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向西班牙出口5.5億隻口罩等醫療物資 總價值33億元

2021-01-10 快科技

歐洲已經超過中國成為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了,目前各種醫療物資緊缺,現在開始尋求中國方面的援助了。

據環球報導,西班牙衛生部長證實,將花費4.32億歐元向中國購買醫療物資,其中包括5.5億隻口罩,550萬份核酸檢測試劑盒,950臺呼吸機和1100萬雙手套。

4.32億歐元約合33億元,購買5.5億隻口罩、550萬份核酸檢測試劑盒、950臺呼吸機及1100萬雙手套的話,價格似乎有點偏低,不確定這33億元是全部貨款還是部分款項,也有可能國內是優惠供應,打折扣了。

隨著中國口罩產能增長到日產1億以上,再加上國內正在放寬口罩要求,未來的口罩產能會有相當大的比例轉向海外供應。

最近兩周來,國內已經先後向韓國、義大利、法國分別出口100萬、8000萬、4000萬口罩了,這還是公開報導的,其他渠道出口的可能會更多。

相關焦點

  • 外交部:中國已累計向美國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外科手套約8億雙
    鳳凰衛視記者:日前,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稱,美部分地區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到今年年底,美病亡人數可能超過30萬。有媒體稱,未來一個時期,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疫情將面臨最危險、最黑暗的「寒冷冬天」。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山東去年口罩出口增長104.7倍,醫療防護物資拉高出口增速3.2個百分點
    青島海關一級巡視員邵白在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山東省出口實現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防疫物資和居家用品出口增長的拉動。」去年全年,山東出口口罩191.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4.7倍;出口塑料和橡膠手套112.1億元,增長188.3%;此外,出口醫藥材及藥品、防護服、醫療儀器及器械、口罩生產設備等均實現爆發式增長,以上醫療防護相關物資合計拉高全省出口增速3.2個百分點。
  • 1~11月溫州出口 口罩36.7億隻
    今年1~11月,溫州市進出口總值200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1%。其中出口1725.4億元,增長12.9%;進口276.3億元,增長41.4%。這主要是因為,我市一般貿易和市場採購出口增速回暖。1~11月,我市一般貿易出口1320.3億元,同比增長6.1%;1~11月,市場採購出口365.2億元,同比增長45.6%。另外,我市對歐盟、東協、中東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
  • 佛山平洲南港碼頭一批出口醫療物資,首次檢出不合格!
    記者5月7日從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以下簡稱「南海辦」)獲悉,近日,在南海辦抽樣送檢的多批紅外測溫儀中,檢出質量不合格產品。這是南海辦首次檢出不合格醫療物資,也是廣州海關在醫療物資納入出口法定檢驗後首次檢出不合格出口醫療物資。
  • 中國再接救援物資大單!網友:款到再發貨!
    隨著海外疫情洶湧,全球多個重災區紛紛向中國購買物資。中國在關鍵時刻也在盡力向各個正在遭遇疫情的國家提供幫助,但有的國家不僅沒有感謝,還要詆毀中國送來的醫療物資。繼荷蘭菲律賓之後,前幾日,西班牙也宣布向中國退還9000套快速檢測試劑盒,理由是不合格。
  • 對美出口醫療物資曝光!西方媒體擔憂:萬一中方斷供就要被卡脖子
    一場疫情讓基本醫療物資變成了緊缺品,世界各國都在揮著手尋找賣家,這個時候最早將疫情影響減小到最低的中國就成為了支援其他國家的主力。來自中國的口罩、手套等醫療物資被送到了世界各國,就連跟中國正在打貿易戰的美國都不例外,最近報導顯示美國的醫療物資進口對中國的依賴非常大,西方媒體表示一旦中國在這方面下手,那麼美國必定要吃不了兜著走。
  • 得知被告正全力生產防疫物資,原告公司當即做出一個決定|記抗擊...
    中國旅遊集團聯手本來生活物資向武漢漢陽醫院、天佑醫院、黃石有色醫院捐贈的33噸蔬菜,助力抗疫一線物資保障。海拉物資向中國武漢的中南醫院捐贈總價值為五萬歐元的醫療物資,用於幫助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影響的受難者。
  • 馳援武漢|紅杉中國首批醫療物資將直投籌建中的火神山醫院
    面對武漢醫療機構防護裝備和醫療物資仍然短缺的緊張局面,知名投資機構也參與到了支援之中。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了解,紅杉中國緊急籌措醫療專用物資,包括口罩、醫用手套和消毒液等共計16萬件。1月26日,首批醫療物資已向武漢發出。
  • 中國口罩,記住了多少個品牌
    一天出口10億隻中國口罩,記住了多少個品牌□ 本報記者 何 可「假如我的工廠被大火毀滅,假如遭遇世界金融風暴,但只要有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二天我就能重新站起來。」可口可樂傳奇總裁伍德魯夫的這段名言,是對品牌價值的最好詮釋。
  • 附防疫物資口罩等...
    2020年第5號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以下簡稱5號公告),對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提出了相關要求並於4月1日開始執行。發件人需要在發件前確認出口的產品是否屬於5號公告中的醫療物資範疇,具體可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www.nmpa.gov.cn/WS04/CL2582/)。
  • 荷蘭召回60萬中國口罩,法國收中國口罩後變臉,變色龍都沒你們快
    感染人數的增加,國內醫療物資的缺乏,荷蘭只能出去採購物資。於是,近日,荷蘭向中國採購了60餘萬隻口罩,中國第一時間把生產的口罩給他們運送過去。在荷蘭疫情爆發開始,中方就致力於向荷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支援了一部分口罩給了荷蘭。
  • 口罩「打敗」口紅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口罩在鍾南山那句醍醐灌頂的提示中,迅速成為了民眾搶購的對象,全民戴口罩,一度產生全球「口罩荒」。 當前,隨著全球疫情加速蔓延,作為口罩生產大國的中國,承擔起了「口罩工廠」的重任,源源不斷地向世界輸出中國製造——復工復產後,中國口罩產能迅速增加,每天生產量達2億隻左右。
  • 遂寧兩家醫院向西班牙、荷蘭定向捐助防護物資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抗擊疫情,遂寧市中心醫院、遂寧市中醫院緊急籌集的7000隻醫用外科口罩和2000隻N95防護口罩定向捐助給西班牙特拉薩大學醫院和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醫學中心,支援當地防疫工作。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牽連著國內疫情的防控,遂寧市中心醫院、遂寧市中醫院在做好本地疫情防控的同時,也在關注著國際疫情的發展,尤其是與遂寧有合作關係的西班牙特拉薩大學醫院等友好醫院、合作醫院所在地的疫情情況。幾天前,遂寧市中心醫院先後收到了西班牙特拉薩大學醫院和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醫學中心發來的「求助信」,信中表示新冠肺炎在歐洲爆發後,醫院防護物資緊缺,希望得到幫助。
  • 澳洲龍蝦換中國口罩 澳洲政府狠砸1.1億包機包郵送土貨
    比如在西澳,98%的龍蝦都是出口中國的,結果價格居然暴跌到比姜還便宜!澳洲政府自然無法對這樣的境況坐視不管,尤其是對象徵著澳洲海特產榮譽的龍蝦情有獨鍾,遂決定,斥資1.1澳幣!包機包郵龍蝦!為了讓中國買家購買澳洲龍蝦,澳洲政府這次自掏腰包包郵了!包郵送龍蝦,順便…再攜帶一些醫療物資回國。
  • 2020年,「中國老太」和「美國老太」的故事又有了新篇……|記抗擊...
    金色年華養生穀物資向嘉魚縣紅十字會捐贈隔離服3000件,防護服3000件,一次性醫用手套110000副,一次性醫用口罩30000個,移動新風口罩10000個,救護車一輛,捐贈物資總價值共計318.5萬元。
  • 11月出口激增21.1% 貨櫃緊張:外貿V型反轉能否持續?
    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  按美元計價,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2680.7億美元,增長21.1%;進口1926.5億美元,增長4.5%。
  • 美國收到47億中國口罩,中國口罩正成全球新「硬通貨」,事情有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早在2月時就獨家提出,中國製造的口罩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硬通貨」。不出所料,過去三個月間,特別是自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等一系列醫療物資都在成為全球搶手貨。無獨有偶,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媒體5月6日報導,到目前為止,美國從中國採購,還有中國各個省市、社會團體給美方捐助的各種醫療物資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數量。比方說口罩,現在已經超過47億隻口罩從中國來到美國,包括美國採購的,也包括捐贈的。也就是說,按人口平均的話,差不多每個美國人可以分到15、16個中國來的口罩。
  • 美國在中國抗擊疫情中表現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紛紛向中國施以援手。美國國務院協調組織慈善機構向湖北提供了16噸疫情防控物資,包括38萬隻N95醫用口罩、2.9萬副醫用手套、6000套防護服等。美國務院還宣布將向中國和其他國家提供1億美元防疫援助,但似乎至今也沒有看到具體動作。
  • 拼多多每天上架1000萬隻平價品牌口罩 助力實現「口罩自由」
    對於當前口罩產品持續脫銷、物流運輸逐漸恢復的狀況,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拼多多現已聯合包括三奇醫衛、袋鼠醫生在內的多家口罩重點生產企業,以及中國郵政、順豐速運等快遞企業,共同開拓出了一條集生產、流通、精準供給於一體的抗疫物資供給鏈,持續以全網低價的方式,做好抗疫物資保障工作。
  • 全球口罩荒求解:美確保3M增產 中國日產量破億
    面對新一輪的口罩荒,各國政府也開始行動起來。2月2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從3月起,日本口罩月產量將從2億隻調高到6億隻。他還表示,日本已經逐漸恢復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口罩,到4月將達到每周幾千萬隻口罩的進口量。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月29日下午舉行的緊急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政府正在與3M公司溝通籤訂合同,確保後者每月增產3500萬隻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