個位數」氣溫將暫時結束

杭州今年從12月3日進入冬天,但冷空氣接二連三,感覺已經進入冬天很久了,整個12月顯得哆哆嗦嗦,從12月1日到昨天,浙江平均氣溫僅9.4℃,不過呢,還是比常年同期高了0.8℃。這大概是由於從11月20日至12月11日這段時間,浙江省平均每天的日照時數只有0.5小時,創下1951年有連續氣象觀測記錄以來該時段日照最少的年份,缺少太陽的日子,總歸覺得冷颼颼的。

然而,這周三隔壁上海才剛剛宣布入冬,據@上海發布,自12月12日起,上海市已連續4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上海常年平均入冬時間為12月3日,今年偏晚9天。

就在上海宣布入冬的當天,新浪微博的話題#在上海的張韶涵和在吉林的張韶涵#上了熱搜,這是因為網友發現白天出現在上海的張韶涵,還是一副只穿著輕薄長款羽絨服的都市麗

人範兒,但晚上去了吉林表演時,貂皮大衣立馬穿上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南北方的溫度差。

冷空氣的「溼冷」攻擊目前仍在繼續,但強度已逐漸減弱,全國各地氣溫明顯偏低的狀態將會逐漸好轉。中央氣象臺說了,下周,江南、華南等地將明顯回暖,「個位數」氣溫的統治將暫時結束。另外,關於目前各大天氣App中12月底「斷崖式」降溫的天氣預報,大家還是不要過於恐慌,屆時可能會有一次冷空氣過程,但超過10天的預報偏差會很大,後期還會不斷調整,及時關注就好。畢竟「三九」還沒到,冷空氣還要活躍好久呢。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西湖報到了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

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

國慶長假期間,就有網友在「快抱」App上給我們爆料,曬出自己在西湖邊拍到的10多隻鸕鷀。怕冷的鸕鷀,年年都是第一批從北方來到西湖的越冬候鳥,一個冬天差不多能來一兩百隻。

緊接著,鴛鴦、織女銀鷗也都已經紛紛抵達西湖。

就剩下普通秋沙鴨了。每年它們都是來得最遲的客人,因為相對沒那麼怕冷,它們會在老家等到實在受不了了,才肯拖家帶口慢吞吞地啟程,來到杭州差不多都是12月中旬。

然而,就在3天前(12月15日),第一隻普通秋沙鴨已經來西湖報到了,比去年提前了兩天。

最早發現它的是浙江野鳥會成員東斯,「就在少年宮前面的水域,年年都是這裡,也就是望湖樓前。」東斯說,秋沙鴨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所以每年都是直奔西湖而來。

普通秋沙鴨的膽子小,警覺性很高,人很難靠近。「這隻秋沙鴨早晨在少年宮水域覓食,然後就往湧金門方向遊去,傍晚又到了阮公墩附近。」

據東斯的觀察,目前西湖里只出現了這麼一隻公的普通秋沙鴨,像是「探路先鋒」,等都打探好了,它的家人們就會一隻接著一隻趕來團聚。按照往年記錄,一般整個冬天西湖里會出現7-8隻普通秋沙鴨。

前面說,第一個來的是公秋沙鴨,那怎麼區分是公的還是母的呢?看圖片,還是挺容易分辨的,女孩子果然都比較講究髮型呀,發量相對更多,「焗過油」,顏色是經典的「亞麻棕」。公的是油光光的深綠色「背頭」,很紳士的樣子。

每年,秋沙鴨們來得都是最晚,離開卻是最早的,一般次年2月底3月初就趕著回北方了。見到它們,也預示著杭州真正進入最冷的嚴冬季節了。

有人可能會問,杭州的冬天溼冷刺骨,感覺跟北方有得一拼,鳥兒們來到這裡會不會覺得選錯地方了?東斯解釋說,鳥類其實是不怕冷的,它們身上的羽毛、脂肪層都有保暖作用。那為什麼要遷徙呢?主要是來尋找食物的。「北方冰天雪地,食物匱乏,有的河結冰了,魚蝦都在冰下,杭州最冷也就零下幾攝氏度,不算冷,北方都是零下十幾、幾十攝氏度。」等來年春天,北方冰雪融化,候鳥們就要回老家去繁殖了。

相關焦點

  •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西湖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都市快報訊 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 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 國慶長假期間,就有網友在「快抱」APP上給我們爆料,曬出自己在西湖邊拍到的十多隻鸕鷀。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遷飛到南方越冬。揚州的觀鳥記錄顯示,紅嘴鷗抵達揚州最早的時間是11月上旬。錢治華分析,可能今年到來晚,所以數量也有點少。紅嘴鷗,冬季常見而好認的冬候鳥揚州眾多的冬候鳥種,紅嘴鷗是一種非常好認的鳥兒。
  • 三明林區迎來今年第一批冬候鳥
    經過一夏酷熱的洗禮,剛剛入秋的三明迎來了第一批南遷候鳥,它們的到來為生態資源豐富的三明森林旅遊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9月3日和6日,明溪又陸續出現了灰鶺鴒、白腰草鷸、黑枕黃鸝等眾多冬候鳥。據明溪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郭利良工程師分析,這是今年三明境內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2日相比,提前了8天。據介紹,目前明溪附近還監測到家燕、金腰燕在大量集結。
  • 冬候鳥剛飛走 夏候鳥又來了
    慄喉蜂虎灰瓣蹼鷸鸕鷀方尾鶲小青腳鷸小仙鶲家燕日本歌鴝春暖花開,在廈門度過一個暖暖的冬天后,冬候鳥陸續啟程回老家了。不過,鷺島依然熱鬧,因為夏候鳥們又來啦。來鷺島過冬的冬候鳥,很多都是廈門人熟悉的老朋友。觀鳥愛好者「凌飛鶴」說,比如鸕鷀就很常見,冬天的早上在篔簹湖區常能看到。除了篔簹湖外,在翔安大嶝島周邊也能發現大白鷺、蒼鷺等。在一些公園和小區能看到北紅尾鴝,廈門周邊的海域最常見的則是紅嘴鷗。夏季繁殖地特地飛來做「堂前燕」「老熟人」其實也是過客不管景色多美,度假總有結束的時候。
  • 冬候鳥陸續來烏魯木齊市周邊「做客」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趙梅報導)烏魯木齊冬天有哪些常見的冬候鳥?它們平時吃什麼?棲息在哪兒?近日,記者採訪新疆鳥類專家、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烏市生態環境日趨向好,市民環保意識提高,來烏市越冬的冬候鳥越來越多,目前,烏市冬候鳥的種類已增至40餘種以上,包括常見鳥烏鶇、大山雀、灰藍山雀,珍稀鳥大天鵝、疣鼻天鵝、長耳鴞、短耳鴞,還有北極「稀客」雪鵐、鐵爪鵐、白尾海雕等。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近日,在七河八島,有鳥友拍攝到大群候鳥排成「人」字形長隊飛越而過。揚州綠楊野生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介紹,天氣越來越冷,近期會有很多鳥兒遷徙過境。同時,觀測發現,來揚越冬的鳥兒也越來越多。大群候鳥遷徙排「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揚州是東部候鳥遷徙區,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鴴鷸等,它們會遷飛到或過境揚州。而地處淮河入江水道的七河八島,又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鳥友在這裡觀測到大群候鳥遷徙過境,「排成『人』字形長隊,一批有130隻左右,只是飛得太高太快,沒來得及觀察它們究竟是什麼鳥兒,就已飛過去了。」
  • 從現在起的半個來月 西湖冬候鳥和夏候鳥的「交班期」到了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每年3月中下旬,西湖邊大約有半個月,是冬候鳥和夏候鳥的緊急「交班期」。喜歡觀鳥的市民遊客,別錯過啦。  好機會+好天氣  觀鳥佳期大約8天  昨天上午,天氣一會兒陰、一會兒毛毛雨,觀鳥愛好者老王站在錢王祠附近的廢棄噴泉旁邊,一邊看鸕鷀站在噴嘴上悠閒抓魚,一邊掰著手指數太陽:「從杭州城區15天內的天氣預報看,到3月底,統共只有8個晴天——可以去西湖邊,看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 冰凌冰果冬候鳥……這麼多冬天的打開方式,愛了愛了
    ——瑟縮著身體搓著小手別忘了欣賞一下窗外單純而美好的冬季浪漫——冬天:人家很可愛!不信,你看——Part 1雖冷但美的「我」只有冬天能看到這樣的景——冰封冬日大地冰封,仿佛一幅靜態的藝術畫。坐標:湖南湘西八面山 劉玥 劉文星攝影報導Part 2有生機的「我」說起南方的冬天離不開候鳥兩個字隨著冷空氣南下,來自西伯利亞的「精靈們」又來美麗的雲南過冬了。可一化 攝影。不過你聽說冬候鳥嗎?
  • 西湖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杭州最佳觀鳥季節來了
    在他的《西湖水鳥種類調查報告》中,西湖現有水鳥42種,其中冬候鳥23種,夏候鳥8種,留鳥8種,旅鳥(過境鳥)3種。  「今天開始的一個來月,是夏候鳥和冬候鳥的交班期。」朱碧穎說,打個比方,平常這些鳥兒都是在西湖里跑跑短途、找找吃的,現在都開啟長途模式了。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這是三明境內今年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10日相比,今年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提前了7天。        冬候鳥是指冬天在本地區越冬,春夏則遷往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繁殖的鳥類。據資料統計,每年遷徙來到三明的冬候鳥有130多種,是旅鳥的2倍,是夏候鳥的4倍多。據悉,這與三明市所處的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有關。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珍稀冬候鳥來啦!漢豐湖已成西南重要越冬地
    隨著天氣轉冷從西伯利亞、內蒙古等地遷徙的冬候鳥逐漸飛抵開州漢豐湖國家溼地裡進入冬季,漢豐湖水上彩林由綠變紅。遠方客人的到來,讓不少市民走到湖邊,欣賞它們的身姿靚影……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面積1332.65公頃是全國21個重點建設的溼地公園之一近年來,開州對溼地公園實施多項創新性溼地生態工程,在岸邊築塘、環水栽樹、湖中堆島,重建、優化生態系統,既保護好一湖碧水,又恢復了溼地生物多樣性,讓冬候鳥遷徙、越冬有了更加舒適的「安樂窩」。
  •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2020-12-18 15:1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丁寶秀 責任編輯:丁寶秀
  • 冬候鳥剛飛走,夏候鳥又來鷺島做客了!還有人拍到了瀕危的精靈
    「北方天寒地凍,而廈門的冬天氣候溫暖。」「北極鷗」說,「吃飯」沒問題了,加上這麼舒適的生活環境,對於很多從北方以及高海拔地區飛來的鳥類來說,當然很有吸引力。來鷺島過冬的冬候鳥,很多都是廈門人熟悉的老朋友。
  •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連日來,一批批夏候鳥陸續來到國際重要溼地東洞庭湖,與仍然在此逗留的冬候鳥一起,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嬉戲,在林間草地覓食,形成一道冬夏候鳥齊聚的自然景觀。
  • 普通秋沙鴨如約而至,西湖四大冬候鳥終於到齊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文 東斯/攝 每一年冬天,西湖四大冬候鳥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都會一一來報到。 每年的第一梯隊,肯定是怕冷的鸕鷀,9月初,它就來了。緊接著,鴛鴦、織女銀鷗也會陸續趕來。
  • 一起去看冬候鳥
    他們飛過遙遠的距離,每個秋天,他們沿著相同的線路返回。」很多年前雅克·貝漢的經典名作《遷徙的鳥》把我這個曾經狂熱的電影發燒友帶進鳥的世界。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
  • 鄱陽湖冬夏候鳥交換「陣地」
    新華社南昌3月16日電(記者陳毓珊)隨著氣溫轉暖,江西鄱陽湖區的冬候鳥正陸續集結北歸,而夏候鳥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鄱陽湖。據了解,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鄱陽湖冬候鳥北遷的高峰期,也是夏候鳥成群「回歸」的遷徙期。
  • 夏候鳥來了 冬候鳥還沒走 美呆了!揚州天空「群鳥競翔」
    與此同時,不少越冬候鳥依然滯留揚州,如蟻鴷、黃腹鷚、灰頭鵐等,鳥友還記錄到揚州冬候鳥新種——黃鶺鴒,它也是揚州「鳥家族」的第228個成員。另外,近來「鳥中熊貓」震旦鴉雀也先後在潤揚森林公園和新壩等地出現。可以說,眼下的揚州天空已進入「群鳥競翔」的時期,非常熱鬧。
  • 提前20天,西湖邊第一隻冬候鳥來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文 章江平 朱碧穎/攝「第一株桂花開放時,第一隻鸕鷀也就來了。」西湖船工老章拍攝了鸕鷀圖,寫好了優美的圖說,發給錢江晚報記者。浙江野鳥會專家錢斌感嘆,今年夏天可算長夜清涼,冬候鳥知道呀,所以來早了20天,對天氣的敏感度,它們可真是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