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蛇繞印,風水坐實曾國藩「大儒」之名

2021-01-21 桐源居士


尼山夫子洞,誕生了大儒孔子。曾國藩直追大儒孔子、朱熹,有「中國近代史上最後一位大儒」稱號。



毛澤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華數千年歷史,民智汙塞,開通為難。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而不徒在顯見之跡。動其心者,當具有大本大源。近有大本大源者,當首推曾文正。」


曾國藩享有「大儒」之名,個人努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離不開先天風水的蔭佑。


風水上,曾國藩與大儒孔子亦有某些相合,水口處的羅星便是其一。


曾輔臣墓前兩水交匯處,有羅星,又稱「團山」。俗語說:「一個羅星抵萬山。」水口有羅星,石者為上,土者次之,皆貴證。

赤蛇繞印示意圖


團山為石質,故時人說是顆金印。印居東南巳位,與夫子洞東南鎮守沂河的玉印文星一樣,為赤蛇繞印。


龍貴有此,主狀元宰輔冠世文名,才兼文武。賴氏云:「赤蛇繞印如圓平,腰懸鬥印才縱橫。」比尼山優勝的是,曾輔臣墓前,貴砂翕集,予印星強力佐證。


團山


充當龍脈侍衛的兩路山列,頗值一提。右邊一脈,威武雄壯,矯健有力,貼身相隨,悠長東指,龍脈轉身結作後,山列勁插其右前,勢極高峻,如旗似刀,侍立一側,又為前砂;左路厚實,隨龍前出,待龍脈再度崛起後,蓄勢重起高大金星,屏蔽北方坎卦,為龍穴後枕。再北,雙峰縣境最高山紫雲峰、花竹山橫列,廣作曾輔臣墓靠山。


前有門衛,刀面山右峙,本身護龍作枕,靠山高障,曾輔臣墓前應後照,顯得分外厚重。

 

(待續,本文選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輿——二龍爭珠》第四章「刀劈芙蓉」一節。)


風水知識庫


什麼是羅星?


《地理人子須知》曰:「夫羅星者,水口關攔之中有墩埠特起,或石或土,於平中突然當於門戶之間,四面水繞者是也。」


大抵見有羅星,又合法度,其內必有大富貴地。羅星是龍穴的反證,決不虛生。訣云:「一個羅星抵萬山。」


作者丨桐源居士

圖片丨桐源文化、網絡公開來源



夠兇悍!曾國藩祖墳猛虎跳澗

九峰望嶽,曾國藩風水封侯大拜

王侯之爭——洪秀全曾國藩的風水定數

洪秀全功成千古反王,風水原因在這!

千年謎團:秦始皇風水全破解

李嘉誠發家之本在香港?不,在大陸!

南京是「帝王之宅」?諸葛亮蒙了國人兩千年

仙童牧牛——李嘉誠祖上風水謎底


桐源居士著作

 

你可能不懂風水,但不會拒絕風水

學習傳統文化,從你我做起


版權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狗骨頭"理論
    湘軍克復安徽後,水師將領彭玉麟曾給曾國藩上書"東南半壁無主,我師豈有意乎",曾國藩連呼"不成話,不成話"回絕了。其後更有以精通帝王學的王闓運以縱橫之術說服曾國藩起兵,曾國藩只是用手沾水寫了"荒謬"二字回敬,那麼,曾國藩真的沒有對造反動過心思嗎?
  • 羽鳥氏帶紋赤蛇
    提示:點擊↑上方""愛蛇之家
  • 清朝大將軍的真實長相:傅恆氣宇軒昂,曾國藩有官威!
    清朝大將軍的真實長相:傅恆氣宇軒昂,曾國藩有官威! 福康安不僅具有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而且有很強的辦事能力,密切西藏與中央朝廷之間關係的有功之臣。不少人認為福康安要麼英明神武、威風凜凜,要麼長得帥,要麼有氣勢。
  • 蘇州弄玉坊玉雕藝術丨《赤蛇》
    從小對蛇便有恐懼之心,夜裡獨自走路,總怕從哪兒突然竄出來一條。蛇的長舌會發休,頭顱通常是三角形或是圓三角形,雙眼突起大而圓,渾身細長,有鱗。總之,蛇是讓人避之而無不及的動物,所以也極少人看到蛇的好處。古代,有人將蛇視為龍的原型,稱其為小龍,由此見得蛇在當時的人們心裡具有一定的尊貴地位。
  • 陰陽師赤蛇刷新點大全
    在遊戲中懸賞封印系統可以說是每日必須完成的,而且在陰陽師中赤舌常常因為發音被打成赤蛇;那麼,你是否知道陰陽師懸賞封印中的赤蛇哪裡多呢?赤舌在哪裡刷最快嗎?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陰陽師赤蛇刷新點大全吧。 陰陽師赤蛇刷新點大全 探索副本 第三章 鳳凰林的佔卜師 赤舌1:赤舌×1 提燈小僧×1 燈籠鬼×2 ;回合二 - 鴉天狗×1 赤舌2:赤舌×1 天邪鬼黃×1
  • 曾國藩:普通的人,因為懶惰而失敗,聰明的人,因為傲氣而失敗!
    方圓解讀《曾國藩家書》第一期;說起曾國藩,想必大家對他都不陌生了,他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戰略家,同時還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當時的曾國藩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風光無限。原文展示:沅弟左右:接二十日午刻信並偽文二件,知安慶之賊望援孔切,只要桐城、青草塥少能堅定,自有可破之理。此間諸事如常。有寄希庵一書未封口,交弟閱後封寄。
  • 儒家四聖,孔子、顏回、孟子、曾國藩
    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慘的時候,惶惶如喪家之犬!死後並沒有後來的風光。三間茅屋做弟子逢年過節祭祀用。但是,孔子的夢想被無數人繼承,在後人的努力下,孔子登上了神壇成了聖人。很多人不了解孔子的理想,學而優則仕。孔子的人生態度,非常理想化。學習好了,有時間就做做官,檢驗一下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的差異。
  • 曾國藩的末世之嘆:國貧不足患,最怕民心渙散
    曾國藩整肅衣冠,莊重答道:國藩讀書20餘年,學的都是無本之學,飄浮不定,到處尋聲逐響,自從跟先生您學習,才粗通理學皮毛,眼下如能得高人引薦,願竭誠忠習。曾國藩見到倭仁,行弟子禮。倭仁說:治學重在修身,修身重在「寫日課」,只要抓住每天的想法,認真研究,通過靜坐、寫日記自省,開展相互討論,將一切不合聖人之道的雜念,消滅於閃念之間,按照「聖賢」標準要求自己,將學術、心術、治術聯通一氣,就可以增長學問、提高修養,治國的本領,也就具備。因為,「心之善惡之幾,與國家治亂之幾相通」。曾國藩有如醍醐灌頂,當即拜謝:然!
  • 珍稀級保育類"羽鳥氏帶紋赤蛇"現蹤太魯閣公園
    太魯閣公園管理處6日表示,羽鳥氏帶紋赤蛇的族群數量非常稀少,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但仍待進一步研究,這種毒蛇的毒性極強,且至今還沒有血清。   據「中央社」報導,太魯閣公園保育人員於今年5月底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發現一條小型蛇類,原以為是帶紋赤蛇
  • 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變赤蛇
    五臺山福聖寺,有「禪境聖地」之稱。
  • 曾國藩與左宗棠關係不和,左寫信挑釁,曾國藩笑回了四個字
    曾國藩與左宗棠,如同一對冤家。曾國藩嚴謹穩重,左宗棠狂放不羈,因性格問題兩人在工作中常有摩擦,針鋒相對。因此,關於兩人不和的傳言早已盡人皆知。縱然如此,曾、左二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依然保持一致意見,實在難能可貴。左宗棠,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湖南湘陰人。
  • 跟著陰差遊歷地府,為什麼變成小豬、又變成了赤蛇?
    一念貪慾險成豬身,一念瞋心就化為赤蛇。在生死交關之際,這一念可不是生死關鍵嗎?
  • 珍稀級保育類「羽鳥氏帶紋赤蛇」現太魯閣公園
    中新網6月6日電 珍貴稀有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羽鳥氏帶紋赤蛇於5月底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現蹤。太魯閣公園管理處6日表示,羽鳥氏帶紋赤蛇的族群數量非常稀少,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但仍待進一步研究,這種毒蛇的毒性極強,且至今還沒有血清。
  • 讀《曾國藩日記》:頂級的自律,每分鐘都在反人性
    三十歲這一年,在曾國藩的生命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決定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學做「聖人」之志。  所謂聖人,就是通過自己的勤學苦修體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萬物運行的規律。這樣,他一舉一動,無不合宜,就可以經邦治國,造福於民。而自己立功立德立言,萬世不朽。  這是一個何其宏偉的人設!  曾國藩在三十歲這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為「聖人」。
  • 工藝美術大師袁嘉騏開雕《大儒王陽明》
    浙江頻道 > 寧波新聞 玉雕大師袁嘉騏開雕《大儒王陽明
  • 曾國藩全書 冰鑑(聲音 氣色)
    【原文】音者,聲之餘也,與聲相去不遠,此則從細曲中見耳。貧賤者有聲無音,尖巧者有音無聲,所謂「禽無聲,獸無音」是也。凡人說話,是聲散在前後左右者是也。開談多含情,話終有餘響,不唯雅人,兼稱國士;口闊無溢出,舌尖無窕音,不唯實厚,兼獲名高。【譯文】音是聲的餘波或餘韻,與聲的距離不算太遠,它們之間的差異從細微處還可以聽出來。
  • 老鄉來投奔曾國藩,因吃飯時的一個小動作,曾國藩:此人不能重用
    曾國藩可以說都做到了,因此曾國藩也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後「半個」聖人,別小看這「半個」已經評價很高了。曾國藩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還因為他會識人的本事。  曾國藩的出身很普通,在一個耕讀世家長大,雖然後世的史料中對曾國藩的出身有些添油加醋,比如說曾國藩的爺爺夢見家裡的房梁上,下來一條巨大的蟒蛇,頓時就被嚇醒了,然後第二天曾國藩便出生了。但這聽上去就有些模仿司馬遷在《史記》裡描寫劉邦時的景象
  • 王學斌:曾國藩到底緣何自殺?
    曾國藩入仕初期,可謂一帆風順,十年七遷,未到不惑之年,已躍居禮部侍郎之高位。曾仕途如此順遂,除卻個人勤勉外,關鍵奧秘在於有政壇大佬提攜,此君即穆彰阿。穆氏權傾一時,「終道光朝,恩眷不衰」,前後達二十餘載。也正因久掌權柄,穆氏「門生故吏遍於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時號曰穆黨」,曾國藩自是其中一員。
  • 曾國藩:以勤勉報君,以愛民報親,做到忠義兩全
    曾國藩不僅從天下大義上強調了「愛民」的重要性,還將「愛民」作為行軍之本。他認為天下兵法總結為一個詞,就是愛民。曾國藩在《致沅弟季弟·以勤字報君,以愛民二字報親》中說:「默觀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撫將帥,天下似無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報吾君,以愛民二字報吾親。」「才識平常,斷難立功,但守一勤字,終日勞苦,以少分宵旰之憂。
  • 扒扒曾國藩:雖被世人奉為「為人治世之楷模」,也免不了厚黑的一面
    扒一扒曾國藩: 雖被世人奉為「為人治世之楷模」,也免不了厚黑的一面道光二十三年的一天,晴,微風,一向沉悶的翰林院裡突然喧鬧起來。原來,此前被貶職六個月、已經快被人遺忘的曾國藩接到了聖旨,被擢升為翰林院侍講、詹事府行走。我的天,這可是連升四級,之前鬱郁不得志的曾國藩此時在翰林院這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混上了單獨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