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我家的兩歲大的兒子夜裡睡覺十分不安穩,床上躺不住一直翻來覆去的,蓋在他身上的被子沒一會就被踢下去了,醒來之後還會還會大發脾氣。對此一開始我們都不以為然,直到後來兒子頻繁地感冒發燒,我們才意識到也許就是身體不舒服才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我們帶去醫院,抽血檢查之後醫生告知我們兒子需要補鈣,睡眠質量下降也是因為缺鈣引起的。
醫生給開了點鈣片,這段時間針對他的飲食,我增加了肉和蛋奶所佔的比重,並且,儘量在有太陽的時候帶他到戶外曬曬日光浴,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兒子的這些症狀便逐漸消失了。
寶寶之所以睡眠中不安穩的原因這也只是其中之一,如果父母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並且還會導致身體發育遲緩等這些問題。
導致孩子睡眠質量下降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特殊時期
1、戒斷「夜奶」期間
許多家長在夜裡寶寶醒來之後會餵奶,擔心他們挨餓,久而久之寶寶或就養成了吃夜奶的習慣。
在為孩子「戒夜奶」的階段,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哭鬧,絕大部分的寶媽都會認為是孩子餓了起床找奶吃,就會通過餵奶的方式來安撫寶寶。
這樣的習慣一旦形成,孩子會每天夜裡睡到一半就醒來喝奶,久而久之他們的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當他們在夜裡醒來的時候避免著急餵奶,先通過撫摸和緩和的言語來安撫他們,故意延遲餵奶的時間,使其逐漸地戒掉「喝夜奶」的習慣。
2、寶寶出牙期
寶寶出現了頻繁夜醒的情況,對其它的原因都進行了排查無果,各位寶媽們可以觀察寶寶在白天是否也出現愛鬧情緒、流口水等情況,長牙期間引起的不適也是導致寶寶夜裡睡眠質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因為孩子長牙導致的不舒服,可以為他們選購一些適合嬰兒的磨牙產品,幫助他們緩解出牙帶來的不適。
二、身體不適
1、睡前吃得太飽
夜晚孩子入睡之前,家長都會先餵他們吃一頓,如果睡前喝了太多水或奶,就容易引起腹脹或者夜尿多,導致夜醒的情況增多。一次兒童臨睡前,家長應該避免或者減少他們的食物攝入量。
2、寶寶生病
寶寶感冒、發燒或者患上某一類腸胃疾病的時候,通常也是使他們在夜裡難以入睡的原因。 若是因為身體不適而出現睡眠質量下降,應及時就醫,恢復健康之後他們的睡眠又會有所好轉。
如果是消化系統比較脆弱的寶寶,家長應該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飲食結構,為他們準備一些比較易消化的食物,並且多陪伴他們動動身體,提高身體抵抗能力。
三、情緒問題
出現了情緒問題的寶寶也很容易體現在他們的睡眠之中,比如孩子遇到了讓他們感到緊張害怕的事情,比如玩得太開心了感覺很亢奮沒有緩下來。
在入睡之前,家長們要為寶寶營造一個放鬆的環境,可以是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講點故事等等,等他們逐漸進入到睡眠中。
四、環境因素
1、被子蓋得過多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睡下後踢被子著涼感冒,給他們蓋的被子十分沉,這樣導致他們即使在睡眠中,也會感到束縛,就會翻來覆去尋找舒服的睡姿。
夏天蚊蟲多也容易使寶寶睡不好,他們的皮膚嬌嫩,對蚊蟲的叮咬特別敏感,因此寶媽要多關注室內的環境衛生,採取一些防蚊手段,避免蚊蟲在室內滋生,影響寶寶睡眠。
2、不舒適的紙尿褲
寶寶的睡眠質量好壞影響著他們的生長發育,有研究表明,進入深度睡眠之後的兒童比醒著時生長速度提高三倍。
為他們選擇一款好的紙尿褲,就可以避免夜裡出現紙尿褲潮漲的現象,也能夠減少家長在夜間為寶寶換尿褲的機率。
因此我們在挑選紙尿褲的時候,要選擇質量好、透氣性強的產品,這樣一來能夠保持寶寶下半身乾爽,而來父母也不用在夜間給孩子換,能夠有效地避免在寶寶入睡之後打斷他們的睡眠的機率。
如何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在確保寶寶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培養他們良好的睡眠習慣,在規定的時候入睡和起床,形成自然的生物鐘。
為了夜晚睡得更好,儘量避免在白天長時間睡覺。調整孩子的飲食,睡前不要吃東西或者少吃點東西,能夠保證他們不在餓肚子的情況下入睡就可以。
總結:
寶寶的睡眠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身體發育,身體作為一個系統在運行,每一個方面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因此睡眠不能單獨拿出來講,它得結合飲食和運動以及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壞境才能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不會受到這些其它因素的影響。
所以作為父母當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狀況情緒的變化,為他們今後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