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與軟萌可愛的哺乳動物相比,爬行動物得到的關注和保護真是少得可憐。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
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
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
「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而我國著名動物學家黃正一也曾驚嘆:「在(海南)這個面積不大的島嶼上,兩爬動物種類竟如此之多。」
能讓諸多專家學者嘖嘖稱奇,海南爬行動物的世界究竟有多豐富?根據最新分類及新種研究統計,僅在佔全國國土面積比例不足0.046%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便記錄有爬行動物2目20科101種,這佔到中國爬行動物物種數比例的20.3%。
霸王嶺瞼虎。姜恩宇 攝
海南爬行動物的研究與標本採集工作始於英國博物學家Robert Swinhoe(羅伯特·斯文豪),自19世紀後半葉開始,廣袤而神秘的海南熱帶雨林便吸引一代代中外科學家慕名而來,他們在這裡發現大量珍稀爬行動物,如蟒蛇、圓鼻巨蜥,不少更是世界獨有,如海南脆蛇蜥、海南脊蛇、粉鏈蛇、海南頸槽蛇、周氏瞼虎、霸王嶺瞼虎、海南瞼虎等。
「海南過去與大陸相連,後來斷裂與大陸分開,在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與大陸兩爬動物有親緣關係的物種獨立進化,慢慢進化成新種。」在趙爾宓看來,海南爬行動物的珍稀性、特有性之所以如此高,離不開這裡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島嶼性的地理特徵。
獨佔四種特有瞼虎
圓凸的大眼睛,短小靈活的爪子,褐色表皮上規則分布著4條金色橫紋,看起來「顏值」頗高。2019年4月的一天,趁著夜幕低垂,隱於巖石裂縫中的這隻中華瞼虎,拖著長長的尾巴正準備外出覓食,不料卻撞進了海南林業工作者周潤邦的視野裡。
「那是位於海南島中西部的一片熱帶常綠闊葉林,四周覆蓋有花崗巖石堆或與喀斯特斜坡相連的大型石堆,是瞼虎生存的絕佳地帶。」周潤邦說,當時他一眼就看出這隻瞼虎的不同,經過形態學和分子學分析鑑定後,最終確定為瞼虎屬新種。
這意味著,繼霸王嶺瞼虎、海南瞼虎、周氏瞼虎後,海南再添一個瞼虎屬海南特有種,一躍成為我國瞼虎種類第二多的省份,僅次於廣西壯族自治區(5種)。
瞼虎,隸屬爬行綱有鱗目蜥蜴亞目瞼虎科,因擁有可活動的眼瞼而得名。這種善於捕食昆蟲的夜行性動物,大多棲息於喀斯特地貌、熱帶雨林或季雨林的地面、溪流河岸邊的石縫或洞穴中,因四肢沒有攀瓣,故而並不能像真正的壁虎一樣快速攀爬陡峭巖壁。
遇到天敵時,瞼虎會先靜止不動「裝死」,倘若這招失敗了,小傢伙們會立即豎起尾巴進行「恐嚇」。要是來者並不吃這套,瞼虎便會使出終極大招——斷尾逃生,外表氣勢洶洶、內心極「慫」的樣子簡直就像個「紙老虎」。
儘管「本領」不大,瞼虎卻憑藉其豐富的體色、驚豔的虹膜與倨傲的神情,成為當前寵物市場的「網紅」新寵。幸運的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的推進,正為瞼虎們構築起一道保護屏障。
生性好鬥的「五爪金龍」
「誰知道下一次小行星撞擊是什麼時候,說不定到時巨蜥將統治地球。」在發現巨蜥擁有像鳥類一樣的單程循環呼吸系統,而這一獨特生理系統能在極度缺氧的環境下保證生理需求後,美國生物學家馬修·威德爾作出如上猜測。
巨蜥,屬爬行綱有鱗目蜥蜴亞目巨蜥科。儘管和誕生於三疊紀早期的祖先古巨蜥相比體型嬌小了不少,它依舊是現存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
中國境內的巨蜥家族「人丁單薄」,目前得到學界廣泛認可的僅有圓鼻巨蜥和伊江巨蜥兩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圓鼻巨蜥在海南有分布。20世紀60年代,海南進行野生動物普查時曾記錄到圓鼻巨蜥,然而在隨後近半個世紀裡,我省野外再沒發現和記錄到這種珍貴的爬行動物。
圓鼻巨蜥難道在海南滅絕了?好在2008年6月,鸚哥嶺保護區工作人員和當地村民在保護區昌化江支流流域發現6隻長約50釐米的圓鼻巨蜥幼仔,這才讓眾人鬆了一口氣。此後,圓鼻巨蜥在海南各地頻頻現身。
圓鼻巨蜥。姜恩宇 攝
圓鼻巨蜥的成年個體最長可是能長到2米多,因全身覆蓋有黑色鱗甲,背上有金黃色的小斑點,每肢5趾,趾端有利爪,又被稱為「五爪金龍」。「五爪金龍」「蜥」如其名,生性好鬥,兇猛異常,不僅會潛入水中吃魚、爬到樹上吃鳥,甚至還會溜至居民區偷吃家禽。
與它的「近親」瞼虎不同,當圓鼻巨蜥遇到危險時多半不會退縮,而是會選擇用牙齒和爪子進行攻擊,並將自己鋼鞭一樣的尾巴甩向對方。有些時候它還會選擇遠程攻擊——把吃進去不久的食物液體吐出來,射到對方身上。這時候可得小心了,因為圓鼻巨蜥的口腔內有大量的高危細菌,敬而遠之才是上策。
海南熱帶雨林特有種爬行動物
海南脆蛇蜥
爬行綱有鱗目蛇蜥科脆蛇屬,海南特有種,僅見於模式標本產地海南島吊羅山新安林場。四肢退化,通身細長如蛇。
海南脊蛇
爬行綱有鱗目遊蛇科脊蛇屬,海南特有種,分布於海南島尖峰嶺。體背面藍灰色,上下唇緣棕灰色,腹基部色較深,有金屬光澤。
粉鏈蛇
爬行綱有鱗目遊蛇科鏈蛇屬,海南特有種,分布於海南島吊羅山。頭較寬扁,頭與頸界限明顯,吻端圓而寬,瞳孔圓形。
海南頸槽蛇
爬行綱有鱗目遊蛇科頸槽蛇屬,海南特有種,廣泛分布於海南島上海拔500米—700米的平原、丘陵或低山。背面橄欖綠或橄欖棕色,有兩行淡黃色短橫斑,頸背具淺槽。
爬行動物小數據
在僅佔全國國土面積比例不足0.046%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記錄有爬行動物2目20科101種,佔中國爬行動物物種數比例的20.3%
原標題:爬行動物棲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