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第6課的一節唱歌課《叮鈴鈴》。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流暢,多倚音、連線、變化音等,描繪了牧童們趕著羊群,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歡樂歌唱,抒發了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二、說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樂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學生樂於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中。但是由於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我會指導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對能力稍弱的學生需要多鼓勵、多引導,評價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歡樂歌唱,抒發了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提高創編與團隊合作能力。
知識與技能: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合唱曲《叮鈴鈴》其中的一個聲部,並唱出歌曲中變化音的效果。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是熟練掌握2/4拍的相關知識。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學唱歌感受體驗——學唱歌曲——鞏固提高——課堂小結,點題升華。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習興趣、營造濃鬱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會提出問題:「叮鈴鈴」是什麼聲音?學生自由回答,我會對學生的回答做出鼓勵性的評價。由此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可以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學奏「叮鈴鈴」,熟悉歌曲旋律。用豎笛吹奏歌曲中出現「叮鈴鈴」的旋律。接著,學生會發現二聲部的歌曲結構,我採用豎笛結合教學的方式,我吹高聲部,學生吹低聲部,或吹奏能力強的學生吹高聲部,其他學生吹低聲部。吹奏時,注意頓音要吹得短促,吹奏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時,要注意氣息的控制。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學生能夠捕捉到歌曲最重要的特點並加以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選擇用教師彈唱歌曲、學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開教學,精心誘導,變枯燥為生動,學生通過學習「旋律-歌詞-加歌詞完整演唱」的步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帶領學生視唱《叮鈴鈴》前4小節旋律,比較「#5」和「5」的不同,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採用跟琴學唱或小組自學視唱的方法識唱樂譜,學生發現頓音要唱得有彈性。唱到雙聲部部分,二聲部合唱先學唱一聲部,再學唱二聲部,注意倚音的演唱,教師採用對比法,演唱有無倚音的譜例,學生說出區別,理解倚音的作用,可藉助豎笛的吹奏幫助學生唱準。接著就是學唱歌詞,歌曲的裝飾音、變化音較多,我會指導學生用模唱的方法唱出湖南地方風格,尤其是「#5」和前倚音。下滑音處可邊唱邊用「張開五個手指,擰動手腕」的動作,幫助學生尋找下滑音的演唱效果。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升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的把握和體會,我會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歌曲創編新的節奏,選擇節奏型,進行創編,請各組進行表演,而後進行生生評價、教師評價。感受創編新節奏後的歌曲與原歌曲在情緒上有何不同。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又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學生一同探討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七、說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主要羅列出本節課的倚音、襯詞等音樂知識,也感受了歌曲的美妙的內容,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