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張磊-虎嗅網

2020-11-27 虎嗅APP


格力電器混改大戲終於「殺青」,此前呼聲頗高的厚樸資本輸給了高瓴資本:


10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為格力電器15%股權的最終受讓方。」


高瓴資本作為中國本土體量最大、布局最複雜的基金,投資清單上不僅有騰訊、京東、滴滴、Uber、美團等明星公司,還在三年間(2016年Q2~2019年Q2)把美股主流網際網路公司亞馬遜、百度、Facebook、蘋果、谷歌等都買了一遍,累計持有超過54家科技網際網路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600億美金。



早年,網際網路江湖上滴滴與快的、攜程與去哪兒、美團與大眾點評、美麗說與蘑菇街等網際網路經典併購案皆由高瓴資本幕後促成。


一定意義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對改寫中國網際網路版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草根白手起家的勵志傳說


2010年以前,蟄伏在投資圈的張磊完全是個小透明,你幾乎檢索不到此人的存在。


2010年1月,隨著一條「張磊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創耶魯管理學院中國畢業生個人捐款紀錄」的新聞在國內掀起巨浪後,中國網友立即對其展開「人肉搜索」,張磊這個人物形象才逐漸變得豐滿起來。


簡單來說,他的前半生,一部白手起家的勵志傳說:


1.出身貧寒,少年覺醒。


張磊出生在河南駐馬店一個普通家庭,中學開始跑到老家火車站鼓搗連環畫出租生意,一個暑假賺了800元,而當時一名中國基層公務員的月收入不過80元。高二夏天受保送清華的師兄施一公事跡鼓舞,開始奮發圖強,第二年成為河南省文科狀元。


2.貴人相助,融匯中西方投資哲學


他以河南省駐馬店市文科狀元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錄取,後赴耶魯念MBA,師從投資導師大衛·史文森(投資圈與巴菲特齊名)。耶魯大學的深造讓他有機會接受沃倫·巴菲特、大衛·斯文森兩位投資大師的指點,為其投資哲學的形成嫁接了西方投資界的基因。


2005年,當張磊決定回國創立高瓴資本時,這位恩師從耶魯投資基金裡撥出了2000萬美金給他,隨後又追加了1000萬美金。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高瓴資本在短短14年內經過張磊運籌帷幄,不僅在早期投資了騰訊、京東,還陸續投資了滴滴、Uber、美團等明星公司,如今管理規模超600億美金,是中國體量最大、布局最複雜的基金。雖然外界沒多少人知道除張磊以外合伙人的名字,但高瓴資本有張磊就足夠了。


投資江湖「以道御術」的大師


在投資江湖爬到一定高度後,道比術更為重要,張磊就是「以道御術」的佼佼者。


他與朱嘯虎這樣的獨角獸捕手不同,在張磊看來最好的投資是不需要退出的,如果被投公司足夠優秀,給你帶來的複合收益遠遠高於退出之後再找下一個。


很多年前,張磊就在一次演講中稱:「投資分為兩種遊戲,一種是零和遊戲,一種是蛋糕做大的遊戲。我的思想和資本必須創造價值」。 也因此,張磊對諸多被投公司扮演著夢想導師的角色,當他找到一個具備偉大格局觀的創業者,就不吝拿出一大筆錢,讓他們專心造夢。



2010年,時年37歲的劉強東正舉步維艱,投資人們對阿里巴巴(輕模式+平臺型機會)趨之若鶩,連徐新都不看好劉強東自建物流系統的做法,四處碰壁後劉強東找到高瓴想要7500萬美元。


平安國金大廈裡,張磊與劉強東的談判陷入焦灼:


劉強東覺得你給我7500萬美元就夠了,張磊卻執意要追加到3億美元:「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張磊多年後曾復盤過,「3億美元在當時是很大,但高瓴在當時的管理規模已經是幾十億美金。即便這筆投資全軍覆沒,高瓴也可以take the risk(承擔風險)。」


更重要的原因是,此前有位朋友問過亞馬遜貝索斯「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後者的答案是:亞馬遜成立的時候,UPS已經很大了,這讓亞馬遜失去了物流的重要一環,令其沒法徹底打通供應鏈體系來服務消費者。


張磊篤定京東自建物流體系後能成為「亞馬遜+UPS的結合體」的結合體。


交易市場裡有個黃金守則:買預期,賣事實。一家公司的估值不是他曾經的盈利,而是他未來的想像空間。對張磊而言,京東未來的想像空間遠比當下的盈利迷人。


果然過了不到一年,京東宣布拿到DST等6家機構總計15億美元投資,估值大漲至60億美金。以3年後京東上市計,張磊的3億投資飆升至39億美金。投資京東一役讓張磊在二級市場之外真正拿到了網際網路的船票。


今天再回頭去看,高瓴的這輪大手筆投資確實使京東在極短時間內迅速確立了在B2C電子商務領域不可撼動的領先優勢。再看高瓴後來的其他投資,滴滴、摩拜,Airbnb、蔚來汽車等無一不是行業中模式創新有創造性的領軍企業。


然而真正讓張磊蜚聲網際網路的經典案例還是撮合騰訊投資京東,從而撬動網際網路行業格局變化。


張磊很早就看到了移動時代社交與電商結合的無限潛力,在他的極力撮合下馬化騰和劉強東坐在了一起。他曾笑言,「以為當時騰訊電商負責人吳霄光會拿刀來見我。」


在騰訊和京東談判陷入扯皮的時候,雙方第一個想起的依然是張磊。


劉強東連打7個電話將張磊從法國南部阿爾卑斯滑雪場請回國後,他從雙方談判名單上迅速剔除所有中層管理者、律師、投行人員,最後只剩下7個人:馬化騰、劉熾平、吳霄光、張小龍、魯姆斯米切爾(騰訊首席戰略官)、劉強東、黃宣德(京東財務長)。然後張磊告訴他們:「今天談不成,誰也不能走。」


8個人最終花了4個小時確定了35個問題,包括競爭和非競爭的定義、支付該如何安排、微信和QQ如何對京東支持、股份佔比等。


騰訊、京東由張磊牽線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微信就為京東開放了一級入口,至今京東有1/4的新用戶來自微信。而對騰訊來說,除了通過京東攫取到百億規模的財務回報之外,更重要的是阻擊阿里,並在微信生態裡等來了拼多多。


張磊的獨特魅力在於,作為市場買方卻能夠深度綁定一些企業家關係,構建出屬於自己的交易和生態。


這種魅力早年在張磊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時也有體現。


雖然當時國內有網友憤怒的表示:「中國辛辛苦苦培養的高材生幫著人家發展」,甚至在一場浩浩蕩蕩的「人肉搜索」調查後把他塑造成了「吃裡扒外」的形象。


事實上,張磊在後來一次自述中這樣解釋:「耶魯幫助中國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了,很多中國領導人都曾在耶魯受過教育。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種互助的關係都是單向的,所以我極想改變這一點。」


另一方面,他從耶魯大學史文森手中拿到了最初的3000萬美金創立高瓴,高瓴也因此獲得了絕大多數基金難以想像的信譽背書,並會奠定整隻基金的出資人陣容。耶魯標籤在資源與資本兩端,都對高瓴形成了巨大支撐,這種路徑依賴讓雙方深度綁定。


 「中國每個領域的戰爭,要麼是升維打法,要麼是降維攻擊,反正始終以變換戰場和改變規則取勝。」這是張磊的投資哲學。


如川基金創始人王肇輝記得,有次去香港見張磊,後者穿著一雙北京老布鞋走出來,神情淡然,如今也只有馬雲能給大眾這般氣定神閒的印象。


曾有人問張磊:「一個偉大投資人最為關鍵的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保持一個好身體、好心情」 或是「make peace(保持平和)」。對身處投資圈金字塔尖的張磊而言,道比術確實發揮出更多的價值。


圖片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資本的意志


雖然專注網際網路投資多年,但最近幾年,高瓴資本正把觸角不斷伸到新的領域。


2018年,當中國 VC 們注意到寵物行業時,「高瓴已經把行業都捋過一遍了」。


一位曾就職於高瓴旗下寵物平臺的員工表示,高瓴自己孵化的寵物醫院品牌「寵頤生」,通過新開店面和快速收購,「僅用1年時間,就從0做到了300家」。


幾乎與此同時,高瓴還主導了一場至今仍在進行的線下藥店大併購。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高瓴資本全資或控股的連鎖藥店遍布全國21個省市及直轄市,一個總量超過1300家醫院的聯合體悄然誕生。


至於高瓴控股百麗這個「現象級投資」,恰恰讓張磊在投資領域不斷展現出更遼闊的可能性,這也成為高瓴資本注意力聚焦到實體產業的標誌性轉折點。


《金融時報》在分析高瓴資本收購百麗國際時表示:「張磊對這種明顯是扭轉頹勢的戲碼感興趣,主要凸顯的不是中國存在另類投資機會,而更多地說明了一點:即便是最成功的科技投資者,如今也正把目光投向別處,以尋找新的投資領域。」


2019年4月格力混改大戲「試鏡」開始,業內普遍認為厚樸的贏面更大。因為從過往的投資經歷來看,厚樸對國企背景的企業更有投資經驗,這家60億港元入股蒙牛一戰成名的基金,此後相繼投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也非常成功。


然而,讓厚樸資本沒有料到的是,高瓴資本與格力電器此前就淵源頗深。


高瓴資本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就發現了格力電器。高瓴資本耗資近8億元向格力電器購買了4536萬股,以持有後者0.754%股權。至今,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持股格力電器0.72%。位列第8大股東。


  「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看行業格局,格局決定結局。」張磊在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格力電器作為中國製造業的一張名片,是我們要長期支持的。」也是從那時起,高瓴持續重倉格力電器十幾年。


蹊蹺的是,高瓴資本旗下HCM中國基金也是美的集團的第八大股東,持有美的集團6183.19萬股,持股比例為0.89%。


直到今天,格力與美的這兩家「死對頭」依舊並排出現在高瓴資本最新一期QFII重倉股名單中。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同花順財經的報導,美的創始人何享健還是高瓴資本的LP。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何享健持有寧波美域99.67%的股權,而寧波美域持有珠海高翎澤遠7.47%的股權,持有珠海高翎天成1.16%的股權。


如今,高瓴資本大刀闊斧布局實體領域,格力成為其整合中國家電產業的抓手也就不足為奇。


一位轉行做VC的媒體前輩曾指出,高瓴很多動作只是憑著市場規則做生意,「減持京東是因為京東增速放緩,買紅黃藍是因為紅黃藍便宜,不是因為外界因素影響。」


不止一位高瓴現役或前員工提到:「在這裡談錢是被禁止的,老闆不希望誰或哪個team以賺了多少錢自居」,張磊的一句口頭禪是:「賺錢只是我們做事情的副產品。」


而張磊手握超過4000億人民幣等值基金規模,考慮到他隨時可以實現的配資、槓桿,其資本調度能力連同行都無法評判。


2019年10月21日,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產業數位化論壇上,張磊在發言中特意表示「要讓企業家坐在C位」。


縱觀這幾年高瓴在投資案例中從未扮演過野蠻人的角色,總是以一種謙卑的方式潛入企業內部,從而去主導高瓴想要的變革,這次估計也不會太多幹預格力的日常運營。而對于格力電器,公司結構更加市場化有望擺脫國有企業的體制束縛,面對外部挑戰時更加靈活。


當然,在市場的角逐中,勝與敗並不像楚河漢界那樣涇渭分明。


彪悍如董小姐,對珠海國資委都曾出現「不受命」的情況,張磊作為外來和尚,有姚振華、魏銀倉的前車之鑑,今天的贏家明天也許就只剩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也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張磊:願做個「音樂說書人」
    火鍋店的食客中不乏為偶遇張磊特意來打卡的歌迷,他們會關心的詢問:「為什麼還不發新歌?」張磊通常只會好脾氣地笑笑,他沒法跟每一個人解釋,自己一直都在唱,為了適應時代還做了一些嘗試。從2015年到2019年,張磊出道的四年是華語樂壇巨變的四年,無論是流行音樂市場,還是「好聲音」都處於轉型期,而歌手張磊從某種程度來說,很像這個時代的縮影。
  • 榜樣的力量丨張磊:擅用信息技術破案的專家
    人物名片:張磊熱浪炙烤著大地,汗水不停地從臉頰上流下,當犯罪嫌疑人張某踏進某建築工地大門時,在此蹲守多時的4名便衣民警立即上前,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民警用一個乾淨利落的「鎖喉摔」將其按倒在地,結束了張某長達近25年的逃亡生涯。這是發生在6月30日15時山西長治郊區的一幕。
  • 《永恆》張磊:用MMO ARPG重定義手遊動作與社交性
    以上兩句話,出自途遊遊戲旗下黎明工作室的負責人張磊。這兩句話,幾乎代表了他在經歷了數個項目後,對產品研發和設計的整體指導思想。在這個大方向的指導之下,張磊帶著他的黎明工作室,攜著他們的最新MMOARPG手遊產品《永恆》,蓄勢待發。
  • 《我的奇妙男友2》張磊演繹當紅明星經紀人
    由Mike、虞書欣、張磊主演的都市奇幻浪漫愛情輕喜劇《我的奇妙男友2之戀戀不忘》點擊率飆升,不僅人設語言非常符合現在年輕人的主流文化,在腦洞和想像力上也是一流。習慣了一門心思的高甜度撒糖,網友更希望看些炫酷新穎的東西,所以劇中增加了超級人類這一玄幻的設計。
  • 張磊:判斷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主要看三個特徵
    30多年前,張磊還是一個差點連初中都沒考上的孩子,卻因為讀書,徹底醒悟了,接著開始發奮學習。後來便成就了現在的他,創立高瓴資本,執掌5000億的資產,個人身價也有數百億,並且還是中國人民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從進入投資界開始,他就一直在堅持一個原則「重倉中國」,你可能對「張磊」沒印象,但一定熟悉他投資的企業騰訊、京東、百度、藍月亮。
  • 《冰糖燉雪梨》劇情持續高能 演員張磊化身助攻引關注
    演員張磊飾演的徐教練在劇中就為自己的寶貝徒弟付出了太多太多,除了關心他的比賽和訓練,還掛念著他的感情生活。前不久,「徐教練戀愛課堂」也正式開課了,很多網友對此表示:徐教練化身最強助攻了,黎語冰要感謝教練栽培!
  • 發扣攔強勢上海女排橫掃廣東 張磊攻防兩端高光
    此役,上海女排盡遣主力,金軟景、張磊、馬蘊雯等老將領銜出戰。廣東恆大隊方面,則雪藏了古巴外援卡裡羅,用張楚楠擔當首發接應出戰,主攻線上派出了雙外援亞妮娃和布爾薩奇。上海女排本場比賽重點圍繞2、3號位的戰術進攻為主。當一傳或防守到位時,二傳米楊充分調動接應張磊和兩位副攻的跑動進攻。老將張磊的表現尤為出色,她在進攻端打出了28扣18中,成功率接近65%的表現。
  • 玄幻電影《長安伏妖》將映 演員張磊出演男主師父契勒
    由李力持、王凱執行導演,保劍鋒、孫耀威、賈冰、吳孟達、張磊主演的玄幻電影《長安伏妖》1月8日上映,影片敘述了妖魔伺機捲土重來為禍世間之時,主廚李長安(保劍鋒飾)誤進渦旋臨危受命,加入長安六騎司對抗妖魔拯救蒼生的故事,片中有精銳的「伏妖天團」六騎司,也有陰險狡詐的宦官當權派;有不明立場的各股勢力,也有兇神惡煞的妖魔鬼怪。
  • 高瓴資本張磊:不能創造長期價值的護城河就是紙老虎
    註:大衛·史文森,張磊恩師,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他主導的耶魯模式使他成為機構投資的教父級人物。2009年2月,斯文森被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命為美國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內能找到他的《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一書,翻譯者就是張磊。
  • 《如此可愛的我們》收官 演員張磊轉型「國民爸爸」詮釋溫情
    天津在線訊:《如此可愛的我們》是由貓的樹執導,李明德、田曦薇、尤浩然、張磊等主演的青春劇。於2020年7月31日在愛奇藝播出,已於近日迎來收官。自開播來,熱度持續走高,豆瓣開分更是高至7.8分,收穫好評無數。
  • 「中國寶潔」、「洗衣液一哥」將上市,張磊堅守十年獲益20倍
    因此在藍月亮的天使輪中,高領資本張磊投資藍月亮4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8億元),後又追加投資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0.068億元)。在高領資本投資的前兩年,為了完成轉型藍月亮,高瓴資本鼓勵藍月亮由一家賺錢的洗手液公司,變成了策略性虧損的洗衣液公司。因為相比於洗手液,洗衣液的市場大得多。
  • 張磊獻唱影視歌曲《長情藤》打造年度最動人情歌 直播互動解讀愛情
    「音樂說書人」張磊每次發聲總能帶來專屬於他的感動。上周,由他獻唱的全新ost作品《長情藤》正式上線。周末,張磊則攜全新單曲做客《流行音樂全金榜》視頻電臺直播現場,與網友粉絲互動獻歌,並透露自己全新專輯製作進度。歌曲《長情藤》是熱播電視劇《愛的釐米》插曲,講述的是攜手走過一生的老夫妻依然對生活和愛情飽含熱情。
  • 張磊獻唱影視歌曲《長情藤》打造年度最動人情歌直播互動解讀愛情
    周末,張磊則攜全新單曲做客《流行音樂全金榜》視頻電臺直播現場,與網友粉絲互動獻歌,並透露自己全新專輯製作進度。詞曲在張磊的歌聲中充滿著濃濃的時光感,這樣長久的愛情令人羨慕且感動。繼《路遠》、《暖人》等經典佳作之後,張磊再度攜手著名音樂人譚旋,打造年度最動人情歌,唱出劇中主人公「活了大半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永遠和你在一起。」的那份堅定。
  • 廣東省臺山市市委書記張磊到深茂鐵路工地調研
    (記者常魁星 通訊員趙友發)7月16日,廣東省臺山市市委書記張磊一行蒞臨中鐵二十局集團深茂鐵路JMZQ-4標一分部鳳陽特大橋調研,深入了解深茂鐵路的建設施工情況,並對奮戰在高溫下的一線職工表示親切慰問。張磊書記帶領交通、發改委和鄉鎮負責人一行來到鳳陽特大橋施工現場,向奮戰在高溫下堅守崗位的鐵路建設者表示慰問!
  • 大智慧實控人張長虹被拘原因 張長虹涉嫌違規將面臨坐牢
    大智慧最新消息,大智慧實控人被拘了,張長虹為什麼被抓,是不是犯了大錯,導致被警方查到?大智慧實控人在3年前因為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拘留的,很有可能會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大智慧實控人張長虹被拘  據了解到,當年張長虹因為虛報增利潤被警方查到,後來張長虹害怕影響到公司的利益,所以在2016年辭去公司的職務,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不過張長虹被抓了,對目前公司的經營沒有任何的影響。  ‍張長虹此次被拘,指向了多年前的一樁舊案——大智慧披露的2013年年報曾虛增利潤1.21億元。
  • 「價值捕手」張磊
    從名不見經傳到中國當下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之一,掌舵5000億人民幣規模的資金,張磊憑什麼?我們從張磊的新書《價值》中梳理了他的30條投資、人生哲學,以饗讀者。作為湛廬文化合作方,正和島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版信息,違者必究。作者:張磊 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編輯:一 一來源:正和島1.
  • 張磊18分上海女排3-1擊敗廣東八強賽開門紅
    比賽開始,雙方首發陣容,廣東恆大女排率先出場,主攻張楚楠和Yaneva;副攻劉亞男和王馨瑤;二傳鬱佳睿;接應陳佩妍以及自由人熊雪華;上海光明優倍女排則派出主攻張軼嬋、金軟景;副攻馬蘊雯、張鈺倩;二傳米楊;接應張磊以及自由人王唯漪。 首局由廣東女排首先發球,張鈺倩單人攔死廣東女排後攻,拿下全場第一分。
  • 金瑞科技被起訴要求承擔擔保責任 實控人呂尚簡全部股份被凍結
    挖貝網 11月19日消息,金瑞科技(430585)為實控人呂尚簡等三人借款的保證人,因實控人呂尚簡等3人未按時返還餘款326萬元,被起訴要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2017年11月8日,呂尚簡等3人經朋友介紹向汪某借款400萬元,雙方約定在2017年12月17日還款。
  • 高瓴只用2年,讓被迫531億港元私有化的一代鞋王重生,張磊靠什麼
    張磊在自己的新書《價值》中提到,高瓴資本對零售業有10多年不間斷的研究儲備,才敢對百麗出重拳、下重注。另外張磊在《價值》中提到,高瓴資本投資看重的是企業的長期價值。百麗以盛百椒、盛放、於武先生為代表的企業領軍者,持續學習,敢於創新,不斷適應日新月異的變化,敢於自上而下地發起變革。
  • 中國洗衣液老大藍月亮IPO獲批,高瓴張磊當年看中了什麼?
    這要從藍月亮的創始人羅秋平以及背後的支持者,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說起。01高瓴當年看中了什麼?「中國第一PE」高瓴資本的領導者張磊曾在美國求學工作多年。當他回國並於2005年創立高瓴資本時發現,雖然超市裡滿貨架的日化用品幾乎都是他熟悉的國外品牌,但他卻怎麼都找不到已經在美國用慣了的洗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