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人識人是一門十分古老的文化,早在春秋時期,就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說,即相學,後來,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和進步,在相學的基礎上,融合了人才學、心理學等,更是給我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幫助。
而「聽音識人」這個方法,早在宋代就開始流行,其中,認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古人說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尤其是在他編寫《冰鑑》一書時,也認為古人說的很有道理。從一個人的說話聲音中,不僅可以聽出其性格特點,還能聽出其身體健康來。
擁有此類聲音的人,在相學名著《麻衣神相》中,是這樣寫的:聲小身大,壽命夭折。
其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身材高大,而說話的聲音卻很微弱,那麼,這樣的人,壽命都不長久。
古人為何會有如此認識呢?
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在擔任兩江總督時的一件閱人案例,進行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