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地球生存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直到恐龍滅絕它們也沒有消失,反而進化出更強的適應能力,活得更加「滋潤」,衍生出更多的品種,到目前為止,地球上生存著超過3000種蚊子。
蚊子
蚊子的飛行速度在1.5千米-2.5千米之間,飛行距離只有1.5千米-5千米,只要行走速度不是太慢,蚊子通常是追不上的,如果你看相同的蚊子看膩了,也只需要走到5千米外就能解決。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拍死它。
蚊子
蚊子的飛行高度主要在7.5米以下,住3樓以上的小夥伴們其實已經避免了很多蚊蟲叮咬,不過住得高並不意味著見不到蚊子,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印度礦山的600米處發現過蚊子的蹤跡,在喜馬拉雅山的2500米處,也發現過蚊子的蹤跡。
也就是說,即便住在世界最高樓,也難逃蚊子的魔掌。
蚊子
雖然常見品種的蚊子壽命只有2-3周,但不同種類的蚊子壽命不同,在一些較為溫暖的環境中蚊子是可以順利越冬生存6個月左右。
冬天看到的蚊子,也許正是夏天咬你的那隻。
雄性蚊子
雄性蚊子不咬人和其他動物,它們主要以花蜜為食,只有雌性蚊子在產卵期才會咬人吸血,因為雌蚊產卵需要為身體補充蛋白質。
蚊子可以通過化學信號、觀察人的運動、紅外線體溫感應三種不同的信號來判斷人的位置,想要減少蚊蟲叮咬,可以通過使用驅蚊水幹擾蚊子感官,使它找不到我們的位置,也可以通過電蚊拍、手掌拍打等物理手段提前預防,還可以對蚊子使用蚊香、電蚊液等範圍內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減少蚊子數量。
但無論怎樣,在日常環境中想要徹底避免蚊蟲叮咬,還是很難實現的。
蚊蟲叮咬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蚊子可能只會在夏天叮咬我們幾下,讓我們瘙癢幾天,最嚴重時也不過抓破皮膚。
疾病
但實際上,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每年有將近7億人感染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黃熱病、腦炎等蚊媒疾病,極大地威脅類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生存。
蚊子實驗
為此,許多科學家也通過多種科學的手段對蚊子進行幹預,但結果差強人意,因為種種原因不是中止就是無效。
想要徹底消滅蚊子,對於今天的人類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蚊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幾乎強到了使它們無法滅絕的程度,並且即便使用更加科學的科學手段消滅了蚊子,誰又能預測物種缺失帶來的實際影響以及可能出現代替蚊子的更糟糕生物呢?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