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靜
你,有多久沒有看到滿天繁星了?
北鬥七星下的杜鵑樹 鄧主卓瑪 攝
閉上眼,還能想起上次凝望天空是什麼時候嗎?
守望小中甸 夏山虎攝
還能想起,當時天空的樣子,和身邊的人嗎?
銀河下的藏族情侶 崔永江攝
當你想要凝望星空而不可得時,
在雲南迪慶香格裡拉的他們
卻已將美麗銀河都納入囊中。
普達措的夏季銀河 夏山虎攝
星空下的傳說 李謹攝
他們握著相機穿梭在黑夜中,與星空作伴。
星空調色板 崔永江攝
在他們的鏡頭裡,
「世界的香格裡拉」以銀河作底色
美得不可方物。
冬夜獨克宗 周志旺攝
石卡冬夜 李有才攝
銀河下的烽火臺 周志旺攝
窗含梅裡千秋雪 崔永江攝
古樹銀河 羅曉敏攝
維西果咱底木瓜林璀璨的銀河 董繼榮攝
當星光在鏡頭裡聚成銀河
一切的付出都變得值得
從梅裡雪山到長江第一灣,
月光下的月亮灣 崔永江 攝
從普達措國家公園到桑那水庫,
流星倒映屬都湖 崔永江 攝
從獨克宗到小中甸,
銀河下的小中甸 崔永江 攝
穿梭在黑暗中的攝星人們跋山涉水,
立志於把香格裡拉的璀璨夜晚記錄下來。
璀璨東巴聖地 和曉燕攝
崔永江,國內資深星空攝影師,
從第一堂《星空攝影課》開始,
他為香格裡拉本地攝影師,
打開了星空攝影的新世界大門。
進行星空攝影的器材
最開始,和崔永江一起
將鏡頭對準香格裡拉星空的攝影愛好者
僅有3人,
他們被稱作「星空F4」
香格裡拉星空聯盟部分成員合影
後來,喜歡拍攝星空的攝影愛好者越聚越多,
原本的「星空F4」發展成40多人的團隊,
並在2019年正式更名為
「香格裡拉星空聯盟」
通過他們的鏡頭,
大量具有辨識度的星空照片進入人們的視野。
北極星下的松贊林寺 李有才攝
在延時鏡頭下,星空變化軌跡在深藍的天幕間,
留下一圈又一圈燦爛的同心圓;
瀾滄江馱吉村星軌 趙媚攝
鬥轉星移納格拉 魯茸江才攝
松贊林寺星軌 馬國強攝
在林水交接的幽靜之處,漫天繁星落在水面,
一時讓人難以分辨,究竟哪裡是天哪裡是水;
納帕海銀河 王石寶攝
納帕海:水中的青稞架 李有才攝
站在綿延的山丘之上俯瞰,人間燈火輝煌,
星空使疲憊不堪的鄉村和旅人重歸平靜;
銀河下的白水臺 崔永江 攝
九湖一山露營星空 和雲舞攝
雪龍山露營星空 趙媚攝
沒人知道那片燦爛花海中到底有多少朵花,
正如沒人數得清那渺渺星河一共有多少顆星;
銀河下的香格裡拉杜鵑花海 崔永江 攝
杜鵑花海的銀河拱橋 李謹攝
香格裡拉銀河拱橋 和雲舞攝
浩瀚宇宙的宏大和浪漫似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那些關於時間的故事,
是不是只能留在星空下白塔們的記憶中?
銀河下的白塔群 李有才攝
白塔銀河 羅曉敏攝
藏地同心圓 德欽梅裡雪山迎賓臺 和曉燕攝
哈達與白塔 格瑪次裡攝
拍星空,
既是一件苦差事,
又是一項體力活,
對此,崔永江們深有體會。
冬夜普達措 崔永江 攝
在普達措公園拍攝星空時,
由於氣溫低、積雪厚,
他們曾拍照拍到最後手都凍僵;
由於夜晚氣溫太低相機上結了一層冰 崔永江攝
在香格裡拉石卡雪山後背,
因為行車中遇上暗冰無法繼續前行,
只能徒步到拍攝點,
幸好遇到牧民的牛棚,找到打火機生火,
再去地裡刨點土豆充飢,
否則,他們可能無法度過那個寒冷的夜晚。
雪印銀輝 餘和光攝
不過,對於崔永江們來說,
當越過千難萬險,
打開鏡頭蓋,
將眼睛湊到取景器前,
看到那點點星光逐漸顯現,
最後在鏡頭裡匯聚成銀河時,
「這一切的付出都將變得值得」
銀河輝映金沙江 崔永江攝
為什麼你拍的星空照都亂糟糟?
背後這些要素你必須get到
提問時間!
你知道一張星空照片好看與否,
取決於哪幾個要素嗎?
油菜花星軌 和雲舞攝
想要拍出一張吸引人的星空美照,
天文知識、氣候條件、
光汙染程度、有無月亮……
這些都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食甚) 崔永江 攝
對於專業的星空攝影師而言,
每當有特殊天象出現時,
需要利用天文知識提前計算方位,
尋找適合觀測拍攝的地點。
雙子座流星雨 崔永江 攝
月暈銀河杜鵑林 周志旺攝
拍攝時,大氣透明度越高越好;
光汙染越少,拍到的星星越清晰;
沒有月亮的時候,星星更加明亮……
星空下的格桑花 魯茸江才攝
其實,香格裡拉可以說是
全國最適合拍攝星空的地區之一。
這裡空氣通透、沒有霧霾,大氣透明度高,
看到的星星也就格外明亮。
藏家屋頂 張琪攝
同時,和西藏相比,
香格裡拉約3300米的海拔
引起高原反應的機率也較低。
巴拉格宗乃當牧場星空 周志旺攝
歸功於當地較高的森林覆蓋率,
草原、森林、湖泊等景觀十分漂亮,
這一切都讓鏡頭拍出的星空格外動人。
銀河下的杜鵑花 楊衛平攝
當路燈成為觀賞星空的最大阻礙
攝星人:請把黑夜還給大自然
崔永江始終記得,
在一次拍攝梅裡雪山倒影星空時,
湖邊的路燈成了拍攝最大的障礙。
石卡星軌 羅曉敏攝
通過和當地負責人溝通,
他關掉了兩盞路燈,
才拍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
維西縣花落壩,星空下盛開的桃花 董繼榮攝
「組建香格裡拉星空聯盟,除了想向世界推廣香格裡拉外,還希望推動香格裡拉暗夜保護,呼籲大家關注光汙染,把黑暗還給黑夜。」崔永江說。
時間的痕跡 和曉燕攝
實際上,過度亮化和光汙染,不僅會使人感到眩暈、疲勞、焦慮等不適,還破壞了一部分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導致生物種類的減少。因此,有效治理光汙染、保護日漸稀缺的「暗夜資源」,成為許多人和組織的共同心願。
月出銀河杜鵑樹 和雲舞攝
星花綻放 格瑪次裡攝
2016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開展暗夜保護標準制定、暗夜公園試點建設等系列工作,並率先在西藏阿里、那曲開展中華暗夜保護地建設、將浙江開化縣「七彩長虹」景區等三地列為國內首批暗夜保護地擴大試點系列。
梅裡星軌 李謹攝
2018年3月,西藏那曲、阿里兩地的暗夜星空保護地被正式收錄到「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中,成為中國首批得到國際組織認可的暗夜保護地。
小中甸杜鵑花海銀河 王石寶攝
保護暗夜,
就是守護地球上稀有的璀璨星空。
讓我們一起參與到防治光汙染、
推動暗夜保護的行動中來,
把黑暗還給大自然,
讓星空更加璀璨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