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1月12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近日,重慶市民驚喜地發現,在兩江交匯的朝天門附近水域,多了一大群「稀客」,引來無數市民圍觀。
這些體態優美的紅嘴鷗,最遠的來自寒冷的西伯利亞。今冬,在重慶江津、綦江區等有成片湖泊、溼地的地方,也都有它們的身影。往年,紅嘴鷗越冬遷徙,也有少數在渝逗留,像今年這樣大範圍聚集並不多見。
昨日,在由重慶市林業局主辦的該市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活動現場,鳥類專家現場解說。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重慶動物學會理事長王志堅介紹:「今年紅嘴鷗大量聚集重慶,主要是因為重慶有了大片生態良好的水域,以及剛好這段時間天氣晴好。它們從北遷移飛來,就好比旅行的人,忽然路過一個不錯的地方,就準備停留下來,多玩幾天。但天氣稍微變冷,它們又會繼續往南遷徙」。
最新的消息是,在山城不少區域逗留的紅嘴鷗,已在逐漸撤離。它們將往南方旅行,最遠將抵達南半球的澳洲。
王志堅教授也提醒市民愛鳥觀鳥但請不要驚擾到它們。「最重要的一點,紅嘴鷗為野生動物,請不要隨意投喂。」人為投食將改變它們的飲食結構,從長遠來說,最好尊重自然規律,儘量少去打擾,給它們一個空間。
接下來,等紅嘴鷗繼續南飛後,重慶還將迎來哪些越冬鳥類?王志堅介紹:「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近期重慶梁平雙桂湖、開州漢豐湖水域,已陸續迎來了中華秋沙鴨的『先遣部隊』,它們將陸續到來,在重慶過冬」。
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分布局限於東亞的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成熟個體僅有2400-4500隻之間。每年均會有20-30隻左右的中華秋沙鴨種群在重慶越冬。此外,還有綠頭鴨、青頭潛鴨等鳥類,也會陸續來渝。
「除了這些觀賞性鳥類,重慶市還是猛禽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一。近三年在重慶市觀測到的猛禽種類,就多達30餘種,讓重慶成為名副其實的『鷹飛之城』。」
重慶市林業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重慶能觀察到的鳥類已達502種,佔全國鳥類總數40%。重慶是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和越冬地,每年秋冬季節,來自北方的雁鴨類冬候鳥會準時來到重慶的江河湖泊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