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恐懼黑暗不敢一個人睡,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2020-12-05 親子心聲

大家好,我是梵雲!

今天和家長們聊一聊,孩子為何會恐懼黑暗,不敢獨自一個人睡。

也許家長們會說,孩子還小這很正常啊,長大了自然就會好。

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估計不在少數。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孩子上了小學還在和媽媽一起睡。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

孩子恐懼黑暗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由於後天因素造成。

所以家長們務必要引起重視,並加以正確引導。

不然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造成不良影響。

就像很多成年人,也會恐懼黑暗一樣。

這都是因為兒時,沒有經過有效的心理疏導所致。

孩子恐黑心理的起因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後天怎樣的因素造成了孩子的恐黑心理。

黑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未知的。

由於孩子年齡尚小,心智還不健全,加之他們的想像力遠比成人豐富的多。

所以面對未知事物。

他們的小腦袋瓜子裡,就會浮現很多奇思妙想。

這種對未知事物的想像,就是恐黑心理的雛形。

所以便會越想越恐怖、越想越害怕。

在這樣一種複雜情緒中,不難想像是無法入睡的。

還有就是現在的媒介比較發達,由於孩子沒有什麼閱歷。

當他們接觸到一些比較血腥暴力的畫面後,就會在心裡產生印記。

總會想像著這樣的場面,是不是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當他們處在熟悉的環境或身邊有可以信賴的親人時。

這些心理印記會被深深埋藏起來。

一旦獨處或處於黑暗的未知環境時,這些恐怖畫面會被再次喚醒。

孩子不敢獨睡也就不奇怪了。

打開心結直面恐懼

面對孩子的恐懼心理,家長們切記坦然,萬不可為此訓斥責罵孩子。

有些家長為了激勵孩子克服恐懼。

會說一些你真膽小、有什麼好怕的、真沒出息之類的言語。

其實這樣做的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為根本問題沒有解決。

孩子埋藏的恐懼並沒有消失,只是暫時被外力壓制而已。

可想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家長們不妨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原因。

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就是直面問題。

當孩子能夠告訴我們他究竟害怕的是什麼,就可以正確引導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心結打開了,孩子自然就敢獨處,一個人睡也就不再是什麼問題了。

當然解決孩子恐懼黑暗不敢獨睡,還有很多好的方法。

如果您有什麼妙招,不妨留言分享給更多的家長,我們一起探討共同學習

希望梵雲今天分享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啟發,歡迎關注、評論和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作者簡介:一枚心理學的從業者和愛好者,也是三個娃娃的母親。多年從事兒童心理教育,倡導兒童心靈撫養,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致力於通過兒童心理學,幫助更多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把我們的孩子培養得更健康、更優秀!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生活環境和性格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有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活潑開朗,有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還特別怕黑,就連晚上自己睡覺都覺得非常害怕,這讓很多家長十分疑惑。那麼,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呢?朋友家的女兒園園,從小就特別怕黑,平常都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
  • 孩子睡覺怕鬼,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
    「我家孩子今年7歲了,特別怕黑怕鬼,不敢一個人睡,怎麼安慰都不行,睡覺不讓關燈關門,一丁點聲音就害怕的不行,怎麼辦呢?我都快愁死了」這是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近日來的困擾。
  • 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12個方法讓孩子大膽一個人睡
    這個階段的兒童會把身邊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看作是有生命的,他們還分不清虛擬和現實。比如孩子會跟玩具小熊聊天,會抱著絨布娃娃玩過家家遊戲。從遺傳角度來說,怕黑,也是源於對自我的保護。在古代,一旦夜幕降臨,我們的祖先就要提高警惕以防被野獸攻擊。這也是生命存活的本能延續。父母如何引導會更加合適呢?
  • 從《黑夜裡的怪物》中,解讀孩子怕黑不敢分房睡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02、《黑夜裡的怪物》在現實中的教育意義:孩子怕黑不敢單獨睡,是「泛靈心理」在作怪,家長應理解孩子的恐懼1.孩子怕黑不敢睡,其實是「泛靈心理」在作怪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泛靈心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 孩子膽小、怕黑,不敢上廁所時,背後這4種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然而,這些父母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原因,孩子膽小的原因,其實與父母各方面表現都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導致孩子膽小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家人的恐嚇:有些家長嫌孩子不聽話,便會用「你不聽話,不乖乖吃飯,待會天黑了狼外婆就會來找你」之類的話來嚇他。還有些家長為了懲罰犯錯的孩子,把他關在黑屋子裡讓他自我反省,這樣孩子自然對又黑又靜的屋子產生恐懼心理。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如何正確引導"愛打小報告"的孩子雖然孩子們報告這樣的行為是很自然的,但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打小報告」的行為可能會使孩子失去朋友的信任。人們不願意花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因為擔心他們接下來會被舉報。而且被報告的孩子也會不信任周圍的人,不願意輕易相信周圍的人。
  • 孩子頻繁做噩夢,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再加上每天還要完成一定的作業量,完成不了或者完成質量不高,要麼家長會責備,要麼老師會批評,因此孩子們的情緒也開始出現震蕩。前兩天,有位家長反映:「我家寶貝上一年級,平時是個膽大心細、活潑好動的姑娘,最近就像變了一個人,因為經常性做惡夢,孩子白天的精氣神都特別差,飯量驟減,每天緊張兮兮的!」
  • 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與「泛靈心理」有關,4招教你事半功倍
    很多寶媽私下聊天時,都會吐槽自己的孩子,10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其實這種恐懼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恐懼害怕。孩子的想像力豐富多彩,他們會覺得晚上有「鬼」或者「怪獸」來抓他們,甚至一些孩子還會害怕陌生人。這些都讓家長煩惱不已。
  • 孩子害怕打針,看到醫生就哭,家長該如何引導?
    有個寶媽,老公是疾控中心的,有一次孩子爸爸穿白大褂去幼兒園檢查,沒任務一般不穿白大褂,閨女看到嚇壞了,怎麼叫她都不理,很害怕,還說我不認識你。孩子之所以對醫生這個害怕,一來是因為每次見到醫生都代表著要打針,哈子一向都比較害怕打針,二來是因為有些家長用醫生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穿衣服的時候,家長就說感冒了就有醫生來給你打針,孩子就害怕的趕緊穿上衣服了。
  • 「黑暗之中有怪物!」孩子怕黑的根源,其實是因為「泛靈心理」
    文 | 小微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朋友到了晚上就容易變得膽小,有的孩子晚上別說自己一個人睡了,連出房間的門上個廁所都害怕的不得了。為什麼孩子會對黑暗如此恐懼害怕?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泛靈期」,受泛靈心理的影響,孩子們容易把黑暗看做是怪物,進而變得害怕。
  • 寧寧姐「網上家教學堂」丨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寧寧姐「網上家教學堂」丨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2020-04-02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網上家教學堂」(二十五)丨​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
    廣西「網上家教學堂」(二十五)丨​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2020-04-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膽小害怕時,家長別只會說「別怕」,這才是克服恐懼的良藥
    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恐懼的事物,他們怕黑,怕一個人走路。當孩子感到恐懼的時候家長往往會說「別怕」,可是安慰式的教育好像並不能幫孩子戰勝恐懼。小張的兒子10歲了,平時十分乖巧懂事,只是兒子有一個缺點讓小張很是苦惱,那就是膽小。兒子的學校離家很近,可是從學校到家裡要經過一個小巷子,很多孩子都是放學後自己走回家,可是兒子始終不敢一個人回家。
  • 孩子夜晚怕黑怎麼辦?家長多給孩子陪伴,引導孩子告別膽小
    恐懼是人體的一種情緒,是人自身的一種表現。害怕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比如怕高、怕疼、怕黑等。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也知道害怕。生活中孩子常見就有怕黑,沒有燈光不敢走,不然狠狠地抱住家長的大腿,通過哭喊還表達內心的恐懼。
  • 孩子是個「小話癆」,家長可別嫌煩,學會正確引導將來孩子更聰明
    3)孩子會更加的自信那些話嘮的孩子,他們通常會非常喜歡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當想法說出來,得到了別人的贊同和認同時,其實對孩子的自信心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03面對那些話嘮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讓孩子將來變得更加聰明?
  • 「媽媽,我害怕」,不敢獨自上廁所的兒子,這幾招家長學習一下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有小夥伴向我求助:周末她跟兒子樂樂去小朋友家聚會時,兒子不敢自己上廁所,拽著媽媽的衣角,要一起去廁所。孩子膽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孩子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覺,非要父母陪講故事,要媽媽陪著睡。
  • 孩子晚上怕黑,寶媽別打破「分房睡」規則,了解這3招輕鬆搞定
    如果沉浸在黑暗之中,他就會異常的恐懼、害怕,這種習慣是從分房睡之後就已經形成的,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去糾正。」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自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無法改正晚上怕黑的習慣。看到這樣的情況,寶媽們也是非常的擔憂。孩子看起來這麼脆弱,長大之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實際上,孩子怕黑是比較正常的。
  • 不敢一個人睡,儲藏間住著妖怪?孩子在懼怕什麼?
    一份調查顯示,90%的兩歲以孩子,會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其中40%的人,至少害怕一種東西。所以孩子害怕稀奇古怪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重要的是,爸爸媽媽該如何理解和應對。寶寶越長大越膽小?心理學家:恐懼是孩子的基本情緒之一。恐懼—— 基本情緒之一恐懼是一種很基本的情緒,可以說是人類面對危險的大自然時候,產生的第一種情緒。恐懼的作用是保證我們的安全。
  • 孩子喜歡惡作劇,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正確引導才能解決問題
    文字/寧麗編輯/寧麗最近發現同事的髮型看起來有點奇怪,詢問過後才得知,原來在睡中午覺時,她的頭髮被自己孩子拿剪刀偷偷剪了一些。原本還不知道,在出門時鄰居看見,才發現孩子的惡作劇。喜歡惡作劇的孩子不一定是"熊孩子",但是把握不好尺寸,會讓孩子的惡作劇變得令人生厭,有時甚至是惱人。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惡作劇時,先不要急著打罵孩子,而是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孩子為什麼喜歡惡作劇,最後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引導孩子?
  • 孩子驚慌失措,父母該怎麼做?幾個方法幫孩子克服恐懼
    ;孩子害怕一個人睡,就一直跟大人不分床睡。 比如會讓一個人變得難當大任不堪一擊;如果對任何挑戰都逃避,自然也很難體會到挑戰的樂趣,以及挑戰事物的精彩。 因此當孩子出現逃避行為和退縮行為時,作為家長應該輕輕的推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