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間諜雙面人生:在美近20年未被發覺 FBI奇恥大辱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克格勃間諜雙面人生:在美近20年未被發覺 FBI奇恥大辱

  一個東德公民,在美國的土地上,為蘇聯克格勃收集情報長達近20年,卻絲毫未被發現。據信,他是最後一名在美國境內活動的克格勃間諜。

  逮捕前,他在德國和美國分別建立家庭,過著隱秘而複雜的雙重生活。如今,他是一個渴望與過去和解的鄰家老頭。

  【暴露】

  傑克·巴爾斯基的雙面人生終結於德拉瓦河畔。1997年5月的一天,他開著一輛馬自達從紐約方向而來,經過一座橋時,有警察向他揮手示意。靠邊停車後,一名便衣走上前,說:「聯邦調調局。巴爾斯基先生,我們得談談。」

  「我被捕了嗎?」巴爾斯基說,「你們怎麼才來?」

  巴爾斯基據信是最後一名在美國境內工作的克格勃間諜。被捕前的6794天,這名來自德國耶拿市的前東德公民一直服務於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他的真名叫阿爾布雷希特·迪特裡希。

  被捕時,蘇聯已不存在,冷戰已成歷史。時年47歲的巴爾斯基在美國娶妻生子,在郊區過著平靜的生活。每天,他開車上下班,和女兒在院子裡打籃球,周末邀請鄰居一起燒烤。一切正常,唯有極敏感的人才會注意到,他說話帶一點德國口音。

  要不是因為前克格勃檔案管理員瓦西裡·米特羅欣1992年叛逃到倫敦,洩密了數以千計散布於世界各地的克格勃間諜身份,巴爾斯基也許會一直這麼偽裝下去。

  聯邦調查局花了3年時間監視巴爾斯基的一舉一動,在他的起居室和客廳安裝竊聽器,甚至在其隔壁購置了一套住宅,以便更近距離地觀察他的生活。

  在隔壁負責監視巴爾斯基的探員名叫喬·賴利,在聯邦調查局反情報科工作了23年,是一名保守、愛國且虔誠的天主教徒,先後揭穿多名間諜偽裝,包括東歐外交官和外國留學生,但巴爾斯基是最大的一條魚。

  巴爾斯基的案子不像奧爾德裡奇·埃姆斯和魯斯·羅森博格那樣令華盛頓方面震驚,但一名間諜以虛假身份在美國活動近20年卻絲毫未被發覺,這對聯邦調查局來說是奇恥大辱。

  賴利監視巴爾斯基長達數月。開始,他自稱是一名鳥類學家,在附近的野地裡用望遠鏡觀察巴爾斯基行蹤,後來搬進了隔壁的宅子。他全天跟蹤巴爾斯基的生活,等待其自我暴露。最終,是巴爾斯基和妻子的一次吵架撕去了他的偽裝,他對妻子嚷道,他是一名間諜。

  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不久,他遭逮捕。羈押期間,是賴利審訊了他。他很快就全撂了,交代了用於傳遞情報的莫爾斯密碼、克格勃培訓技巧以及蘇聯間諜的慣用手法。

  蘇聯間諜的下場多半悽涼,要麼被捕槍斃,要麼上吊自殺,要麼酗酒至死。巴爾斯基的命運要好得多,因為賴利認為,與其把他關在監獄裡,不如讓他為美國做事,於是僅過一周,巴爾斯基便被釋放。是賴利,讓他躲過了漫長的牢獄生涯。

  此後的歲月裡,間諜和捕手之間建立了奇妙的友誼。至今,他倆還時常在一起打高爾夫。

  123下一頁 123下一頁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間諜機構克格勃,堪比FBI
    歷史背景克格勃與被認為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蘇聯建立初期,社會動蕩,在列寧的直接指示下,蘇聯政府成立了一個特別部門契卡,也稱全俄肅反委員會,由波蘭裔白俄貴族捷爾任斯基領導,主要目的在於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並負責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克格勃極為神秘,現在我們基本聽不到關於克格勃的傳聞,但當你開始了解它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它的可怕。
  • 克格勃最出色間諜:「劍橋五傑」助蘇掌握美核機密
    鳳凰衛視9月1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曉楠:美國情報部門抓捕的10名俄羅斯間諜,當中有8個人是夫婦,餘下兩個人分別是美女安娜·查普曼和型男謝緬科。媒體報導說,28歲的查普曼擁有一頭迷人的紅髮,豐滿的身材,還有經濟學碩士的頭銜兒,堪稱是美麗和智慧並重。她曾經在2003到2007年期間在倫敦工作,而且和一位英國男子有過短暫的婚姻。
  • 一FBI資深特工,他後變節成克格勃「鼴鼠」,雪藏了15年才被揪出
    自FBI成立以來,絕大多數特工都能維護聯邦調查局的核心價值觀,但是也有極少數特工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變節,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資深特工漢森,他曾充當克格勃「鼴鼠」長達15年。漢森出生於1944年,大學時所學專業是會計學,期間也學會了俄語。70年代初,他被芝加哥警察局錄用,在對內偵察處工作。1976年,漢森被調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工作,負責對俄羅斯駐紐約外交官的跟蹤。
  • 1982年夏季,西伯利亞發生天然氣事故,克格勃上校是「鼴鼠」
    然而就在1982年的6月,這條管道莫名其妙的發生了爆炸。根據事後披露:爆炸時候的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十分之一左右。這條管道爆炸以後,蘇聯的經濟受到了重創:畢竟修建這條管道是耗費了很多錢的。這可是一項大工程。這一事件引起了當時蘇聯高層的高度重視。因此蘇聯政府連警察都沒有派遣,而是直接派遣克格勃進行調查。
  •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克格勃出身?有個美國著名作家,曾引起廣泛爭議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被稱為克格勃。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來,這個情報機構就憑藉著強大的間諜網絡,讓全世界都為之忌憚。英國的情報機關盛讚克格勃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它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 俄最強間諜機構的前世今生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田聿 柳玉鵬】12月20日是俄羅斯最著名的間諜機構——俄聯邦對外情報局成立100周年紀念日。當天,俄總統普京視察了該局總部,並向位於該局總部大院內的俄情報人員紀念碑敬獻鮮花,以紀念不同時期的俄羅斯情報人員。
  • 從007到克格勃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冷戰時期著名英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12月26日去世,享年98歲。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布萊克的家人。他稱讚,通過多年來艱苦、繁重的工作,喬治·布萊克為實現大國戰略平衡和實現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這個傳奇人物的光輝記憶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 劍橋5傑:克格勃歷史上真正特工,其中第3人在美英情報局潛伏30年
    「劍橋5傑」,堪稱前蘇聯克格勃諜戰史上最為出色的特工小組。他們5人都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皆出生於貴族豪門之家。他們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的追隨者,卻用畢生精力在為克格勃獲取絕密情報。在諜戰工作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可謂是最成功的潛伏者。在這5傑當中,首先暴露的是唐納德·馬克林和蓋伊·伯吉斯,兩人是在1951年逃往莫斯科。
  • 俄最強間諜機構的前世今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2020年12月20日是俄羅斯最著名的間諜機構——俄聯邦對外情報局成立100周年紀念日。當天,俄總統普京視察了該局總部,並向位於該局總部大院內的俄情報人員紀念碑敬獻鮮花,以紀念不同時期的俄羅斯情報人員。俄對外情報局成立100年間,情報人員執行了無數次秘密任務,其中獲得的一些情報甚至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
  • 聞之色變的克格勃:俄國的情報組織,普京就曾是其中一員
    在當時蘇聯與美國的冷戰中,克格勃就是蘇聯專門成立為與美國CIA抗衡的組織,所以在人員配置和地位上是不輸美國的CIA的。克格勃——蘇聯的天羅地網克格勃成立於1954年,是蘇聯時期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也就是它的簡稱,他們直接聽從於總統,有總統直接任命,負責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反間諜活動。但其實他們的職能和覆蓋面十分廣泛,只要涉及國家安全的,克格勃組織都有權幹涉。
  • 克格勃和摩薩德誰才是最強間諜組織?在偷法國戰機上他們分出勝負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蘇聯的克格勃和以色列的摩薩德是全球聞名的兩大間諜組織,如果給全球間諜組織排個名詞,這兩家絕對是排名前三的組織,他們曾做過的神奇事跡曾讓所有人嘖嘖稱奇。隨著蘇聯解體,克格勃已經不再存在,那麼如果克格勃和摩薩德比一比,誰才是最強的間諜組織呢?
  • 重創前蘇聯克格勃 佩尼科夫斯基間諜案偵破始末
    他就是前蘇聯著名的間諜佩尼科夫斯基。  日前,原克格勃官員謝米恰斯內在《莫斯科新聞報》發表文章,對這一著名的間諜案偵破始末進行了回憶。  絕非等閒:他逃避監視的手法極其老到  佩爾科夫斯基間諜案堪稱原蘇聯克格勃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間諜案之一。
  • 最後的克格勃掌門人,孤注一擲發動政變,入獄三年稱不後悔
    自古以來歷代政權都少不了間諜情報機構,我國明朝時期有錦衣衛,清朝時有血滴子,民國時期的軍統也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間諜機構。 而現代世界上的情報機構當屬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以及俄羅斯的克格勃最為著名。
  • 「日丹諾夫地鐵案」:克格勃少校離奇死亡為何引發蘇聯高層震蕩?
    1980年12月26日是蘇聯克格勃第八總局秘書處副主任維切斯拉夫.阿法納西耶夫少校39歲生日。回到莫斯科後,謝莫夫多次與中情局間諜接頭,提供了大量絕密情報。 中情局利用謝莫夫的情報,在莫斯科附近秘密安設了一套接收裝置,截獲並破譯了幾乎所有的克格勃對外聯繫情報。這套裝置直到1985年才被發現並拆除。
  • 瑪塔·哈麗:魅惑的脫衣舞娘,傳奇的雙面間諜的鼻祖
    瑪塔哈麗香消玉殞,卻留下了一個關於雙料間諜的傳奇。先富後貧,人生坎坷瑪塔·哈麗原名叫瑪嘉蕾莎·吉爾特魯伊達·澤利,荷蘭人,父親原本是個農場主,開著一間帽子店,生活富足。兄弟姐妹四人,她排行第二,母親是個印度尼西亞爪哇人。所以說,她是個東西方混血,通常而言,這種混血在容顏上就有天生的優勢,造物主沒有虧待瑪塔·哈麗,她既有光潔的橄欖色皮膚,又有一頭東方人的黑髮、烏黑的眼睛。
  • 蘇德戰爭中,蘇聯人靠一句俄語甄別德國間諜
    1939年8月,雖然蘇聯、德國秘密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雙方心裡都很清楚,兩國之間必然有一場戰事。史達林雖然一直對希特勒心存戒備,蘇聯情報部門也在時刻盯著德軍的動向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然而,蘇聯恰逢「大清洗」運動剛剛結束,軍、政內部很多有能力的官員不是被流放西伯利亞,就是逮捕槍決。
  • 傳奇「雙面間諜」98歲蘇聯情報人員喬治·布萊克去世
    喬治·布萊克1922年11月出生於荷蘭鹿特丹,1942年搬至英國,2年後被派往英國軍情六處的荷蘭部門工作。布萊克1948年被指派去韓國首爾任職,他的任務是收集蘇聯遠東、濱海邊區、西伯利亞等地的信息。韓戰開始後,布萊克作為戰方代表被軟禁並被送往集中營。1951年春季,他通過朝鮮軍官向蘇聯大使館轉交了一張寫著請求安排與對外情報局代表見面的紙條。
  • 評論:後冷戰時代的「快樂間諜」
    中新網7月6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6日刊文說,美國的俄間諜案牽涉者都不是外交官;也不是長期潛伏的所謂的「沉睡者」;這些人如果真有名稱,在後冷戰年代裡應該是「快樂間諜」。  許多媒體的焦點都放在這位「女邦德」身上,她在FACEBOOK上傳百張照片,更成為間諜故事最好的配照,她的克格勃高幹父親在巴克來銀行、私人飛機租賃公司的工作經歷都被翻出來,連她的前夫都跳出來受訪,沾沾媒體效應的光。
  • 《上古捲軸5》同時幫助雪地精和諾德人雙面間諜攻略
    導 讀 《上古捲軸5》索瑟姆島上,蜜酒廳任務是幫諾德人還是幫雪地精是很多玩家糾結的一件事情,其實可以通過控制臺代碼達到兩個種族同時幫助的效果,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上古捲軸5》同時幫助雪地精和諾德人雙面間諜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