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百旺杯」華語手抄報大賽暨羊城晚報第24屆手抄報創作大賽圓滿收官:超1600所學校、20萬學子講述追夢故事,展現家鄉魅力
金羊網 2019-08-18
據了解,經過多輪篩選比拼,共有1411名學生從20萬選手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特、一、二、三等獎及單項獎。
文/金羊網記者 符暢 通訊員蔡志勝
圖/金羊網記者 陳亮(除署名外)
8月16日,2019「百旺杯」華語手抄報大賽暨羊城晚報第24屆手抄報創作大賽頒獎儀式在廣州南國書香節上順利舉辦,200餘位獲獎選手及家長代表共同見證又一年手抄報頒獎盛事。
據了解,經過多輪篩選比拼,共有1411名學生從20萬選手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特、一、二、三等獎及單項獎,186名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15所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
本屆大賽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旗下「百旺」高級複印紙全程冠名,並連續4年提供戰略支持。今年設5大賽區,其中,廣東賽區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臺灣、山東、內蒙古、江蘇賽區分別由臺灣聯合報、青島早報、呼和浩特晚報、南京樂學聯合主辦。大賽由少先隊員雜誌社、黃金時代雜誌社、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羊城晚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VIPKID在線青少兒英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東方寶泰購物廣場提供協辦支持。
二十四載公益傳承,初心不改、使命不渝
在頒獎儀式上,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胡泉代表主辦方致辭。他介紹,手抄報大賽自1996年誕生,一轉眼已經24歲了。24年以來,比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相比以往,手抄報的賽事規模更加龐大、大賽機制更加創新、比賽主題也更貼近時代。
今年,賽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廣東省內,覆蓋了21個地市的170個區域;在全國,五大賽區有超過1600所學校、20萬學子參加了各級選拔賽。並且,今年大賽首次在臺灣地區展開線下選拔。「特別高興,羊城晚報手抄報大賽能成為一座跨越大海、連結兩岸同胞的橋梁。」胡泉說道。
規模擴大的同時,賽制也跟著創新。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選手的優秀作品,今年大賽首次採用「專業評審+網絡投票」的方式,借力新媒體擴大影響力,據統計,有超過30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在大賽進行期間,組委會還舉辦了多場線下活動,帶領小主編和家長們走進社區、商場,讓手抄報走向更多人群。
此外,大賽賽制緊隨時代發展而更新,賽事主題緊跟社會熱點而變化。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手抄報契合時代背景,廣東賽區以「我們都是小小追夢人」為主題;其他賽區以「我為城市代言」為主題,選手們通過紙筆勾勒自己所在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展現家鄉的魅力與特色。
胡泉表示,「24年,改變的是賽制和規模,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讓青少年體驗文字魅力,享受辦報樂趣,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這是羊城晚報創辦大賽的初心,多年來我們從未改變。通過大賽傳承漢字文化、記錄歷史變遷、傳播中國好故事,這是羊城晚報作為嶺南大報的使命和擔當,未來我們也會時刻牢記。」
臺灣選手來粵交流,了解嶺南歷史文化
據了解,為促進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近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和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攜手聯合報共同主辦「一紙搭橋共敘中華情」——手抄報大賽兩岸交流研學活動,特邀臺灣獲獎選手組團來粵交流,與羊城學子結對遊學,增進兩岸情誼。
當天,來穗遊學的臺灣獲獎選手也來到了頒獎儀式現場,來自臺灣格致高中的林依穎分享了她的創作故事和遊學感想。
林依穎說,他們的手抄報主題是「為城市代言」,但在和隊友討論的過程中,他們認為,不能只有對城市的介紹,更要把城市「推銷」出去。因此,他們用交通、優惠方案、遊戲等元素串聯每個景點,把城市包裝成一日遊行程,希望能夠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並產生實地走訪的期待。
來粵遊學的經歷也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林依穎介紹,她和隊友們參觀了古色古香的陳家祠、永慶坊,了解到許多歷史文化知識;珠江夜遊也特別壯觀,他們還走上船頂和廣州塔合照留念。「我們還參觀了李錦記和亞太森博企業,發現生活中平凡的日用品,其實隱藏著許多值得學習的精神,這兩個企業都堅持用最認真的態度,來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並同時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環境保護。」她說。
此外,廣州的四名選手代表也現場分享了他們的「追夢」故事。廣州市南沙區大同小學祁意晴以「異鄉人,廣東夢」為主題。原來,她的父母自2000年就從湖南南下廣東打拼,希望在這裡安居樂業,夢想著能成為這裡的一分子。「我用『異鄉人』來點明我們一家的身份,用『廣東夢』來概括我們的夢想,於是就有這個手抄報題目。」她說。在版面設計上,她以腳印為手抄報版面圖形,象徵追夢之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同時,在大腳印的後面配上了小腳印,寓意一家人步伐一致,為共同的夢想而努力。在她看來,這雖然只是一份普通的手抄報,但蘊含著父母給她的感動,以及她對父母的感恩。
父母眼中的手抄報比賽:提升孩子綜合能力
現場,記者也隨機採訪了幾名參賽選手及家長,講述他們在手抄報比賽中的心路歷程。
來自江門市新會尚雅學校初二的黃海涵今年是第一次參加比賽,說到參賽初衷,她表示,最開始是老師推薦,剛好她也想鍛鍊自己,便一路「闖」過來了。儘管是第一次參賽,但她的作品一舉獲得了今年的特等獎和最佳設計獎。「我選擇的主題是追夢人,以港珠澳大橋為切入點,反映我們國家的飛速發展。」她說。
來自番禺區永善小學六年級的鄧穎怡與王錦瑜,通過二人搭檔,也同樣斬獲了特等獎。「我們畫的是『傳承教師夢』。」鄧穎怡說,她的外婆、媽媽都曾擁有過「教師夢」,但外婆因家境困難讀不起書,媽媽因自己做了全職主婦,二人都沒能實現這個夢想。「我將來也想當一名教師,通過努力學習,圓三代人一個夢。」
即將小升初的蒲萱同學是第三次參加手抄報比賽了,繼獲得二等獎、一等獎後,今年她又一次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她表示,在老師的推薦下,今年她也是和小夥伴組隊參賽的。「我們以『追夢進行時』為主題,通過中國夢、我的夢等板塊進行呈現。」
蒲萱的媽媽匡女士對女兒參賽表示非常支持。「必須支持呀,通過比賽,孩子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她說。
廣州廣雅實驗學校初二孔詩媛同學已經參加過六屆手抄報比賽了,並且連續五年闖入決賽,今年更是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她的媽媽古女士表示,女兒能有這樣的榮譽,和一直以來的堅持分不開。她表示,很支持女兒參賽,因為比賽過程能夠提升孩子綜合能力,增強他們對社會的關注度。
其實,古女士自己也有很深的手抄報情結。「我小學的時候也參加過手抄報比賽。家裡一直有訂閱羊城晚報,也很關注這個活動。」古女士說。
此外,今年羊城晚報和廣州市美術中學、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還聯合策劃了「二十四節氣在中國」創意手繪活動。這也成為頒獎儀式上的最大「彩蛋」。據一位同學介紹,這幅長卷手抄報由25名同學歷時3個月繪製完成,展現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上,不同地方、不同時節呈現的不同風情的美。
【優秀組織學校名單】
廣州市荔灣區蘆荻西小學
廣州市荔灣區華僑小學
廣州市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
廣州市番禺區石基鎮永善小學
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中心小學
廣州市番禺區亞運城小學
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水貝小學
江門市恩平市年樂學校
汕頭市金平區長廈小學
廣州市第七中學
廣州市美術中學
中山市濠頭中學
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中學
韶關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