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尾巴到底哪家強?五款主流Type-C音頻解碼線橫評

2021-01-08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手機內置的耳機孔這個東西和人們漸行漸遠後,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案主要分為兩大類,藍牙和轉接,作為一個哪怕是出街聽個響也希望能沾點HIFI邊兒的隨身燒友,我前前後後也試過不少轉接的法子,但最終依然堅守在了三星的3.5口上。從市場的角度出發,這類轉接的線材也好,帶點體積的小解碼也好,還是有非常大的潛力的,不然華為和魅族也不至於攪這趟渾水。

近期的兩款現象級產品把解碼線的熱度給炒了起來,其中一款便是魅族HIFI解碼耳放,我也單獨出過評測,除了沒貨以外,還真算得上是個良心產品;另一款則是最近朋友圈刷屏的iBasso DC01,不得不說iBasso在營銷方面確實有一手,而且2.5mm平衡口在產品力上,不翻車的話肯定可以在發燒友群體中佔據絕對優勢,雖然在適應面上肯定是弱很多,可目前隨身領域「全民平衡」的趨勢下,也不失為一個非常有差異化的選擇,而且單埠的DC02已經即將問世了,如果01的表現真如我期待的那麼好,那麼這個系列或許會是爆款級的產品。

另外的幾個產品,之所以選擇它們,也是經過了一定的考量,Cozoy自然不用說,在耳機孔還沒有被蘋果取消,且大家還只認識aq蜻蜓的時候,它就已經打造了一系列的便攜解碼產品,早在上高中那會兒我就已經購買過astrapi,算是這個領域內的絕對老牌選手,而taktc則是把之前可換線的taktpro所簡化過的版本,默認為Type-C口。達音科DTC-100是我從展會上強行薅過來的唯一一條樣品線,連LOGO都沒有打,也是想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下(才不是蹭熱度呢!),畢竟達音科在除了耳塞外的周邊配件方面一直都做的很優秀。

而樂之邦,這裡選擇的是MU2PLUS,雖然我對這個牌子一點都不熟悉,也從沒和廠商接觸過,但一直是貼吧裡很有名的性價比型品牌,直男外形和粗糙的做工或許是它的代名詞?但從風評中可以得知,樂之邦旗下產品在聲價比上還是很有優勢的。(此處感謝@小代RUBY的割愛相借)

PS:有沒有誰可以解釋下為什麼大家管這牌子叫窮邦?

華為CM21算是這幾個牌子裡的絕對「大廠出品」,拿到手時看到這個旋鈕的工藝就可以明顯感知到,在華為面前,另外的牌子真的是只能算「作坊」級別(沒有貶義,只是相比之下),之前也看到耳機大家壇對它進行過評測,似乎還不錯的樣子,遂從林sir那邊借了過來體驗一把。

在音質部分的測試,我選用了FAudio的Major與飛朵天狼星進行搭配,為了兼顧到DC01的平衡口,Major的原配線換為了EA的Cleopatra 2.5mm平衡版,分別由達音科的2.5-3.5轉接頭與飛朵原廠2.5-3.5轉接線進行轉接。二者一個好推,一個不難推卻潛力較大,Major的流行人聲與天狼星在古典器樂方面的表現,可以進行一個全面的AB,因為試聽曲目、器材較多、對比周期較長,在主觀聽感評述的部分難免產生不嚴謹的地方,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華為的這款CM21數字音頻線採用的DAC晶片是Cirrus Logic CS43130,Cirrus Logic無需過多介紹了。而CS43130S是在魅族2017年的旗艦機Pro7上首發,但由於魅族的Pro6plus的音頻系統相較Pro7更為強大,這導致了部分煤油們的不滿,連帶著為CS43130的首秀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從CS43130的官方參數來看,它的性能還是不錯的,具備-108dB的THD+N,130dB的動態範圍(實際上我對這個參數是存疑的);解碼能力上可以硬解32bit/384KHz PCM,缺點是DSD硬解能力略差,最高到DSD128,而且是DOP模式解碼,並不是直接硬解。但Cirrus Logic主打的還是低功耗和低電源依賴,這顆DAC的整體功耗只有23毫瓦,所以對電源的依賴性相當低,對USB音頻解碼線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

由於CS43130隻是DAC,後端推動耳機的AMP電路無從得知,我也不可能把這玩意無損拆開看看。值得吐槽的是官方給出的參數很雞賊,不讓你直接看出輸出功率,我們只能自己換算,換算後這款耳放在32歐姆負載下輸出為2x31mW,300歐姆負載下的輸出能力為2x10mw,這推力可謂很一般了。至於其他參數可以直接看這張圖:

在聲音方面,華為的CM21是文中所有產品裡在推力方面最弱的一款,實際和魅族的解碼線在同一個水準。但在實際聽感方面倒是讓我寬慰了很多,CM21的聲音很中正、音染少,人聲還有點小細膩,兩端的下潛和能量感適中,在驅動Major聽一般的流行樂時樂感與音色都不錯,是明顯要比我聽過的絕大部分手機、包括HIFI手機都要好一截的。但當插上天狼星,在譚晶版的《九兒》嗩吶高潮部分,高頻的層次感與控制力就顯得比較災難,顯得細碎和凌亂,所以同理,在比較極限的大動態場面上,華為CM21是完全沒有招架之力的,也是文中這五款產品在這方面表現較差的那個。

iBasso DC01和其他解碼耳放線是有區別的,因為他是2.5mm平衡口輸出,這就讓它的適用性會有不小的下降。既然使用了這一套平衡輸出的設計,DC01的先天優勢肯定要比其他耳放線好。DC01的DAC是滿血AK4493EQ,這顆DAC可謂相當暴力,並不是其他封裝的閹割版。PCM解碼能力是32bit/384KHz,無可挑剔,Hi-Res是Native硬解配合DSD256。動態範圍為123dB,THD+N是-113db,這顆DAC明顯要比CS43130強不少,但我相當擔心這顆DAC的供電問題,再好的食材沒有油炒也是白搭,但經過不嚴謹體驗,我認為這幾款小解碼在耗電量上沒有明顯的區別。

由於是2.5mm平衡輸出,在不拆解DC01的前提下(我怕裝不回去),我猜測DC01內部的AMP部分應該是雙路放大的,每一路都獨立的運放和LDO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畢竟官方聲稱DC01是「真平衡」,不然的話就可以開黑了),所以DC01有著32歐下113mW的輸出能力,雖然平衡口拿來對比不那麼公平,但真的是把華為那款吊打得老慘了(其餘的也狠打,但差距不會是倍數級的)。

此外,DC01是文中唯一一款附贈了Type-C轉USB-A口的型號,方便作為PC的USB DAC使用。

在聲音方面,因為平衡口的天生優勢,DC01對比其餘的產品,在空間感、層次感、和縱深的表現上,是一耳朵級別的優勢,而且聲音能量感在很強、很飽滿的前提下,擁有極好的控制力,不論是大動態下高頻的順滑程度還是低頻的下潛深度,都是這幾款中我認為最好的,也是能夠最大化地驅動天狼星的一款。

當然了,聲音如果夠「勁」, 不見得全是好事,在女聲的細膩感上,DC01的這款其實不如Cozoy、達音科、包括華為,但會優於樂之邦MU2PLUS。所以哪怕素質是最高,在風格上大家也還是可以取捨一下,可以承認的是,DC01在這幾款中擁有極好的雜食度,但如果你平時喜歡聽一些安靜、清甜型的抒情女聲,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只是考慮到這299元的售價,真的有些價格屠夫的意思,在不給什麼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我可能會優先推薦DC01。

樂之邦MU2PLUS也採用了和華為一樣的CS43130,但樂之邦定製了這顆DAC,至於定製的結果我也不知道,因為沒有公開datasheet,差別和華為應該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樂之邦自家的音頻控制器是自家定製的SOC,搭載了自家的算法優化,型號是SuperDSP230,功耗表現優異,能很好的處理USB音頻信號流。

同理,信息無從得知,也沒有動手拆解的能力(怕被小代打死),也無從得知AMP的設計;但MU2PLUS的整體參數要比華為好,好不好聽另說。它可以在32歐姆負載下提供2*90mw的輸出功率,至於THD+N等參數一概欠奉。

在聲音方面,樂之邦MU2PLUS和我之前聽過的某款他家的解碼耳放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典型的聲大力粗型,在開聲的時候會覺得結像的密度與凝聚力可以吊打全場,事實上仔細聽下來也確實如此,在器樂獨奏的演繹方面,MU2PLUS擁有這五款中最佳的解析力與形體感,縱使是聽流行音樂,在這方面的優勢也相當明顯。

但MU2PLUS在聽感上可能是這五款中我相對不那麼喜歡的,因為聲音確實是會比較糙,雖然和DC01一樣,也是為數不多可以駕馭大場面的一款,但人聲的部分顆粒感會過重,不那麼自然,更別提溫潤感了,所以大家還是按照自己的聽音需求來購買。畢竟,可以放心給出的一個結論是,在硬素質上,單埠的MU2PLUS是唯一和DC01互有來回的一款,聲音的空間感與層次感都不佔下風,在密度上甚至更勝一籌。

不過,截止到本篇文章完稿,樂之邦已經全面下架了MU2PLUS,具體原因不詳,而MU2PLUS原本的定價大概為699元。

Coozy taktc 的DAC是ESS的ES9018Q2C,ESS系列的DAC產品線相當複雜,同一款產品有不同封裝、不同定位,數字可能一樣,字母的小差別可能有巨大的差異。

嚴格來說ES9018Q2C並不是單純的DAC,它集合了DAC和AMP,因此一顆晶片就能搞定解碼到輸出,當然前面還是需要USB音頻控制器。如果datasheet無錯,那麼ES9018Q2C其實就是ES9018K2M和ES9601K的合體封裝,前者是純DAC,後者是純功放。ES9018K2M是當年手機hifi概念比較火熱時候的常見DAC,和臺機上的ES9018是完全不同的DAC,K2M只有127db的動態範圍,ES9018足足有135db。但對於手機和解碼線而言,K2M都算是"比較hifi"的設計了。

ES9018K2M的THD+N為-120dB ,DAC性能還要高於AK4493EQ的樣子。

ES9018K2M的解碼能力要分兩方面來看,PCM解碼能力尚可(32bit/384KHZ),hires方面由於內部DA通道閹割太多,解DSD也是內部轉PCM,即使是DSD256也很一般。

結合ES9601K後,ES9018Q2C的動態範圍為121dB,THD+N是-115db。由於廠家的宣傳和華為一樣,我們還得換算一次,輸出能力是32歐負載下2x75mw,也算是不錯的數據了。

綜合這兩個方面,ES9018Q2C的DAC性能和AK4493EQ各有所長。下圖是ES9018Q2C的架構圖:

Cozoy這個品牌從誕生之日起,不論是他家的解碼產品還是耳塞,都主要為流行人聲服務,尤其是抒情類的華語歌曲,所以大部分產品都比較對我的胃口,前前後後經過不斷的優化,已經可以做到把體積做的很小的同時保持當年Aegis、REI上面的強大推力與素質表現。

在音色風格方面,taktc有點像是華為CM21的加強版,聲音都很乾淨細膩,兩端的能量感較為保守,但推力方面則結結實實大了一大截,而且人聲部分的調教不愧是優化多年後的結果,在男女聲的細膩感上都是我認為這幾款中最好的,豐富的人聲細節、適中的口型,整體結像質感極佳,搭配Major的時候可以稱的上毒性極強。而且在低頻的部分,下潛不算深,但是做出了比較豐滿的形體感,聽起來會顯得有點「肉」,但又不至於太軟糯。但高頻的部分同理華為,在《九兒》的人聲與嗩吶疊加的高潮部分會比較災難,缺少層次感與順滑度,所以這也不是一款可以主打器樂的產品,但流行人聲控的話真的可以放心盲狙,定價在699元。

達音科的DTC-100音頻解碼線使用了ES9118,這東西也不是單獨的DAC,同時沒有任何後綴。是ESS專門為便攜設備設計的音頻SoC,集成了DAC+AMP。PCM/DSD解碼能力基本和ES9018Q2C一致。信噪比有125dB,THD+N為-112dB,總體來看略遜於ES9018Q2C。

下面是ES9118的參考設計圖:

文章開頭提過了,達音科DTC-100是我在成都國際耳機展上強行「薅」過來的,連LOGO都沒有打,包括宣傳詳情頁什麼的也都還沒弄好,我只是從官方要過來了一份參數來進行解讀,後續的更多信息大家就另外期待一下吧,除了上述的內容以外,還能得知的是線材部分採用了八芯的單晶銅鍍銀,32歐下的負載為40mw。

這個推力數據在全文中只比華為的要好一點,但考慮到它在這幾款中體積最小的,也情有可原,長度和厚度都要比DC01小了很多,便攜性堪比我手中的魅族解碼線了,看來達音科可能是知道DC01不那麼好對付,乾脆換了一條路子走?而且DTC-100會是購買了DK-3001pro的用戶的贈品,上市後的售價定在了399,比DC01要貴100元。

聲音方面,能看出深度調教的痕跡,首先是低頻下潛的質量很好,能夠把天狼星與Major的低頻部分都還原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帶來了相對完善的下潛與動態表現,並且有適當的殘響,氛圍感不錯,但中頻人聲的部分卻顯得十分乾淨,結像是這幾款中最細的一個,女聲的表現要優於男聲,更加注重整體的純淨度與甜美感,在醇厚感上要稍弱一些。與此同時,達音科這款在高頻的順滑程度與控制力上倒是與它的推力成了個反比,大動態群奏下不噪不亂,高頻動態的部分雖然不如DC01和MU2PLUS那麼大,但卻一副很穩定的態勢,從容而耐聽。總的來說,也是比較偏流行向的雜食,只是人聲會往女聲部分多偏了一些。

總體一圈聽下來,不公平地講,DC01在性價比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儘管平衡口確實佔了便宜,但以DC01的音色表現來看,DC02隻要不翻車,且保持299的原價,都是極有競爭力的存在。除此之外,達音科DCT-100的性價比主要在於最好的便攜度,相對有一定體積的便攜解碼來說,最小最輕便,相比魅族那樣的解碼線,聲音素質上又可以吊錘一番,貴100元的售價我也覺得在合理區間。而taktc在解碼的部分有著和DC01不相上下的水準,推力上遜於DC01和MU2PLUS,但對流行人聲的深度調教也是我非常認可的,在音色不寡淡、有韻味的前提下,做到了極高的適配性,699元的售價,性價比不如前者,但卻同樣值得推薦,如果是蘋果用戶的話,還有lightning版本的takt可選,只是售價得高達999元了。

相比之下,兩款已經停產/下架了的華為CM21和MU2PLUS是我比較不推薦的,前者在同體積下素質孱弱,後者聲音素質很強,但顯然缺乏比較用心的調教,做工較為粗糙,而且這兩款也是在使用中唯二在拔下手機時會出現爆音的產品,使用體驗上同樣不那麼理想。但我還是覺得比起素質優秀、推力也不俗,但持續缺貨耍猴的魅族解碼線,加點錢購買稍帶一點體積的這幾款解碼線,都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解碼能力和推力方面都會有非常顯著的提升,而且我個人認為和千元級HIFI播放器的差距極小,各位可以放心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去進行選購,真的不止「聽個響」而已。而高端一些的產品裡,也有我比較推崇的,比如Cozoy的taktpro與極致的Naos,都是可以換線、適配不同接口的選擇,因為價位過高,不適用於「橫評」的標準,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相關信息進行了解。

相關焦點

  • 最簡易筆記本聲音提升方案,體驗森韻TAKT C音頻解碼線
    今天我想聊一聊的是關於筆記本平臺的可攜式HiFi音頻解決方案:一條小尾巴就能搞定,這就是森韻TAKT C音頻解碼線。【開箱和產品細節】關於TAKT C這條音頻解碼線,網路上許多用戶都推薦把它用在android手機上。
  • 什麼是type c接口,為什麼現在很多新出的手機都換上type c了?
    Type-C接口屬於比較新的類型的接口,估計很快將會流行起來,像新版的MacBook,小米手機,都是這種接口的。如今主流的手機基本上都用上了Type-c接口,一直堅持Micro USB接口陣營的OPPO和vivo,也在最新發布的OPPO Find X和vivo NEX時用上了Type-c接口,Type-c已經代替Micro USB成為了主流手機接口之一。
  • 誰是你的終極保鏢 五款安全類應用橫評
    五款安全應用橫評:開篇要說手機中幾大必備軟體,那麼其中必有一款是安全類應用,可以看出安全類應用對廣大手機用戶的重要性。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安全類應用有很多種,很多智慧型手機新用戶並不太了解哪一款更適合自己,同時大部分安全類應用都有著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更是擾亂了用戶的選擇視野,今天小編我就為大家帶來目前最主流的五款安全類應用橫評,讓我們看看它們之間誰才是手機的終極保鏢!
  • 航拍攝像頭哪家強?鏡頭解析度橫評
    航拍攝像頭哪家強?鏡頭解析度橫評 2015年07月10日 16:27作者:任瑞燕編輯:任瑞燕   在DJI發布精靈 3後,想必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航拍無人機的關鍵參數——相機的畫質如何了,今天飛會兒網就給大家帶來黑狗
  • 選擇手機要選擇有Type-c接口,其原因是什麼?
    今天我們來說說選擇手機要選擇有Type-c接口,其原因是什麼?手機的Type-C接口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2015年推出後,2016年開始流行。旗艦手機開始匹配Type-C接口,放棄了常用的MicroUSB接口。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接口被Type-c接口所取代。
  • Type-C多功能拓展塢,讓華為手機變得妙趣橫生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市面上type-c接口的手機變得更加豐富。就如時下大火的華為系列手機,也是運用了type-c接口。接口其正反插拔,快速充電,並且支持音視頻同步傳輸等功能備受網友好評。不過手機type-c接口的各種強大功能,你真的都用上了麼?
  • 一條可以提升聲音品質的線-畢亞茲type-c轉3.5mm轉換線試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家取消了3.5mm音頻接口,雖然藍牙耳機由於無線連接、使用方便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但是因為數據在無線傳輸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的存在失真的情況,這也是監聽級別的耳機均採用有線傳輸的原因。而type-c接口由於是數字格式的輸出音質往往優於模擬3.5mm音頻接口,因此廠家一般會附帶type-c轉接口已適配傳統的有線耳機,但是往往由於不是同一個品牌,顏色無法達到統一,總有不協調的感覺,而且多了一道轉接環境,阻抗也會增加而影響效果。畢亞茲type-c轉3.5mm轉換線,只需要直接連接手機與耳機,無需轉接的過程,不僅外觀搭配,音質也有所保證。
  • 7款電競顯示器橫評:一直沒吃雞?真不是你技術不行
    7款主流電競顯示器橫評產品參數一覽表除了作為此次橫評標準的27英寸、2K解析度、144Hz刷新率外,7款顯示器在面板材質、曲率、響應時間、同步技術等參數上都有不同。曲面顯示器能夠提升遊戲的沉浸體驗曲面屏是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相比傳統的平面屏,曲面屏擁有更強的沉浸體驗,玩遊戲會更爽。在本次橫評中有4款電競顯示器為曲面屏,曲率都是1800R,其餘3款為平面屏。響應時間上,有4款顯示器為1ms,3款顯示器為4ms。
  • 健康清潔專家 五款家庭吸塵器橫評
    健康清潔專家 五款家庭吸塵器橫評   本次吸塵器橫評小編挑選了五款高端品牌吸塵器
  • 筆記本上的Type-C接口越來越多,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另外type-c接口的體積更小,比起傳統type-A接口小得多,可以減少筆記本電腦側面的空間佔用。二、快速充電、10Gps高速傳輸type-c接口擁有10Gbit/秒的數據傳輸速度,這樣拷取大文件的時間更短,對於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效率提升立竿見影。
  • 手機解碼耳放線哪家強?UA1、Link2、DC03貼身肉搏
    目前手機小尾巴產品越來越多,市場迎來井噴之勢。尤其最近,國內HiFi品牌——山靈、艾巴索、乂度等均發布了最新一代的解碼耳放線。這引起了筆者的好奇——這幾條解碼線價格從200多到700多,他們的音質是否差距明顯?為此筆者找來山靈UA1、艾巴索DC03、乂度Link2這三款產品,希望通過對比之後,看看誰才是最值得入手的小尾巴,給各位燒友一些參考。
  • 12款智能馬桶蓋年度橫評:你聽過的品牌都來了
    實際上速熱式其實類似於儲熱式,兩者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三種加熱方式的智能馬桶蓋相比之下即熱式的智能馬桶蓋更具優勢,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主流,而儲熱式有水箱,容易滋生細菌,容易對用戶身體特別是女性帶來傷害,在國外已逐漸被市場淘汰。為了讓消費者更加了解並對比三種款式智能馬桶蓋,我們撰寫了本次橫評。
  • 為什麼很多人把type-c接口說成華為接口?手機接口有哪些區別呢?
    之前出差忘記帶手機數據線隨即問前臺小姐姐是否有type-c接口數據線,小姐姐說這邊只有華為、蘋果、和安卓數據線,沒有我說的那種。那麼小姐姐說的這三種到底是什麼數據線呢!為什麼都這麼叫,而不是叫其本身的名字呢?
  • 手機小尾巴不只是解決接口的問題,更讓手機成為了專業安卓播放器
    手機不配3.5音頻口後,喜歡聽音樂的玩家都會給手機配一個小尾巴。對音質有追求的燒友呢,可能不僅僅滿足於解決接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獨立解碼的問題,現在的手機很少有配獨立的音頻解碼。我們只能寄託於外置解碼,而現在的解碼線在硬體配置上也越來越高,有點衝擊千元級播放器的勢頭。很多燒友都覺得配上一個好點的解碼線,音質不比千元級播放器差,而唯一的差距就是在於平衡口。
  • 蘋果明年或棄用Lightining接口 Type-C有望成主流手機通用接口
    文章裡有這麼兩段話:當時更替的新接口更節省手機空間,不用區分接口正反面便於使用減少設備耗損,9pin設計更耐用。但是不支持模擬信號音頻輸出,僅僅是純數字接口,和一些設備也不兼容,需要購買轉接頭。那麼安卓已經普及,蘋果也轉向的Type-C接口到底有什麼優勢這麼吸引人呢?我們知道數據線接口大多數用於充電數據傳輸功效,Type-C接口最大的輸出電壓可以達到20V,同時傳輸功率可以達到100W,相比Lightining接口要提升很多,快充效率驚人。蘋果轉向Type-C接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蘋果用戶對快充的呼聲,畢竟其它安卓高端機型都支持了不是。
  • 電腦手機PD閃充,雙頭Type-c公對公數據線錦集
    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如今都已經用上了Type-C接口。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於這個數據線並不陌生。其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支持正反插拔。相比起普通的micro usb接口。不管是充電,還是傳輸數據上。都更勝一籌。如今,40W快充都已經成為安卓旗艦手機的標配。
  • 看完你就知道如何選了 23款熱門桌上型電腦橫評
    【橫評目錄】一、橫評目的、選品理由及入圍橫評產品名單二、評估方法、評分標準及橫評成績匯總三、入選TOP 12的桌上型電腦結果及評價四、桌上型電腦選購要點及注意事項五、橫評總結01 橫評目的、選品理由及入圍橫評產品名單  此次橫評的目的是為消費者選購桌上型電腦提供指導。
  • 最暢銷的12款智能馬桶蓋年度橫評
    實際上速熱式其實類似於儲熱式,兩者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三種加熱方式的智能馬桶蓋相比之下即熱式的智能馬桶蓋更具優勢,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主流,而儲熱式有水箱,容易滋生細菌,容易對用戶身體特別是女性帶來傷害,在國外已逐漸被市場淘汰。為了讓消費者更加了解並對比三種款式智能馬桶蓋,我們撰寫了本次橫評。
  • 大神爆改機械鍵盤 鍵線分離用上Type-C
    目前市面上的機械鍵盤大都還是沒有採用鍵線分離的設計,採用鍵線分離的目前也基本上是mini USB和micro USB口,我還沒見過type-c接口的機械鍵盤。type-c接口作為目前中高端手機的常見接口,有很多的優勢,比如說速度上可以達到USB3.1,支持盲插(正反面都能插)。既然這個接口這麼棒,為什麼鍵線分離的時候不採用呢?這是我之前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 最佳播客搭檔 三款音頻播放器軟體橫向評
    三款音頻播放器軟體橫向評(1)  播放器軟體幾乎是每臺電腦中必備的軟體,而播放器軟體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你的電腦中安裝的是什麼播放軟體呢?你能說出你喜歡它的理由嗎?究竟什麼樣的播放器才是最適合大眾,最實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