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王」百麗已正式退市 南京線下門店暫未受到影響

2021-01-13 贏商網

  7月27日,百麗國際(以下簡稱「百麗」) 在香港聯交所退市。531.35億港元的私有化交易創了港股歷史之最,創始人鄧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參與此次私有化要約收購,套現百億離場。相比2013年巔峰時期1500多億港元的估值,縮水過半的背後難掩「一代鞋王」的暗淡和無奈。從資本市場退出,與百麗這幾年門店經營業績不佳密切相關。現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南京的線下門店目前並沒有受到衝擊,進貨、銷售等核心業務都在正常運行。

   退市

   500多億港元完成私有化,較巔峰時縮水超千億

   7月27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銷,「鞋王」百麗正式退市。

   從市值數據上來看,這是港股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但在百麗最輝煌的2013年,其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號由此而來。而此次退市時百麗的估值僅為531.35億港元,與巔峰時期相比縮水超過了62%。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選擇出售他們所持有的25.74%的百麗股份,百麗私有化完成之後,二人將套現百億離場。而高瓴資本將成為百麗的新任大股東,持有其57.6%的股份;第二大股東鼎暉投資持有11.9%;其餘的30.5%則由百麗其他管理層共同持有。

   那麼從港股退市後,百麗未來是否會到A股謀求上市?百麗CEO盛百椒此前表示,私有化財團現階段仍未就是否在A股上市與自己溝通。市場普遍預測,百麗謀求A股上市將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由於A股上市條例規定,百麗由於股東結構發生變化,公司至少3年內不能在A股上市。

   探訪

   商場門店進貨、銷售都正常,目前沒有裁員

   百麗退市,更多消費者關心是否會對線下門店銷售造成影響?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南京新百和中央的百麗門店。

   南京新百百麗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線下的門店還沒有受到影響,進貨、上新、銷售一切正常。」店員表示,店裡沒有裁員,鞋子的銷量也未受到衝擊,情況一如往常。有店員甚至表示,這兩年的銷售額不減反增了。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位正在店裡試穿鞋子的顧客,她也表示,雖然前段時間看到了新聞,不過這對她來說沒什麼影響。「我平時買鞋主要看款式,不看品牌。經常會在門店裡試穿後,到網上比價,然後購買。」

   而在線上的天貓百麗官方旗艦店,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前兩天還有一批新品上架。」翻看店內商品,賣得最好的一款涼鞋月銷為3143筆。

   背景

   急速擴張「船大難掉頭」,受電商衝擊業績下滑

  百麗的擴張從2009年開始,當年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681家。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淨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至2000家。線下門店的擴張在2011年達到了巔峰,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

  然而,到了2014年,在電商的衝擊下,百麗的線下業績受到衝擊。2015年,百麗國際上市以來淨利潤首次出現大幅下滑,也是在這一年,百麗內地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

  百麗執行長盛百椒在發布會上曾公開表示,自己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進而導致了百麗轉型失敗的局面。

  「船大難掉頭,急速地擴張導致百麗的資產越來越重。想要轉型,難度就很大。」有零售行業分析師說。他認為,受消費升級的影響,定位偏中低端的百麗,也逐漸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品牌、功能的需求。「國際大品牌的女鞋逐步引進國內,迎合了年輕白領的需求。越來越便捷的海外代購和海淘,也在搶走百麗這類國內品牌的市場份額。」

  未來

  底子還在,新資本入局增加想像力

  業績持續下滑的不止百麗一家。品牌定位比百麗低端的達芙妮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達芙妮同名品牌「達芙妮」和「鞋櫃」品牌於中國內地的業務同店銷售增長率同比下滑10.7%。而在門店方面,達芙妮上半年淨減少門店306家,幾乎達到了平均1天關2店的程度。

  品牌女鞋千百度的日子同樣不好過,雖然公司2016年在營收上實現了5.3%的增幅,但淨利潤出現了近20%的下滑;而此前一直推進轉型的星期六,也在2016年出現了營收、利潤總額和淨利潤三者俱跌的情況,而且期內淨關店233家。

  百麗私有化前的最後一份年報顯示,2016年度,儘管公司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700家,但運動、服飾類自營零售網點增加了543家,整體仍保持穩定,2017年2月28日,百麗自營零售網點總數為20841家。「百麗的底子還在,自有品牌百麗、他她、思加圖、森達、百思圖、天美意等,加上代理的Bata、Clarks、HushPuppie、Mephisto等品牌市場認可度仍在。」上述分析師認為,短期內百麗的行業地位還難以撼動。

  新的資本方高瓴和鼎暉的入局也增加了想像力。根據百麗國際此次發布的私有化公告,要約方計劃向百麗國際投入財務和運營資源,與公司探索、嘗試新的零售模式,並在技術、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資源。

本文轉載來自:現代快報 記者:王靜 見習記者:王舒窈 謝毓靈,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百麗線下門店與線上天貓店鋪銷售是否被「退市」影響?
    核心提示:天貓百麗官方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前兩天還有一批新品上架。」翻看店內商品,賣得最好的一款涼鞋月銷為3143筆。 7月27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銷,「鞋王」百麗正式退市。
  • 達芙妮告別線下、富貴鳥破產、百麗退市……昔日「鞋王」為何紛紛...
    8月27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曾經風靡鄭州大街小巷的一代「鞋王」達芙妮專櫃,如今已罕見蹤影。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鄭州多家門店去年已撤出從一二線大都市到低線小縣城,一代「鞋王」達芙妮的門店曾四處開花。近日,達芙妮正式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時引發熱議。
  • 數位化轉型親歷者講述:鞋王百麗如何轉身
    貳 || 盛放逐漸形成了對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在業務邏輯形成閉環,業務語言及組織實現相對標準化的前提下,即打通業務及組織各板塊後,數字賦能才能發揮效果,他稱之為「打通經脈、上下同欲」。叄 || 電商平臺正逐漸演變成巨大的線上百貨商場,成為各品牌分銷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百麗要做的就是從以往線下網絡最大化,轉變成全渠道網絡最大化。
  • 百麗欲線上線下一體化
    百麗旗下優購網CEO張學軍表示,百麗線下門店將專門安排員工做O2O營銷  在垂直電商紛紛平臺化的大潮下,港股上市公司百麗國際旗下的鞋類B2C網站優購網日前宣布,公司將發力打造精品時尚商城。此前,優購網主要經營百麗自有及代理的各類鞋品、運動服飾等。
  • 高瓴只用2年,讓被迫531億港元私有化的一代鞋王重生,張磊靠什麼
    2017年7月27日,創立40多年的一代鞋王從港交所退市,以高瓴資本為主的買方以531億港元的價格完成了百麗鞋業的私有化,這是港交所至今最大的私有化,百麗私有化的價格相比於高峰市值1500億港元已經跌去大半,私有化完成後,高瓴資本持有百麗56.81%的股份,是百麗鞋業的控股股東。改革開放元年,鄧耀創立百麗品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 解碼百麗優購: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探索
    由於線上產品價格低於線下往往會影響到代理商或者加盟商的利益。因此,品牌商在開闢電商渠道時往往會遇到來自代理商的阻力。張學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毫不諱言百麗剛剛開闢電商渠道時遭遇的來自線下渠道的阻力,實際上,調查結果顯示,用戶比較線下線上價格之後再下單的情況少之又少,「如果消費者花了這麼多時間去比價,便宜20%也是理所應當的。」張學軍表示,衝突是在所難免的。
  • 業績同比增長線上74%線下22% 鞋王百麗集團歡聚日戰報背後的商業邏輯
    、天貓服飾風尚事業部兼快速消費品事業部總經理古邁、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業部市場總經理蘇譽、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業部運營總經理雲驄、百麗國際副總裁、百麗品牌總經理胡兵  素有「鞋王」之稱的百麗,用如期而至的盛典傳遞了對疫後市場的信心,用亮眼的業績證明了品牌勢能——9·23百麗國際集團歡聚日,時尚鞋類業務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74%,更難得的是,線下銷售額同比增長21.6%,總同店同比增長26.9%
  • 百麗:線上線下一體化仍未實現 優購網虧損收窄
    百麗國際業績發布會現場網易財經10月28日訊 中國最大的鞋履零售商百麗國際昨日公布中期業績,純利同比增長7.6%至20.8億人民幣,每股盈利24.9 分,派中期息15分及特別息25分。公司表示,將加快訊息化建設,為線上線下一體化打好技術基礎,並繼續加大新興渠道業務的探索及投入,將以優購網為核心,發展電子商務。但公司執行長兼執行董事盛百椒在28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坦言,對於網購業務,「以前沒想明白,到今天為止,還是不太明白。」
  • CEO張學軍:找到優購對百麗價值突破點【圖】
    吳毅明婉拒了這份邀請,公司也終因水土不服而倉皇謝幕,在跑路之前,吳又回過頭來尋求百麗收購。世易時移,此時的張學軍已無併購念頭,正是因為耀點100的合作未成,百麗才真正下定決心自建優購。這算是百麗進軍電商的一個小插曲。此前,百麗管理層也曾經專門考察過美國電商市場,以驗證品牌B2C模式上的可行性。美國前十大電商中品牌商佔據八席的格局,也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
  • 優購網CEO張學軍:百麗不懼線上線下衝突
    張學軍表示表示,百麗投資優購網,並不是原有品牌和渠道的延伸,而是新業務的拓展。優購網的目標是做時尚商品平臺。目標做時尚商品平臺 年底欲進入鞋類前三張學軍表示,優購對網站定位做了深入的考慮:是做鞋類平臺,鞋服平臺,還是時尚商品的平臺?張學軍認為,如果定位的類別窄,成長空間有限。
  • 手機渠道價格體系已亂,線下門店比線上還便宜
    過去兩年裡,手機線上渠道銷量萎縮,為了打開增長空間,小米加大線下市場的滲透力度,不僅小米之家快速擴張,小米也進入了連鎖賣場、運營商渠道,提升了線下市場佔比。線下市場,第六到第十名分別是三星、榮耀、魅族、金立和紅米。華為與榮耀,小米與紅米都分開計算的。金立去年曾在國內線下市場進入前五,現在已經跌至第九,也可看出財務危機對其影響巨大。那麼,錘子手機在線下市場銷量如何?
  • 完美日記線下實體店進駐福建 福州門店正式開業
    【億邦動力訊】12月5日消息,日前,完美日記福建首家線下實體店正式開業。億邦動力了解到,該店位於福州市萬象九宜城。據悉,完美日記首家線下體驗店於今年1月在廣州正佳廣場正式開業。在此之前,完美日記一直以電商渠道作為主陣地,不過早在2017年7月-9月,完美日記就在北京、上海陸續開出了3家快閃店,結合線上直播為消費者升級購物體驗。目前,完美日記線下門店已入駐廣州、深圳、重慶、成都、西安、上海、福州等城市。根據最新拓展計劃,該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店鋪總數將達600間以上。
  • 網易考拉、完美日記、Keep...這些從線上走到線下的品牌加速開店
    ,並正式提出「千城萬店」計劃,計劃到2020年開店10000家。30餘家門店   固執起家於淘寶,於2016年開始探索線下市場,目前已擁有線下門店30餘家,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唯品會門店主要售賣童裝、女裝、男裝、箱包和鞋履。按照計劃,2019年唯品會線下特賣門店擴張數量超越1000+家。
  • 大公司晨讀:小米印度門店招牌改為「印度製造」;瑞幸即將摘牌退市...
    小米印度門店招牌改為「印度製造」,負責人稱銷售未被影響   移動零售商協會(AIMRA)周四表示,鑑於近期印度和中國的摩擦事件,小米印度公司有所擔心,已經開始用白色的印度製造徽標Logo覆蓋其零售店品牌上。小米印度負責人Manu Kumar Jain表示,民眾情緒主要限於社交媒體,並沒有影響到小米在印度的業務。
  • 創新營銷方式趕場「雙11」熱潮 南京各商超百貨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步伐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重創。面對疫情衝擊,中國很快從巨大衝擊中緩了過來,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艾媒諮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留意到不管是線上的商家還是線下的商家,大家都主動營銷、推陳出新、樹立更好的口碑,以及通過不同形式縱深、寬廣的角度去推動消費,營造了一個消費者特別受益的購物環境。這是今年雙11的一個很大變化。」
  • 「喵吧專供」正式上線,看滋源如何輸血線下門店?
    導讀:昨日,滋源為喵吧門店打造的一整套專供系列正式發布上線。精準的品牌定位、龐大的科學創新團隊、高舉高打的營銷策略,堅持品牌自創立以來自帶的三大優勢,滋源正在高端洗護品類的競爭之路上越走越遠。昨日(4月12日),滋源用喵吧專供系列的正式上新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以研發為內生動力,輸出強大的專業產品解決方案;在新消費背景下結合集團優勢輸血喵吧供應鏈;持續高舉高打收割粉絲經濟、引爆傳播勢能,以年輕化語言精準觸達Z世代。這一整套打法,是滋源對於當下市場給出的終極答卷。
  • 宜家南京卡子門店2007年開業
    宜家南京卡子門店2007年開業  備受「小資」們熱捧的著名家居連鎖賣場宜家將落戶南京,地點在秦淮區卡子門附近,預計2007年正式開業,南京人買宜家家具將不用再跑去上海,並支付大筆運費。  選址卡子門項目已動工  從1999年進入中國以來,宜家已經開了3家賣場,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
  • 京東圖書線下合作門店已達百家
    近日,京東圖書文娛業務部與線下店合作的新聞備受媒體關注。10月底與上海的奈爾寶家庭中心的合作,11月初與北京798機遇空間的合作,都成為媒體報導熱點。截止2017年11月,京東圖書線下合作實體店已達百家,這標誌著,京東圖書布局線下業務的步伐已邁出了穩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