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骨性關節炎機理研究新進展

2021-01-09 生物谷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在骨性關節炎機理與防治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引進深圳市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防治新技術創新團隊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香港大學合作研究,發現骨性關節炎的病理發生機制與軟骨下骨及間充質幹細胞的遷移有重要相關性。該研究成果5月1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

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類退行性關節疾病,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因此目前市場上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此項研究發現ACLT小鼠模型導致關節受力不均,影響軟骨下骨的活性因子TGF-β1的釋放,高濃度的TGF-β1誘導了間充質幹細胞(MSC)的遷移並形成類骨質島(osteoid islet)進而加劇了骨性關節炎的形成。然而,在軟骨下骨中抑制 TGF-β1活性則顯著降低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這一科學研究加深了對於骨關節炎的認知,並提出了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新方法。(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nm.3143

Inhibition of TGF-β signaling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f subchondral bone attenuates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is a highly prevalent and debilitating joint disorder. There is no effective medical therapy for the condition because of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its pathogenesis. We show tha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is activated in subchondral bone in response to altered mechanical loading in a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 (ACLT) mouse model of osteoarthritis. TGF-β1 concentrations are also high in subchondral bone from humans with osteoarthriti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GF-β1 induced formation of nestin-posi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 clusters,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marrow osteoid islets accompanied by high levels of angiogenesis. We found that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active TGF-β1 in osteoblastic cells induced osteoarthritis, whereas inhibition of TGF-β activity in subchondral bone attenuated the degenera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In particular, knockout of the TGF-β type II receptor (TβRII) in nestin-positive MSCs led to less development of osteoarthritis relative to wild-type mice after ACLT. Thu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ctive TGF-β1 in subchondral bone seem to initiat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osteoarthritis, and inhibition of this process could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reating this disease.

相關焦點

  • 骨關節炎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係?老年人骨性關節炎怎麼治療呢?
    骨關節炎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係?老年人骨性關節炎怎麼治療呢? 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骨關節炎的侵害,但對於患病原因並不是很清楚,不能提早防治,導致病情惡化。骨關節炎可由多種不同原因引起,最後發生共同的病理變化。骨關節炎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 老年人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警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擅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疼痛、髖關節炎手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退行性變、膝內翻畸形(O型腿)、膝關節外翻畸形(X型腿)、膝關節屈曲畸形手術治療。 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首先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近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
  •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表現症狀_髖關節炎的症狀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表現症狀_髖關節炎的症狀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髖關節作為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之一,長期負重活動就會加速軟骨的磨損,並出現炎症,造成髖關節炎。
  • 導致骨關節炎主要原因有哪些-健康百科
    【骨科醫生袁林】 骨性關節炎的產生是在衰老以及各種危險因素的作用下,出現軟骨的退變,包括軟骨的裂開、細胞外基質改變、軟骨細胞死亡、釋放細胞毒素、生長因子改變,從而引發軟骨破壞、改變關節內應力及滑液微環境,產生骨性關節炎並不斷進展。
  • 克隆猴及腦認知和腦疾病機理研究丨「率先行動」第一階段成果進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把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科技任務,在科技創新發展、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
  • 【世界關節炎日科普】膝痛那點事——您了解膝骨關節炎嗎?
    膝骨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主要是與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關。體重也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一個重要誘因。有研究發現發現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一50%的發病率。這主要是肥胖患者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而且由於肥胖患者多出現膝關節內翻畸形,導致受力不均,負荷多加載在膝關節內側,引起了軟骨的破壞,造成了骨關節炎的發生。
  • 克隆猴及腦認知和腦疾病機理研究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把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科技任務,在科技創新發展、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
  • 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羅毅教授團隊葉樹集研究員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小組揭示了與二型糖尿病相關的胰島澱粉樣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錯誤摺疊過程的結構演變機制,以及界面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共振能量傳遞捷徑,研究成果分別以Misfolding of Human Islet Amyloid
  • 膝痛那點事——您了解膝骨關節炎嗎?
    膝骨關節炎,以膝關節的疼痛,晨起僵硬,屈伸不利,關節異常響聲,甚至關節腫脹畸形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認為是感受了風寒溼邪,經脈阻滯,經絡不通,又叫「老寒腿」。膝骨關節炎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是怎麼發生的呢?膝骨關節炎與年齡、性別、體重、損傷有一定的關係。膝骨關節炎在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29.7%,其中以女性居多。
  • 醫學博士告訴你:省錢且療效好過氨糖的運動療法,防治膝骨關節炎
    膝骨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和周圍結構的一種退行性疾病,45歲以上人群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接近28%。患有骨關節炎的患者通常會感到疼痛、僵硬或身體機能下降。其他負面後果包括心理困擾、社會經濟負擔、殘疾和大手術。
  • 甲烷碳源的反硝化作用機理與工藝技術研究進展
    早從1970年開始,就有很多學者進行了將甲烷作為外部碳源的反硝化過程的研究。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了甲烷氧化耦合反硝化反應過程的可行性,好氧條件下的甲烷氧化耦合反硝化反應的機理性研究也較為透徹,對於厭氧條件下的甲烷氧化耦合反硝化反應雖然國內外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對於其反應機理並未達成統一的認識。
  • 【盤點】2015年糖尿病最新療法研究進展
    近年來關於糖尿病致病機理、新型療法及藥物、以及同其它疾病關聯性的研究越來越多,層出不窮,生物谷帶您看一下2015年糖尿病研究領域都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8】Nature medicine 華人研究:吸菸易引起糖尿病發生近日,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華人科學家
  • 治療骨關節炎,甲氨喋呤還能露一手?
    該研究不但為甲氨喋呤的應用帶來了希望,還為OA治療帶來了新診療思路。骨關節炎(OA)是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和脫失而導致的以關節疼痛為主要症狀的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和手等部位;好發於中老年人,65歲及以上人群中超過半數者罹患OA。
  • 【盤點】上月Nature期刊十大研究亮點
    現在,光遺傳學、遺傳藥理學、顯微內鏡鈣成像和病毒介導迴路跟蹤等新技術的出現,加上小鼠遺傳學,使我們可以結合多種技術,讓揭秘夢境成為可能。在十月份的《自然》的一篇評論文章中,Franz Weber和Yang Dan探討了睡眠迴路的研究現狀,並為繪製全面的睡眠-覺醒控制網絡迴路圖,以詳細描述各細胞類型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指明了道路。
  • 骨關節炎的錯誤認知
    骨關節炎十大誤區 骨關節炎=骨質疏鬆 骨關節炎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化,而骨質疏鬆是由於骨質減少。 年輕人不會得骨性關節炎 現在的有車一族、運動愛好者等中青年骨性關節炎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關節,在運動過程中造成關節損傷。
  • 關節疼痛畸形,骨關節炎來得悄無聲息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和類風溼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一樣,造成人體關節疼痛或其他症狀,對於人們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不少患有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經常出現膝蓋痛、腰背痛的症狀,尤其上下樓或者下蹲時感覺疼痛加劇,行動極其不便。
  • 警惕手指腫脹,關節疼痛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警惕手指腫脹,關節疼痛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時間:2020-11-25 10:2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手指關節疼痛,若伴有關節炎症狀就有可能是早期類風溼關節炎、痛風和骨關節炎,需要及時到類風溼專業醫院就診,科學查明病因、採取專業對症的治療方式,早日解除關節疼腫,防止發展到中晚期,引起關節的變形致殘。
  • 中老年膝骨關節炎早期症狀表現有哪些?到了晚期骨關節炎還能治好嗎?
    多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初期症狀較輕,若不接受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 哪些症狀,可能提示我們患上了關節炎? 關節炎這個病典型的進展過程一般是這樣的: 起初
  • 骨關節炎患者刨根問底,硫酸氨糖好?鹽酸氨糖好?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升高,病情也加重。因此骨關節炎常常導致老年患者殘疾。當然,隨著肥胖的年輕人日益增多,骨關節炎也開始成為折磨年輕人的一個疾病。由於骨關節炎病理改變是逐漸加重且不可逆轉,因此骨關節炎是無法治癒的,我們只能想辦法延緩疾病的進展。
  • 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進展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隨著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其發病率越來越高,危害也越來越大,膝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病變呈慢性進程,多發於中年以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