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拍鳥,女攝影師成為今年北美打鳥第一人

2020-11-24 澎湃新聞

水中拍鳥,女攝影師成為今年北美打鳥第一人

2020-07-12 0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你的影像閨蜜 她影像

點擊藍字,關注她影像

近日,北美著名自然環保組織奧杜邦學會在官網公布了今年奧杜邦攝影比賽(the 2020 Audubon Photography Awards)獲獎名單,美國攝影師Joanna Lentini奪得今年大獎。

攝影師 Joanna Lentini 獲獎作品

攝影師 Joanna Lentini

「我花了很長時間在拉巴斯灣的加州海獅公園拍海獅,但從沒在那裡遇到過潛水捕魚的鸕鷀」Joanna Lentini說道,「我把注意力從頑皮的海獅身上移開,敬畏地看著鸕鷀先把嘴伸到海水裡,然後向著沙丁魚猛咬一口。雖然我花了很長時間觀察這些鳥,但是沒有看到一隻鸕鷀捕到魚。更糟糕的是,一些好奇心旺盛的海獅幼崽會從後面咬它們。」

Joanna Lentini的工作照

除此之外,評委團還從技術素質、獨創性、藝術價值三個方面入手,在4個參賽類別的6000多幅參賽作品中,評選出10幅獲獎作品。

專業組(Professional)

優勝獎

攝影師 Sue Dougherty

Sue Dougherty:「當時太陽正落山,軍艦鳥群非常活躍,我和很多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被這個場景迷住了。我們趴在沙灘上,手持相機拍攝。我注意到圖中的這隻鳥,它的喉囊被太陽照的透亮,我用長焦捕捉了它的肖像。」

榮譽獎

攝影師 Gene Putney

Gene Putney:「2019年春天,我第一次冒險去圍觀艾草松雞求偶。這隻雄鳥是我看到的第一隻松雞。當他把目光從我身上移開時,他擺出了一個很好的側面姿勢,我覺得從後面拍他的照片是一個很好的視角。」

業餘組(Amateur)

優勝獎

攝影師 Gail Bisson

Gail Bisson:「暴雨過後,我們乘船遊覽Tárcoles 河,天空終於放晴時,我們看到這種虎鷺在河邊散步,當船經過,這隻鳥在岸邊看著我們,我舉起相機,用豎構圖拍攝,鳥後面還有暴雨後的天空。」

榮譽獎

攝影師 Bibek Ghosh

Bibek Ghosh:「我位於弗裡蒙特的家附近有一個農場,裡面有一個噴泉,會吸引鳥來喝水。當我在噴泉邊尋找鶯和其他候鳥時,看到了這隻有趣的蜂鳥。它飛到水裡喝了一口水,然後在水滴中飛來飛去,好像是想抓住一滴水珠。在拍了幾張照片之後,我終於抓拍到了那只在比賽中獲獎的鳥。」

植物與鳥類組(Plants for Birds)

優勝獎

攝影師 Travis Bonovsky

Travis Bonovsky:「由於經常去密西西比河公園,我對圖上的植物比較了解,知道它的葉子可以容納雨水。我讀書了解到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喜歡喝這些植物裡儲存的露珠,所以當我經過這些植物時,我總是留意鳥類的動向,終於在七月下旬的一天,我有幸目睹了一隻美洲金翅雀一頭扎進了一顆植物裡。」

榮譽獎

攝影師 Natalie Robertson

Natalie Robertson:「這隻鶯很難拍,因為它正瘋狂地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覓食。醋慄是五大湖北部遷徙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我很高興能拍到這隻鶯從小花中喝花蜜的清晰圖像。」

青年組(Youth)

優勝獎

攝影師 Vayun Tiwari

Vayun Tiwari:「乘船時,我注意到一片睡蓮中有幾隻水雉,於是請船長停下來。我希望我們的船不會把鳥嚇跑。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這麼好,有一隻離我們越來越近。當那隻鳥停下來看一眼睡蓮時,我已經準備好拍這張特別的照片了。」

榮譽獎

攝影師Christopher Smith

Christopher Smith:「當我在一個自然保護區散步時,我聽到一個走鵑在跟它的同伴咕咕叫。我追著聲音,發現了一隻走鵑抓著一個禮物送給它的夥伴:一隻大蜥蜴!那隻走鵑在我頭頂的柱子上坐了將近10分鐘。光線很刺眼,很難拍,最終我還是成功地拍下了這張照片。我喜歡這張照片,這是一個捕食者和它的獵物。」

費舍爾獎(Fisher Prize)

獲獎攝影師Marlee Fuller-Morris

Marlee Fuller-Morris :「我沿著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內一條鮮為人知的小徑,來到一個小瀑布的頂端。當我在池邊坐了一會兒,一隻河烏飛了進來。河水流動很快,但並不太深。這隻河烏把頭伸到水下尋找獵物。當我坐在那裡拍下幾百張水花飛濺的照片後,那隻鳥距離我越來越近。」

瀏覽比賽官網

www.audubon.org

獲取更多作品信息

奧杜邦學會是美國的一個非贏利性的鳥類民間環保組織,成立於1886年,屬於同類組織中歷史最悠久的。它主要關注的是北美州鳥類,因此奧杜邦攝影比賽也可以被視為一個專注於鳥類攝影的比賽,今年是該項比賽舉辦的第11個年頭。

-

圖文來源 | 網際網路

翻譯整理 | 木起語

原標題:《水中拍鳥,女攝影師成為今年北美打鳥第一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鳥類攝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泰州有位「打鳥」達人,拍的鳥兒美翻了
    指攝影師使用手中的「長槍短炮」瞄準鳥群進行拍攝,那樣子就像打靶一樣,所以叫「打鳥」。,並迷上了「打鳥」。 鳥類體形較小,且十分機敏,想要拍到好照片,得爬上高地,陷入水塘,伏至樹梢,隱於草叢,當然還需要攝影師非同一般的毅力與洞察力。在葛峻看來,能讓一隻只絢麗多彩的空中精靈以最美的姿態定格在那方寸之間,那便是最大幸福。
  • 中國拍鳥大爺,全世界的鳥都躲著走
    今年1月,有一條紅腹錦雞與喜鵲雪中起舞的視頻刷爆微博,便是用食物誘拍得來的。「老實」的攝影師花費幾年時間都拍不到的照片,用些手段、花點錢就能拍到,為什麼不?觀鳥人張瑜曾在微博上分享,他今年1月在野外觀鳥時聽拍鳥大爺聊天,北京宛平湖的拍鳥大爺用耗子誘拍紅隼,收費5元一人,需求還不少。
  • 中國拍鳥大爺,全世界的鳥都躲著走丨原創
    為了拍張照片,一位拍鳥大爺抓住了一隻鳳頭鸊鷉。從拍花到拍鳥:單反大爺的升級之路許多拍鳥大爺「最初的夢想」並不是拍鳥。剛接觸單反時,他們多是荷花的忠實愛好者。不難理解,荷花既有內涵又有顏值,拍攝難度不高,只要對準焦,基本都能出片。但這樣就太簡單了,最好來點噴水,用煙餅製造仙境,慢慢地就學會了擺拍。
  • 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南方的秋季有很多鳥可以拍,如果你是小白攝影師,也喜歡生態攝影,那麼本文就是值得一看的鳥類攝影教程,我將分享多年的「打鳥」經驗,讓你在秋季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使用手機拍照都開始講究專業,用單眼相機拍鳥就要更專業一點,攝影新手除了要掌握基礎的拍照技巧以外,還要懂得抓拍和等待。拍攝人像和鳥類相比,人像攝影可以指導模特的表情和動作,但拍攝小鳥時卻無法控制它們的飛行速度和動作,充滿了隨機性,較為考驗攝影師的預判能力。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布語BUYU今天和大家聊聊拍鳥,這個很有老法師法力無邊的主題,這篇主要是給第一次或剛對這個攝影類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看的,第一次寫文,如果有不足,偏頗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諒解。內容都會以問答形式呈現,方便大家閱讀。好的,直入正題吧!【有關器材的問題】問:打鳥需要什麼器材?
  • 女攝影師北極拍攝白鯨嬉戲圖 水中吐泡泡萌死人
    女攝影師北極拍攝白鯨嬉戲圖 水中吐泡泡萌死人 (2/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拍鳥大爺這個詞到底指的是誰?
    原創Benji Fu野外筆記大爺這個詞本來指的是年齡大一些的長者,因為很多以鳥類為拍攝題材的攝影愛好者年齡都是長者,所以就被稱作「拍鳥大爺」。這個詞在觀鳥圈子裡並不是一個褒義詞,甚至不是一個中性詞,而是帶有一絲絲戲謔調侃,還有一絲鄙視。
  • 泉城影苑|濟南執著「打鳥」人,十幾年跑遍幾十個國家,拍鳥無數
    白鷺 佳能5D Mark III 400mm f/3.2 1/200s佛法僧 佳能1D X Mark II 600mm f/4.5 1/1600s濟南「打鳥人」王建忠,在攝影圈裡的發燒度、知名度是出了名的。
  • 北美「打鳥」照片,驚豔了世界!
    近日,北美地區重要的鳥類攝影比賽奧杜邦攝影大賽
  • 8旬夫妻10年野外拍鳥3萬多張 見到捕鳥網就剪
    丈夫叫陸志遠,今年83歲,妻子叫沈素娟,今年81歲。兩人都是紹興人,之前在外地工作,陸志遠做科研,沈素娟是老師。退休後兩人落葉歸根。  「退休以後有的是時間,而且需要鍛鍊身體,所以重拾攝影愛好。」陸志遠說。起初,他們喜歡拍風景,後來注意到鳥類的靈動可愛,很快便購買了一款變焦鏡頭,開始了「打鳥」(攝影術語)生涯。  剛開始拍攝鳥類時,很多鳥都叫不出名字。
  • 強大對焦表現 EOS R5全新拍鳥神器
    此次拍攝也特意去到了滇池周邊的大觀樓、南園、海埂大壩、溼地轉悠了幾天,運氣不錯,拍了一些南遷的候鳥,天上的、水中的,樹捎上的;這讓我可以更詳盡的測試上述四個方面的性能。快速精準的追焦能力,為拍攝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技術保證,讓拍鳥變得簡單了許多。
  • 拍鳥趣事之——北紅尾鴝篇
    為什麼說,拍鳥趣事呢?因為北紅尾鴝不怕人,有時候可以在幾米的近距離遇到它們,拍到它們。北紅尾鴝雌鳥 為什麼說,拍鳥趣事呢 有一次我穿著迷彩服,蹲在一個小河溝邊,發現了一隻北紅妹妹飛過來,我趕緊找了一片灌木隱藏起來,這個粗心的妹妹真的沒有發現我,
  • 「名家鏡頭」金廣英:我的泰湖拍鳥記
    回顧這一年的泰湖拍鳥經歷,從3月10日開始,到12月17日為止,我共記錄了鳥類100種。一、水鳥篇我的水鳥拍攝地,主要是在黑龍江省泰來縣泰湖國家溼地公園。這是該省唯一的一片城中溼地,面積約為1365公頃,其中水域700公頃。湖裡葦草豐盛,魚類眾多,淺灘和沼澤面積較大,每年春季都會吸引眾多的水鳥前來補充營養。
  • 拍客們「打鳥」太過癮!
    青山碧水、芳草瓊花、百鳥翔舞,更有難得一見的鳥兒靈動美麗、爭奇鬥豔,讓拍客們大飽眼福,過足了「打鳥」癮,也拍到了不少精彩的片片。每年來佛坪的候鳥達百萬隻,它們吃害蟲、捉老鼠、報農時、自在歌舞等各顯其能,回報著佛坪人,扮靚了佛坪的四季,來佛坪拍鳥也成為各地拍客的一大樂事。
  • 杭州女婿在美國變成拍鳥狂人
    蜂鳥在吸食花蜜美洲反嘴鷸安氏蜂鳥蜂鳥育雛攝影師簡介:2009年開始玩攝影拍得最多的是風光照從2013年開始更多地愛上拍鳥浙江在線8月25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陳豔 實習生 陳煒烙/文 周寧/攝)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麼鳥?
  • 一個人孤獨的蹲守93天拍白鷺,終於明白了拍鳥關鍵所在
    而且很難有夥伴,因為不是攝影愛好者,誰會陪你蹲守在鳥類活動頻繁的地方一呆半天一天的,即使是攝影愛好者也不一定是打鳥愛好者,所以即使圈內人也很難約伴。故打鳥必須興趣濃厚,否則很難堅持。這個是比器材更重要的。因為器材只要花錢就能買到,頂多是一個錢多錢少、器材檔次高低的問題。作者之所以3個多月(當然天氣不好除外)的時間專注拍白鷺,就想苦練基本功。拍攝白鷺最難的功夫在拍飛行的白鷺的對焦技巧。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奧森「拍鳥大軍」天剛亮就架起「長槍短炮」拍鳥者在放誘餌攝影/張曜麟近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攝影師隊伍引起了廣泛關注。與傳統印象中攝影師的形象不同,這些攝影愛好者大多是退休的大爺大媽。為了拍攝一隻鳥,有些老年人會在凌晨3點鐘起床,開車前往奧森公園,為了「搶」到一個最佳機位。
  • 清水湖的舞者北美鸊鷉
    清水湖風景迷人煙波浩渺,方圓68英裡約有250萬年的歷史,是北美最古老的湖,也是加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引來了許多遊禽來此築巢棲息,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水中的舞者北美鸊鷉。特別是在北美鸊鷉繁殖的季節,總會吸引眾多的攝影師競相趕到加州的清水湖觀賞記錄這一動物世界的美妙奇觀。
  • 《灰兔視角》第71期|炫耀
    點擊上面「灰兔視角」籃字輕鬆關注我們保護生態環境    敬畏自然   關愛鳥類第71拍鳥要看鳥眼有沒有光,只有把眼光眼神拍出來了,就是成功的作品了。    學   習   園   地拍  鳥  心  得拍鳥的快樂不言而喻。拍鳥也逼自己進行再學習。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通過四年多的實踐,慢慢地積累了一些經驗,有了不少拍鳥的心得。拍鳥俗稱「打鳥」。也就是說,要拍好鳥,首先需要武器。「打鳥」的武器。
  • 老吳拍鳥的小故事
    老吳拍鳥小故事如果拿起相機拍紀實片,說句內心話,通過30多年摸索和實踐,稍微懂得皮毛,如果拿起相機拍鳥,說句不怕丟人話,絕對是門外漢、小學生,為什麼?不說設備如何,笨手笨腳的絕對不行。愛一行,學一行,多學、多問、多看、多摸索、多悟性,時間長了,也就自然會了,世上沒有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