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標幾乎是每一位鴿友夢寐以求,要達到自已的理想必須兼具各方麵條件。基本上,一羽賽鴿除了要有相當智慧,也要有完美的體型,如今鴿友都會有速度上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有好的血統外也要有善飛、耐飛之鴿,可見體型也是重中之重。
雌雄之分
鴿友要先認識公、母之型,公鴿要有標準公型、母鴿要有母型。公鴿體型一般比母鴿來得小,鴿身往前要有腰身感覺;母鴿身型比較深長,龍骨、肚型有方型,蘋果身之手感。另一種公、母型兼可,就是我們所謂竹管身,身型比較圓長型,前端與尾端厚度相差不多。
再則公鴿母型、母鴿公型,比較不宜育種,也要有選擇性地搭配,但也不一定會好!
背線之重要性
即我們要賽鴿耐力、速度兼具,便要從體型夾討論鴿的背部。
基本上一羽好鴿骨架要好,但什麼是好呢?請問鋼架好,還是木架好?哪種堅韌?鴿全背線大約可分平型、凹型與弧形。
鴿背因要支撐鴿身,所以鴿背堅韌是必要的,而鴿背線之型與弧度、 位置角度與鴿身一定是相關的。背線弧度拉力也延伸到鴿尾部與尾巴力道。
公、母鴿因體型不一樣,所以背線弧度位置也相對不同。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搜鴿網微信公眾號,下載搜鴿網APP(各大應用市場可以搜索到),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公鴿弧度比款前,母鴿之身比較深長(鴨母型),相對的,鴿背拋弧線也不同。我們來虛擬兩種不同型(身型)(重量), 上背的弧度在哪一個位置最能輕鬆而平穩地挑起重量,可能這樣去推理會比較容易了解。尾部、尾巴的拉力與背線弧度一定是相關,尾巴在鴿子升降、平衡、轉向相當重要。鴿子飛行要靈活少不了尾部的力道,想一想風箏升空到達了空中,因有氣流、風速,假使它的尾巴不好,猜想一下會是什麼情況?一定是搖擺不定!
很多鴿友只注意到龍骨而忽略了上背,並要注意到位置(定位),相同鴿背、相同肚身,在不等位,絕對是不一樣的結果。並有許多鴿友對鴿身長短有所不解與誤解,一般認為鴿身至鴿尾總長,長度長就是長,短就是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應了解鴿身與鴿尾之比率對不對,公、母鴿絕對是不一樣的比率,只要比率對,大與小、長與短,自然就會有標準的看法,所以我們要認識定位,前胸三角定位,背線與肚身搭配的定位,再則羽翼之定位,如是正確方能稱為好骨骼、好骨架。
背線與背型
當你在觀察一羽完整鴿子時,他身披羽毛,可能掩蓋了一些缺點,而我們也可能忽略了一些評判上的弱點;假使我們把一羽賽鴿羽毛全部拔除,便是赤赤裸裸地現身在你眼前,所以我們可以在幼鴿10天掛腳環時仔細去觀察,鴿友們便可找出你想要的答案了,這樣的解答希望大家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