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顏美、腰細腿長,最好是黑長直或者綁個馬尾,對了,關鍵還要是處女。
這可能是很多直男對自己理想對象的幻想。只是沒想到,如今他們因為被捲入了「消滅直男癌」的浪潮,不得不一遍遍在論壇上求證「我這樣算直男癌嗎?」,生怕什麼時候自己的聊天記錄被掛在網上當作直男癌樣本,被口水淹死。當然大部分的情況下得到的答覆都是肯定的。
在古老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只有具有美的軀體、發育良好的雄性生殖器,在運動和戰爭中富有勇氣和活力的直男才配做希臘的公民。而在中文網際網路疆域,不知道從何時起,「直男」已經變成了一個貶義詞,「直男癌」「直男思維」「直男審美」,凡是」性別男愛好女「這類群體讓人感到不悅的特徵和行為,都可以被裝進」直男「的框裡,」一言不合就攻擊直男「成了一種道德 優越和政治正確。
於是當代性別關係呈現出非常詭異的特徵:傳統性別歧視依然嚴重,與此同時網絡輿論場裡對男性逆向歧視日漸興起。為什麼中文網際網路上有那麼多「直男」呢?他們真的都是」直男癌「嗎?」直男「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物種?
虎撲,一個原本體育愛好者討論足球籃球的地方,卻不經意間成為中文網際網路世界最大的直男癌集中營,關於虎撲是如何進化的,也許我們可以從直男聖地演變史中獲得一點靈感。
注意,有異物侵入限界!
要不是虎撲率先動了凡凡的奶酪,善於在主流輿論場控場的3000萬梅格妮可能還以為虎撲只是個驗鞋的地方。如今她們不得不硬著頭皮跟一群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66萬直男幹仗,在這之前得先死磕20道入門題,然後還要應對三級發帖機制,最後不得不對著淘寶上的價值9999999元的虎撲答題衝刺班哭笑不得。就像赤壁之戰裡不熟水性的曹軍舉兵攻入並不擅長的主場,縱有十八般武藝,也只能淪為被動的一方。
這應該是繼李毅吧將李宇春吧爆吧的621事件後,網際網路歷史上第二次直男和迷妹兩個物種間的大規模對決。和11年前的戰役相比,不但戰場是跨平臺的,兩個群體間的話語體系隔閡也更加嚴重,使得這場衝突似乎帶有某種強烈的必然性。
這場戰火本可能會燃得更早一些。在集體diss吳亦凡之前,jrs就已經在危險的邊緣試探,就唱功、球技、舞蹈、妝容打扮、人設、黑歷史等話題將當紅人氣小鮮肉蔡徐坤黑到體無完膚,相關內容還被散布到微博。娛樂圈人氣王蔡徐坤的粉絲也不是蓋的,要是群起而攻之,場面並不見得會比現在溫和。但因為當時曝出6324事件,ikun的矛頭指向了萬年背鍋俠孫笑川,加上ikun的組織成熟度暫不及身經百戰的梅格妮,矛盾並沒有被進一步激化。
所以虎撲吳亦凡事件的必然性就在於,直男VS迷妹和直男VS田園女權,已經成為了當前威脅網際網路物種生態的兩對顯著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源頭之一,就是以「直男癌重災區」著稱的虎撲,「始作俑者」就是以」jr」相稱的虎撲用戶。
他強任他強,我幹我的羊
jrs,意指」賤人「或「家人」,是虎撲用戶的代稱。以18-40歲的青年男性為主,熱愛體育和網際網路,荷爾蒙充裕,有充足的空暇時間,對於社會有熱血和責任感,虎撲步行街運營總監沈瑞恩說,這群人在虎撲用戶中佔到了90%以上。一談到網際網路直男癌聚集地,由籃球論壇起家的虎撲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超高比例男性用戶、基於體育興趣聚集是虎撲直男屬性相當突出的主要原因。
如何用一句話介紹jrs?人人985,年薪三十萬,街車是卡宴,28有28,愛聽綠光,有人幹過羊。每個點都是一個經典虎撲直男梗。其實虎撲上的內容早已經超越了體育話題,尤其在虎撲步行街,jrs們的話題跨越國家大事、歷史地理、專業科普、個人經歷以及萌妹女神,五花八門無所不談。但直男思維下的話題討論常常伴隨著低審美水平、小巷思維、盲目自信和大男子主義,這便使得虎撲後來被廣為詬病。
網上有老jr總結虎撲步行街的帖子類型,包括:我被綠了;遇到一個漂亮妹子要怎麼搭訕;我和女友這波聊天記錄誰對誰錯;昨天和相親女吃飯,被她說醜;我和女的開了個房,底下各種「上了你是禽獸,不上禽獸不如」;女jr發帖爆照,無數jrs回帖跪舔等等。雖然這樣的概括有失偏頗,但這類高亮帖的持續火熱,確實也反映了jrs關注的問題和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這也可以從總結的虎撲經典梗合集中管中窺豹:
「前途光明專升本,家教很嚴非處女;膚白貌美有鬍子,萬幸香蕉挺好吃;抽菸紋身好女孩,尺寸很大不中用;突破太差去藍翔,拒絕跟你性行為;有驚無險上大專,家產百萬可敵國;沒有進去不算綠,你這朋友交定了」因為這些內容,虎撲常被外界吐槽為「直男癌」「素質不高」。
最近很火的「平頭哥」梗——有個jr以為一個妹子對他有好感,說妹子故意去飯堂碰見他、在籃球場看自己打球,還一起參加活動,後來那個女生票圈發了張吳亦凡的平頭照片,說自己喜歡平頭的男生,結果那個jr自己也是平頭,覺得是女生在暗示他,最後jr表白成大型翻車現場。之後jrs用蜜獾圖片做成平頭哥系列表情包,「平頭哥」「剪平頭就能脫單」也成為了許多人自嘲、自我調侃的用語。
除了數不盡的直男梗,jrs被貼直男標籤的另一大原因是虎撲每年一度的「步行街女神終極一戰」。在17年步行街女神評選過程中,jrs參照世界盃賽制,從備選的128個美女的名單,到選拔賽制介紹,再到集體民主投票環節,最後選出女神邱淑貞,整個過程都相當嚴謹。虎撲站內,該系列的23個主題帖平均點擊量達34萬,回複數有1784條,前後有超過10萬註冊用戶參與了投票。後續有大量自媒體跟進報導,把「直男」兩個字加進標題裡重點強調。
「虎撲用戶可能會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一種賽事,然後進行討論」,虎撲市場部經理王兆豐總結道,能自發地把女神選舉張羅地如此一本正經,可能全網也就只有虎撲裡的體育向鋼鐵直男吧。
突變
2004年,留美博士程杭花260美元租了個伺服器,辦了一個名為「hoop CHINA」的籃球論壇,立志「做最好的籃球網站」,那也是虎撲的前身。虎撲主站一直專注於討論賽事和球隊球星,「癌化」主要源自後面興起的步行街板塊。
步行街在2005年時還是另一個名為」開放區「板塊的小分支,號稱」兔子洞深處「,作為前者的水區存在,主要承載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帖子。那會兒奧貝斯特還是版主,被稱為斑竹,因為發布了幾條惡搞的國際言論,被jrs稱作「甘比亞大土雞」。到後來甘比亞就成為了步行街的代稱,往後管理員們順水推舟,把整個休閒區官方定名為「甘比亞大陸」,直到17年才被更名為「步行街」。
「他們其實和虎撲傳統的足籃球用戶是一批人。」沈瑞恩說,「步行街的出現是填充了他們在看比賽之外的閒暇時間。」那時的步行街只是作為jrs茶餘飯後的水區,大家聊一些賽事外的瑣事八卦、內涵段子、香豔軼事,雖有點顏色偏黃,倒也還算融融洩洩。
直到2012年五月,有一個叫胡廷飛的jr突然將整條步行街染綠了。胡廷飛在當時「運用畢卡索式後現代筆觸轟然炸裂的抽象文字」描述了自己被女友出軌的經歷,字裡行間的情緒讓其它jrs都有如觸電般被擊中的感同身受,整個步行街都感覺被人戴了綠帽。這種感覺將步行街的色彩推向了另一個風向,一瞬間集體的性別痛點被激活,原本因興趣集聚的直男們,基於性別特徵的群體意識原地覺醒並被無限放大。
發展到如今步行街被稱為「綠化率最高的一條街」或「綠帽一條街」,甚至街歌都是孫燕姿的《綠光》,這篇「突變」當時多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段時間後虎撲的風氣逐漸轉向,關於兩性情感的話題日漸興盛了起來,「被綠」「老實人」等直男群體常見問題被反覆討論,後來甚至慢慢出現了嚴重挑戰三觀的直男癌論調,比如這兩天步行街熱帖還在討論女生處於非處的問題。
隨著虎撲作為一個直男共同體開始和外界交手,「直男癌「的標籤又在劃清界限和對立的過程中被不斷強化
之前虎撲步行街和豆瓣八組就撕過幾場,虎撲在八組的印象是直男癌聚集地,八組女生則被虎撲直男稱為」聖女「」腦殘粉「」田園女權「。知乎」精英「、微博」女權」等南門北派也都先後和jrs有過糾葛,外界對虎撲直男癌的刻板印象被一步步積累形成。
在這個過程中,虎撲jrs在「直男癌」的標籤下愈發團結,「科黑詹黑,勇蜜火蜜,關鍵時刻都是一家人」,靠籃球發家的虎撲正由jrs的凝聚力守成,正如虎撲「溼乎乎話題」的板塊介紹:工業時代是乾巴巴的,我們在虛擬世界的關係是溼乎乎的。
直男步行街:很直,很黃,也很溫暖
jrs「直男」是真的,但「直」並不完全是個貶義詞。「直」不僅是指「性別男愛好女」,不僅指油膩膩溼乎乎的內容,不僅僅指審美低下、自大自負、目光短淺等每個群體都可能會出現的弱點,「直」真正意義上代表的是一類思維方式。
比如jrs噴當紅小鮮肉一個最主要的出發點在於,他們對待任何事情都像對待體育競技一樣,強調的是專業精神,只要明星有職業態度和進取心或者有實力,jrs同樣會黑轉粉,之前李易峰就是一個典型。
而且有時候「直男」的「直」也很可愛。
之前虎撲有一個熱帖《JRs,乃們最艱苦的戰役是什麼?我們還活著,在真實的支撐著每一個人生》盛傳,樓主」唐門歸來」將jrs歷經苦難的故事收集起來集中發布,裡面包括親人去世、產業失火、賭債危機、家人貪汙、重病纏身等各種經歷,每個危機貼後面的回覆中還會出現好幾個人講述自己類似的困境。他說:「每一個能夠來這裡訴說真實的人生困境的筒子,都是實實在在地對這裡有一份歸屬感。這時候,這裡JRS的類似的真實經歷往往最能給困苦中的筒子以讓人信服的鼓舞,因為這都是真真實實發生在步行街裡的事情啊。相信這些事例,能夠支撐著一個個孤獨而困惑的hooper走過這段堅信的時光。」在所有回覆中,被頂在首位的那一條是:這才是步行街的真正精神所在。」步行街jrs互述衷腸、互勵互勉的故事也在每天發生著。
還有步行街主隊涼亭坳的故事,因籃球文化的聯結,貧困山區涼亭坳在虎撲步行街眾JRS的關注下,成立了學校女籃隊,每屆比賽都有眾多朋友前來助陣,很多網友在現場關注手機圖文直播,有的jrs還客串教練。在虎撲,大家都親切地稱涼亭坳籃球隊為步行街主隊,表達了jrs對涼亭坳孩子們的愛與期待。
程杭說,「如果你也是馬布裡的球迷,當他進了一個球的時候,大家可以不論專業、不管月收入高低一起歡呼,而這種身份的標識就好像是一種暗號,這也是虎撲真正的價值所在,它超越了某種邊界,突破了某種束縛。但是一大幫子男人聚集在一起聊的一定是共性的話題,一瓶啤酒下肚在講球,第二瓶下去還在講球,但到了第三瓶肯定就開始胡咧咧了。」
雖然老是被揪著直男癌的小辮子不放,虎撲本質上還是一個興趣部落,用戶組成橫跨了一線城市到十八線農村,三教九流皆有。大家因為體育結緣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大型男生宿舍,兄弟成群一起打完球吃著烤串喝著酒吹牛侃大山。
每個群體有每個群體各自的局限,性別、階層、年齡、學歷、地域、職業等各方面的差異都可能成為群體局限和群體認知差異的的來源,我們已經有太多刻滿偏見的符號了,像亞文化範疇內的肥宅、殺馬特,像消費領域的拼多多、快手,比比皆是。符號背後的群體鴻溝難以逾越,以至於甚至有些跨圈層跨次元的的對話就像對空言說。
網際網路讓世界更開放嗎?答案可能並不是肯定的,信息爆炸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繭房,圈子和圈子之間的理解變得比以往更加艱難。就像梅格妮注重偶像形象和人設,而Jrs更看重明星的實力一樣,不同群體認知世界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群體相互之間的隔閡、誤解常常是很深的。
帶著偏見看世界也許並不會增進大家的相互理解和達成更多的共識,與其信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如抱團取暖,避免自己有一天也成為下一批被千夫所指的「直男」。
最後引用羊總的話:
「生活中,你在步行街上自然要挨家挨戶看看小玩意兒,和三五好友說笑談天,累了在街邊坐下喝杯茶,餓了街上找家館子當次老饕,無聊了仰頭看看街上窗邊是否有道美麗倩影。網上步行亦如此,無驚才絕豔無妨,藏拙即可,無屠龍之力無妨,駐足觀賞即可。帶尋常心,逛起來才能如魚得水。逛街如是,生活如是,做人亦如是。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