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無奇不有!
像蜉蝣這樣的動物終其一生也只能有幾個小時可活,足可見生命的珍貴。
既然世界上壽命最短的動物是蜉蝣,並且只有幾個小時可活,那麼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又是什麼呢?而我們之前提到的壽命為200歲的阿爾達布拉巨龜又能排第幾呢?
好了,閒話不用多說,趕緊上才藝。
5,錦鯉魚
錦鯉作為觀賞魚,顯然是最常見的一種魚類,不管是在公園裡的人工湖之中還是在人工養殖的魚塘裡,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
據科學家們之前的記載,一條錦鯉從出生到自然老死大概需要25~35年的時間。
可是很快這項數據就被一條叫做花子的錦鯉給推翻了。
眾所周知,在日本當地的寺廟之中,除卻寺廟內的高僧,就屬寺廟中的錦鯉最受人們的愛戴。因此,一般這些寺廟內的錦鯉都可以活到自然老死。
據記載,在日本的某個寺廟之中,一條叫做花子的錦鯉竟然活了226歲。
起初科學家們也確實不願意相信錦鯉魚竟然能夠活到226歲,可是當他們將花子的鱗片帶回去細心研究之後,他們當即確認了該寺廟的記載。因為他們在花子的鱗片上確實找到了226年的歷史痕跡。
至此之後,錦鯉的平均壽命到底是多少便又成了一個謎。
4,阿爾達布拉巨龜
阿爾達布拉巨龜主要生長於阿爾達布拉島。
這個島嶼位於塞席爾首都維多利亞西南的1000公裡處。
成年後的阿爾達布拉巨龜平均身長可以長到2米,平均體重可以長到200公斤重。
當然,也有例外,據塞席爾的科學家們記載。
有一隻叫做阿德維塔的阿爾達布拉巨龜已經活到了255歲,並且還沒有出現任何自然死亡的跡象。
另外,雖然說阿德維塔能夠活到255歲是極個例,但是阿爾達布拉巨龜的平均壽命也在116歲左右。
3,弓頭鯨
弓頭鯨,這種鯨魚主要生活在極地地區,在北冰洋、大西洋東北及西北北部、太平洋東北及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
弓頭鯨的體色主要呈深色,無背鰭,上顎窄,下顎呈弓形。
據美國加利福尼亞海洋研究院的海洋化學家傑夫裡·巴達說:「大約5%的弓頭鯨都能夠活到超過100歲,有的甚至可以活到160歲到180歲。」
而據另外一些科學文獻記載,現目前壽命最長的弓頭鯨已經活到超過200歲。
2,格陵蘭鯊
看名字大家就應該清楚,這種鯊魚主要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
成年的格陵蘭鯊身長最長可以長到7米以上,是已知身形最接近大白鯊的鯊魚。
由於格陵蘭鯊主要生活在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區域,冰冷的海水也直接導致了格陵蘭鯊新陳代謝非常緩慢。
因此,格陵蘭鯊的平均壽命都非常長,大約在350歲到400歲左右,所以,如此長壽的年齡也導致了其一個世紀才換一次伴侶。
據記載,目前壽命最長的格陵蘭鯊可能已經達到了512歲。
1,燈塔水母
看到水母排在第一,相信大家就差開噴了。
原因無二,只因水母的平均壽命大約都在幾個星期左右,而就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深海水母也才只能活到1年左右。
那麼這個燈塔水母又為何能夠排在第一呢?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鍾型,在外面能夠清楚地看見其體內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此得名「燈塔水母」。
主要生活在熱帶海域,多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在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的近海也有分布。
而之所以將燈塔水母排在第一,主要就在它的繁殖方式上面。
燈塔水母在成年之後,就會進入到性成熟階段,而燈塔水母進入這個階段後便開啟了「返老還童」模式:由於燈塔水母進入性成熟期後可以重新回到水螅型,所以燈塔水母的繁衍就變成了一個一直循環往復的過程。
理論上來說,一旦成年燈塔水母每次都能退化成功,那麼燈塔水母的壽命就是「永生」。
這裡補充一句,假設燈塔水母真的可以從幼年——成年——幼年——成年的進化和退化,那麼顯然燈塔水母就已經不再是「永生」那麼簡單,而是具備了逆生長的能力。
當然,目前科學家們還尚未解開燈塔水母的這種「返老還童」能力,所以我們暫時將燈塔水母排在第一的位置。
好了,一天一個動物故事,這裡是老雷動物記,喜歡的老鐵不妨點個關注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