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罵內地人"蝗蟲"或內地人罵"英國狗"涉種族歧視

2020-12-05 閩南網

香港擬推新規定:港人罵內地人"蝗蟲"或內地人罵港人"英國狗"將可能涉嫌種族歧視

  這則登於香港《蘋果日報》的整版廣告是由香港一個網上論壇的網友集資刊登的。據報導,不到一周時間就募集10萬港幣,刊登了這則廣告。

  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香港所謂「驅蝗」行動等不理智言行可能會受到限制。

  南華早報7月9日報導稱,法定機構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宣布,將就歧視條例檢討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內容包括建議擴大保障範圍,為新移民及內地遊客提供較理想的法律保護。日後,向內地新移民員工給予較低工資、店鋪只向內地旅客提供折扣、團體罵內地人做「蝗蟲」或內地人罵港人「英國狗」等,均可能涉種族歧視。​

  據報導,今年2月份香港平機會主席周一嶽曾表示,考慮在現有反歧視條例中引入新的保障類別,回應香港人和內地人之間可能發生的歧視情況。如今這一議題有了新進展。香港平機會8日建議,將四條歧視條例合併,原因是四條條例出現不少不必要重複,不易於使用,並建議統一受保障範疇,採用《種族歧視條例》中「間接歧視」的定義。​

  現有四條歧視條例,分別涵蓋性別、殘疾、家庭崗位及種族歧視。而本次諮詢共設七十七條問題,當中提到探討法例應保障市民免因國籍、公民身分、本港居民身分或其他有關身分的歧視。​

  南華早報的報導稱,最受爭議的《種族歧視條例》修訂,由現時保障任何人不受種族、膚色、世系或人種而遭歧視,伸延至保障再多4類情況,包括任何人不論是否香港居民、居港年期、旅客及移民等4種身分,不應受到較差待遇。諮詢文件舉例,若有公司拒絕為新移民提供服務,即屬歧視;相反,若有零售店只向內地旅客予以折扣優惠,亦構成對香港永久居民的違法歧視。​

  平機會認為要考慮應否提供保障,禁止對與香港居民身份、移民身份相關的歧視,這類歧視基於當事人是否香港居民或移民身份而出現差別待遇。​

  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補充,公眾教育倡導多元共融,至於是否鼓吹新移民與港人共享所有福利,包括輪候公屋等,房屋及福利政策都有既定原則,新移民與港人應一視同仁;若政策有合理目的及方法,原則上不屬歧視。​

  報導表示,而對於執法問題,平機會法律總監潘力恆特別指出,市民若借著公眾活動煽動仇恨,可能跌入中傷範圍,但要確立這指控,法律門檻很高。​

  平機會將於8月舉行四場公眾諮詢會,公眾可於10月7日前提交意見,並擬於明年中至第三季向政府提交報告。​

  至於成功通過檢討、擴大多條條例的範圍,平機會能否應付隨之而來的工作,周一嶽回應,以往在修訂條例後兩至三年間,要處理個案會顯著上升,但之後會轉趨平穩,相信平機會能夠應付。

  2012年2月1日,香港一家報紙出現一則題為「香港人,忍夠了」的大幅廣告,表達反內地孕婦赴港的立場,並暗諷內地人為蝗蟲,要求當局阻止內地人「入侵」。2014年2月16日,有香港人發起「驅蝗行動」,帶領百名網民到香港尖沙咀抗議內地來港遊客太多,他們手持港英旗,沿途向內地客叫喊「蝗蟲」、「滾回去」,部分示威人士還做出不雅手勢,更有人撒紙錢。支持內地客來港的「愛港之聲」成員與「驅蝗行動」示威者隔著馬路對罵,雙方還一度發生推撞。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曾就此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影響香港繁榮穩定、傷害兩地同胞情感的言行;並會支持特首及特區政府對今次事件依法妥善處理。

  2012年初,一段香港人和內地遊客在地鐵裡爭執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當時據此批評「香港人素質低、是狗」,亦在香港引起渲染大波。

相關焦點

  • 香港人應包容內地人
    近年,香港社會有個趨勢,就是美化過去,忘記回歸前醜惡的歷史。彷彿香港一直沒有發生過種族歧視,以及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衝突這回事。事實上,香港成為殖民地的第一天,本地人已經被英國殖民者歧視。華人被分隔,許多地方不許華人居住。英文一直是官方語文,不懂英文不能任職中、高級公務員。英文不夠好,亦不能讀大學。
  • 唐英年回應孔慶東出格言論:香港人不是狗
    ,孔慶東據此批評「香港人素質低、是狗」的言論引起渲染大波。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導,日前,一段香港人和內地遊客在地鐵裡爭執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據此批評「香港人素質低、是狗」的言論,更是引起渲染大波。
  • 德斯蒙:港人為何不敢歧視印度人?
    繼大陸幼童在香港街頭小便引發陸港兩地巨大爭議後,近日,另一則印度人在港鐵車廂內毆打香港人後揚長而去的視頻又在網上躥紅,大陸網友紛紛調侃港人只會窩裡橫。類似的區別對待早已不是新聞,皆因包括印度人在內的非華裔在香港有《種族歧視條例》的保護。上月初,一名在港鐵內與本地婦女發生爭執的印度裔男童即以違反《種族歧視條例》為由起訴律政司司長及現場處理的警員。
  • 內地人、香港人、臺灣人誰更有素質
    直到出了內地人在香港地鐵吃泡麵事件,加上內地孕婦赴港產子又成為焦點,又加上孔慶東教授的參與,我才突然意識到,大家似乎在做一種比較,比一比內地人、香港人誰更有素質。  如果把臺灣人也加上,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以上三個地方的人,至少在我的記憶裡,都有不太美好的一面。  先說臺灣人。
  • 香港被收養孤兒在英國受歧視
    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導英國收養協會撰寫的一份報告顯示,20世紀60年代被英國養父母帶到英國的香港孤兒受到種族歧視,社會對他們存有偏見,令他們無法融入當地社會。  香港《南華早報》2月4日援引這份報告稱,72名出身香港的受訪者是20世紀60年代被送到白人家庭的100多名女孩中的一部分。受訪者提到的相同經歷包括「不同程度的種族歧視、偏見以及在收養家庭和整個社會中的歸屬感和差異感」。  54%的受訪者說,他們聽到收養家庭說他們長得不一樣時,感到「不舒服」,四分之三的人承認希望自己長得不像中國人。
  • 美國黑人辱罵中國人20分鐘:「我是美國人,所以我罵你!」
    上海黑人罵人這件事可笑的是,就在他在中國商場裡用這種種族歧視性的侮辱語句咒罵中國人的時候,他的同胞,美國黑人們卻在美國飽受美國白人的種族歧視。 華人和黑人都是歷史上飽受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迫害的民族,為何這名黑人會這麼明目張胆來種族歧視中國人呢?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
    在涉及資源方面的消息,讓香港人心裡很煩,例如內地人到港搶購奶粉導致斷貨;內地富豪到港買豪宅炒高樓價;內地孕婦赴港生子以致本地媽媽沒有床位……最近,香港在討論長遠房屋策略時,還出現了一種聲音——政府應減少內地新來港人士的數目,以確保社會資源足以應付房屋用地的需求。
  • 地域歧視一時爽,一直歧視一直爽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B頭4(ID:Beetou4)▼地域歧視素來是歧視圈裡最凝聚人氣最粗獷生猛的部分只要點到故鄉人的某種特質再加上一些惡毒的比喻方圓五百裡內的同鄉父老便可持刀跑來分分鐘教你重新做人不過地域歧視也分等級
  • 口述| 一個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望鄉20年
    原標題:口述 | 一個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望鄉20年無論是香港電影還是那些膾炙人口的粵語歌,都是在香港回歸之後,才逐漸走進內地人的心裡。直到現在,在大江南北的酒吧或其他表演場所,仍不時會響起Beyond的歌聲。
  • 香港導演彭浩翔再被指責辱罵內地人:"五毛"又開工了
    2月26日,有網友在某社交網站貼出疑似彭浩翔辱罵內地人的言論,再度引起網友紛爭。不過據悉圖中貼文曾被彭浩翔此前否認過,稱其是「編造杜撰」。26日晚間,香港導演彭浩翔通過微博,再次否認罵內地人的言論,並直言「五毛又開始領薪開工,誰都沒在我臉書看到過,也沒找到截圖。只是隨便配張照片打幾句歧視話,就引到一批人像打雞血般來罵街。」
  • 因不當言論被全網封殺的他,現又被香港人罵了,網友:活該!
    本來人都在車上了結果又原路返回,近3年只活躍於香港,未踏足內地一步。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張敬軒內地演藝事業被斷了後路,在香港卻人氣暴漲。  張敬軒在香港人氣很高,演唱會一開10多場都沒問題。
  • 美國黑人上海商場罵中國人20分鐘:我是美國人,想罵我就罵
    被路人攔下後口出狂言,說自己是美國人,對方是中國人,想罵就罵!目前,上海警方已介入調查。以下是黑人與勸阻者的對話。美國黑人:下次少管閒事。勸阻者:你一直在罵人。美國黑人:是得,我罵人是因為我是美國人,而你是中國人。勸阻者:我們是文明國家。美國黑人:不,不是。中國人吃動物。
  • 美亞裔樂隊想起名「眯眯眼」 涉種族歧視被叫停
    美亞裔樂隊想起名「眯眯眼」 涉種族歧視被叫停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一個來自俄勒岡波特蘭的亞裔樂隊希望起一個響亮有特色的樂隊名,卻遭到商標局拒絕,原因是樂隊名涉及種族歧視。
  • 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罵劉姥姥是「母蝗蟲」?
    由於蝗蟲破壞力極強,只要它們飛過的地方,從農作物到蔬菜,甚至蘆葦、稗草等一些蒿類植物便被吃光。《後漢書.桓帝紀》:「蝗災為害,水變仍至,五穀不登,人無宿儲」, 一如被流寇盜匪洗劫。蝗蟲的繁殖力又極為旺盛,所到之處,便能就地產卵,古人崇尚旺盛的生殖能力,詩經裡便以《螽斯》篇來祈求能如蝗蟲一樣多子多孫。
  • 美國白人女子學川普罵拉丁裔:你們是強姦犯、是禽獸!
    總統的「帶頭作用」正使美國拉丁裔族群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歧視。25日,社交媒體上出現一段白人女性痛罵拉丁裔男性的視頻。該女子用手指著27歲的拉丁裔埃斯特班·古茲曼喋喋不休。古茲曼問她:「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們?」女子說:「因為你是墨西哥人。」古茲曼說:「我們是誠實的人。」該女子說:「沒錯,你們是強姦犯、是禽獸、是毒販!」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先看個新聞吧,下面這個連結是英國的球迷在比賽結束之後把黑人扔出地鐵,禁止黑人乘坐地鐵,在視頻裡他們理直氣壯地高喊 「we are racist」,在視頻裡他們邊把黑哥扔出地鐵,邊說」fxck off「。之所以理直氣壯是因為英國人認為種族歧視是對的。英國首相也說了要調查此事,但是,視頻裡明顯是所有的英國人都在喊,不是一個人,是所有的人。
  • 亞洲「狐狸眼」成歐美潮流,但依舊擺脫不了種族歧視
    今年俗稱亞洲「狐狸眼」(fox eye)的時尚造型悄然在歐美流行開來,亞洲網友看了一臉懵:這不是外國人歧視亞洲人喜歡擺的造型嗎?!面對這種流行趨勢,依舊有不少冷靜人士分析稱,換湯不換藥,就算追崇這種眼睛,也依舊改變不了種族歧視的色彩。也就是說,該歧視還是歧視。
  • 男子罵服務者狗東西,身邊還帶著孩子,這樣的家庭能教出人上人?
    對於全國九成九九以上的平凡家庭,哪怕是蓄積幾輩人的努力和財富,買房的首選不是物美價廉,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便是房子是否在好學校的學區範圍內。同樣的,對於一般的工薪家庭來說,可能花錢去買個三十萬左右的車很少,但是孩子的興趣班、特長班是一個都不能落下。其中自然是有著不能落後於人的心理,而更多的則是父母長輩們的舔犢之情,希望給自己孩子最好的。
  • 孔子:被人罵「喪家狗」卻坦然接受
    [摘要]有人罵孔子像條「喪家狗」,他聽了反而欣然笑道:人的樣子,並不重要,說我像條喪家狗,然哉!然哉!如今人們在網上發表言論,常會遭到匿名的白眼和謾罵。這些人往往以隱士自居,所以索性也隱匿了自己的名字。