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只用2年,讓被迫531億港元私有化的一代鞋王重生,張磊靠什麼

2021-01-09 互金圈

2017年7月27日,創立40多年的一代鞋王從港交所退市,以高瓴資本為主的買方以531億港元的價格完成了百麗鞋業的私有化,這是港交所至今最大的私有化,百麗私有化的價格相比於高峰市值1500億港元已經跌去大半,私有化完成後,高瓴資本持有百麗56.81%的股份,是百麗鞋業的控股股東。

改革開放元年,鄧耀創立百麗品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2007年,百麗國際在香港上市,成為全國最大的女鞋零售商。

上市後,有了資金支持,百麗鞋業開始擴張,不到兩天便會開一家新店。

2013年對百麗來說是個分水嶺,2013年前,百麗的營業收入不斷增長,從2007年的116.72億元上漲至2013年的430.67億元,6年時間增長了近4倍;歸母淨利潤從19.79億元上漲到51.59億元,增長近3倍。

2013年百麗的門店達到1.92萬家,百麗佔據了中國女鞋的半壁江山,鞋王的稱號從此而來。2013年巔峰時期百麗的市值高到1500億港元。

2013年後,百麗的業績開始下滑,2014年首次負增長。

私有化前的2016年財年,百麗營業收入已降至407.9億元;歸母淨利潤降至29.34億元,利潤較2013年業績幾乎腰斬。

百麗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面對電商的崛起,百麗4年的轉型失敗了,加上鞋服市場趨冷,百麗的利潤連年下滑,2014年-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60.1億元、34.85億元、27.13億元港幣,幾乎每年腰斬一次。百麗私有化也是不得做之舉。私有化之後,不受業績壓力,可以專心數位化轉型。

面對「爛攤子」,高瓴資本為何要大手筆私有化百麗?

張磊在自己的新書《價值》中提到,高瓴資本對零售業有10多年不間斷的研究儲備,才敢對百麗出重拳、下重注。

另外張磊在《價值》中提到,高瓴資本投資看重的是企業的長期價值。

百麗以盛百椒、盛放、於武先生為代表的企業領軍者,持續學習,敢於創新,不斷適應日新月異的變化,敢於自上而下地發起變革。

而且,百麗不只有女鞋品牌,百麗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擁有鞋類、運動和服飾三大業務,是全球最大的女鞋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運動鞋零售商。

另外,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百麗2萬家直營店,每天600萬人次的進店流量非常可貴,這些是直面消費者的觸點。

再者,百麗擁有自營工廠,原材料直接從產地採購,有極強的供應鏈和補貨機制,整體運營效率和庫存管理能力都在業界領先。

說白了,百麗的底子很厚,轉型成功後,具有長期價值,因此高瓴資本大手筆投資百麗。

張磊做了哪些事情,讓百麗獲得重生?

高瓴資本私有化百麗後,張磊調動高瓴資本的賦能團隊、精益運營團隊進駐工廠、門店,開展幫助百麗做數位化轉型,並且拓寬百麗的電商銷售渠道。

對於百麗的核心線下門店,高瓴資本幫助百麗設計智慧門店系統,具體是採集門店的人、貨、場。包括進店的流量、顧客店內移動路線,形成店鋪熱力圖和參觀動線圖,這樣可以幫助門店了解客戶的偏好,從而優化產品的擺放、陳列等,提升單店產出,運用智慧門店系統的門店,全年銷售額提升了17%。

張磊還幫助百麗鞋業打造C2M模式的企業(消費者工廠模式),把消費者的反饋信息實時通過系統反饋給工廠,加快產品更新迭代,跟進市場變化。百麗的供應鏈能力很強,但是消費者的喜好反映很慢,高瓴資本幫助百麗開發出終端賦能工具,收集每雙鞋的試穿率和購買率數據,把數據反饋給工廠,實現供應鏈的瞬間觸達。

通過數位化改造,高瓴資本和百麗收穫巨大。

2019年10月10日,百麗國際旗下的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港股上市,市值超過600億港幣。高於百麗鞋業退市的私有化總計531億港幣,距百麗私有化只有2年,高瓴資本用了2年再造了一個百麗,一代鞋王重生,現在滔搏的市值已經超過了700億港元,賺大了,這還不算百麗其他的資產。

除了助力百麗數位化轉型,高瓴資本還幫助消費龍頭公牛集團實現數位化。

消費領域,張磊除了投資百麗、公牛之外,還投資了良品鋪子、名創優品、完美日記等頭部公司。

除了消費領域,高瓴在大健康領域投資了幾百家企業,市值超過2.5萬億元,如恆瑞製藥、藥明康德、凱萊英、華蘭生物、愛爾眼科等。

在網際網路行業,高瓴資本投資了阿里、拼多多、騰訊、京東、攜程、美團和滴滴等幾乎半個網際網路。

還有新能源的寧德時代、隆基股份、蔚來汽車、特斯拉、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等。

得益於這些成功的投資,最新的胡潤百富榜上,張磊的財富高達280億元,高瓴資本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從創業之初的2000萬美元上漲到現在的5000億人民幣,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公司,張磊無疑是成功的,稱張磊為中國投資一哥也不為過。

最近張磊把過去15年幾百家投資案例所涉及的投資理念、方法寫成了自己的唯一本新書《價值》,張磊在其新書中首次公開了高瓴的7大公式,這本書張磊花了5年的時間才完成,不像有些大佬寫的書概念、理論、公式太多,晦澀難懂,張磊用10個投資案例和11個親自手繪的插畫貫穿全文,加上張磊文科狀元的文筆,讀故事一樣讀投資,很容易讀懂。

張磊在直播推廣本書提到,這本書所有的版權收益捐給慈善機構,在提升自己的同時,還能做慈善,也蠻好。

相關焦點

  • 「鞋王」百麗已正式退市 南京線下門店暫未受到影響
    531.35億港元的私有化交易創了港股歷史之最,創始人鄧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參與此次私有化要約收購,套現百億離場。相比2013年巔峰時期1500多億港元的估值,縮水過半的背後難掩「一代鞋王」的暗淡和無奈。從資本市場退出,與百麗這幾年門店經營業績不佳密切相關。現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南京的線下門店目前並沒有受到衝擊,進貨、銷售等核心業務都在正常運行。
  • 1年出手8次,高瓴資本殺入「新基建」,前黑石董事閻巖加入
    關於這2個猜想,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都從高瓴資本方面獲得了官方回應:1、閻巖加入高瓴與SOHO中國私有化這筆交易無關,高瓴參與SOHO中國私有化也不屬實。2、高瓴並不涉足房地產住宅開發等傳統房地產業務,高瓴關注的是不同於傳統房地產的新基建業務,投資目的是為了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空間服務解決方案。
  • 「中國寶潔」、「洗衣液一哥」將上市,張磊堅守十年獲益20倍
    近日「洗衣液一哥」、「中國寶潔」藍月亮公布招股詳情,招股區間為每股10.20港元至13.16港元,全球發售約7.47億股,募集資金約在76.19億港元到98.3億港元之間,有望超過農夫山泉的81.5億港元募集資金。預計12月16號在香港掛牌上市。藍月亮董事長潘東持有88.92%藍月亮股權,高瓴資本通過HCM持有藍月亮10%股權,是藍月亮最大的外部股東。
  • 董小姐的「意中人」 來了:狂砸400億買下格力大股東
    厚樸投資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注於中國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由原高盛高華證券董事長方風雷、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及香港業務主席何潮輝、原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王忠信聯合創辦。2009年1月,以厚樸資本為首的投資團接下中國銀行H股的32.4億股,耗資55.4億港元;同年5月,厚樸資本聯手淡馬錫共耗資約567億港元,接盤美國銀行預減持的135億股建行H股。
  • 高瓴資本張磊:不能創造長期價值的護城河就是紙老虎
    2017年9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應邀參與了第三季的《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與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交流高瓴的投資哲學、重倉中國的理念和對未來投資市場的判斷。此專訪以視頻的形式已於今年1月份在第一財經平臺上播出。
  • 早期投資京東的高瓴,賣了京東之後買了幾百家寵物醫院
    高瓴資本是一家很擅長投資網際網路企業的股權投資機構。最有名的例子之一,是早年京東發展艱難、尋求 7500 萬美元融資時,高瓴創始人張磊直接提供了 3 億美元支持。但從 2015 年開始,高瓴就開始不斷減持京東,到 2018 年第一季度已經少於 5%。
  • 36氪獨家|高瓴是怎樣煉成的
    一份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其全資或控股的連鎖藥店遍布全國21個省市及直轄市,擁有門店12000間,已經是國內數量最多的連鎖藥店。 理解了這兩場行業併購,才能更好的理解高瓴對百麗的控股併購(Buyout)。控盤這筆涉資531億港元的收購,是高瓴親身下場、從金融家變身為企業經營者的真正一躍,也是它將此前兩場重要的產業整合經驗付之實操、加以驗測的更大舞臺。
  • 高瓴:格力的新守夜人
    國泰君安家電團隊第一時間發布了事件點評報告,從公司治理、資本賦能和競爭戰略三個維度,分析了高瓴能為格力電器帶來什麼,而這家爭議紛飛的家電龍頭,下一步又將走向何方。混改之前,格力最大的股東是珠海市國資委,持股比例18.22%,作為國有控股企業,格力管理層股權激勵較少,有限的激勵幅度難以充分激發核心管理層的積極性。
  • 實控人張磊-虎嗅網
    高瓴資本作為中國本土體量最大、布局最複雜的基金,投資清單上不僅有騰訊、京東、滴滴、Uber、美團等明星公司,還在三年間(2016年Q2~2019年Q2)把美股主流網際網路公司亞馬遜、百度、Facebook、蘋果、谷歌等都買了一遍,累計持有超過54家科技網際網路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600億美金。
  • 靠洗衣液年入70億,中國「洗衣液一哥」背後有何秘密?
    億港元。被高瓴張磊「養大」的藍月亮!早在2000年,透明包裝藍月亮抑菌型洗手液開始銷售,而藍月亮的首款洗衣液直到8年後才正式面世,從洗手液轉型進入洗衣液市場,藍月亮離不開高瓴資本張磊的推波助瀾。2008年,張磊已經開始布局中國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但是當發現絕大數基礎消費品市場被外資巨頭佔領後,將目光投向了洗衣液市場。
  • 36氪獨家|高瓴是怎樣煉成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一份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其全資或控股的連鎖藥店遍布全國21個省市及直轄市,擁有門店12000間,已經是國內數量最多的連鎖藥店。 理解了這兩場行業併購,才能更好的理解高瓴對百麗的控股併購(Buyout)。控盤這筆涉資531億港元的收購,是高瓴親身下場、從金融家變身為企業經營者的真正一躍,也是它將此前兩場重要的產業整合經驗付之實操、加以驗測的更大舞臺。
  • 達芙妮虧損近10億港元,KISSCAT母公司賺了2.5億
    圖片來源:kisskat官網作者 | 市界 秦曉鵬編輯 | 劉肖迎「一代鞋王」百麗女鞋宣布退市,曾風光無限的達芙妮虧損數億,步履維艱,女鞋行業的大佬都受到了莫大的衝擊。「大眾鞋王」達芙妮2018年股東應佔虧損約9.94億港元,同比上升35.4%,至此已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29億港元。達芙妮的市值也從巔峰的170億港元慘跌到約5億港元,縮水超過9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天創時尚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4%,達到了20.52億元創下了新高;歸母淨利潤2.42億元,同樣創出了新高,同比增長28.9%。
  • 「洗衣液之王」藍月亮擬赴港上市,高瓴資本10年守得雲開見月明
    藍月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大生產84消毒液,圖據其官網隨後藍月亮進入了高瓴資本的視野。2008年,張磊說服藍月亮公司的創始人羅秋平大力投入洗衣液市場。同年,藍月亮在國內率先推出深層潔淨洗衣液,迅速打開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藍月亮籤下郭晶晶作為品牌代言人,「開創洗衣新時代」的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
  • 中國洗衣液老大藍月亮IPO獲批,高瓴張磊當年看中了什麼?
    這要從藍月亮的創始人羅秋平以及背後的支持者,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說起。01高瓴當年看中了什麼?「中國第一PE」高瓴資本的領導者張磊曾在美國求學工作多年。當他回國並於2005年創立高瓴資本時發現,雖然超市裡滿貨架的日化用品幾乎都是他熟悉的國外品牌,但他卻怎麼都找不到已經在美國用慣了的洗衣液。
  • 高瓴護航十年,中國洗衣液市場巨頭藍月亮啟動招股
    在藍月亮的大力推廣下,中國的洗衣液市場開始高速發展——資料顯示,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的洗衣液滲透率從2008年前的不到4%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44%,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藍月亮分別實現營收56.32億港元、67.68億港元、70.5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9%;淨利潤分別為0.86億港元、5.54億港元、10.8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54%,淨利潤保持連續增長。
  • 高瓴稱無意將SOHO中國私有化 太古地產近百億港元出售香港物業
    原標題:拿地周報 | 高瓴稱無意將SOHO中國私有化,太古地產近百億港元出售香港物業
  • 高瓴斥資20億!錦欣生殖因何得到張磊垂青?
    來源:華盛資訊近日因高瓴資本又出手了,大手筆買入港股的錦欣生殖,錦欣生殖的股價也隨著高瓴資本水漲船高,11月漲幅超40%。錦欣生殖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又為何得到高瓴資本的看好呢?資料來源:華盛證券一、錦欣生殖獲高瓴資本重倉資料來源:WIND根據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2020年11月16日,錦欣生殖(01951.HK)獲Gaoling Fund, L.P.及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s, Ltd.在場外以每股均價10.50港元分別增持約8444.63萬股及1.06億股,分別涉資約8.87億港元及
  • 起承轉合:解碼高瓴消費的千億版圖
    從客單價幾十塊的新式茶飲,到萬億GMV流水的電商平臺,從數百萬騎手的配送網絡,到只有幾家店的美妝品牌,高瓴在消費賽道上已經押注了近1000億人民幣。但在消費領域的龐然存在和大開大闔,也僅是高瓴的一部分而已。在過去15年裡,高瓴重點押注了消費、生物醫藥、網際網路、企業服務等四個主要領域,而論規模它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 深扒高瓴的千億消費投資版圖
    3億美金投資京東,似乎是一次對於價投教條的「越界」。到底是「越界」?還是「迭代」?2010年高瓴跨入一級市場,在洞察了無數生意的商業本質之後,他們這時急需一個問題的答案:投資這門生意的本質,到底是什麼?02. 承在進入一級市場之後的幾年,高瓴其實並沒有高舉高打,而是按照創投傳統的「狙擊手」模式,略顯零散地看一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