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18:38 |電商在線公眾號
玻璃盒中的螞蟻社會就像一個小型的國家,跟普通的寵物不一樣,它生活在主人搭建的系統裡。
寵物圈都深諳一個理兒,養貓費事,養狗費心,養魚費神,養異寵費錢。李恆沒啥大錢,卻喜歡飼養異寵,比如鱷魚和蟑螂。由此也給他帶去了「變態」的「惡名」。
這兩年,他又迷上了螞蟻。
他不僅自己飼養,還拿到淘寶上賣,價格也是高低懸殊,名貴的螞蟻一隻標價就上萬元,便宜的十幾塊能賣一窩,他說自己家裡一個個盒子裡密密麻麻爬滿了螞蟻,連辦公室都是。
這都是他的寵物。正是這樣的另類寵物,開啟了他與這個奇異世界的神奇歷程。李恆說,養螞蟻與養一般寵物不一樣,這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群落,像一個縮小版的社會,讓你能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
怪癖學霸
李恆是一所211大學的學霸,學生會主席,曾經有一段時間瘋狂地迷戀上飼養蟑螂,不過他嚴謹地糾正說,「那是寵物蟑螂」。但無論他怎麼解釋,在常人眼裡,蟑螂就是那種時常能讓女生尖叫的黑色小蟲子。
他覺得這和個人經歷有關,「從小我就比較喜歡小動物,小的時候蜻蜓,水喇姑,螞蟻,魚,各種小動物我都喜歡養,大學的時候也是在宿舍養了各種魚。」
至於寵物蟑螂,對他而言,就是普通貓狗一般的存在,但身邊的人幾乎都難以理解,避之不及。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隻非洲迷你刺蝟,「刺就像鳥的羽毛一樣柔順」。他還是沒有走尋常路,最開始養了一隻得白化病的,後來怕它寂寞,又買了只灰色的,把它們倆養在一起,結果居然還生了一胎。
這麼多年,經過他手的奇異寵物一大堆,非洲牛蛙,六角恐龍,娃娃魚……到底有多少種,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了。
幾年前,一個朋友得知李恆深陷網遊難以自拔,便欣然送了他一條鱷魚解悶,把所有人都嚇個半死,李恆也養著那鱷魚,「但不太好玩,算不上喜歡,養了幾個月就養死了。」
後來在淘寶上,偶然發現有賣螞蟻的,所以就開始養了起來,卻不想竟然真的把他從網遊裡拉回了現實。
「剛玩起螞蟻的時候,我是各種瘋狂,查找螞蟻品種,到處買螞蟻,買巢,買了一大堆工具,上山抓螞蟻,曾經抓了一個月,一隻蟻后都沒抓到,但是還是樂此不疲。」
最鼎盛時,李恆養了40多窩各種大小的螞蟻,辦公室擺了好大一攤子,成了同事領導眼裡的怪人。
這是一群什麼人
劉晶說,自己養螞蟻的初衷,是因為自己7歲的兒子喜歡。有一天,她閒來無事,在淘寶上搜了一下,意外發現竟然還真的有賣寵物螞蟻的。
她提到的正是李恆的那家淘寶店,「各種螞蟻都有,賣得貴的在我看來就是天價了,幾千塊錢一隻,簡直沒有天理啊,什麼時候連螞蟻都買不起了。」
但是,當後來她加入了一個螞蟻愛好者的群以後,才發現,幾千塊錢的真不算高的,有一次群主發布了一個消息,說有一種名貴的螞蟻下個月就要到貨,預售價是一萬二,結果當天就有五個人付了定金,「感覺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大家都很瘋狂。」
劉晶沒那麼多錢,只是花了兩百多塊錢買了一窩最普通的螞蟻,一個蟻后帶二十個工蟻,還帶了一個蟻巢。「但一星期後全都死了,養不好,感覺門檻挺高。」
另一個愛好者養的是弓背蟻和收穫蟻,看上去比一般螞蟻個頭都要大不少。他說,「尤其是弓背蟻,肢體的分節很清晰,兩根觸角和四條腿都看得一清二楚,收穫蟻要小一點。」
放大鏡是螞蟻愛好者的標配,不僅可以根據弓背蟻背上的顏色來區分產地,還能看到螞蟻身上的毛。
「從來沒有想過螞蟻身上居然會有毛,絲絲分明,根根錚亮。」劉晶說。
一般來說,如果要配齊整一個生態系統,買來時要花2000元多塊錢,包括所有的材料和食物。」但是作為新手玩家,2000塊錢還是少的,像一些螞蟻「發燒友」,要麼養了數量龐大的螞蟻,要麼養的都是珍稀品種,隨便一隻蟻后,可能就要好幾千元。
所以,真正的螞蟻發燒友,多半都是有錢人,甚至是土豪。
劉晶曾經在螞蟻貼吧裡認識一個發燒友,加了微信之後,打開對方朋友圈,「發現那個人用瑪莎拉蒂帶著蟻巢出去玩,他女朋友開得則是一臺法拉利」。另一個在圈子裡被稱作「狗哥」的發燒友,據說是北京人,家裡是有四合院的。
「我覺得養螞蟻可能很解壓吧,看著滿滿一個小社會在自己的眼中發展,特別解壓,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很多有錢人也在養螞蟻的原因了吧。」劉晶說。
李恆自稱花費並不多,但也已經花進去好幾萬了。「養螞蟻,或者說養異寵,是個特別奢侈的愛好,如果你是玩爬的,比如蜥蜴,蛇,陸龜,幾百萬的都有,尤其是陸龜,幾萬十幾萬都有。」
螞蟻生意
李恆曾經推算過,全國有好幾萬人在玩螞蟻,但是正兒八經做螞蟻生意的卻很少,大部分都是在貼吧或者興趣群裡一對一地賣,在正規電商平臺上的賣家並不多,實體店就更是鳳毛麟角。
這也讓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不懂的人覺得螞蟻隨處都有,養螞蟻,那不是屌絲嗎?你要是告訴他們,一窩子彈蟻的售價通常在2萬以上,大型部落可以達到5萬,他們肯定就嚇尿了。」
李恆說,一般網上出售蟻群,都是以「一後多工」,也就是一隻蟻后多隻工蟻的配置。
像曾經的一批肯亞收穫蟻,一窩的價格都要5000元。
「現在這個季節,新疆產的螞蟻,黑金土耳其,黑斑土耳其,還有廣東的螞蟻尼科巴弓背蟻,流行度就很高。」
李恆說,店裡的螞蟻大部分都是自己在野外採集,有時候是抓婚飛,抓新婚飛交配的蟻后,然後擀製成群落。
他解釋說,螞蟻每年都有交配季節,那些帶翅膀的螞蟻,交配後,蟻后會脫掉翅膀,換成新後,開始繁殖,雄蟻會死去,「我們會抓新婚飛的蟻后來繁殖」。
事實上,在他的店鋪裡,標價達到一萬元的螞蟻品種有好幾類,數千元不等的也不少,但是買的人更多還是集中在幾百元的價格水平,至於私下裡最高賣出過多貴的螞蟻,李恆則堅決地搖頭「不方便透露」。
但他一面又再次重申,飼養螞蟻是個很奢侈的愛好。
有色眼鏡
像李恆這樣的異寵愛好者,其實始終被主流社會所不理解,「尤其是玩爬的,在社會上都被有色眼鏡看著,玩蜘蛛,玩蜈蚣,玩蜥蜴,蛇,蠍子,玩螞蟻更是,總被人說成沒長大,幼稚,甚至是變態,習以為常。」
他接觸過很多並不想買螞蟻,但卻不停地來諮詢的人,有人一上來就說螞蟻而已,你們憑什麼賣那麼貴,有的人甚至會他們問養螞蟻能做什麼?
說到這裡,李恆顯然有些無奈。在他看來,一窩螞蟻會有一隻蟻后和其他工蟻組成,他們會慢慢壯大成一個小社會,看著自己的螞蟻從一小群變成一大群,其實很有成就感。
有時候他也會想,飼養螞蟻其實是在了解一種社會行為,因為據他觀察,螞蟻的分工不僅明確,而且井井有條,這樣的社會性生物,具有很強烈的集體性,也會內鬥奪權,這和一般養貓狗的感覺很不一樣。
在像李恆這樣的愛好者面前,玻璃盒中的螞蟻社會就像一個小型的國家,管理好了,螞蟻的數量就會增加,部落也越來越大。
這和平時養普通的寵物是不一樣的,寵物與人是很親密的,但螞蟻卻不同,它生活在主人搭建的系統裡,與主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你能想像自己是一個造物者的感覺嗎?」
15552383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