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計劃著去古代徽州文化旅遊,這次正好空著,毫不猶豫地出發了,AAA級的古村呈康康是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去處,康康古村在安徽黃山市徽州區,雖然沒有西達宏村那麼有名,但是其美麗卻絲毫不遜色,這是我爸爸的第5季,出發的時候,我們直接從黃山去,40公裡左右,坐車50分鐘左右。
下車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荷花池,據說這是永興湖,是村子裡所有水源的集合地,我本來就有點失落,因為人群的行李擋住了水波,所以看不見岸上白牆的藍磚倒影了,但是,置身其中,這個荷塘的野趣也很美,我們跟著水流進了村子。
古村第一風村,古村第一風村,其選址基於易經的八卦風水理論,村裡的河巧妙地成為八卦陰陽魚的界線,村落周邊的八座山也自然成了八卦的八角,看了導遊圖,果然不得不感嘆先人的智慧。
進村前先經過一個大廣場,廣場都是村子裡人曬的豐收成果,閃耀著金黃色,鮮紅的一面,充滿著生活的氣息,最後,在進入村子之前,我還踩過一個洞,他們說這是平安時代,也就是說,真正體現了「旅行不是一輩子的事情」。
整個康康古村沿著山靠著水,據介紹,一共有三條街九十九條小巷,果然走在裡面的話,會有迷路的感覺,古樸的青石鋪路,爬滿青苔灰牆灰瓦,世事1800多年浮現,這個古村一點也不動,覺得外面一切的喧囂都與之無關,來到這裡的話,仿佛一大早就過去了,回到了明末清初。
這樣沿著胡同一直走,這裡保留了大量宋元、明等時代的古建築群體,途中發現有很多古民居和祠堂可以進去參觀,這真是了解姜歷史的好通道,一開始我覺得外觀簡樸、非常古老的民房內部也應該只是簡單的配置,沒想到民房裡有別的洞,他們真的是偉大的創造者,徽派建築風格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表現,他們在民房裡裝飾了很多木雕磚頭,古董家具隨處可見。
另外,這裡很多民房不僅在一樓,而且在一個院子裡還有很多石像,這光是看看房間的外圍是絕對想不到的,除了庭院以外,祠堂也是亮點之一,其中數羅東舒祠最有名,地位極高,被稱為「中華第一祠」,不管規模如何,在建築技術方面也非常有魄力,經過胡同,康康橋也是最精彩的,村落被河流環繞,很幸運能看到這麼多形狀奇特的古橋,環秀橋是其中之一,元代建造的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這在當時是非常棒的工藝。##&&image&#
當然,除了舊村落中優美的徽派建築,守土的居民也是不容忽視的,他們穿插在這些古典建築中,顯得很古樸和諧,最後借用中國國畫大師劉海粟的一句話,「登黃山不可呈姜」,如果想一覽古徽州的標誌,呈姜古鎮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