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冷
從西伯利亞、內蒙古等地遷徙的冬候鳥
逐漸飛抵開州漢豐湖國家溼地裡
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楊德山介紹:「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今年雁鴨類越冬候鳥約有2300隻左右,總共有13個種類,還有其他珍稀種類鴛鴦、針尾鴨、花臉鴨等。」
近日,工作人員觀測到鴛鴦、針尾鴨、綠頭鴨、紅嘴鷗等珍稀冬候鳥,種群和數量持續多年保持穩定,表明漢豐湖溼地成為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和目的地。
進入冬季,漢豐湖水上彩林由綠變紅。樹林下、鳥島上,候鳥成群結伴。天氣稍微暖和,候鳥們集體出動,在湖面上曬太陽、群遊嬉戲,弄得水波蕩漾。
遠方客人的到來,讓不少市民走到湖邊,欣賞它們的身姿靚影……
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
面積1332.65公頃
是全國21個重點建設的溼地公園之一
近年來,開州對溼地公園實施多項創新性溼地生態工程,在岸邊築塘、環水栽樹、湖中堆島,重建、優化生態系統,既保護好一湖碧水,又恢復了溼地生物多樣性,讓冬候鳥遷徙、越冬有了更加舒適的「安樂窩」。
據觀測人員介紹,他們持續觀測已有七年,每年冬季,到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越冬的雁鴨類候鳥達21種、2萬餘只。
隨著未來北方天氣轉冷,會有更多的候鳥到達漢豐湖溼地,預計到1月中旬,越冬候鳥將達到高峰期。
候鳥不遠千裡而來
只為安全舒適度過冬天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
它們又將踏上返程路
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遷徙的候鳥主要來自於西伯利亞,內蒙和中國北方,或者更遙遠的地方,遷徙而來,已經成為開州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此,希望廣大的市民朋友,一定要愛護候鳥,保護候鳥,做到文明觀鳥,互不打擾,讓它們在漢豐湖安全越冬。
記者:肖軍 圖片為資料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