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科畢業論文——中國文學中佛的印跡

2021-01-10 劉煥的書房

這是我的大學本科畢業論文,今天貼出。

第一章 中國文學中佛的印跡

1.1 中國小說中的佛:以《枕中記》為例

中國的小說成熟於唐宋時代的傳奇,在佛教影響下的唐宋傳奇出現了一批以「夢境」為主題的紀夢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沈既濟的《枕中記》。

《枕中記》說一個姓盧的書生在一家旅店遇到了呂道士,向他傾訴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呂道士給他一個枕頭,讓他睡覺。夢中,盧生娶清河崔氏女為妻,並高中進士,由於興修水利,深得百姓擁護,升為節度使,又開疆拓土,官至丞相。卻遭人誣陷,被抓下獄,被貶流放。幾年後,被皇上召回,重新任職,並再次官至丞相,子孫滿堂,經過幾次大起大落的盧丞相想辭官歸田,皇上不許,在宣詔時,盧丞相去世。盧生醒來後,發現夢中一切都化為烏有,這時呂道士告訴他,自己煮的黃粱米飯還沒熟呢。盧生才明白,一切悲歡離合,不過是一場夢而已。

《枕中記》啟示人們,人世間的寵辱窮達皆如過眼煙雲,恍如一夢,正如從這篇文章中引申出的成語「一枕黃粱」「黃粱一夢」一樣,名利終歸是夢一場。告誡人們人生如夢,短暫易逝,要珍惜眼前,珍惜現在,腳踏實地,淡泊名利,知足常樂,這對於貪戀權錢的人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也是該篇能流傳千年的原因。

夢境小說在中國古代就有了,比如著名的《莊生夢蝶》,莊子不知道是自己還是蝴蝶了,這是樸素的變化觀,是中國道家的思想,但是還不夠系統,如果僅憑莊周夢蝶這樣一個故事,很難寫出真正的夢境小說。系統的夢境小說和理論產生於印度,跟佛教的思想有關。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提出了關於人生的看法,即無常論。他說「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所以宇宙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定相,處於不斷變化發展中,一切都不是永垂不朽的。「我」也是不存在的,是「無我」的。

佛教認為,人生如夢,所以夢如人生,很難分清自己到底是是夢是醒,當我們以為自己是清醒的時候,說不清還在做夢中呢,既然是一場夢,那麼就不要分清是夢是醒,只管做好做完這個夢罷,給你一個夢,就好好享受它。當夢結束的時候,便結束一切因緣際會,終結剎那光陰,然後輪迴轉世,重新開始另一段夢,如此循環往復。

佛教還認為記憶與時間也是一場夢,既然我們都是輪迴轉世的,前世今生有多少失去的記憶?我們又有多少次拿別人的記憶來當自己的記憶?前世今生誰是我,今生來世我是誰?既然沒記憶,那就沒我,夢都不是自己的,何來我?這就是佛教的「無我」。可以說,《枕中記》受了佛教思想的極大影響,從中可以看出佛教的盛衰無常感,這說明,佛教思想對於唐傳奇有很大的影響。

這種「夢境小說」在唐傳奇中很多,後來又產生了《南柯太守記》《秦夢記》等文章,《南柯太守記》寫法上與《枕中記》有相同之處,通過夢境頓悟到了人生無常,繁華富貴皆是虛妄。但是《南柯太守記》在寫法和描寫上比《枕中記》更為生動了,顯示出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由此我們可見中國小說中佛的印跡比比皆是,佛教思想對於唐傳奇有很深的影響,那麼其他的文體,比如戲曲中又有哪些佛的印跡呢?

1.2 中國戲曲中的佛:以《牡丹亭》為例

《南柯太守記》等在後代流傳甚廣,留下了「南柯一夢」等成語,明朝戲曲家湯顯祖曾經據此改編為劇作《南柯記》,是著名的「臨川四夢」之一,臨川四夢寫了四個以夢為主題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數《還魂記》 了,也叫《牡丹亭》。

說到《牡丹亭》,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出中國古典名劇,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素材其實是來自於佛經的,查德元先生說這個戲曲素材取自佛教名著《法苑珠林》。

查先生說,這個故事記載在佛經中,是高僧說理時舉的例子,說的是晉代武都太守公子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少女,這個少女對他說,她是前任太守之女,當時曾經見過他一面,對他心生愛慕,卻相思不得,陰陽相隔,希望他能來找她,再續前緣。他一連數夜都做了同樣的夢,循著線索去找,果真找到了,於是私定終身,兩情相悅。但是好景不長,前任太守打掃女兒墳墓的時候發現了蹊蹺,就這樣,秘密被拆穿了。這天夜裡,公子在夢中聽見那位少女十分悲切地哭訴說,她才復活,但是棺木被打開,於是只能永別了。

這個故事是宣揚佛教的生死輪迴的,本來是個很平常的故事,《法苑珠林》收錄這個故事,可不是宣揚愛情的,而是將它放在「邪淫部」,告誡人們邪淫是惡,色慾是禍,所以要禁慾,看了這個愛情故事,再聽一段說教,難免大煞風景。但是這個離魂復生的故事卻在普通文人心裡激起層層漣漪,中國文學中很多作品都歌頌還魂復生的愛情,比如唐傳奇《還魂記》以及據此改編的元雜劇《倩女離魂》等等,湯顯祖看到這一故事素材後,剔除了糟粕以及說教成分,利用該素材寫下千古名曲《牡丹亭》,《牡丹亭》中杜麗娘看了柳夢梅的畫像,「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一眼便註定了生生世世,柳夢梅在千裡之外也與她心有靈犀。後來杜麗娘相思不得,又得到封建官僚父母的阻撓,便飲恨而去,死去以後再離魂,復活,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查先生說:「作者藉以塑造杜麗娘、柳夢梅悲壯動人的典型藝術形象,來揭示展露封建禮教與青年愛情的尖銳矛盾,揭露封建時代婚姻制度的冷酷與虛偽」,賦予了它渴望自由,反封建禮教的積極意義,原本一個普通故事,在湯顯祖的生花妙筆下一下子脫胎換骨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的素材大多是來自於佛經。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佛經文學為中國文學提供了眾多素材,不管是人物還是情節,不管是小說還是戲曲都是如此,通過探索中國文學中佛的印跡,我們可以看出佛經文學對於中國文學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下面便重點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來論述佛經文學對於中國文學的影響。

第二章 佛經文學對於《西遊記》的影響

2.1 對於《西遊記》人物的影響:以孫悟空形象為例

說到中國小說中佛的印跡,就不得不說到中國的神魔小說《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封神演義》虛構了釋教(即佛教),道教和截教三大勢力,而各方勢力中都有能人異者,這些所謂的 「能人」大多照抄自佛教神話人物,只不過都被作者改了名字,被中國化了,比如魔家四兄弟,便是來自於佛教神話中的「四大天王」;號稱「哼哈二將」 的鄭倫與陳奇便是來自於佛教神話中的金剛密跡和散脂大將;韋護便是來自於韋陀天神;幾位道長,比如燃燈道長,慈航道長都是以佛教中的佛和菩薩為原型。

這裡還是就《西遊記》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魯迅在做《古小說鉤沉》的時候說孫悟空來自於江淮神話,他舉了《太平廣記》中的一個例子,說明孫悟空的原型是「無支祁」,而記載無支祁的《太平廣記》則是輯自唐朝李公佐的《古嶽瀆經》,其作者正是前面寫《南柯太守記》的李公佐。魯迅認為無支祈被大禹鎖在龜山腳下,孫悟空則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兩者有相似之處。

對此,胡適在《西遊記考證》中不同意這個看法,他說,這個無支祁是個什麼樣子呢?既是淮水之神,理應管理好淮水,為兩岸百姓造福,他卻結交山妖石怪,發洪水衝毀房屋,興風作浪,禍害一方,因無惡不作,被大禹鎖在龜山腳下,鎮壓在淮水中,這麼一個窮兇極惡的妖怪形象怎麼會是孫悟空的原型呢?如果說白猿猴都是孫悟空的前身,那麼《補江總白猿傳》《陳巡檢梅嶺失妻》中的猿猴更像孫悟空,其實,《封神演義》中的「梅山七聖」中的老大是個猿猴,它倒是很像這個猿猴。

那麼孫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誰?畢竟推翻結論容易,立論就難了,胡適在《羅摩衍那》中找到了神猴哈努曼,說這就是孫悟空的原型,《羅摩衍那》是古印度著名的史詩,裡面的哈努曼是個神猴,其原型是印度的長尾葉猴,它的長尾高翹宛如旗杆,孫悟空變幻多端,卻常常忘記收起尾巴的情節,使人很容易的聯想到長尾葉猴。他們的相似之處很多:比如神通廣大,七十二變,騰雲駕霧,移山倒海,曾經吃了龍珠粉成為不死之身,武器是一根棒子等等,哈努曼的這些簡直與孫悟空如出一轍!並且,胡適還說《西遊記》中著名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也是採取《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陳寅恪與季羨林都同意此說法。

孫悟空的對手二郎神也有明顯的印度痕跡,他的「天眼」即第三隻眼來自於印度教主神溼婆的第三隻眼,這是一個明顯的借鑑舉動了,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梵天與毗溼奴鬥法,變成各種動物,最後發現了一根柱子,是溼婆的林伽,原來他們到了天涯海角也逃不開溼婆,於是兩位大神把溼婆奉為最偉大的神,看到這裡,你似乎看到了很多《西遊記》的情節,比如孫悟空與二郎神爭鬥,變成各種動物;又比如孫悟空翻到了天涯海角,到此一遊,卻發現原來是如來佛的手指,「翻不出手掌心」,這些《西遊記》中的著名情節都來自於印度教溼婆的故事,佛經顯然也引用了很多印度教典籍,那麼這些故事再隨著佛教文化傳入敦煌變文,民間故事,也是可以的,既然二郎神能借鑑印度神話,孫悟空也可以。

所以有的專家說,孫悟空既有無支祈被鎮壓在山下的遭遇,又有哈努曼的神通廣大,顯然這是一個結合體。

2.2 對於《西遊記》情節的影響:幻象、因果與輪迴

對《西遊記》影響最大的就是《大唐西域記》了。《西遊記》中的妖怪是按照地理順序排序的,而那些地理順序也是參照的《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還記載了很多印度傳說,比如惡鬼假扮神仙吃信徒的故事,啟示人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正如《枕中記》一樣,一切都如過眼雲煙,人生如夢幻般虛無,這正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裡《金剛經》體現的正是佛教的「無常觀」,萬物皆非實有,都如同夢幻泡影,看起來光怪陸離,輕輕一碰,煙消雲散,人世無常,誰也無法知道下一秒的事情,所以佛教渲染了悲觀的宿命論。

回到《大唐西域記》中的那個故事,惡鬼懂得法術也可以扮作神仙,還居然有人相信他,膜拜他,真是怪哉!《西遊記》中多次出現這樣的情節,比如金角大王變了一座華美的建築,把唐僧師徒騙來;黃袍怪幻化成了小雷音寺裡的「如來」,其實也是妖怪,而唐僧卻發現不了,見到假佛也照拜不誤。

除了實體的建築幻影以外,《西遊記》中多次說:「紅粉佳人就是白骨骷髏」,即說女人也是假象,裡面很多妖怪都會變幻成美女,比如說蠍子精變成了女兒國國王哄騙唐僧,蜘蛛精則變成了七姐妹。對於這一點,不光《西遊記》受此影響極深,蒲松齡也受其影響,在《聊齋》中的名作《畫皮》便是例子,惡鬼披上畫皮就是美女了,矇騙了那麼多愚昧的人,警醒人們要有一雙慧眼。

《西遊記》中的老鼠成親故事也很著名,白鼠精搶走了唐僧,要和他成親,一天後便迫於李靖的壓力放唐僧西去取經,這一段讓人唏噓不止,有個佛教故事與之相似,叫做《千年等待》,說一位女子化作石橋為了見心上人一面,五百年只等來一次回眸,這時佛告訴她,那人為了看你一眼,他已經等待一千年了。這個故事和《西遊記》中的白鼠精等待唐僧,最後也只換來一日相處異曲同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這裡要說的是,老鼠與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有過一段情,這裡的唐僧前世中的「前世」便是輪迴說,這是印度神話的最精髓部分,後來也被佛教所繼承,輪迴說起源於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中的轉世與靈魂不死之說,在中國民間,輪迴說有很大的影響,在民間很多百姓不懂佛教,也不知什麼信仰,但是他們一定知道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一定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生受的罪是前世造的孽,對於這些,百姓們早已耳熟能詳,他們絲毫不覺得這些話很難懂,這就說明佛教教義早已深深融入中華文化。《枕中記》《南柯太守記》就表現了濃重的盛衰無常的虛幻感以及無法抗拒的宿命色彩。

關於輪迴說,在中國文學中也很常見,《三國演義》的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說由於漢高祖殺韓信,陰司判決漢高祖投胎為漢獻帝,韓信轉生為曹操去報仇;《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前世便是靈石與仙草,一切都已是命中注定;《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便是天上星宿下凡轉世,替天行道;《說嶽全傳》中的嶽飛也是大鵬金翅鳥轉世,這些都是輪迴轉世的例子,老百姓也不以為異,對此也津津樂道。一些故事也以輪迴作為主題,比如唐代袁郊的《三生石》等。

《西遊記》中的輪迴轉世比比皆是,《西遊記》中金蟬子本是佛,被罰下界成為唐僧,歷經八十一難,最終成佛,這便是輪迴;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被罰下界成為野豬,這也是輪迴;沙和尚本是捲簾大將,被罰下界成為沙怪,這還是輪迴,可以說,《西遊記》也是一本輪迴小說,現在的穿越小說便主要有兩種:時空穿越(基督教神話)和生死輪迴(印度神話),這說明了這些生生世世的學說在今天仍然蔚為大觀。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認為佛教的輪迴思想對於《西遊記》是一種思想指導,這是有待商榷的,因為《西遊記》很明顯是一部披著宗教外衣的世情小說,不像歐洲的宗教神話小說那樣恪守宗教原則,所以輪迴只是為《西遊記》提供了題材,而不是思想。

佛經使得《西遊記》的情節大大豐富了,那麼《西遊記》到底對佛教文化是何態度?是「揚佛抑道」還是「揚道抑佛」?

2.3 對於《西遊記》思想的影響:揚道抑佛或揚佛抑道?

關於《西遊記》是何主旨,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有一種說法,是《西遊記》貶低道教,認為這些是對明世宗迷信道教的諷刺,嘉靖皇帝迷信道教,還差點被宮女刺殺,但他執迷不悟,不僅對道士惟命是從,還把道士任命為禮部尚書,這種做法讓吳承恩很不滿,所以《西遊記》中的道士沒一個好東西,全是男盜女娼之徒。太上老君,壽星的坐騎都下凡做壞事,連地仙之祖「鎮元子」也是尖酸刻薄的勢利小人,最極端的例子是豬八戒在車遲國,居然把三清塑像搬到了茅房裡面去了,真是太「大逆不道」了!

也有人說《西遊記》是一部儒家的經典,顯示了儒家的進取精神,佛講求的是隨緣,禪講求的是頓悟,那麼玄奘為何還要鍥而不捨地去取經?他應該在長安一個寺廟裡苦思冥想,悟個幾十年才對,他去取真經,去實踐,這是儒家思想。

說的也是,既然孫悟空翻個筋鬥雲就可以直達天庭,直奔靈山,為何要走萬裡路,經過幾十個寒暑?其實,《西遊記》中說明了,要歷經萬難才能求取真經,直接走捷徑是不行的,這就是現代電視劇歌曲中所說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修行容易,修心卻難,正所謂到了真靈山,也未到心頭靈山,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便不能修心,這恰恰是佛法的一個體現,不經歷磨難不能成佛。

不過也有一些學者提出,《西遊記》是弘揚道教的,講的是道教的「金丹大旨」,至於對道士的「污衊」,那是全真教派對正一教派的不滿。道家學者李安綱說,西方屬金,虛屬金,金表示元氣。元氣生時,容易走失在外,去西天取經,是將元氣引回之意,他說《西遊記》中蘊含了很多道教術語,不是道家內行看不懂。

這裡可以再舉一下《封神演義》的例子,《封神演義》中有十餘處引用道教經典《黃庭經》,並且都同悟道修真、靜心定性聯繫在一起。道教的內丹理論有出陽神的說法,《封神演義》中也「陽神出竅」的描寫,難怪有人說,《封神演義》的作者大概精通煉丹。

也有學者不同意此觀點,認為《封神演義》與《西遊記》中的確有很多內丹理論,但不一定非要是道士,精通金丹法者才寫的出,倘若作者找一本道教典籍參考,也是可以的。《西遊記》書中的章回題目多是內丹修煉口訣,書中的配詩大都出自紫陽真人張伯端的《悟真篇》,吳承恩可能是拿了本紫陽真人張伯端的《悟真篇》去參考的。羅貫中不需要穿越回東漢末年就可以寫出《三國演義》,因為他可以參考《三國志》《三國志平話》等等書籍,這就是例子。

關於揚道抑佛還是揚佛抑道,客觀地說,吳承恩既不偏袒道教也不偏袒佛教,純粹是增加趣味而寫了那些打妖怪的事,如果他只寫法師如何吃苦辛勞,那就成了歷史遊記了,至於有的妖怪是誰的坐騎.這些怕他也沒多想,順嘴就編出來了。吳承恩有意平衡佛道,出現一個佛的坐騎,就再來一個仙人的坐騎,太上老君,壽星,觀音,文殊,普賢,彌勒佛,他們的坐騎紛紛下界,連如來的舅舅大鵬也是妖怪,如來竟也成了「妖怪的外甥」!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兩教都有讚揚,也都有貶低,玉帝,如來佛都一派官僚作風,讓人生厭。

關於《西遊記》的主旨,我覺得胡適先生說得很好,他說,三教合一,所以各個教徒都可以從中看見自己學派的教義,《西遊記》雖然取材於宗教,卻並不是弘揚宗教主題。吳承恩要諷刺宣洩,卻遊戲筆墨,玩世不恭,幽默詼諧地寫了這個故事,修行者能從中看出很多修行的道理,一般人也覺得好玩,能當小說看,捨不得放下,這正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胡適說:「《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少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必深求」。

原來,《西遊記》的主題之所以爭論極多,根本原因在於它沒有主題,取經只是一個線索,主張的其實是三教合一的思想,既宣揚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及進取精神,又提倡道教內丹修煉,清心寡欲,也崇尚佛教禪宗思想,宣揚佛法無邊,魯迅當年評價《紅樓夢》的經典語言說,「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裡對於《西遊記》也可以做類似的評論,「道家看見金丹採煉;儒家看見奮發向上;佛家看見因果報應,一般讀者看了覺得好玩」。說到底,《西遊記》不過講了一個趣味盎然,有聲有色的神話故事,說到底,它不過是小說,不要看到太多東西,就像當年被批判的胡適紅學思想一樣,一部小說不要總是衍生延伸到太多東西,小說就是小說,僅此而已 。

第三章 印度佛教文學影響的途徑與原因

3.1 佛教文學對中國的影響原因探析

《西遊記》中有玉兔變作天竺公主一節,其實月宮中的玉兔便是來自於佛經文學,是個典型的舶來品,來歷是帝釋天化作一老夫,讓狐狸,猿猴,兔子為他覓食,結果,猿猴靠體力,狐狸靠智力取得食物,唯獨兔子空手而歸。兔子一氣之下,居然投火自焚,帝釋天被其感動,便把這隻兔子升到了月亮中,成為了月宮玉兔,這是佛經神話融入中國的典型。《搜神記》中很多故事來自於佛經,比如家喻戶曉的嫦娥便是來自於佛經,魏晉南北朝時代,廣大百姓需要一個精神寄託,佛教給了他們安慰。

但是,佛經傳入中國以後,就像器官移植一樣是要引發一些反應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戰亂頻繁,由於佛寺侵佔大量土地,隱藏大量勞動力,於是太武帝,周武帝都曾經滅佛,經歷幾次滅佛後,隋文帝重新確定了佛教的地位,佛教在隋唐又盛極一時,並且吸收了儒教,道教的精華,所謂「三教合流」。

只是,那麼多外來宗教,為何佛教對中國影響巨大?為什麼基督教影響不大?事實上,基督教在唐朝就傳入中國了,叫做「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流派,那麼基督教為何不在唐宋融入中國文化?為何《西遊記》中有佛的印跡,沒有基督的印跡?為何孫悟空不拿個十字架做武器?其實,基督教之所以不被中國人理解,主要還是教義方面,它的很多學說,比如「原罪說」「末日審判說」,很多中國人無法理解,沒有「輪迴說」「報應說」來的好理解,這主要是個文化差異的原因。說到文學方面,這些「原罪說」「末日審判說」很難為中國文學提供人物,情節,思想的借鑑,所以它們與中國文學的關聯就不大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佛教與道教在某些方面,比如超脫,節制欲望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唐朝才有「三教合流」。在明朝,羅清創立的「羅教」便是把佛教,道教合二為一,由於佛教認為無「我」,道教也認為無我,所以佛道有共同點,故明朝時產生了合二為一的「無為教」。

說到這裡,我想說一說魯迅所說的「吳承恩不懂佛教」,魯迅在看了吳承恩的詩稿後說吳承恩是佛教外行。的確《西遊記》中有很多佛教常識性錯誤,比如把《密多心經》寫作《多心經》,其實「密多」是梵文「到達」之意,不能分開的,這些硬傷顯示了吳承恩是佛教外行,但是魯迅表示,就算他不懂佛經,也可以通過融入筆記志怪小說中的佛教故事來寫。

吳承恩懂不懂佛經,這裡不再討論,但是明朝時代,大家對於宗教已經很世俗化了,《西遊記》中將觀音寫作美女,有柳條觀音,魚籃觀音等形態,讀者並不認為這是對觀音的不敬,在「試禪心」一節中,四大菩薩變作一母三女,要招唐僧師徒做女婿,以考驗唐僧師徒,其中三個女兒便叫做「真真,愛愛,憐憐」,這是明朝常用的歌姬名,吳承恩大膽地將歌姬名用作菩薩化身名,顯示了明朝對於宗教的寬容,也顯示了明代市民文化的興盛,還有一個例證便是源自佛教,表示「女居士」之意的「優婆夷」,在宋明時代變成了妻子的代名詞,演變為「老婆」,一直沿用至今,這不正顯示了宗教的世俗化?《西遊記》中的人情世故其實也很多,所以《西遊記》實在是一個披了宗教外衣的世情小說。

3.2 佛教文學影響的途徑以及中華文化的根本特性

其實,佛教文化本來也是吸收了很多印度教文化而完善的,印度神話中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其神話具有時代性,很多吠陀神話並未消亡,而是進入了婆羅門神話,婆羅門神話演變成印度教神話,有些又進入了佛教神話,層層累積,使得各個時代神話彼此關聯。印度教神話的諸神被佛教吸收,在佛教神話中全都「被皈依」了佛門,不過名字就都改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龍八部。

比如「天龍八部」中的二十諸天,即二十位天神,其中有因陀羅(叫帝釋天),有梵天(叫大梵天),有溼婆(叫摩醯迦羅,即大自在天,大黑天),有毗溼奴(叫那羅延天,即毗紐天,遍入天),有梵天之妻妙音天女(叫大辯才天),有毗溼奴之妻吉祥天女(叫大功德天),有溼婆之子室健陀(叫韋陀天),有閻摩(即閻羅王)等。可以說,很多印度教的主神在佛教神話中仍然是天神,但是已經變成了佛的護法,難怪印度教徒不待見佛教了。

印度神話最早的階段是吠陀神話,吠陀神話中國的主神叫做因陀羅(Indra),他是主神,同樣也是雷神和戰神,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是雅利安人信奉的神,因為北歐神話中,同樣是雷神和戰勝的奧丁也是主神,但是因陀羅很快就沒有了地位,隨著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的開展,所崇拜的神逐漸發生了變化,吠陀神話中火神阿耆尼(Agni)演變成創造神梵天(Brahma),而兇猛異常的樓陀羅(Rudra)演變成破壞神溼婆(Shiva),再加上原先的守護神毗溼奴 (Visnu)成為了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而原先吠陀神話中的神明大多被保留下來,但是幾乎都降級了,比如說「主神」因陀羅,只保留雷神的稱號,戰神之名被溼婆之子鳩摩羅繼承。

那麼到了反婆羅門教的佛教時期,情況會如何呢?佛教本來沒有神明,後來到了大乘佛教時期,不管是吠陀神話還是婆羅門神話中的神明,一股咯全部繼承,但是,還是要全部降級,於是就形成了佛,菩薩,羅漢,伽藍,護法神的神仙體系,比如說吠陀神話與婆羅門教神話中的因陀羅,梵天,溼婆在佛教神話中分別叫做「帝釋天」、「大梵天」和「大自在天」,他們的地位最低,只是保衛佛的護法,這些護法神多是以前印度神話中的神明,佛教經典《法華經》裡面就說,在靈山會上,佛講法,結果天上落下花雨,聽講的天龍八部們都被感動了,全部皈依佛門,這當然只是佛教的一種鬥爭手段罷了,把對方的經理全部變成了保安。

但是,很多作品都把印度教神話與佛教神話混淆了,比如說著名的奇幻巨作《聖傳》,事實上用了印度神話中的因陀羅與阿修羅戰鬥的故事,取材於吠陀神話的天界設定,但是諸神的名字卻都是他們在佛教神話時代的名字(比如帝釋天等),印度教神話的情節,佛教神話中的名字,被雜糅起來了。《聖傳》傳到中國以後影響了很多文學作品,尤其是通俗暢銷小說,比如郭敬明的《幻城》,滄月的《鏡》等,可以說中國東方奇幻文學大多源自印度神話。由此可見,佛教神話不僅影響了中國古代通俗小說,而且對於現代的通俗小說也有較大影響。

佛教文化之所以廣博,還在於不斷吸納其他文化,比如佛教神話中的天女本來長著翅膀,傳至中國後,與中國御風而行的飛仙結合,這才有了天女散花,花雨漫天的飛天,這便是佛道文化融合的典型。

這再回到《西遊記》上面,前面說到的孫悟空,他既有無支祈的勇猛,變化多端,又有哈努曼的虔誠,忠心,翻筋鬥雲,所以,中國文化兼容並包,既有直接來自於佛經的,也有佛經化於中國文化而間接影響的。孫悟空既有哈努曼又有無支祈的因素,是一個結合體。

但是也必須要說明的是,為什麼中華文化獨樹一幟,而沒有成為印度文化的子文化?這是因為我們在兼容並蓄其他文化的同時,還保留了自己文化的特色,中國神話比較鬆散,中國的儒家歷來也不重視神話,不過即便如此,中國的神話作為「旁門左道」還是對文學有極其巨大影響,比如魏晉的志怪,《博物志》《搜神記》很多便是取材於《山海經》《淮南子》,唐宋的傳奇,也大多化用了神話情節,比如《遊仙窟》《古鏡記》等。《山海經》中的「九尾狐」(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演化為狐妖,更是一直存在於文學作品中,從《任氏傳》中的狐女到《聊齋志異》中的美女狐,而無支祁也和哈努曼結合成了著名的文學形象—孫悟空。

從《山海經》到《淮南子》《楚辭》,再到魏晉志怪,唐宋傳奇,明清小說,可以說中華文化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根,同時,我們也吸收了很多外來的文化壯大自己,所以我們的文化才能延續數千年而不斷絕,魯迅說,拿來主義,拿來,為我所用,也不要忘本,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之道。

相關焦點

  •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查什麼、怎麼查
    抽檢重點是「合格性」考察  在指導本科畢業生論文寫作過程中,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李名梁發現,學生的論文寫作水平有待提高,錯別字、語義不通順以及邏輯混亂俯拾皆是。這也是多年來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普遍存在的短板,往往讓指導教師在論文修改中苦不堪言。
  • 教育部:本科畢業論文將每年抽檢
    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 從今年起,教育管理部門將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抽檢,以打擊剽竊、代寫及其他形式的學術不端行為。 【知識點】 「學術不端」(academic misconduct)的一般性界定為:高等學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學生,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發生的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違背學術誠信的行為。
  • 教育部:本科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畢業生:翟天臨的鍋!
    #本科生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繼去年9月教育部發布文件聲明要倒查近五年碩博學位論文,並將作假行為通報工作單位之後,今年一月份,教育部再次發布文件,啟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每年一次並且抽檢比例要求不低於2%。很多畢業生對此表示很無奈,本科論文抽檢意味著畢業難度加大,有網友戲稱:都是翟天臨的鍋!
  • 河北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王廷山:河北「四步走」探索本科畢業論文...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積極推進教育評價改革難題破解,為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方案》明確提出了探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完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的要求。
  • 寫好社科類本科畢業論文,看這一篇就夠了!
    作為一個高校老師,我比學生們還怕畢業論文。畢竟學生四年寫一篇畢業論文時,我現在得一年一度,給十幾個人反覆強調畢業論文怎麼寫,感覺好難教……我現在恨不得天天給這些學生說:什麼是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到底應該怎樣寫?如何看待寫畢業論文的價值?乾脆寫一篇文章,以後甩過去就行。我總是說一篇好畢業論文背後,其實是大量可以用到職場裡的硬核技能。
  • 本科論文大抽檢,大學生瑟瑟發抖?
    文/俞楊抄襲、剽竊、偽造、買賣、代寫……繼研究生論文大抽檢後,論文問責工作覆蓋到本科生階段。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調查學術不端行為。
  • 「教育」本科畢業論文將每年抽檢一次,抽檢比例原則上不低於2%
    教育部制定並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今年元旦起施行。那麼,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的比例和範圍如何?如何確定「存在問題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如何使用?第二條教育部負責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的統籌組織和監督,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的具體實施。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負責軍隊系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的具體實施。第三條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工作應遵循獨立、客觀、科學、公正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幹擾抽檢工作的正常進行。
  • 本科論文抽檢查什麼、怎麼查?學者:倒逼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這也是多年來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普遍存在的短板,往往讓指導教師在論文修改中苦不堪言。「畢業生為了追求低查重率,反覆修改語言表達和段落順序,造成論文欠缺邏輯性,經常出現『面目可憎』的現象。另外,還有畢業生在寫作過程中主觀編寫調查數據、杜撰應用文獻等,這些隱性問題難以明確界定為學術不端的範疇,給論文寫作造假帶來可乘之機。」李名梁說。
  • 浙農林大6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用寫,以高層次論文替代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陳勝偉 霍婷婷)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在都忙著完成畢業課題、做畢業實驗、寫畢業論文,但是浙江農林大學畢業生朱雲龍卻不用做這些,因為前不久他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他不需要專門寫畢業論文,就可以申請畢業。
  • AI生成中國山水畫!普林斯頓姑娘本科畢業作品,線條筆觸能騙過你嗎
    日前,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學生Alice Xue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山水畫。在她的畢業論文中,她開發了一款名為SAPGAN(Sketch-And-Paint GAN)的AI模型,該模型可以生成傳統的中國山水畫,為此她也獲得了普林斯頓2020優秀畢業論文獎。
  • 2019下半年江蘇省自考助學畜牧獸醫本科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要求
    二、論文格式及要求見附件一。三、申請參加論文答辯程序1、申報條件:所有課程的理論考試已全部及格者方可報名參加該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凡不符合申報條件者不安排參加本次答辯(答辯費不退)。3、已發表的論文不能再用,論文不涉及單位機密。如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弄虛作假或涉及法律問題,責任自負。4、考生參加答辯的交通、食宿費用由本人自理。附件一: 揚州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格式及要求一、畢業論文內容及要求:專接本畢業生畢業論文必須是本專業領域的研究性或實驗(實踐)性科研文章。
  • 畢業論文不存在過期問題
    南昌趙女士:我參加了自學考試,報考的學校是南大醫學院護理專業本科,原本2012年12月份畢業論文通過後,2013年6月份可以拿畢業證,但當時耽誤了,等到2013年12月底去辦的時候,代辦畢業證手續的工作人員又漏了我的,只能今年去辦理,我怕時間長了,畢業論文過期,據說畢業論文的有效期為2年,是這樣嗎?
  • 畢業論文怎麼寫,學渣拯救手冊
    學渣畢業論文怎麼寫?小編划水四年各種騷操作才能保住不掛科,沒想到在畢業前夕被論文擼禿了頭髮。親愛的同學和們,請不要因為懶惰而將決定自己命運的畢業論文教導不可靠的人手裡,小編的畢業論文和實習安排在同一時間,實在太累就把論文交給學長介紹的代寫,苦等半個月交給我的稿子提交給學校的知網系統重複率83%,然而…你懂得,並沒有給我退款。
  • 名校生真的很難畢業嗎?|本科|本科生|大學|高校_網易訂閱
    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通知,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同時明確,抽檢論文要覆蓋本地區所有本科層次普通高校及其全部本科專業。  《辦法》出臺引發關注,不少高校教師表示,再次給高校上了「緊箍咒」。  不難看出,大學出口再次收緊。不止論文不過關面臨畢不了業的危險,掛科、學分不夠、沉迷網路遊戲等學生都可能面臨被清退。
  • 畢業論文代寫亂象調查 單篇英文論文叫價超10萬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畢業論文代寫」已形成公開產業鏈,一篇全英文論文價格甚至超過人民幣10萬元,而所謂「專業寫手」的「論文」不過是簡單複製加粘貼。要堵住畢業論文代寫的「禍水」,亟需法規層面的舉措出臺。  一篇論文喊價10萬 畢業季「客戶」扎堆  通過百度搜尋引擎搜索「畢業論文代寫」,立即出現多達320多萬詞條。
  • 網絡平臺上明碼標價 代寫論文成了一門生意
    買家:書到用時方恨少,論文太難寫早在2015年,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了318名大學生,針對論文代寫現象進行調查,其中31.13%的大學生表示考慮過找人代寫論文,73.9%的大學生身邊出現過論文代寫現象。而在「為何找人代寫論文」的答案中,工作壓力大、考研出國忙、偷懶和拖延症等都是理由。小陳從安徽淮南某所高校畢業三年,她承認自己的本科論文是找人代寫的。
  • 江蘇省2019下半年自考畜牧獸醫本科論文寫作要求
    各自考生:根據相關規定,江蘇省2019下半年自考畜牧獸醫本科論文寫作要求如下,請大家根據要求撰寫論文一、論文要求1、根據所學知識,聯繫實際,特別要聯繫本人所在工作單位的實際或自身工作的實際,就畜牧獸醫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
  • 最新函授本科學前教育畢業論文怎麼寫?
    成考畢業論文內容應該包括:主標題、中文論文摘要(不多於500字)、關鍵字(一般不超過5個)、正文(一般不少於5000字)注釋、參考書目。最新函授本科學前教育畢業論文怎麼寫?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1.要抓住關鍵詞關鍵詞是整篇論文關鍵主題內容的提示詞,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縱觀全文,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讓人對你這篇論文所要研究的內容有個初步的印象。
  • 刪繁就簡 湖南農大東方科技學院持續推進畢業論文改革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通訊員 肖羽 馬曉東)又到一年畢業季,各高校的畢業生都在忙著撰寫畢業論文,而來自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2014級電商專業的李雅嫻同學卻並沒有如常準備。因為根據學院今年出臺的《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改革實施方案》,她可以用科創項目成果替代畢業論文,搭乘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答辯直通車」,直接答辯。
  • 教育部最新通知,本科畢業生迎來「壞消息」!網友:拍手叫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最新通知,在該最新通知中教育部表示要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實行抽檢,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抽檢比例不得低於2%。對在抽檢過程當中發現的問題論文,查實以後要撤銷已經授予的學位,並且要求註銷本科學生的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