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偷鴨巨蜥真是「國寶」 系海南圓鼻巨蜥

2020-12-03 騰訊網

  乖乖偷鴨巨蜥真是「國寶」

  經確認系瀕危珍稀海南圓鼻巨蜥專家稱,體型如此巨大的圓鼻巨蜥尚屬首次發現

本報12—15日刊發的關於巨蜥的系列報導

  本報東方10月15日電 (記者王成誠)村民捕獲的巨蜥究竟是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圓鼻巨蜥?經過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局的專家確定,經過比對鑑定,東方八所居龍村村民所捕獲的巨蜥確實為海南本土的野生圓鼻巨蜥。此前,體型如此巨大的圓鼻巨蜥未曾有過野外記錄,極為珍貴。

  確為珍稀海南野生圓鼻巨蜥

  14日下午6點,省野保局專家李仕寧以及東方市林業局執法人員來到居龍村符老養的鴨塘查看所捕獲到的巨蜥,經過初步判斷,他認為這條巨蜥與圓鼻巨蜥很像,但是仔細觀察便能發現兩者存在較大的區別,該巨蜥疑似外來物種。對巨蜥進行拍照存底後,李仕寧開始了外形比對,經過仔細比對發現,居龍村所捕獲的巨蜥確為海南本土野生圓鼻巨蜥,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型如此大的圓鼻巨蜥此前不曾記錄過。

  據介紹,圓鼻巨蜥為巨蜥科巨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五爪金龍。分布於斯裡蘭卡、印度、緬甸、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島以及中國大陸的香港、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多生活於山區流溪附近。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25至1040米。圓鼻巨蜥全身密布細鱗,頭狹長,鼻孔近吻端,舌分叉,背黑有黃紋,腹淡黃灰有黑斑,尾側扁,有黑黃相間環帶,尾背鱗片突起成2列脊,尾長約為體長3/5,成體全長可達2米,最大紀錄2.7米。

  李仕寧介紹,圓鼻巨蜥的數量在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間在海南數量較多,當時甚至居民區也常見圓鼻巨蜥的蹤跡,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海南圓鼻巨蜥的數量銳減,上世紀90年代末海南進行野生動物普查時曾記錄過圓鼻巨蜥,但是數量極其稀少。近幾年來,正規的野外調查很少記錄到圓鼻巨蜥,但是許多地方的居民曾目擊過圓鼻巨蜥,他個人在2005年在獼猴嶺自然保護區進行調查時曾經目擊過圓鼻巨蜥。

  專家介紹,海南有過記錄的圓鼻巨蜥體型較小,體重多在8斤左右,而東方所捕獲的圓鼻巨蜥體重至少有30斤,體型如此龐大的圓鼻巨蜥此前從來沒有發現過,因此村民所捕獲的巨蜥顯得非常珍貴。

  對於這條巨蜥的來源,李仕寧推測,這條巨蜥很可能是從不法商販手中逃脫的,也可能是從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的飯店中出逃的。因為周邊環境非常好,而且有充足的食物來源,所以這條巨蜥能長到這麼大。

  村民嫌4000元太少拒絕接管

  11日下午6點30分,東方居龍村村民在一座鴨塘旁的涵洞內捕獲這條珍貴的圓鼻巨蜥,事發後,東方林業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要求接管這條巨蜥,但是村民為此索要「賠償」拒絕了執法部門的要求。14日,東方林業局向村民發出通知再次要求接管巨蜥,但仍被村民拒絕。今天上午,東方林業局執法人員決定獎勵捕獲巨蜥的村民4000元現金,但是村民嫌獎勵太少,仍舊拒絕執法部門接管巨蜥的要求。目前,這條珍貴的巨蜥仍在村民手中圈養,還未移交林業部門,本報對此將繼續關注。

  Baidu Sogou(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海南村民發現「偷鴨巨蜥」 屬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偷鴨「怪獸」落網 原來是條巨蜥》後續  東方「偷鴨巨蜥」身世仍是謎  大型珍稀圓鼻巨蜥現身海南?這條巨蜥會不會是當時出逃的巨蜥,遷徙至東方一帶,然後依託鴨塘進行多年的生活?  而記者從有關報導和圖片獲悉,當年圈養在甘什嶺的巨蜥雖然體型類似東方所捕獲的這條巨蜥,但其身上的斑紋是黃色的,而東方所捕獲的巨蜥斑紋則是灰白色的,而且紋路也和前者有較大區別。  推測三:本土物種?  難道這條巨蜥是海南的本土物種?這應該是最大膽的一種推測。
  • 圓鼻巨蜥時隔半世紀再現海南熱帶雨林
    新華網海口6月7日電(記者姜恩宇)時隔半個世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重現海南熱帶雨林,這證明圓鼻巨蜥在野外確有生存,尚未滅絕。 5月下旬,海南鸚哥嶺保護區工作人員和當地村民在保護區昌化江支流南盆河流域發現6隻圓鼻巨蜥幼仔。這些圓鼻巨蜥幼仔剛出生約20天,黑色的軀體上有鮮亮的黃色花紋,腹部為淡黃色,體長40至50釐米。
  • 海南發現成年野生圓鼻巨蜥(圖)
    據新華社海口5月21日電(記者姜恩宇)記者21日從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了解到,該局科研人員和海南省尖峰嶺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者一道,於5月20日在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進行野外動物調查時發現一隻野生成年圓鼻巨蜥個體。
  • 熱帶雨林探奇:圓鼻巨蜥,很大的蜥蜴
    唯獨這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的圓鼻巨蜥,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海南島的野外考察中有過文字記錄以後,除了人們的傳說,在野外再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許多人都認為它們在野外已經滅絕了。這種蜥蜴成年個體體長可以達到2米左右,是中國境內個頭最大的蜥蜴。
  • 海南發現野生成年圓鼻巨蜥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晚報網
    新華社海口5月21日電(記者姜恩宇)記者21日從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了解到,該局科研人員和海南省尖峰嶺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者於5月20日在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進行野外動物調查時,發現一隻野生成年圓鼻巨蜥個體。這一重要發現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海南首次發現野生圓鼻巨蜥成年個體。
  • 圓鼻巨蜥安全回家 在咖啡店獲救
    圓鼻巨蜥安全回家 在咖啡店獲救(供圖)圓鼻巨蜥安全回家 在咖啡店獲救(供圖)近日,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在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放歸自然,它背面有黑黃相間的斑紋,腹部呈黃色,行動敏捷。經專家鑑定,確認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又名「水巨蜥」,是蜥蜴目巨蜥科爬行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和雲南的南部。測量顯示,它的體長為80釐米,一旦有人靠近即吐出長舌頭,還會發出呼呼響聲。森林公安民警分析,這隻巨蜥可能是被人當作寵物飼養後逃走,順著下水道管網跑到咖啡店內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瀕危物種圓鼻巨蜥驚現海口一居民區
    本報海口3月25日訊 (記者蘇曉傑)今天中午,海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將一隻臨時收養在海口金牛嶺動物園的國家I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接回海南師範大學生態園內接受救治
  • 組圖:一小區驚現「五爪金龍」 學名圓鼻巨蜥
    不少小區居民紛紛圍觀並報警,綠化部門人員到場將巨蜥成功裝入捕捉袋內,後送往上海市動物園。經動物園相關專家初步判斷,這條巨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俗稱「五爪金龍」,出現在居民小區實施罕見,懷疑是此前被居民飼養的珍貴「寵物」。
  • 瀕危物種圓鼻巨蜥驚現海口居民區疑遭人販賣
    李波在觀察圓鼻巨蜥體徵。本報記者 蘇曉傑 攝 3月25日中午,海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將一隻臨時收養在海口金牛嶺動物園的國家I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接回海南師範大學生態園內接受救治。 據了解,24日,海口秀英大道海口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秀英宿舍區內驚現一隻巨晰,體長逾1.5米,體重4公斤。市林業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懷疑這隻巨蜥可能是被不法人員販賣,逃脫後跑到了該小區。
  • 海南野外發現圓鼻巨蜥
    近50年我省首次在野外發現的國家I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昨天下午3時,在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將4隻放生。  管理站副站長、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保育主任陳輩樂博士告訴記者,巨蜥是個體最大的蜥蜴,在我國,有圓鼻巨蜥和曼加拉巨蜥兩種巨蜥分布。根據過去調查記錄,圓鼻巨蜥分布在我國熱帶地區,曼加拉巨蜥分布在我國與緬甸交界處。
  • 神秘電話送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圓鼻巨蜥」
    前天,餘杭林業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接到了這樣一通匿名電話,對方聲稱有一隻巨蜥,但不方便攜帶出門,希望森林公安隊員能上他住的瓶窯某賓館去取。  巨蜥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錄入世界瀕危野生動物名錄。  但這種生物在中國僅在雲南、廣西、海南等少數幾個省份生存,杭州的氣候並不適合巨蜥生存,這裡出現巨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野生動物販賣。
  • 新平平掌鄉驚現一圓鼻巨蜥 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圓鼻巨蜥鄉林業站工作人員放其歸山7月18日下午,平掌鄉曼幹村委會上班娘小組的一位村民在自家附近發現了一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圓鼻巨蜥。該村民馬上致電平掌鄉林業站請求幫助,在了解到圓鼻巨蜥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該村民妥善飼養了一夜。7月19日一大早,平掌鄉林業站組織工作人員到村民家中,在確認圓鼻巨蜥未受傷後將其放生。工作人員將袋子打開後,圓鼻巨蜥試探性的伸出頭來,確認沒有危險後,迅速從袋子中飛奔而出,很快消失在山林中。據了解,圓鼻巨蜥屬於蜥蜴目巨蜥科爬行動物,俗名五爪金龍,巨蜥。
  • 上海某小區驚現1米長「圓鼻巨蜥」性情溫和
    ■巨蜥獨自在小區裡「散步」 網友供圖  前天,普陀區清澗小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條1米多長的巨蜥獨自在小區裡「散步」,引起不少人圍觀。巨蜥隨後被送往上海動物園。記者今晨從動物園飼養科了解到,巨蜥學名「圓鼻巨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正在接受檢疫,若無特殊情況,將在動物園內「安家」並展出。  前天中午,清澗小區居民湯女士在樓道門前看到一隻1米多長的巨蜥,通體灰色,身上有暗紋,還「嘶嘶」吐著舌頭。圍觀居民紛紛報警,巨蜥並不怕人,也沒有逃跑。綠化管理部門趕到現場,將巨蜥裝入捕捉袋內,隨後送往上海動物園。
  • 物種資訊:雲南滄源發現「極危」生物——伊江巨蜥&圓鼻巨蜥
    巨蜥多棲息於 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河岸附近或沿海河口(趙爾宓 1998,徐正強等 2006)。中國分布有圓鼻巨蜥(V. salvator) 和伊江巨蜥(V. irrawadicus)兩種巨蜥(楊大同等 2008,蔡波等 2015)。圓鼻巨蜥分布於廣西、廣東、雲南和海 南。1987 年在雲南德宏州瑞麗市畹町河谷發現伊江巨蜥(Yang et al. 1987)。
  • 大蟾蜍、小蝌蚪、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兩爬館上新啦!
    圓鼻巨蜥寶寶首先進門右手邊的圓鼻巨蜥展區裡可以看到今年自然孵化出來的小圓鼻巨蜥,已經4個多月了,天性警覺的它們會鬼鬼祟祟地出現在展區裡,所以觀察它們的行蹤需要耐性。巨蜥爸爸的凝視護蛋的巨蜥媽媽不過它們的爸爸媽媽,經常悠然自得地遊泳、挖沙、日曬、攀爬,偶爾也能見到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場景呢。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與軟萌可愛的哺乳動物相比,爬行動物得到的關注和保護真是少得可憐。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與軟萌可愛的哺乳動物相比,爬行動物得到的關注和保護真是少得可憐。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姜恩宇 攝  海南爬行動物的研究與標本採集工作始於英國博物學家Robert Swinhoe(羅伯特·斯文豪),自19世紀後半葉開始,廣袤而神秘的海南熱帶雨林便吸引一代代中外科學家慕名而來,他們在這裡發現大量珍稀爬行動物,如蟒蛇、圓鼻巨蜥,不少更是世界獨有,如海南脆蛇蜥、海南脊蛇、粉鏈蛇、海南頸槽蛇、周氏瞼虎、霸王嶺瞼虎、海南瞼虎等。
  • 東興中越邊界走私巨蜥團夥歸案受審
    央廣網防城港1月30日消息(記者鄧君洋 通訊員 李肖連 石焱)巨蜥(俗名五爪金龍)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在我國境內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及雲南南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於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巨蜥原有數量不多,由於群眾隨意捕捉,高價收購、內銷或出口盈利導致巨蜥數量極少。
  • @三亞,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與軟萌可愛的哺乳動物相比,爬行動物得到的關注和保護真是少得可憐。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姜恩宇 攝  海南爬行動物的研究與標本採集工作始於英國博物學家Robert Swinhoe(羅伯特·斯文豪),自19世紀後半葉開始,廣袤而神秘的海南熱帶雨林便吸引一代代中外科學家慕名而來,他們在這裡發現大量珍稀爬行動物,如蟒蛇、圓鼻巨蜥,不少更是世界獨有,如海南脆蛇蜥、
  • 神秘電話送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巨蜥珍貴有危險
    前天,餘杭林業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接到了這樣一通匿名電話,對方聲稱有一隻巨蜥,但不方便攜帶出門,希望森林公安隊員能上他住的瓶窯某賓館去取。巨蜥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錄入世界瀕危野生動物名錄。但這種生物在中國僅在雲南、廣西、海南等少數幾個省份生存,杭州的氣候並不適合巨蜥生存,這裡出現巨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野生動物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