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佔據了我們大約 1/3 的時光,
人們在睡覺時總會做各種各樣的夢,
在人們的印象裡,
做夢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有時是夢到別人,
有時是夢到自己,
夢境天馬行空,
醒了有時像真實經歷,有時又了無痕跡,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做夢這件事情經常困擾了很多人,雖然有人覺得夢境可以預示未來吉兇,但這些民間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不過,某些特殊夢境卻可以真實反應出你的身體情況,預示著某種疾病!
做夢,能更好的保證機體活力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做夢的基礎。
科學家做了一項觀察實驗:做夢時,將人喚醒,被喚醒人會知道自己剛剛在做夢。如果被不停地在做夢時叫醒,會出現明顯的生理異常,如體溫、血壓,脈搏等均有增高趨勢,同時還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頭暈眼花等。
這說明正常的夢境活動很重要,是保證機體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人在白天清醒的時候大多使用左腦,而晚上做夢的時候,卻是右腦佔據了活躍,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覺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協調人類大腦活動的動態平衡。
經常覺得「夜長夢多」或真的「一夜無夢」都要警惕
每個人整晚的睡眠中都會存在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裡都會出現做夢現象,也就是說一晚上至少可以做4-5個夢,而在過度疲勞、生病、面臨重大事故或困境、焦慮緊張等情況下就更容易做夢。
研究表明,睡眠質量的好壞與做夢沒有直接的關係,做夢只是大腦的一項正常活動。如果做夢後感到很疲憊,原因在於自身的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跟睡眠質量沒有關係。
有些人感覺到自己整晚都在做夢,那是因為從夢中醒來的次數多,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夢境殘留的印象會比較深,而睡眠時斷時續,白天則會疲憊不堪。
而有些人說自己「一夜無夢」,不一定是真的沒有做夢,而是在做夢後沒有醒過來,立刻進入了深度睡眠階段,夢境的內容也就不記得了。如果是真的經常出現無夢睡眠,就說明大腦的平衡機制出現了問題,需要警惕是否出現了腦部疾病。
夢境暗藏玄機,這些夢暗示著疾病
夢,是一種正常現象,能夠幫助保證機體活力,協調大腦平衡。夢的內容與人腦的潛意識有關,如果夢中感覺到身體不適,如胸悶、呼吸急促、容易驚醒等,就有罹患疾病的風險。
腦部腫瘤,會常夢到頭部被敲打。
聽覺中樞病變或附近的血管發生硬化,夢裡會常聽到怪響。
呼吸系統病變,會經常夢見氣管被卡住,導致窒息等。
心絞痛、心肌缺血,會夢到自己走路不穩,且伴有胸痛和窒息感,容易驚醒。
器官有潛在病變,會夢到相應的器官位置被毆打,比如被刀刺中腎臟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預示作用有其不足之處,只是大體符合,研討夢的預示功能,只是提醒做夢者注意,提供一些參考而已。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到院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