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你知道多少?

2021-01-13 老墨談種植

導讀: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56個民族,有55個就是少數民族,56個民族匯成中國這個大家庭。這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非常的隆重,在這些節日裡,少數民族人民會聚在一起,盡享歡樂之感。下面就和我一起走進少數民族的節日,感受這些風情萬種的節日吧!

蒙古族是一個草原上的民族,蒙古族人可謂是非常「剽悍和威武」了,那達慕這個節日也就由他們的傳統習俗沿襲至今。蒙古族的人民非常喜歡在廣闊的草原上騎馬、射箭和摔跤。早在13、14世紀就有了那達慕節日,原先這只是少數男人的比賽和角逐,蒙古男人們進行射箭、賽馬等比賽。然而到現在,那達慕已經變成了整個蒙古族的節日,除了賽馬、摔跤和射箭,還增加了許多的活動,有拔河、武術、馬術等競技活動,同時也有唱歌跳舞等文藝匯演。

提起藏族你可能會想到青稞酒和遍地是牛羊的場景,那就然而藏族人民的生活還不能少了藏曆年、雪頓節。藏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春節。節日的期間為藏曆正月一日到正月五日,和春節一樣,藏族人民從十二月份開始便準備過節的禮品,打掃好家裡大大小小的角落。到了正式過節那天,一大早便從河邊取回一杯「平安水」依次按長幼尊卑順序斷給家人飲下,相互拜年,寓意著吉祥如意。初一那天,各家各戶禁閉大門團聚一堂,便開始吃麵團土巴和喝青稞酒。

雪頓節也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也叫酸奶節。七月份節日期間,人們會盛裝打扮,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美味佳餚前往水草肥美的河邊談笑著生活的趣事,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有很多,有回、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他們有過開齋節和聖紀節。開齋節從九月一日開始至十月一日結束,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們白天是不能吃飯和喝水的,只能在日出和日落吃東西。

聖紀節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的功績而設立的,在三月十二日這天,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會舉行紀念活動,誦經祈禱,然後相聚在一起,談論穆罕默德的功德。

彝族最隆重的節日要屬火把節了,火把節的節慶期間為農曆六月二十四。火點燃民族的希望,同時也點燃了彝族前進的道路。他們像火一樣熱情,認為火能將世間所有的不如意都燒掉,讓來年全家人平平安安。過節時,各家各戶都會在大門前放一個火把,希望路過的各方神仙都能到家中「坐一坐」。到了傍晚,男女老少會歡聚在一個較空曠的場地,將提前搭好的木材點燃,彝族人民手牽手圍成一圈,他們有的打鼓、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盡享世間歡樂。

各個少數民族有著許許多多從祖先輩就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對於這些民族節日你是不是也覺得很有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相關焦點

  •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正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豐順位於客潮交匯地區,融合了兩地文化,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正月裡的豐順,可謂極其熱鬧,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正月十二豐順縣湯南鎮真峰村的村民都會參加「遊老爺」和「跳火堆」的民俗活動。
  • 如何理解「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中「風俗」二字
    不同的穿衣文化當一個地方的人與另外一個地方的人,相遇了,出現了不一樣的現象的時候,比如吃的不一樣,穿的不一樣,說話不一樣,行為習慣不一樣,我們都會去說這句話——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我們經常在大大小小的各種場合,經常聽見別人說「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這句話,其應用範圍之廣,可見一斑!有些人說,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小編你可以洗洗睡了。我想說的是,我們對「風俗」二字的理解,可能是有問題的。
  •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鰲山萬歲燈,正月十六爬城頭!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鰲山萬歲燈,正月十六爬城頭!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豐富多彩的南京民俗民俗,是「一地方長期形成的風尚,習慣」。
  • 陝北民俗文化《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展現了黃土風情
    陝北是中國地面上一塊特殊的地方。一半是陝北黃土高原,另一半是毛烏素沙漠。長城線從兩者之間,橫貫其境。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會因其地域環境和歷史發展而形成富有鮮明特點的民間習俗。
  •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本溪縣冬天十分寒冷的特色飲食
    特色小吃是中國飲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成為中國飲食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地方小吃被當成當地的名片去吸引各地民眾去品嘗。特色小吃就地取材,而且小吃一般具有當地特色,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祖國大江南北,各地風俗固然不同。
  •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這些過年的奇葩風俗,你都知道嗎?
    俗話說:「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同樣一個春節,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除了吃團圓飯、看春晚、放鞭炮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甚至奇葩的習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嘮嘮:那些你不知道的過年習俗。1、餃子包硬幣在東北的農村過年包餃子的時候都會在餃子裡麵包幾個硬幣的,也有著很好的寓意,誰吃到這種餃子誰就有福氣。但是我覺得如果咬到這個硬幣或者把硬幣吞進了肚子裡,這個年還能過好嗎?
  • 「民俗篇」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委員眼中的中國圖集
    「委員眼中的中國」網絡攝影展wei yuan yan zhong de zhong guo活動概述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展現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迎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勝利召開,由全國政協辦公廳主辦,中國政協網、人民政協網承辦的「委員眼中的中國」網絡攝影展活動於今年
  •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風俗的傳播會有什麼樣的約束力?
    在不同地區,又有明顯的差異性,即所謂的「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一個社會風俗習慣區域,實際上就是一個區域社會文化圈。不同的社會文化圈有不同的社會行為規範和道德價值觀念。所以,這種社會風俗習慣對人的傳播行為具有很強的約束力。
  • 農村俗語:「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都知道,在農村仍然保留著很多的習慣,這也是從古以來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很多的農村人對此進行了保留,在過年的時候吃完飯之後我們都會向長輩請安問好,最後長輩們就會拿出壓歲錢,這是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之一,那時候過年特別的熱鬧,家裡面前前後後的小朋友們總是特別多
  • 農村俗語:「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你都了解嗎?
    有句農村俗語說的真是形象又生動,那就是「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說的也就是農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一些地域性的風俗形成,不知道各位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小時候有沒有被長輩叮囑過,什麼事一定不能做,比如說地上看到錢了不能隨便撿起來,鄰居做飯的時候不要去打擾等等之類奇葩的講究和規定,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 一茶多吃|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引言中國作為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茶葉貫穿了我們中華文明的歷史,每一杯茶都浸泡著五千多年的光陰。外國學者評價說:茶文化,是繼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之後,中國送給世界的第五大財富。公元十六世紀起,中國的茶葉隨著昌盛的海上貿易事業,銷往世界各地,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其中就有英、美兩國,但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說說不同民族那些喝茶習俗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衣食住行皆有特色,喝茶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今天十三夷帶大家認識一下不同民族的喝茶習俗,感受一下茶的包容性。別看步驟簡單,其實煮起來卻有諸多講究,器具、茶水奶鹽巴的比例不同也會影響口感。所以,蒙古族每家每戶熬製奶茶時茶汁的濃度不同,加入鮮奶與食鹽的量也不同,各家的鹹奶茶味道都有些許不一樣。蒙古族還有個習俗,她們熬好的奶茶第一口不是給家人喝的,而是向天空揚灑以感恩祖先的恩賜,天地的保佑。
  • 少數民族中,那些與水有關的節日,你知道有哪些?
    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數不勝數,各民族的節日豐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
  • 中國56個民族,原來有那麼多不同的節日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園,可能大家都可以隨口說出好多個不同的民族,但大家應該對各個民族的重要節日並不了解,下面就有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不同民族的不同習俗吧!56民族傣族傣族是雲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壩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區。
  • 都說 千裡不同風 百裡不同俗,這個風俗卻是全國很多地方都有
  • 冬至它是一個節日嗎?為何要吃餃子、吃湯圓
    它是一個節日嗎?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也有說法認為,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古籍中,似乎也可以找到冬至是一個節日的佐證。有文獻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 百裡杜鵑花期來了,百裡杜鵑景區最全攻略速度收藏!
    中國是世界上杜鵑花種類最多的國家。 (三)民族風情加持,自然中更有煙火味 百裡杜鵑風景區居住著漢、苗、彝、布依、仡佬等多種民族。這裡的民族風情豐富多彩,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花開季節,附近的少數民族青年男女要到花叢中款款對歌,自定終身。各種民族節日場面更是十分熱鬧,盛裝與花樹相輝映。笙笛鼓鑼聲齊鳴,一群群男女青年繞著花樹吹響蘆笙,翩翩起舞。
  •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共同的年節,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傣語又稱「楞賀尚罕」,即傣歷新年,每年公曆4月12日左右舉行,節期為3~4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刊」,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腕叭腕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為新年春節。中間叫「腕腦」,意為「空日」。
  • 中國最大天然杜鵑花海,正值盛花期!五一去感受百裡花海的震撼吧
    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之一,武漢市黃陂區、重慶金佛山、四川攀枝花、雲南香格裡拉等地都有杜鵑花海,有很多觀賞杜鵑花的勝地。但你知道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純天然杜鵑花公園在哪裡嗎?她就是位於貴州畢節的百裡杜鵑景區。
  • 中國名勝|貴州·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
    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總面積125.8平方公裡,其天然原始林帶寬1000米~3000米,綿延50餘千米,公園內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等41個品種的花卉,囊括了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享有「地球彩帶、世界花園」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