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供圖
網友供圖
店方展示泡發木耳
店方出示顧客使用的碗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馮女士來電求助,去年12月30日晚上,她帶著孩子與朋友在四望亭路的蔣家橋餃麵店吃晚餐,在牛肉菜泡飯裡發現多隻疑似蟑螂的小蟲。她現場與店家交涉,對方卻稱是鍋灰,這樣的回覆她沒法接受,請馬上辦記者幫忙協調。
接到市民求助後,昨天,馬上辦記者趕到該店,了解相關情況。
市民報料
牛肉菜泡飯裡吃出蟑螂
「當時已經晚上了,打了很多部門電話無人接,後來打了110,民警到現場後表示處理不了,讓我們雙方協調。」馮女士稱,當晚,她與朋友在這家店裡點了3份牛肉菜泡飯以及其他餐品。朋友吃的速度慢,菜泡飯吃到一半時,讓她仔細看碗裡漂著的一層小黑點是什麼,她湊近一看,竟然是一隻只像小蟑螂一樣的小蟲,此時,她與孩子已經快吃完了。「我和孩子碗裡也有黑色物質,以為是胡椒粉,就這樣吃下去了,發現是蟲子時,我當場出門就吐了。」馮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叫來店家反映問題,店裡工作人員卻回復,這不是蟲子,是鍋灰。
因為與店家交涉無果,馮女士撥打了12345市長熱線與110。民警到現場後表示,這需要相關部門鑑定,讓雙方協調;她又撥打了其他監管部門的電話,但由於是晚間,無人接聽。
馮女士說,店家當時只願意給一兩百元賠償,但始終不承認是蟲子,對於這樣的處理結果,她與朋友都不能接受。為了保留證據,她在店裡一邊錄視頻,一邊將所有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去存在冰箱,希望相關部門拿去檢驗。
1月5日下午,一名市場監管部門的人員來電稱,已經與店家協調,可以賠償馮女士四五百元,但店家依舊稱這是鍋灰。馮女士說,無論拍視頻還是照片,蟲子的形態都看得很清楚,她要求店家按照相關法規進行賠償。
店方回應
是鍋灰,經協調支付1000元
昨天,記者趕到該店家核實。店裡一位武姓負責人回應記者,當晚該顧客反映菜泡飯裡有小蟑螂,經查看並不是蟑螂,而是鍋灰。因為鍋燒得很燙,倒進碗裡會有鍋灰掉落,他們向顧客解釋可以換餐,但是顧客不同意;他們又提出給予免單以及支付200元,顧客也不同意。這200元不是對於有蟑螂的賠償,而是給顧客一個心理安慰。
記者將顧客在店裡拍的菜泡飯視頻給這位負責人查看,對方看後表示,有的黑色「小蟲」其實是剁碎的黑木耳屑,黑木耳剁碎下鍋後就會呈這樣的形態,並從操作間拿出一盆泡發過的黑木耳給記者看。另外,顧客將剩下的菜泡飯帶走幾天了,對於化驗結果,店裡會持疑問。
「當天這幾位顧客吃的碗都沒有洗,還在店裡冷凍保存著。」 武姓負責人稱,顧客投訴後,12月31日就有相關部門來店裡對食材等進行了檢查,沒有問題。他將冷凍著的顧客餐碗拿出來,在碗裡的殘留食物裡,記者沒有看到有類似蟑螂的小蟲。
經記者協調,武姓負責人表示,可以向上級申請支付顧客1000元。
突擊檢查,暫未發現問題
部門行動
記者了解到,事情發生後,邗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出工作人員,調查此事。
「獲知相關情況後,我們派人到現場調查了此事。」邗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念泗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12月31日,他們對位於四望亭路的蔣家橋餃麵店操作間進行了現場突擊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原料、佐料等。經檢查,他們在現場未發現有問題原料和佐料等,「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該店跟一家公司長期合作,定期給店裡滅蟲鼠。」
「我們還對同時間段消費記錄進行了調查,未發現有類似投訴。」這名負責人表示,他們在檢查中,發現其他食客碗裡也有黑色物質。經現場辨別,該黑色物質為「鍋灰」。目前,針對消費者所投訴內容,他們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律師說法
遇到類似情況,第一時間舉報
採訪中,有專業人士認為,這名消費者將疑有問題的菜泡飯帶回家封存,然後再去找權威檢測單位檢測,存在證據無效問題。一旦走上法律程序,其提供的證據,難以讓人信服。那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類似問題,如何維護自己權益呢?就此,記者採訪了法律界人士。
「遇到類似情況,市民須在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由相關部門到現場取證和調查。市民如擅自將證據帶回家,自行找相關單位鑑定,在維權時會處於不利狀態。」江蘇瓊宇仁方律師事務所律師謝玥介紹,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像這種提供不符合質量的食品,消費者可以向商家或者廠家進行索賠,這個索賠的標準是購買價款的10倍,或者是損失的三倍。特別要說明一點的是,如果損失的金額不足1000元,是按照1000元來計算,最低賠償1000元。
「市民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謝玥表示,市民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先跟對方協商,如雙方仍協商不成,當事人還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馬上辦記者 馬燕潔
徐海峰 文/圖
責任編輯: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