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穀燒:中國瓷器的東瀛變身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九穀燒:中國瓷器的東瀛變身

▲春名繁春的「金襴手」花鳥壺(19世紀中葉)

▲九穀陶藝村的體驗式連房登窯,仍然是柴窯

「這是日本的名牌產九穀燒」,在京都鴨川邊一個中國遊客常去的商店裡,一個店員用漢語向我推薦一套茶具,約人民帀1500元。這價格將日本瓷器賣給來自瓷國的中國遊客,有沒有搞錯?沒有搞錯!既然能在這裡設專櫃,且用通漢語的店員,顯然,是有市場的。據說,日本最大連鎖百貨公司高島屋「日本館」十大暢銷商品,就有「九穀燒」。其實,現代九穀燒已融入很多時尚元素,並和多個國際品牌展合作,比如愛馬仕的時尚手錶,就用九穀燒制錶盤。風水輪流轉,當年從中國學來的造瓷藝術,如今竟會銷回瓷器的故鄉,這真是瓷器的奇妙旅程,也是我這次隨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考察海上瓷器之路的重要內容。

加賀藩的九穀村

日本古代名瓷,南有有田燒,北有九穀燒。有田燒靠著伊萬裏海港,賀藩國江沼郡的九穀村(今屬石川縣加賀市),西邊也有海港。我們從北海道飛石川縣小松機場,這個1943年建在海邊的小機場出來,直奔名叫「山中」的那座山。

九穀燒沒出名前,江沼郡的山中溫泉先出了名。據說,奈良時代的高僧行基最早發現這裡有溫泉。公元668年出生在和泉國大鳥郡(今大阪)的行基,15歲出家於奈良京薬師寺。傳說,他繪製了最早的日本地圖(「行基圖」存世最早版本為1305年紙本圖,現收藏在京都仁和寺),依照地圖所示,他在各地創建寺廟道場達700多處。行基在加賀山中町雲遊時,發現山林間有紫雲飄飄,依此找到了溫泉。行基之後,這裡還來過幾位歷史名人:《平家物語》中的鎌倉武士長谷部信蓮,15世紀高僧蓮如上人,17世紀的日本俳句大師松尾八蕉,他們與行基被稱為「溫泉四聖」,現在山中小鎮的溫泉廣場,還掛著「溫泉四聖」的畫像。

山中溫泉旁邊還有個山代溫泉,這裡發現了九穀燒窯跡,據說是吉田屋的傳右衛門的窯址,其登窯仍保持被發現時的狀態,現闢為九穀本窯博物館。不過,綜合性好一點的九穀燒文化考察點,還是能美市九穀陶藝村。這個村是九穀文化的綜合展示地,有一座古窯形的超級紀念碑及兩個展覽館:九穀燒資料館與淺藏五十吉(陶瓷)美術館,還有九穀燒工房和一個九穀燒專門店。

九穀燒資料館是我們重點考察地點,上午10時該館行政館長久佐間忍先生如約在大門口迎候我們,大家一邊聊一邊參觀,之前剛剛研究了伊萬裡,我特意問久佐間忍先生,九穀燒是從「伊萬裡」學來的嗎?他沒正面回答,只是說九穀燒誕生於1655年。我當然知道,這個時間距離1616年朝鮮陶瓷工匠李參平在佐賀的有田成功燒制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件白瓷器,落後了半個世紀。想來,他是不想將這兩個日本古代瓷器的大品牌扯在一起,更不想把九穀燒列在有田燒的之後。

不過,據《前田利治書簡》等史料顯示,1644年加賀藩九穀村發現瓷土礦(誰發現的已不可考),加賀藩大聖寺的初代藩主前田利治派遣工匠到九州的肥前藩(佐賀)學習「有田燒」技術。加賀是產金之地,當地沒有陶瓷工匠,只好派遣在鍊金的後藤才次郎前往。這個鍊金匠人「學成歸來」在江沼郡九穀村正式建窯燒瓷。後來,人們在九穀窯址發現染付花瓶殘片,底款上有「明曆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田村權左衛門」字樣,於是1655年就成了「九穀燒元年」,田村權左衛門就成了九穀第一代大工匠,「九穀燒」就這樣誕生了。

「古九穀」與「再興九穀」

加賀藩第二代大名前田利長統治時期,九穀燒進入了產業化階段,設立了技工所,將畫師、金工師、漆畫師以及彩繪師都集中在一起,還設置了「技工奉行」的官職。九穀出品的高檔工藝品,作為藩廳向京都御所、幕府、親藩大名、鄰近領主贈送禮品之用。

1730年左右,估計是大聖寺藩財政困難,九穀窯火熄滅了八十多年,直到1810年代才復興,後世以此為界將九穀燒分為「古九穀」和「再興九古」。九穀燒資料館也是依此時間線布展。久佐間忍先生耐心地依次介紹。

第一展廳裡多是「古九穀」,其最有代表性的技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綠、紫、黃等色釉的技法,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後來,發展出用綠、黃、紅、紫、深藍這五色釉的技法,稱為「五彩手」。「古九穀」彩瓷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多以松、竹、梅、菊、鳥、魚、鶴等寓意吉祥的圖樣作為基本主題,作品釉藥塗得很厚,瓷質溫潤,有種拙樸且豪放的美。

接下來看到的是「再興九穀」作品,這是九穀燒資料館的主要展品。1810年,大聖寺城下町吉田屋商戶傳右衛門,燃起復興九穀燒「青手」的興趣,投入了大筆資金,在古九穀窯旁邊修建新窯,並以自己商號命名「吉田屋窯」。不久,為了產品銷售方便把窯轉移到交通便利的山代地區。

「再興九穀」的另一位大工匠九穀莊三,和傳右衛門傾心於「青手」不同,他對「五彩手」情有獨鍾。他綜合了前人的技法創立了豪華絢麗的「金襴手」。九穀「金襴手」,與中國瓷器用金不同,中國多以點睛手法,用少量金,裝飾於杯口、壺鈕等位置;九穀燒則不同,大面積採用金、銀進行裝飾或繪畫。這種產品當時特別對歐洲貴族的胃口,明治政府抓住歐洲的市場需求,把九穀燒作為第一陶瓷出口宣傳品,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上,在海外屢顯風採。

剛巧,這個館在常設展之外,正進行「九穀燒資料館成立三十五周年紀念——讓世界著迷的九穀花鳥瓷器」特展。其展品不僅有從歐洲收藏家手裡回購的九穀燒精品,還有多家博物館調來的精品,如19世紀中葉的春名繁春的「金襴手」鳳凰花鳥圖香爐等,可謂「金襴手」大全。

展品中,我注意到有綿野吉二的「金襴手」大瓶和花鳥圖香壺等作品。這個綿野吉二很有商業頭腦,最初,他在石川縣能美郡寺井町制瓷,明治初期看準商機,跑到橫濱開了家九穀瓷器專門店,就叫「綿野吉二商店」。他是當年將日本九穀燒推向海外市場和海外博覽會的重要推手,而今有故事的「綿野吉二商店」瓷器,已成為收藏界的重要藏品了。

二戰後,日本在西方支持下,經濟很快發展起來。在較強經濟實力的支持下,復興本國文化成為一股潮流。一方面是有田燒、九穀燒重燃窯火,另一方面是日本瓷器收藏界開始在海外回購明治時期出口的日本名瓷。一批當年銷到歐洲的「金襴手」,這才回國在各種收藏展上「露了一手」。

傳承與發揚

緊鄰九穀燒資料館的是淺藏五十吉美術館。淺藏五十吉是當代九穀燒唯一獲得過日本文化勳章的大師。他師從九穀燒「人間國寶」(1950年日本開始評選,至2017年,有114位文化藝術傳承人獲此稱號)徳田八十吉。淺藏五十吉的作品看似傳統,其實也有一定的現代性,明快色調和中國韻味,實為日本當代瓷器中優雅大氣的一脈。

順便說一下,這個館的設計,十分特別,大門極為低調,一面長長的圍牆上,推開一個舊鐵皮門,就見到別有洞天的館舍。問一個館員,才知道這是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池原義郎教授的作品,這個建築當年還得了日本建築業協會獎、中部建築獎等獎項。

走出靜態的展館,轉過一條街就是九穀燒文創街。這裡不僅有九穀燒專門店,銷售當代九穀燒產品,旁邊還有可以體驗的九穀窯與染繪工房。迎接我們的是一位不知是什麼職務,負責帶小朋友做體驗活動的小田均先生,權且稱他為「窯長」吧。在連房式登窯前,「窯長」對我們說,古代的九穀燒要經過素燒800℃、本燒1300℃、上繪燒900℃,三次燒制。新一代九穀人,仍然保持對傳統的痴迷,所以,這裡仍是柴窯。

離開九穀陶藝村,我們一路討論中日瓷器的差異。有人說,九穀燒的東西太好看了。其實,可能是我們看多了景德鎮的東西,審美疲勞了。突然看到日本瓷器的這個「變種」,覺得新奇,誤判高下。我在中國和日本,接觸過少量的當代陶瓷人,曾和一位景德鎮的藝術家吃過幾次飯,每次都覺得他忙三忙四的,好像天天談項目,日日搞創新,讓我覺得當代中國陶瓷業,急火火的。日本就怪了,那些工匠慢條斯理,溫和地守著傳統,不為生計累。似乎這更像兩國瓷人瓷業的差別。(文/圖  梁二平)

(責編:王鶴瑾、魯婧)

相關焦點

  • 日本九穀燒泰鬥級陶瓷將亮相文博會(組圖)
    這是兩位大師的作品首次聯手在中國展出。展出地點為文博會1號館寶安區展臺。  據悉,兩位大師都是日本「九穀燒」的代表人物。德田八十吉先生在釉彩方面當為泰鬥人物,在日本陶瓷界享有盛譽,產品被世界各國大博物館收藏並進行多方巡展,1997年他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彩釉瓷器保持者(即人間國寶)的最高稱號。
  • 讀瓷·視界▏日本瓷器為什麼都叫「燒」?它有哪些
    喜歡日本陶瓷的朋友常常好奇,他們的瓷器為什麼叫「燒」,有什麼其他含義嗎?其實「燒」,指的是瓷器產地。目前產量和影響最大的主要是美濃燒、有田燒、波佐見燒、九穀燒。另外,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些認知的還有清水燒,信樂燒、小鹿田燒、常滑燒等等。
  • 日本有田燒,極美極工極真,讓人一眼難忘
    他遍訪日本各地,尋找製作高質量瓷器所必需的優質白土。公元1616年,他在有田東部地區的泉山發現了製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石礦,從而,燒制出了日本最早的白瓷。因為當時的有田燒,多從伊萬裡港出海,然後運銷至日本各地,甚至贏得了歐洲王室貴族們的青睞。德國德勒斯登國王奧古斯特就十分酷愛有田燒,甚至以其為參考在本國燒制瓷器。
  • 日本瓷器比中國瓷器好嗎?
    你還在花幾萬塊錢買日本的瓷器?什麼?日本瓷器比中國好嗎?快拉倒吧日本本土並不產瓷土,嚴格意義上講日本就沒有瓷器。所謂的各種燒大多是一些瓷化的陶器,也正是由於受材料限制,日本所謂的瓷器很難做到精緻化,更不要說各種複雜的釉彩。所以日本的瓷器大多特點是古樸,粗曠,原始,但是因為它是和日本本身的侘寂風相匹配的,所以並不顯得違和。而侘寂本身就有不完美的含義。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或許是不了解二者的差異,或許是對瓷器的偏愛,歐洲人選擇了陶瓷作為早期仿中國式建築的裝飾材料。 瓷器帶動了中國風尚在西方的盛行。在「中國風」的初期,最使西方人痴迷的是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德國學者利奇溫(A. Reichwein)曾表示,洛可可時代歐洲對於中國的概念主要不是通過文字得來,而是通過瓷器的纖細優雅和絲綢的輕柔飄逸得來。
  • 中國瓷器的「白富美」,為什麼國人不重視,西方貴族卻很喜歡
    白瓷是傳統瓷器分類(青瓷、黑瓷、白瓷、紅瓷、藍瓷、彩瓷等品種)中的一種,它一般是指瓷胎或化妝土為白色、表面施有一層薄而透明釉的瓷器。曾有一位痴迷中國瓷器的法國人,為明代德化白瓷造了個詞兒,「BLANC DE CHINE(中國白)」,意為「中國瓷器之上品」。
  • 宋青釉荷葉形蓋罐:中國瓷器三大國寶之一,出土於菜地的窖藏
    宋青釉荷葉形蓋罐與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明萬曆五彩龍鳳大盤並稱中國瓷器三大國寶。青釉荷葉形蓋罐高31.3釐米、口徑23.5釐米、腹部最大周長將近1米左右,是目前發現的宋代瓷器中僅有的一件荷葉形蓋罐。宋青釉荷葉形蓋罐出土於四川省遂寧南強鎮金魚村。
  • 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
    清粉彩鹿紋尊    在慶祝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百年之際,7月2日,「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在國博開展。    展覽精選130多件中國古代瓷器精品,分顏色釉瓷藝術、釉下彩瓷藝術和釉上彩瓷藝術三個部分,展示中國燦爛的瓷器藝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瓷器的國家,10000年前已有陶器生產,3000多年前就開始燒制原始青瓷。從7世紀開始的唐宋時期,中國制瓷業突飛猛進,形成汝、官、哥、定、鈞為代表的五大名窯。此後,制瓷業更加繁榮,江西的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
  • 波蘭用騎兵換瓷器,荷蘭山寨青花瓷:中國瓷器如何在歐洲紮根生花
    說起中國的瓷器,在中國的特色名片中幾乎能排進前三,瓷器的英文「china」與中國「China」僅僅只有首字母是否大寫的區別。足以見得在早期西方人的眼中,瓷器幾乎可以成為中國的代言人。事實上中國的瓷器自從飄洋過海進入西方之後,就被大加追捧,可以說是千金易得,一瓷難得。不僅僅是作為藝術品對於西方的藝術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
    孔雀綠釉瓷器因其青翠如孔雀羽毛般的美麗色澤而吸引了廣大瓷器愛好者的目光。這種風格獨特的瓷器我國元、明、清時期均有燒造,但是以明、清時期的燒造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瓷器收藏-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認識這種獨一無二的精品瓷器。
  • 中國瓷器時代的輝煌—宋瓷
    宋瓷,即宋代的瓷器,宋代是傳統制瓷工藝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他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為中國爭光最多,為世界貢獻最大,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其中三項都在宋朝並大規模實際運用了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及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
  • 清代康熙高溫銅紅釉瓷器分幾種
    紅釉自古受中國人喜愛,因為中國人幹什麼事情都要有美好寓意,圖著喜慶,尤其是紅色更是中國人認為大吉大利的顏色,在中國瓷器釉色種類最多的清朝自然少不了紅釉瓷器,其中康熙時期的紅釉瓷器最多,有霽紅釉、郎窯紅和豇豆紅三種。
  • 中國瓷器千萬種,唯這種瓷被譽為「瓷中君子」,是文人雅士之最愛
    (長沙窯青釉褐斑貼花瓷壺,唐)  前面說到:自商周時期先民們創燒出原始瓷至東漢燒制出成熟的瓷器,時間跨度約1500年,此間瓷器的顏色一直都是單色,直到唐代長沙窯成功創燒了彩瓷後  花釉瓷是唐代河南地區創燒的一個瓷器新品種,其採用兩種色釉進行裝飾,即先上一層底釉,通常為黑、褐、黃褐(深色)等,再淋灑或塗刷另一色料(天藍色或月白色),經燒制後在器物表面形成色彩對比強烈、或有規律或無規律的花斑裝飾。其圖案變化莫測,自然生動,呈現出絢爛斑斕的藝術效果,為黑釉瓷系的美化裝飾開闢了新途徑,是唐代瓷器的一種創新工藝。
  • 蔓延歐洲的「瓷器病」,以及艱難的療愈之路
    1291年,馬可·波羅將第一件中國的瓷器帶回威尼斯,同時還帶回了遠方五光十色的故事,從此整個歐洲掀起了對瓷器的狂熱,它出現在君王、教皇的財產清冊上、外交使節的禮單上,王宮、宴會處處可見,甚至在佛羅倫斯還流傳著瓷器能夠阻止毒藥發揮藥效的說法。
  • 元代藍色釉瓷器有幾種
    元代生活在大草原是上崇拜藍天白雲,同時遼闊的草原和藍天給蒙古人寬廣的胸懷,他們喜歡的顏色跟中原人也不一樣,比如喜歡藍色,通過元青花就知道了,其實除了知名的元青花,元代還有其它藍釉瓷器,元代的藍釉瓷器分為三類:「藍釉」、「藍釉堆白」和「藍釉描金」。
  • 瓷器上的一道風景——人物經典故事
    古代的「教科書」    李衛國告訴記者,凡是書畫,有畫必有意,陶瓷上的每一幅畫表達的都是中國傳統故事。「古代識字的基本都是知識分子,大部分人都是不識字的,如果想把一些生活常識、倫理道德、愛情故事表達給其他人,除了言傳說教,畫出來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瓷器上的人物故事都是關於忠孝節義、才子佳人的,通過畫來了解故事,通過故事來教育人。」
  • 吉州窯瓷器特色之處
    吉州窯瓷器從器形、胎釉、品種、裝飾、歷史等多方面均有其特色之處。紫色百合香帶領您認識吉州窯瓷器,品鑑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一、吉州窯瓷器-基本概述吉州窯,又稱之為永和窯、東昌窯,其窯址位於我國江西省吉安永和鎮一帶。
  • 瓷器鑑定必備專業知識
    瓷器一直是藏家收藏品的重點品類。瓷器知識浩如煙海,但是學習古瓷器並不是沒有頭緒,學習古瓷器專業知識就好比建造房屋,一磚一瓦都是堅實的基礎。古瓷器中相關的專業術語就好比一磚一瓦。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分享瓷器中的專業術語,使您打好瓷器基礎,這也是以後鑑定瓷器必備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