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美國南北戰爭彼得斯堡戰役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塹壕戰」

2021-01-08 hawk26講武堂

155年前,即1865年4月2日,美國南北戰爭的彼得斯堡戰役結束,北軍佔領了這座要塞。

在此之前,這裡進行了艱苦的封鎖和破壞性的炮轟,南軍成功擊退了兩次進攻,並給北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南軍見到北軍攻勢越來越猛,丟失要塞是遲早的事,於是突圍逃出包圍圈。彼得斯堡戰役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塹壕戰而被寫入史冊。

北軍在尤利西斯·格蘭特將軍的指揮下,在凌晨4時40分發起進攻,這次進攻並沒有進行炮火準備。北軍並不知道南軍已經突圍,雙方在一片黑暗中分別進行大規模的行動。凌晨5時,霍拉蒂·賴特將軍指揮的佛蒙特旅已經佔領了西南地區的防禦陣地,赫斯與要塞的聯繫被切斷。

拿下赫斯後,部隊開始從西方進攻彼得斯堡,福斯特將軍的部隊對格雷格和惠特沃思發起進攻。格雷格的守軍只有214人,卻擊退了北軍的大規模進攻,堅守長達三個小時。格蘭特將兵力加強到8000人,在激烈的肉搏戰之後佔領了這裡。圖為1864年夏,北軍在彼得斯堡外圍建立的圍困陣地設計圖。

惠特沃思的守軍稍多,但也只有286人。他們認為堅守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突圍撤退到要塞外圍的朗斯特裡特,實際上已經脫離了戰場。圖為北軍進攻彼得斯堡時,使用的13英寸(330mm)「獨裁者」重型攻城臼炮。

在守軍逃到朗斯特裡特後,彼得斯堡西面已經無人防守。圖為北軍將一門「獨裁者」攻城臼炮放到一個臨時的貨車平臺上,但這個平臺無法承受巨大的後坐力,幾次射擊之後,平臺就垮掉了。

但是,由於長時間的戰鬥,北軍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格蘭特將軍下令停止進攻,第二天才完全佔領這座要塞。圖為彼得斯堡包圍圈,北軍使用的20磅重型步兵炮。

利用這個短暫的喘息之機,彼得斯堡倖存的守軍趁著夜幕的掩護,沿著快速建造好的浮橋逃過了河,由於浮橋承載力有限,他們不得不將所有重炮拋棄。

詹姆斯14磅炮是北軍廣泛裝備的野戰炮,在包括彼得斯堡等眾多戰役中使用過。

北軍佔領彼得斯堡之後,打開了通往南方邦聯首都里奇蒙的大門。圖為北軍的戰壕,由於雙方火炮射程和殺傷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是步槍射擊精度的提高,雙方士兵不得不挖掘戰壕,以躲避致命的射擊。

北軍的指揮官在前線玩著紙牌,他們身後站著黑人士兵。由於北方宣布廢除奴隸制,大批黑人參軍成為重要的力量。

北軍佔領彼得斯堡之後,發現南軍修築了大量防炮工事。

斯特德曼將軍的防炮工事,他是彼得斯堡的重要指揮官之一。

彼得斯堡的路障,作為防禦工事的重要補充,簡單易做的路障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彼得斯堡的要塞炮,炮架可以旋轉,以提高射界,粗重的木製炮架上放著三組榴霰彈。

彼得斯堡守軍逃跑的浮橋,這是他們最後的逃生通道。

彼得斯堡守軍逃跑時拋棄的各種火炮。

在這次戰鬥中,北軍傷亡3936人,南軍傷亡沒有精確統計,約有5000人損失,其中約3000人被俘。

相關焦點

  • 冷門題材《南北戰爭》遊戲點評[多圖]
    英文名稱:Take Command: 2nd Manassas中文名稱:南北戰爭:第二次馬納薩斯之戰開發:Mad Minute Games 發行:Paradox Entertainment 平臺:PC類型:即時戰略 網址:http://www.paradoxplaza.com
  • 一戰時流行的塹壕戰,究竟怎麼打的?為何抗戰期間我軍同樣適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作戰方式就是塹壕戰,雖然壕溝出現的時間很早,但是它大放異彩確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這個時候的壕溝和以前的不一樣,它可以說是當時軍隊在建築和工程方面智慧的象徵。
  • 一戰最後打成了塹壕戰,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戰戰爭規模非常大,但是基本上每一場戰役都是塹壕佔,為什麼一戰會打成塹壕戰呢?簡單點說,一戰是在變革時期發生的戰役,當時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可以運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在發生,可以運用第二次工業的成果,這些成果為軍需裝備的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持,作戰武器更新發展速度非常之快,但是交通運輸方式卻沒有太大變化,最便捷的選擇還是火車,但是當時的火車運輸沒有現在這麼快,所以落後的運輸方式和作戰的需要就產生了矛盾。
  • 美國的南北戰爭是為了消滅奴隸制嗎?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一場規模最大的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造成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美國種植園奴隸制 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對於新大陸的開發很快也提上日程。為了在新大陸開發中後來居上,英國人將目光盯上中北美洲。
  • 一戰時的暴風突擊隊,為了適應塹壕戰,德軍發明的「人肉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往往因年代的久遠知名度並沒有二戰要高,其慘烈程度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好像也要弱一些。但若以當時士兵的角度來看,還是一戰要更讓人絕望一些,道理就跟你第一次去拔牙和第二次去拔牙的感覺一樣。在塹壕戰的大趨勢下,坦克誕生了,而在它誕生之前,雙方只能幹耗著嗎?當然不。
  • 一戰塹壕戰「人間地獄」的苦難 每一次交戰都是一場可怕的屠殺
    1915年,加利波利戰役中,愛爾蘭的皇家步兵團士兵用槍頂著頭盔,試圖通過吸引射擊來暴露土耳其狙擊手的位置。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的一個英軍崗哨,士兵在戰壕裡觀察敵情。《聚焦戰爭》/圖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一名德國士兵在戰壕裡通過潛望鏡偵察周遭情況。1917年,一戰時期帶著防毒面具的澳大利亞士兵在戰壕裡。
  • 一戰塹壕戰中很少被提及的一款近戰武器,外觀簡單醜陋卻很實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交戰雙方都使出全力向對方進攻,德軍在戰爭初期實力略勝一籌,但是德軍攻勢在法國巴黎地區被英法聯軍所遏制,並向德軍發起反攻,德軍不得不後撤併建立防線進行防守。手拿塹壕棒的一戰士兵但是殘酷的戰爭不可能永遠僵持下去,在長期的塹壕戰中有一種武器應運而生,它就是塹壕棒。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步槍、手榴彈、刺刀外,地面部隊戰鬥時也要隨時攜帶的武器。
  • 重返美國南北戰爭
    【本文由作者供17173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軍事歷史迷們可能對美國內戰有一些了解,它是南北雙方為解放黑人奴隸問題而引發的內戰。本周上架的《貴族:1896》就是以這段歷史為線索,展示了內戰期間發生的幾次經典戰役。
  • 美國人違背條約進攻印第安人 沒想到在小巨角戰役遭全殲
    在1876年的小巨角戰役中,美國白人在和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部落之間的戰鬥中戰敗,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卡斯特的最後據點」。小巨角戰役是美軍與北美印第安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美軍在此役中遭到原住民蘇族人圍殲。
  • 歷史上的今天丨英國人要殺,美奸更要殺!美國獨立戰爭也是美國的第...
    1.1742年1月14日,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逝世 2.1784年1月14日,美國獨立戰爭正式結束 3.1905年1月14日,南通博物苑創建 4.1960年1月14日,人類第一次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
  • 《龍之戰》:戰爭充滿殘酷和無情,卻也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戰爭是暴力的,充滿殘酷和無情的,但它確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對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特別是對清朝的歷史最為感興趣。8月4日全國上映的《龍之戰》,就是一部關於清朝歷史的戰爭史詩作品。影片用老電影的手法,用樸實的鏡頭語言透出一股濃重的歷史厚重感。
  • 揭秘史上腦洞大開的奇葩戰爭:皇家炮兵VS兩萬鴯鶓大軍,人類慘敗
    戰爭給人們的印象一直都是慘烈和慘痛的,但是在人類的歷史中也有奇葩,意想不到的戰爭,有的腦洞大開,極盡搞笑之本能;有的出乎意料,逆轉戰爭之變局,今天咱們的氣氛就放輕鬆一點,虎哥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有趣的戰爭故事。
  • 2021年《中國國家歷史》出版物主題徵稿開始!
    >運河文化(中國、世界) (1) 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以及浙東運河沿線環境及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圖說大運河;大運河博物館; (2)世界上其他重要的大運河(如巴拿馬運河、蘇黎世運河等)的歷史、保護及給中國的啟示。
  • 這些很好看的美國戰爭片,每一部都讓你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這部電影耗資巨大,場景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第二部《勇敢的心》,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失去愛妻的 華萊士揭竿起義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贏得票房上的勝利,亦得到了眾多專業影評機構的廣泛讚譽,但是影片中對於歷史的描繪多處嚴重失實,飽受批評。
  • 歷史:創造歷史的戰役,約克鎮的圍城!
    歷史:創造歷史的戰役,約克鎮的圍城!上次參加製造歷史戰役時,我們談到了傳說中的300戰役,俗稱塞莫皮萊,斯巴達將軍列奧尼達斯堅持不可能的勝算,以便購買希臘時間來防禦入侵的波斯軍隊。這場戰鬥已經被燒成了歷史,這場戰鬥證明了對抗無法戰勝的勇氣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人類精神的力量。這一次,我們談論的是約克鎮的圍城。可以說,約克鎮是美國獨立戰爭中最具決定性的戰役之一。
  • 美國軍方最致命的武器:加特林、原子彈,最後一個好多人不服
    美國軍方最致命的武器:加特林、原子彈,最後一個好多人不服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說,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歷史上享有無與倫比的統治地位。羅馬和英國都沒有比競爭對手更優越的地位。雖然美國軍隊並不是地球上最大的軍隊,但它是迄今為止受過最好訓練和裝備最好的力量,讓俄羅斯和印度等對手感到羞恥。
  • 50萬走上戰場的「喵星人」 萌貓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桌面戰爭兵棋」專注於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小貓咪一直都是人們最喜歡的寵物之一,除了它那萌萌的外表以外還有那高冷的性格,讓貓在寵物界佔得一席之地。可是誰又能想到這種吃了就睡,睡醒了又吃,偶爾在陽臺上曬曬太陽的可愛生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卻是戰場上最厲害的,使「敵人」聞風喪膽的貓士兵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的塹壕戰,讓蘇軍損失慘重的施勞弗高地戰役
    但是戰爭此時尚未結束,蘇德雙方圍繞著柏林還將進行血戰。可在柏林戰役爆發前,蘇軍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就將面對一場塹壕戰式的血戰——施勞弗高地戰役。一、施勞弗高地此刻蘇軍元帥格奧爾吉·朱可夫正意氣風發的率領他那強大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他的目標是德國的黑色心臟——柏林。只要能夠攻克柏林,那麼朱可夫不僅能夠徹底結束這場戰爭,更可以從'莫斯科的保衛者'變成'柏林的徵服者'。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從而扭轉太平洋戰場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